昨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包括中国经济增速,到企业减税降费,从中国与周边关系,到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及至就业、消费、保障群众权益等民生问题。
受以上原因及隔夜外围市场影响,A股三大股指3月11日探底回升,此前沪指最大跌幅2.39%,深证成指最大跌幅2.65%,创业板指最大跌幅2.62%。午后券商持续发力,三大股指悉数翻红。
截止收盘,上证综指涨0.41%,报3309.75点;科创50指数涨0.68%,报1161.21点;深证成指涨0.62%,报12447.37点;创业板指涨1.15%,报2665.46点。
另外,总理记者会上所传达的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两个目标的确定均超出了此前市场的预期,也进一步体现出了国内稳增长、稳预期的决心。多重积极利好因素有待释放,国内市场有待进入反弹窗口期。
不过大盘整体走势,仍旧逃不过最近俄乌战争的影响。
这周安联首席经济顾问埃尔·埃利安(Mohamed El-Erian)告诫投资者,在俄乌冲突持续之际,不要匆忙重返股市。他警告称,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其影响将会加剧,给市场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并减弱股票的流动性。
El-Erian指出,对于那些通常逢低买入的投资者来说,在当前形势下,成功的把握要小得多。除非冲突缓解,否则市场不会出现更广泛的反弹,即便冲突缓解,市场也可能面临混乱。
El-Erian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在于有更多数据显示,投资者正在股市争相买入“便宜货”。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周二表示,俄乌冲突期间,散户投资者持续逢低买入,这对大盘来说是个好兆头。周三,独立研究机构Vanda Research表示,过去五天,散户投资者在美国市场买入了价值约71亿美元的股票。
本周,国际能源署(IEA)公布各成员国的石油储备释放情况,共释放6270万桶石油储备,高于此前所宣布的6170万桶,因法国和波兰释放的石油储备高于此前所承诺的水平。此外,阿联酋赞成增加石油产量,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首个支持超量增产的OPEC成员国。此前OPEC第三大产油国伊拉克也表示,如果OPEC+提出要求,该国可能会跟进超量增产。
欧盟计划逐步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依赖。欧盟委员会提出一项名为REPowerEU的方案,计划在2030年前逐步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
欧委会表示,实施这一方案可在2022年年底前将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需求减少三分之二。俄罗斯是欧盟最大天然气和原油供应国,欧盟进口天然气中约40%、进口原油中约30%来自俄罗斯。欧委会表示,新的地缘政治风险和能源市场现实要求欧盟大力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并提高欧洲的能源独立性。
而上周“妖镍”的疯涨直接冲击了全球新能源市场。
3月8日,LME镍期货价格盘中一度暴涨110%,达到历史最高价101365美元/吨。而就在此前一日,LME镍已暴涨74%,最大涨幅超88%,最高触及约5.5万美元/吨,被投资者称为“妖镍”诞生。
由于LME镍的疯狂上涨,在伦期所宣布暂停交易之后,于当地时间3月8日,LME再发公告称,3月11日前不会恢复镍期货的交易,恢复后预计将设置10%的涨跌幅限制。
业内分析,LME镍价的突然起飞,也与当前俄乌形势有关。
统计显示,2021年俄罗斯镍矿产出占全球镍矿产出比例约9.3%,俄罗斯镍产量占全球精炼镍产量的比例在23%以上。据报道,本周镍的价格涨幅轻松超过了俄罗斯生产的其他主要大宗商品(包括铝、天然气和原油)。
受LME镍价影响沪镍连日涨停,3月8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沪镍主力合约继续封涨停,收报228810元/吨。上期所也表示,近期市场波动加剧,并提示各有关单位做好风险防范工作,理性投资。
国泰君安期货分析,从交易面来看,目前多空双方的博弈越发激烈,海外LME市场镍持仓库存比已达到历年高位。在海外镍价及运费大幅上涨的情况下,进出口利润倒挂,沪伦比值跌至6.72,短期内进口对国内库存低位的补充将乏力。
而原材料的大幅上涨对新能源下游形成了较大的压力,“镍在新能源电池中的成本占比较大,按照计算,每吨镍上涨10万元传导至电池厂单车带50度电成本至少要上涨3000元至4000元。”华安金属新材料首席分析师许勇表示。
但随着新能源车消费端放量,未来新能源电池需求会进一步提振镍价。尤其是三元电池的市场占比接近50%的背景下,高镍电池需求仍被看好。普世Analytics预测,2025年磷酸铁锂会达到电池正极市场需求的52%,三元电池占市场正极需求的48%。
就在镍价暴涨后,也顺势带动了铝、铅、锌等金属的价格短线集体拉升,而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宣布暂停镍交易后,LME铝、LME铅、LME锌、LME锡直线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