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当前股价约 A股98.37元(总市值约8969亿元)、港股100.600港元(总市值约9172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250亿元),结合其业务布局、财务表现及行业地位,其投资价值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一、核心业务支撑估值,当前市值存在低估
分部估值法显示显著折价
按储能、汽车、电子、保险、轮船等业务分部加总,比亚迪合理估值约 1.55-1.9万亿元,较当前市值(约9000亿元)存在 40%-50%折价。主要低估原因包括:
储能业务潜力未充分定价:2025年上半年储能收入占比15%,全球市占率第二,技术领先(如“浩瀚”系统能量密度行业领先),但市场对其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预期不足。
多元化协同效应未被完全反映:电池与汽车、储能与电网、保险与车主生态等业务间的协同价值尚未在估值中体现。
海外增长潜力未充分释放:欧洲、东南亚、南美等市场拓展空间广阔,但当前估值未充分反映其全球化布局。
财务表现强劲,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预计全年净利润达550-700亿元,单车利润约1.5万元。
现金流充沛:2025年上半年现金储备达1561亿元,为再投资和抗风险能力提供坚实支撑。
研发投入领先:2024年研发费用542亿元,研发强度(6.97%)显著高于行业平均,形成“电池材料-芯片设计-整车制造-智能驾驶”全链条研发体系。
二、行业地位与增长潜力支撑长期价值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市占率稳固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326万辆,完成全年460万目标70.9%,稳居全球新能源销冠。
海外销量同比激增130%,均价为国内2-3倍,高端品牌(如腾势、仰望)销量快速增长,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储能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极
2025年上半年储能收入占比15%,全球市占率第二,累计出货超75GWh,覆盖110+国家。
技术领先(如“浩瀚”系统能量密度233kWh/m³,行业平均约154kWh/m³),预计2025年储能业务营收增速将保持50%以上。
多业务协同形成战略闭环
电子业务:客户包括苹果、华为等,汽车电子高速增长,2025年上半年收入124.5亿元,同比+60.5%。
保险业务:依托直销与数据优势,综合费用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潜在保费规模可达250亿元以上。
轮船业务:全球最大滚装船队运营中,显著降低海外运输成本,提升利润空间。
三、估值与投资建议
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具备安全边际
A股PE(TTM)约28.48倍,港股PE(TTM)约19.97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新能源汽车行业平均PE为43.96倍)。
PEG指标约0.95(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比率),低于1的合理阈值,显示增长潜力未被充分反映。
投资策略建议
长期投资者:公司长期成长逻辑清晰,可在股价回调至相对低位(如95-100元区间)时分批布局,与公司共同成长。
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可能影响毛利率。
海外扩张面临贸易壁垒与政策风险。
保险业务仍处亏损期,盈利模式需进一步验证。
引用链接:
1.要点速览比亚迪 - 雪球
2.2025年夏新款落地多少钱更划算? - 汽车之家
3.比亚迪(002594)投资分析 - 东方财富网
4.比亚迪——再谈比亚迪投资价值(写在比亚迪无人问津时) - 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