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天天在说税,怎么算税。那么这个税到底该什么时候算?
其实我们不仅要知道怎么算?我还要知道该什么时候算。
你比如印花税,大家都知道直接按相应应税凭证的金额×税率算出来就完事了,一个购销合同,合同金额10万,按10万×万分之三算印花税就行了,这就是怎么算的事。
也就是说,合同签了你就有纳税义务了,你就该算税了。
那是不是说,我们每天都在算税交税呢?这肯定也不是,也不现实,也不科学,所以税务局又给了一个纳税期限。
这个按月、按季度就是纳税期限。
原印花税暂行条例,没有规定纳税期限,印花税法颁布后明确了纳税期限。
好了,什么时候该算,多久算一回都有了。
那我算好了什么时候交呢?你算好了月初去交,他算好了月底去交,这样就乱套了,所以还得给大家规定一个时间来做这个工作。到了这个时间你就来交,不在这个时间你就交不了。这个时间就是申报纳税期限,也就是我说的征收期。
你比如按月计税印花税的,你就应该在次月15日之前申报交税,申报期限就是次月15日之前。好了,这些都搞明白了,你就知道为什么你去核定税种时候,税务局要给你核定按月还是按季,给你核定申报纳税期限的,只有把一个税种的这些都给你明确了,你才知道你多久算一次税,算好了又多久去申报缴纳。
我不想按月或者按季了。
有!这种就是按次纳税。非常典型的一个按次纳税是什么?那就是自然人代开发票时候按次缴纳增值税。
你每次去代开发票,税务局就直接扣了你的增值税,这就是按次。
所以说,很多人问,为什么小规模纳税人都能享受按月15万免增值税,为什么我个人去代开发票超过500都要交税呢?记住,你是按次纳税,按次纳税起征点是500,超过500就交税。
那我能不能按期纳税享受优惠呢?税务局也说了,行啊,去办理临时税务登记就让你按期。当然,这是后话了。
按期纳税的管理要严格一些,你必须按照期限来算,来交,哪怕你这个期间没有让任何税金,你都要填写申报表进行零申报。所以说如果一个自然人代开发票,人家可能就是隔了几个月才有一笔业务,你让别人每个月申报也不现实,按次申报就刚好解决这个问题,有了再申报,没有就不报。最近有朋友告诉我,她发现申报期已经过了,但是她还能申报缴纳印花税。
如图所示:
对于为什么没滞纳金?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按次申报,系统本身未设置纳税申报期限,而滞纳金是怎么算的?
滞纳金起算日同样从申报期满次日开始算,你连申报期限都没有,系统如何能算滞纳金是多少呢?
当然,系统没带出,这个朋友也就直接申报了。那么按次申报的本身该不该有滞纳金呢?
我觉得还是应该是有的,按次申报的印花税纳税义务时间是确定的,比如这个读者其资本公积账目增加的当天就是纳税义务时间发生时间,系统没设定纳税申报时间并不代表其没有纳税义务时间,这里我理解纳税申报时间就用工等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两者是同步的。
-end-
目前国家有效的减免税政策目录其实都是有完整现成的,包括各个税种的优惠,相应的文号都整理在这个表格里面了(更新到8月6日),大家下载了学习,优惠政策要做到应享尽享!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