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花顺走向危急时刻券商陆续切断交易入口

同花顺走向危急时刻?券商陆续切断交易入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券商与第三方平台正经历着一个微妙的时刻。

作者:李墨天

券商与第三方平台正经历着一个微妙的时刻。

同花顺则用“方正证券存在违法行为”的报道作为回击,他们称方正证券上市之初,就隐瞒了控股股东及多个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在过去几年中,同花顺相继与40多家券商开通了A股股票开户合作,与71家券商建立了委托交易合作。这样的合作让券商可以借助同花顺低成本的获客,同花顺则可以从开户和交易中抽取佣金。通过这种“一人多户”的模式,同花顺以3500万的月活跃用户站上了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第一的宝座,但长久以来的伙伴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一些券商将关闭借口的原因归结为2015年发布的《证券公司外部接入信息系统评估认证规范》,这份文件规定证券公司使用外部接入信息系统,证券交易指令必须在证券公司自主控制的系统内全程处理。

伴随2015年的股票市场动荡,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券商就切断了第三方客户端的接口。但两年之后券商的主动发难让一些从业者相信这并非是信息安全能够解释的问题——一些媒体报道称,由于有分成存在,同花顺会主动向客户推荐佣金更低的券商,引导他们改换门庭,这让被引流的券商很难接受。

“一些券商原来的佣金太高,我们打电话给原来券商调佣金,他们不肯调,只能开第二个了。有些券商实际佣金在万8以上,只是新开户都是万2.5,大量不明真相的用户贡献了高佣金。”同花顺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全天候科技。东方财富Choice公布的数据显示,佣金比例介于万三-万四和万四-万五的券商相对集中

但依然存在万三一下和万五以上的佣金。

“合规只是部分券商的借口吧,本意是为了自己App的推广kpi。刚有手机炒股那会儿,机型很多,投入大、用户少,那时候券商求着同花顺免费接入,10多年了,从来没有发生过合规的问题,但是现在大家都看到流量的价值了。”上述负责人称,凭借着流量带来的数据与入口地位,同花顺可以探索更多的业务可能,只是如今,券商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这里面其实有相应的历史背景,同花顺开始探索这种模式的时候,券商对手机App没有特别重视,也没有入口、流量这些概念,只要交易在我这就可以。”一位第三方交易软件服务商高管告诉全天候科技,“但后来券商发现自己将近50%的交易笔数都来自同花顺的App,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客户数据、行为都被同花顺拿走了,增值服务也被同花顺做了,券商彻底变成了通道,他们对这件事情是非常警惕的。”

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同花顺的月活跃用户要领先券商官方App好几个身位

当这种趋势愈加明显时,券商不可避免的开始反击,尤其是那些在规模和资金上占据优势的大型券商。

近年来,券商都在不断增加IT研发上的投入。华泰证券去年在IT上的投入接近3亿元,他们正打算给自家App“涨乐财富通”接入更多功能和服务,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在去年的研发投入也超过1亿元,这些大型券商也是这次争端的主要力量。

“利益只是一方面,监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监管层的思路就是‘术业有专攻’,做技术的就老老实实做技术。不单单是券商,包括信贷、支付领域也是一样。在这个事件上,同花顺不是一个持牌机构,它跟券商面对的监管是不一样的,它有更多灵活发挥的空间,所以其实是不公平的竞争。比如说开户、交易环节都是有可能出现风险的,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一位金融业从业者告诉全天候科技,“以前监管层对这方面不是特别关注,但之前第三方支付、线下理财公司都出了问题,所以现在开始慢慢完善准入监管。”

“我认为现在就是券商去同花顺化的最好机会。” 上述第三方交易软件服务商高管告诉全天候科技,他认为股票交易相对单一的场景会让用户迁移变的简单很多,随着券商加大力度推广自家App,他相信这场“去同花顺化”的进程会在未来两三年内加速推进。“同花顺用户确实很多,但它不像支付宝有很多线下场景,假设用户发现自己的券商不能在同花顺上交易了,对他来说下载一个新App是比重新开个账户要容易得多的,用户迁移的成本很低。”

同样,在“该倒的客户都倒完了”的情况下,以同花顺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对券商的吸引力正变的越来越小。“可以说该倒的已经导完了,平台上的客户基本上已经被倒过无数次了,只有一些小型券商还能从第三方平台上获取客户”该高管说。

在用户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同花顺并没像东方财富那样向互联网券商转型,而是意图借助原有数据业务的基础收费同时进行客户流量的变现。但在同一时间,券商也萌生了平台梦——“单纯的经纪业务,对散户端是不赚钱的,现在券商都在转型财富管理。” 资深金融从业者费乐告诉全天候科技。对券商来说,他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用户开始使用自己的App,继而通过那些原本属于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来探索更多业务可能性,这种趋势为脆弱的同盟埋下了隐患。

“去同花顺是早晚的事情。但这个过程需要技术投入,技术在自己手里,才能掌握客户数据和具备场景延展性。还要看各家引流的能力,这些都不具备的话,就只能跟同花顺合作,做一个底层的交易通道。”费乐说,在她看来,随着券商转型和市场竞争加剧,同花顺的价值正在下降。

一些大型券商已经关闭了第三方客户端的开户接口,其中部分券商在2015年就已经终止了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

目前,包括银河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等多家大型券商都已经无法在同花顺进行开户,不过也有光大证券、平安证券、东方证券等券商依然与同花顺保持着合作。拥有雄厚研发实力的大型券商在“去同花顺”上明显更有底气,他们在线上引流与线下网点上也更具优势。自主开发能力相对较弱的小型券商则更愿意保持观望。“小型券商还会继续抱大腿,大中型券商肯定会自立门户。”费乐说。

除了话语权的争夺,监管也许是另一个原因。

“从监管的角度看,准入监管会越来越完善,关闭接口肯定是一个趋势。小型券商可能跟进的慢一点,因为他们还是能从第三方获利的,比如研发上竞争不过大券商,但是大家都用同花顺的话,这个差距就没有了。但从长远看,有监管压力在,未来跟进的券商肯定会越来越多。”上述从业者称。他认为就目前来看,监管层还不会以股市波动为代价直接切断第三方平台的接入,但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这绝不是同花顺愿意听到的消息,一旦券商大面积撤出,势必会对它安身立命的根本造成威胁。事实上在2015年的年报中,同花顺就把赌注押在了人工智能身上。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推出了i问财、人工智能选股、iFinD智能投顾三款产品,而在这一领域,除了老对手东方财富和大智慧,还有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这样的科技巨头,能否借助人工智能守住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第一的位置,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下载界面新闻

券商与第三方平台正经历着一个微妙的时刻。

作者:李墨天

券商与第三方平台正经历着一个微妙的时刻。

同花顺则用“方正证券存在违法行为”的报道作为回击,他们称方正证券上市之初,就隐瞒了控股股东及多个公司之间的关联关系。在过去几年中,同花顺相继与40多家券商开通了A股股票开户合作,与71家券商建立了委托交易合作。这样的合作让券商可以借助同花顺低成本的获客,同花顺则可以从开户和交易中抽取佣金。通过这种“一人多户”的模式,同花顺以3500万的月活跃用户站上了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第一的宝座,但长久以来的伙伴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一些券商将关闭借口的原因归结为2015年发布的《证券公司外部接入信息系统评估认证规范》,这份文件规定证券公司使用外部接入信息系统,证券交易指令必须在证券公司自主控制的系统内全程处理。

伴随2015年的股票市场动荡,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券商就切断了第三方客户端的接口。但两年之后券商的主动发难让一些从业者相信这并非是信息安全能够解释的问题——一些媒体报道称,由于有分成存在,同花顺会主动向客户推荐佣金更低的券商,引导他们改换门庭,这让被引流的券商很难接受。

“一些券商原来的佣金太高,我们打电话给原来券商调佣金,他们不肯调,只能开第二个了。有些券商实际佣金在万8以上,只是新开户都是万2.5,大量不明真相的用户贡献了高佣金。”同花顺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全天候科技。东方财富Choice公布的数据显示,佣金比例介于万三-万四和万四-万五的券商相对集中

但依然存在万三一下和万五以上的佣金。

“合规只是部分券商的借口吧,本意是为了自己App的推广kpi。刚有手机炒股那会儿,机型很多,投入大、用户少,那时候券商求着同花顺免费接入,10多年了,从来没有发生过合规的问题,但是现在大家都看到流量的价值了。”上述负责人称,凭借着流量带来的数据与入口地位,同花顺可以探索更多的业务可能,只是如今,券商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这里面其实有相应的历史背景,同花顺开始探索这种模式的时候,券商对手机App没有特别重视,也没有入口、流量这些概念,只要交易在我这就可以。”一位第三方交易软件服务商高管告诉全天候科技,“但后来券商发现自己将近50%的交易笔数都来自同花顺的App,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客户数据、行为都被同花顺拿走了,增值服务也被同花顺做了,券商彻底变成了通道,他们对这件事情是非常警惕的。”

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同花顺的月活跃用户要领先券商官方App好几个身位

当这种趋势愈加明显时,券商不可避免的开始反击,尤其是那些在规模和资金上占据优势的大型券商。

近年来,券商都在不断增加IT研发上的投入。华泰证券去年在IT上的投入接近3亿元,他们正打算给自家App“涨乐财富通”接入更多功能和服务,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在去年的研发投入也超过1亿元,这些大型券商也是这次争端的主要力量。

“利益只是一方面,监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监管层的思路就是‘术业有专攻’,做技术的就老老实实做技术。不单单是券商,包括信贷、支付领域也是一样。在这个事件上,同花顺不是一个持牌机构,它跟券商面对的监管是不一样的,它有更多灵活发挥的空间,所以其实是不公平的竞争。比如说开户、交易环节都是有可能出现风险的,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一位金融业从业者告诉全天候科技,“以前监管层对这方面不是特别关注,但之前第三方支付、线下理财公司都出了问题,所以现在开始慢慢完善准入监管。”

“我认为现在就是券商去同花顺化的最好机会。” 上述第三方交易软件服务商高管告诉全天候科技,他认为股票交易相对单一的场景会让用户迁移变的简单很多,随着券商加大力度推广自家App,他相信这场“去同花顺化”的进程会在未来两三年内加速推进。“同花顺用户确实很多,但它不像支付宝有很多线下场景,假设用户发现自己的券商不能在同花顺上交易了,对他来说下载一个新App是比重新开个账户要容易得多的,用户迁移的成本很低。”

同样,在“该倒的客户都倒完了”的情况下,以同花顺为代表的第三方平台对券商的吸引力正变的越来越小。“可以说该倒的已经导完了,平台上的客户基本上已经被倒过无数次了,只有一些小型券商还能从第三方平台上获取客户”该高管说。

在用户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同花顺并没像东方财富那样向互联网券商转型,而是意图借助原有数据业务的基础收费同时进行客户流量的变现。但在同一时间,券商也萌生了平台梦——“单纯的经纪业务,对散户端是不赚钱的,现在券商都在转型财富管理。” 资深金融从业者费乐告诉全天候科技。对券商来说,他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让用户开始使用自己的App,继而通过那些原本属于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来探索更多业务可能性,这种趋势为脆弱的同盟埋下了隐患。

“去同花顺是早晚的事情。但这个过程需要技术投入,技术在自己手里,才能掌握客户数据和具备场景延展性。还要看各家引流的能力,这些都不具备的话,就只能跟同花顺合作,做一个底层的交易通道。”费乐说,在她看来,随着券商转型和市场竞争加剧,同花顺的价值正在下降。

一些大型券商已经关闭了第三方客户端的开户接口,其中部分券商在2015年就已经终止了与第三方平台的合作

目前,包括银河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等多家大型券商都已经无法在同花顺进行开户,不过也有光大证券、平安证券、东方证券等券商依然与同花顺保持着合作。拥有雄厚研发实力的大型券商在“去同花顺”上明显更有底气,他们在线上引流与线下网点上也更具优势。自主开发能力相对较弱的小型券商则更愿意保持观望。“小型券商还会继续抱大腿,大中型券商肯定会自立门户。”费乐说。

除了话语权的争夺,监管也许是另一个原因。

“从监管的角度看,准入监管会越来越完善,关闭接口肯定是一个趋势。小型券商可能跟进的慢一点,因为他们还是能从第三方获利的,比如研发上竞争不过大券商,但是大家都用同花顺的话,这个差距就没有了。但从长远看,有监管压力在,未来跟进的券商肯定会越来越多。”上述从业者称。他认为就目前来看,监管层还不会以股市波动为代价直接切断第三方平台的接入,但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

这绝不是同花顺愿意听到的消息,一旦券商大面积撤出,势必会对它安身立命的根本造成威胁。事实上在2015年的年报中,同花顺就把赌注押在了人工智能身上。在这之前,他们已经推出了i问财、人工智能选股、iFinD智能投顾三款产品,而在这一领域,除了老对手东方财富和大智慧,还有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这样的科技巨头,能否借助人工智能守住金融信息服务领域第一的位置,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THE END
0.在同花顺开户,会不会存在一些潜在风险?​在同花顺开户有一定风险,但可控。潜在风险包括信息安全方面,若手机丢失或密码泄露可能危及账户。不过同花顺jvzquC41nkibk7hqhqum0lto1Ouckuj1cuq0sjd692;:6>3jvor
1.同花顺炒股安全吗?股票知识问答您好,同花顺是证券交易的三方平台,本身并没有证券经纪业务资格,其实是不太安全的。在2020年4月,有一些股民反映证券账户被盗用,不仅卖出原有持仓股票,更大量买入次日一字跌停的济民制药(10.490,0.36,3.55%)。开户券商虽然不同,但使用同花顺软件是投资者的共同点之一,因此投资者们也将矛头对准了同花顺。此后,同花顺也对jvzquC41yy}/7:htgfou0lto1ykofj4:89=157mvon
2.同花顺股票开户哪个好,求同花顺APP上股票开户没有好坏之分,做为一个平台,同花顺与A股大部分券商合作,用户可以自行选择券商进行开户。 同花顺股票开户的优势在于—— (1)软件功能强大 同花顺App是一款功能非常强大的免费网上提供行情显示、行情分析和行情交易的股票软件,并自主研发出问财选股及自定义选股等实用工具,是股民炒股的必备之选; 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4:597:?267xjvor
3.年底了,小心这个风险【风险提示:本人执业编号:A0030625090012,本文观点部分引自太平洋证券、东兴证券、国盛证券、浙商证券、证券时报、西南证券和华安证券等券商研报以及WIND资讯,不代表所属机构观点,仅供参考,文中所列个股案例,不作为具体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7;86;568:7xjvor
4.A股千亿龙头被立案调查?紧急回应!周五,A股互联网券商概念股龙头——同花顺大跌14.3%,市值缩水至不足1500亿元。金融科技板块也集体跳水,安硕信息、财富趋势、指南针等个股纷纷跟跌。盘后,有市场消息称,同花顺涉非法荐股被立案,或将暂停展业数月。 对此,同花顺相关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回应称:“不存在非法荐股情况,不存在被立案调查。” 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53:6754:24B6233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