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理财原创:小c老公今年33岁,小c29岁,儿子2岁,一家生活在广州。婚后不久小c就怀孕了,所以小c结婚后就一直在家没有就业,小c的老公则在创业。由于当时小c早产,入院开销大,几年的积蓄已经消耗殆尽。孩子出生后小c老公找了新的工作。小c老公是程序员,月收入很可观,有8千元左右,不过公司是私营企业,只有三险,一年拿13个月的薪水,没有其他收入。
小c一家的支出较简单,每月房租1500元,家庭月均开销3000元左右。现在一年一家三口的保险费用大概5000元左右。小c的保险是买中国人寿的康宁定期,一年保费950元。小c老公也购买了康宁定期,保费一年1700元。儿子购买的则是中国人寿的医疗+教育险(具体名称?),保费一年2000元。小c的公公已经去世,婆婆在外地,有2套房产,一商铺,在2线省会城市,普通的生活并不需要他们的资助,不过小c老公非常孝顺,每年孝敬婆婆的费用大概在6000元左右,除了婆婆,对哥嫂等其他的亲戚的资助在2万/年左右。小c自己的母亲现在暂时帮助他们带孩子,所以一起生活,所需的生活费用已经包含在共同的支出中,年底小c会孝敬妈妈一些零花钱(1000元,不多)。小c一家一年会回婆婆家2次,自己的母亲家一次,这是目前最大的旅行(回婆婆家的路费8000元/次,母亲家3000元/次)。
网易理财原创:从小C的家庭年支出收入情况看,家庭收入较为单一,主要为丈夫的薪金收入,每年是10.4万,但家庭支出方面较多,包括租金、家用、保险,双方父母抚养和探亲,年支出达到10.465万,年储蓄是-650元,表示家庭年支出大于家庭的年收入,家庭负担较重,因此,从家庭的财务状况看,小C家庭必须减少开支,或增加收入来达到家庭收支平衡。
另外小C家庭由于儿子的出生,家庭存款储蓄已几乎用完,因此家庭的主要资产是所购买的三份保单,夫妻所买的康宁定期属于重大疾病保障,保险期到70岁,满期后给付所交保费;儿子购买了中国人寿教育保险,由于没有提供具体的险种名称,但从中国人寿现有的险种看,儿子的保险教育金的支付时间分别为18周岁支付保险金额的30%、23周岁支付保险金额的30%和25周岁支付保险金额的40%,主要用与大学教育和毕业后的创业等。
理财需求:
由于现时家庭的年支出大于年收入650元,家庭年储蓄为负数,为增加家庭储蓄,实现"第一桶金"首要的一步是家庭必须有盈余,有剩余资金才可进行理财,实现今后的家庭目标,因此小C家庭必须实行"增源节流"的财务方案,通过减少支出和增加收入来实现家庭储蓄。从现在的家庭支出分布看,"家用支出"占比最大为35%,其次为"父母抚养",占比36%,第三占比最大的每年"探亲"占比18%,因此若要减少开支,可从这三方面着想:1. "家用支出"方面,由于家庭成员增加到四人,包括夫妇两人、儿子和小C母亲,而且日用消费品的价格逐步增加,家庭每月开支3000元,可以减少的幅度不大;2. 其次是每年"父母的抚养"为2.7万,其中小C丈夫兄嫂的扶助达到2万元,占了绝大的比例,而小C家庭本身的收入也不多,尽量减少该部分支出1万;3. 父母探亲:由于现在小C的母亲与自己同住,因此每年回母亲家探亲的3000元支出尽可能地减少。房屋的租金方面,由于已有承租合同的规定,需要出租方和承租人的共同约定,减少的可能不大;另一方面是保险的支出,由于小C和丈夫均没有医疗保险,而且双方作为家庭的主要资金来源,应得到应有的保障,重大疾病保险对于家庭成员是需要的,因此也不建议减少该方面的支出。在增加家庭收入方面,由于现时小C需要照顾儿子,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比较少,因此希望在儿子进入幼儿园后,可通过参加工作来增加家庭的收入,一方面小C现在还年轻,家庭事务的打理可由母亲协助;另一方面,在儿子读书后,教育开支将逐步增加,家庭的负担将更大。通过以上的调整,家庭年收支损益表调整如右:
小c现在家庭的收支是负数(元)
年收入项目
金额
年支出项目
金额
薪资
104000
租金
18000
家用
36000
保险支出
4650
父母抚养
27000
总收入
104000
探亲
19000
总储蓄
-650
总支出
104650
年收入项目
金额
年支出项目
金额
丈夫薪资
104000
租金
18000
小C薪金
24000
家用
36000
保险支出
4650
父母抚养
17000
总收入
128000
探亲
16000
总储蓄
36350
总支出
91650
儿子年龄
教育阶段
教育支出
教育费成长率
幼儿园
10000
2%
10200
幼儿园学费
10404
10000元/年
小学
2000
九年义务教育学费
2040
2000元/年
2081
高中教育费
2122
5000元/年
10
2165
大学教育费
11
2208
20000元/年
儿子年龄
教育阶段
教育支出
12
初中
2252
13
2297
14
2343
15
高中
5000
16
5100
17
5202
18
大学
20000
19
20400
20
20808
21
21224
合计
147847
现时购房政策规定,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且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含)以下的,贷款额度最高可达八成,贷款期限最长为30年,抵押物的房龄原则上不超过20年,若超过20年的需适当降低贷款成数,贷款利率下浮30%,即现时贷款利率为5.229%,若小C购买的是90平方米以下房产,按房产价格30万计算,需要支付首期6万,供款表如下:
每月的供款额为720.47,比现时每月的租金要少付约778元,因此小C夫妇购房比租房要划算,因此现时小C需考虑的是如何及早准备好首付款6万。
贷款金额(元)
贷款期限(年)
贷款月利率(‰)
月供额(元)
240000
30
0.43575
¥720.47
年次
丈夫年收入
小C年收入
家用支出
房屋支出
保险支出
父母抚养
探亲
儿子教育
年储蓄
沉淀资金
10.4
3.6
1.8
0.465
1.7
1.6
1.24
1.235
10.61
2.40
3.67
1.8
0.465
1.73
1.63
1.00
2.71
4.00
10.82
2.45
3.75
1.8
0.465
1.77
1.66
1.02
2.80
7.01
11.04
2.50
3.82
1.8
0.465
1.80
1.70
1.04
2.91
10.26
在未购房前,由于要储蓄首期款,只能投资短期并且较为稳健理财产品,投资收益率相对较低,在购房后,每月支出相对稳定,而且夫妻双方较为年轻,风险承受能力也较强,可通过每月的剩余资金进行较为长期的规划投资,增加资金的收益率
根据购房后的月储蓄情况,每月有2371.5元的剩余资金,可进行基金定投,通过每月稳定,持之以恒的的小积累实现"大财富",对于每年沉淀的资金,根据现时的市场环境,可选择债券型基金进行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