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日期:2004年;所在地:广东深圳
一、主营业务与行业分析
主营业务
汽车智能诊断、检测分析系统及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业务占比
汽车综合诊断产品61.14%、TPMS(胎压监测系统)产品17.9%、软件升级服务11.21%、其他(高级辅助驾驶系统)9.76%;出口86.69%
产品及用途
1、汽车综合诊断产品
(1)简易诊断仪(读码卡):其基本功能与智能诊断电脑的部分功能相似,主要面向小型或DIY领域市场。
(2)乘用车智能综合诊断电脑: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汽车内部电控系统进行全自动化检测,帮助使用者了解汽车故障的类型、产生原因、故障发生位置从而检修汽车。
2、胎压监测系统系列产品
(1)TPMS系统诊断匹配工具:产品为专门用于胎压系统检测和胎压传感器激活、编程和学习的小型便携式手持设备;
(2)胎压传感器:通用型智能胎压传感器产品,该产品可通过配套工具进行无线编程,可与各种品牌的车型完成匹配。
3、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产品
ADAS智能检测标定工具:产品集成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偏离警告、夜视、盲点检测等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标定功能,通过标定工具、诊断软件和标定方法的综合集成,可以大幅提高ADAS系统的标定效率。
4、软件云服务
诊断检测应用软件所覆盖车型更新及功能拓展服务,如远程诊断、数字化检测、维修资料等。
销售模式
经销为主(大型连锁零售商、汽配行业经销商、电商等),直营为辅(大型汽车维修连锁店、保险公司、环保等);
应用软件是公司汽车智能诊断、检测分析系统的核心内容,是产品功能的关键所在,公司产品在北美、欧洲等市场采用后续软件升级收费模式,免费软件升级期限到期后,需要通过在线升级或购买预付升级卡。
上下游
上游采购C芯片、液晶显示屏、电阻电容、PCB电路板、二极管、三极管等电子零部件,下游应用至汽车维修诊断、汽车DIY、远程诊断、汽车辅助驾驶等领域;
主要客户
深圳联科科技、Advance Auto parts、Medco Tool、Integrated suplly Network、Cornwell、Quality Tools,前五名客户销售占比30.39%,其他客户包括平安财险、河南万国科技等;
行业地位
全球多区域汽车智能诊断、检测和胎压监测系统领域主要的综合方案提供商之一,其中欧洲市场占有率约为0.6%;
竞争对手
汽车诊断领域:博世公司、实耐宝(纳斯达克上市,94亿美元市值,16倍TTM)、元征科技(港股上市,5.6亿港币市值,营收9亿元,亏损状态)、意大利TEXA;
行业核心要素
1、软件研发实力及产品性能;
2、品牌知名度及销售网络;
行业发展趋势
1、随着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汽车诊断越加普遍、重要:汽车已被构建成一个复杂的智能网络系统,汽车电子网联化、数字化推动公司核心产品成为未来维修场景下的智能中枢,高效、准确的汽车维修越来越依赖于智能化的汽车诊断和检测系统以及后市场数字化生态体系的构建。
2、汽车将形成数字化生态系统:未来汽车智能诊断电脑通过与云平台、大数据技术的结合,开放信息端口,并引入汽车厂、保险、二手车、零部件供应商等汽车后市场生态圈资源,进而输出全方位的汽车健康状况检测报告及各种综合解决方案及服务,例如综合诊断检测报告、集成维修信息、集成服务看板、集成汽车线路图等等,最终实现更多整体化、全方位的功能。
3、胎压监测系统将逐步普及:,即通过在车辆的每个车轮上安装具有监测轮胎状态的传感器,能实时测录轮胎的压力、温度等安全数据,并通过无线射频方式接入车辆内置或外接仪表,提示数据变化与行车安全状态的系统。TPMS可有效预防爆胎事故,提高车辆安全性,还可使轮胎时刻处于最佳使用状态,保障燃油经济性和轮胎寿命。TPMS因其良好的安全、节能功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美国、欧洲、中国相继通过立法将其列为车辆出厂标准配备。
简评
1、公司核心业务为汽车诊断产品,包括硬件检测仪器也包括在线诊断、软件升级服务,硬件检测的核心技术也是软件,其次公司的胎压检测系统和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核心技术也是在软件,故而公司的本质可以理解为软件公司;
2、综合型汽车诊断分析产品的目标市场主要为独立汽车维修店,同时一些简易的小型诊断读码设备也被个人用户购买用于DIY诊断与维修。综合型汽车诊断分析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品对品牌和车型兼容能力、便捷性、全面性与准确性等方面。虽然公司目前的核心是汽车诊断业务,但是未来汽车自动驾驶是主要趋势,公司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发展前景也非常值得期待;
3、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软件的核心技术,二是已有的几十万终端汽车客户形成的大数据,真实的数据越多那么仿真诊断的准确性越高、汽车诊断的结果正确度也将大幅提升;因此汽车诊断领域隐性技术门槛较高,未来行业的马太效应也会非常明显,谁拥有更多的数据谁将成为行业龙头;
4、公司产品主要通过经销商来销售,包括电商、汽车零配件经销商,直营客户主要是保险公司、4S店,整体来说以B端客户购买为主,但是以C端客户为使用方。
5、整体来说,公司目前是以汽车诊断产品为核心,但是围绕汽车智能化在不断布局更多的领域,现在已经渗透了诊断、智能驾驶、胎压监测、软件服务四大领域,未来汽车将基于5G技术和云端技术形成数字化的生态圈,软件的重要性也将不断提升,届时公司可以发挥的应用前景非常值得期待。
二、公司治理
第一大股东
持股比例为37.72%;
管理层
年龄:40-52岁,高管及员工持股:6.25%
员工总数
1222人:技术508,生产372,销售176;本科学历以上:661,其中硕士以上74;
融资分红
2020年上市,累计融资(1次):12.18亿,累计分红:1.8亿
简评
1、大股东销售背景出身,之前为竞争对手元征科技海外营销总监,持股比例较为合理;公司仅有一名技术骨干(副总经理)取得了6.25%的股份,其他技术人员未取得股份,作为一家软件公司,技术是公司的命脉,股权激励明显不足,需要关注;
2、前十大流通股东均为公募基金,获得主流资金的高度认可;
3、员工以技术为主,本科超过50%,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
4、公司上市不足一年,融资金额高达12亿元,半年即分红1.8亿,也算不错的水平;
三、财务分析(仅列重要及金额较大科目)
资产负债表
2020年Q3:货币资金12.23,交易性金融资产2.43,应收账款2.8,预付款0.36,存货3.8,其他流动资产2.6;固定资产2.13,在建工程0.32,无形资产0.7;短期借款0.49,应付账款2,合同负债1.42(+1.38),预计负债0.1;股本4.5,资本公积11.54,未分利润7.34,净资产24.08,负债率19.03%
利润表
2020年Q3:营业收入10.73(+27.78%),营业成本3.86,销售费用1.28(+17.43%),管理费用0.85(+21.43%),研发费用1.79(+61.26%),财务费用0.02;其他收益0.44,净利润3.2(+34.34%)
核心指标
2017-2020 Q3年净资产收益率:13.99%、38.7%、30.19%、15.19%;毛利率:61.12%、60.88%、62.36%、64.06%;净利润率:12.66%、37.3%、27.34%、29.73%;
简评
1、公司账面现金充沛,应收账款比例较小,存货金额略高,合同负债出现了明显的增长,预计2020年订单量较为充裕;有息负债较少,而负债率也不足20%,财务非常健康;
2、前三季度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是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也实现了快速增长,研发费用提升明显,预计后续会有部分新产品推出市场;
3、公司过往两年净资产收益率超过30%,属于非常高的水平,IPO募资后净资产收益率下降也是合理的;公司毛利率常年维持在60%以上,连续三年净利润率超过27%,达到30%左右的水平,也充分佐证了公司属于软件公司的特性;
四、核心竞争力及投资逻辑
核心竞争力
1、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核心技术凝结于自有的汽车智能诊断、检测软件之中,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独有的五大核心系统,从而构筑起公司研发的核心竞争力。五大核心系统主要包括汽车诊断通信系统、汽车诊断专用操作系统、智能仿真分析系统、智能诊断专家系统和云平台维修信息系统。公司产品实现了快速通信和兼容全球众多协议和原厂软件的强大功能;同时通过智能仿真分析系统基于大数据计算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智能高效数据采集、汽车模拟仿真、自动分析诊断协议等功能,形成了精准完备的核心数据库和算法库,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实现诊断准确率、覆盖面及智能化等方面的优势;进而,基于数十万台诊断系统采集积累的海量远程诊断数据及维修应用案例,公司利用云平台维修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远程诊断、高效精准的智能维修方案推荐等端到端一站式服务,实现从诊断设备到诊断维修业务综合解决方案的业务拓展。
2、技术研发优势:强劲、持续的科技创新能力
公司已逐步组建了较为完整全面研发团队,建立起稳定的研发和质量保障体系,研发领域覆盖汽车智能诊断、检测主要技术领域,形成了包含软件、硬件、设计、测试等职能完整的研发组织架构。公司拥有境内外专利共计743件(发明新型专利250项,实用新型专利107项,外观设计专利285项),其中境内461件,境外181件,PCT101件。
3、产品功能优势:产品精良,功能强大
公司的汽车智能诊断、检测产品功能强大,高度智能化、集成化。如主打产品汽车智能诊断电脑MaxiSys系列优势如下:诊断准确率高:由数亿份真实数据模型通过智能仿真系统训练而得出的车系诊断数据库,其诊断普遍准确率较高;覆盖车型广泛:囊括亚欧美主流车型,并不断增加;功能稳定强大:在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能实现匹配等高级功能,支持J2534协议并在线编程;诊断方式多元:可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连接,无障碍100米范围内任意移动测车,同时首创远程诊断技术,实现技术人员的远程技术支持;操作智能便捷:实现了一键升级、一键识别、一键诊断、一键分析、一键管理、一键反馈等智能化操作;处理运行快速:优化软件系统并高配各类硬件设备,实现软硬件的有效结合,极大的提升了诊断设备运行速度。
4、品牌及渠道优势
全球市场和品牌具备较好知名度,已在全球主要销售区域设立了销售子公司,在北美、欧洲、中国、亚太、南美、IMEA(印度、中东、非洲)等全球50多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销售网络,初步形成全球一体化营销网络覆盖。
5、产品生态优势
作为全球汽车智能诊断、检测领域产品和服务的主要提供商之一,公司在全球汽车后市场拥有数十万高度客户黏性的行业终端用户,同时拥有海量汽车诊断数据库及核心算法,得天独厚的市场及技术基础使得公司能够不断在汽车后市场推出横向和纵向新产品和服务种类,同时新的产品和服务类别又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形成产品生态护城。
投资逻辑
1、宏观经济回暖带动服装行业回暖;
2、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3、公司是行业龙头;
4、公司市盈率仅有不足10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五、盈利预测及估值
业绩
预测
预测假设
营收增长:28%、30%、35%;毛利率:63%;净利润率:30%
营收假设
2020E:15.4;2021E:20;2022E:27;
净利预测
2020E:4.6;2021E:6;2022E: 8;
注:假设数据即达到条件时对应的市值,须根据实际数据进行调整。
估值
市盈率
合理范围:50-60倍
合理估值
两年后合理估值:400-500亿;
当前合理估值:200-240亿(基于30%/年收益预期);
参考估值
低于240亿(不除权股价:54元/股)
六、投资观点
影响业绩
核心要素
1、长期看好汽车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前景;
2、汽车诊断行业马太效应明显,公司是国内行业龙头;
3、公司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增长潜力较大;
4、公司研发实力强,预计未来将继续推出优秀产品;
核心风险
1、原材料供给的风险
公司所需原材料相关行业的供应商数量多,供给充分,但IC芯片、液晶显示屏等主要消费电子元器件的更新升级速度较快,随着产品代际更迭,原有型号产品可能由于减产、停产而出现供应不足。若中美贸易摩擦、日韩关系恶化、国际经济贸易形势出现极端情况导致部分材料、特别是关键芯片采购周期变长、价格剧烈波动或无法顺利进口,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2、汇率风险
由于公司境外收入相对集中,人民币汇率波动将对公司进出口业务的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
3、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业务以出口为主,在北美、欧洲等主要海外市场,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博世公司、实耐宝、元征科技等已在汽车诊断分析行业长期经营,具有较大资产规模和较久品牌认知度。同时公司在积极开拓国内业务,国内市场目前主要竞争对手为元征科技。随着国内外汽车后市场的发展亦可能吸引更多的竞争者加入,预期未来行业竞争会加剧。随着竞争加剧,则有可能导致公司市场份额的下降、公司产品和服务价格下降,从而导致公司该项业务的毛利率和盈利能力的下降。
综述
公司是国内汽车诊断领域龙头,但是主要业务集中在海外,这主要是因为国内汽车智能化程度较低,未来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的智能化也成为了主要趋势。公司拥有核心软件技术和庞大的真实汽车数据库,核心竞争力突出,在未来数字化汽车生态圈中,公司也必将占领一席之地,增长潜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