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程机械行业的复苏数据让人眼前一亮:9月进出口贸易额同比增长29.1%,出口更是增长29.6%。资本市场也给出了积极回应,板块指数上涨2%,主力资金净流入近14亿元。看着这些光鲜的数据,我不禁想起那些在牛市里忙忙碌碌却总是错过主升浪的散户朋友们。
一、牛市里的"黑马迷思"
行情一好,几乎每个散户账户里都藏着几只"即将翻倍的黑马股"。可能是某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或是沾上热点概念的ST股。他们沉迷于"从垃圾堆里捡黄金"的游戏,却选择性忽视一个残酷真相:牛市中真正的主角永远是那些机构达成共识的股票。
2025年三季度的芯片概念行情就是最好的例证。80%的散户在追逐各种"概念股",而机构资金却抱团部分个股。结果相关概念股的平均涨幅超过30%,但实际涨幅超过30%的不到200家,翻倍股更是只有不到30家。这就是牛市的"马太效应":黑马不是你甄别出来的,而是机构大资金用真金白银堆出来的。
二、持仓不等于行动
虽然多数人都清楚只有机构大资金深度参与的时候,个股才容易走出好行情,但什么是真正的机构参与,很多人却陷入了误区。
大多数人以为的机构参与,就是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的某某机构重仓持有某股票。但事实往往事与愿违,比如国光电气:
这只股票在2025年二季度得到了31家基金的青睐,持股数增加了近2%,约600多万股。但就是这样的大手笔下,该股在7到8月之间股价却一路下跌20%,而同期上证指数涨了10%。
三、行为比持仓更重要
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现在八成以上的个股都有机构资金,但有机构资金参与不等于机构资金天天都在行动。一只股票之所以持续向好,关键在于机构持续参与交易。
上图是我用了十多年的量化大数据系统提供的交易行为数据图。图中的橙色柱体就是反映机构资金活跃程度的"机构库存"数据。如果"机构库存"数据持续的时间越长,说明机构参与交易的积极性越高。从上图不难看出,进入7月份后该股的机构行为持续时间很短,之后股价自然无法维持。
四、持续参与才是关键
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国光电气前面涨了这么多,现在跌也很正常。但实际并不因为涨多了就一定表现会很差,看瑞可达:
这只股票二季度涨了30%,过去两个月又涨了40%。从图中不难看出,"机构库存"数据持续活跃。这说明和是否有资金重仓没有关系,重点是资金要持续参与交易。
类似的还有2025年7月份这波行情中涨飞了的"易中天"们:
新易盛二季度涨了80%,7/8月份又涨了120%。这不是加仓多少的问题,而是机构参与的力度在增加。
五、数据揭示的市场真相
相反,二季度基金加仓最多的益方生物实际过去两个月也就涨了20%,原因一看就明白:
进入7月中旬后,"机构库存"数据不怎么活跃了,说明机构参与交易的积极性下降,于是股价也跟着调整。
有人说只要机构没跑就不用担心。但你想想,行情好的时候不做那些机构积极参与交易的,在那里等涨,是不是有种暴殄天物的感觉?
六、回到工程机械行业
让我们回到开篇提到的工程机械行业。29%的增长数据固然亮眼,但更重要的是要看清哪些个股获得了机构的持续青睐。就像前文分析的案例一样,行业整体向好不等于所有个股都会大涨。
七、给普通投资者的建议
不要盲目追逐所谓的"黑马",牛市中真正的主角往往是机构达成共识的股票。持仓数据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观察机构的交易行为。学会利用量化工具观察"机构库存"等反映真实交易行为的数据。在行业整体向好的情况下,更要精选个股。
八、结语
工程机械行业的复苏确实令人振奋,但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更需要冷静思考:如何在这场盛宴中分得一杯羹?我的经验告诉我:与其盲目追逐热点,不如静下心来研究机构的真实交易行为。
记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正有价值的是那些能够揭示市场本质的数据。找到适合自己的工具,才能在投资路上走得更远。
本文所涉信息均来源于公开渠道,仅供交流学习之用。部分数据如有疏漏或不当之处,欢迎指正。本人不推荐任何具体操作建议,所有投资决策请自行审慎判断。谨防各类以本人名义进行的非法证券活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