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与苏州防水研究院合作,经过大量的开创性研究以及配方优化实验,率先在国内突破了高分子自粘胶膜生产及其应用技术难题,自行研制配方、安装设备,分别实现了MBP高分子胶、片材和最终成品的量产,在该细分市场领域取得了产品生产技术和施工应用体系的组合优势。公司生产的MBP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一经推向市场,即迅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成为公司增长最快的核心产品,目前不但在国内大型基建项目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已经出口到该材料的发源地——美国。公司在这一领域的技术成果也得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和行业的认可,先后获得发明专利及国家住建部科技成果评估,并获得中国建筑防水行业技术进步二等奖及国家科学技术部下达的2015年度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
公司一方面在高分子防水材料领域确立自己的技术优势,另一方面在防水材料使用最广泛的聚氨酯防水涂料领域,公司推出的MPU白色聚氨酯防水涂料主体呈现洁白本色,可识别度高、不易被仿冒,并且更环保、易于喷涂,施工可靠度和施工工效大幅度提高,目前已经出口到巴基斯坦、台湾、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该产品已通过了国家住建部的科技成果评估并获得科技推广证书,并获得中国建筑防水行业技术进步一等奖。
公司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开发出了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主打产品,并确立了在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和聚氨酯涂料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未来公司将继续在这两大领域进行持续的研发投入,不断优化技术配方,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巩固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PVC卷材是目前欧洲和北美普遍使用的高分子防水材料,公司已经掌握了该产品的关键技术,产品的尺寸稳定性、耐候性、抗风揭能力和焊接性能等方面均已达到国际标准,并获得欧盟CE认证,产品已实现量产并出口到英国、挪威、新加坡、澳大利亚、埃及等国家。
公司虽成立时间不长,但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的产品迅速打开了市场,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并确立了自身在高分子卷材和白色聚氨酯防水涂料细分市场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通过高标准的厂房建设和生产装备以及环保设备投入,得到了行业协会的赞誉和同行的认可,是“促进防水行业健康发展产业联盟”13家发起单位之一。
自公司注册成立以来,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先后获得“中国建筑防水行业知名品牌”、“最具成长力企业”、“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质量提升示范企业”等称号。随着公司产品在全国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公司首倡的“融合防水”理念也越来越被客户所接受。2014年12月,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成为行业继东方雨虹之后的第二家公众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在产品推广过程中,下游客户、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相关行业协会对公司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提升。
公司自成立之初就非常注重研发投入,投入大量资金及人力持续进行新产品研发、产品配方优化及生产工艺改进,2014年至2016年累计研发投入2,767.71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为4.15%。
公司设立了专门的研发部门,拥有多名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核心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并且对接多家科研院所,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议定项目合作研发、技术交流、人才共同培养,强化了公司的研发优势。
公司地处苏浙交界处的长三角中心地带,沪、宁、苏、锡、常、杭、嘉、湖等大城市环绕四周,市场总量大,产业配套成熟,物流体系发达,进出口便利。公司充分利用这些便利条件,实现集中规模化生产,不断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和服务成本。
根据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的统计,我国建筑防水行业持有生产许可证的防水卷材生产企业有一千多家,另有大量防水涂料等非卷材类企业,合计共有两千多家具有资质的建筑防水材料生产企业;此外,还有一千多家无证生产企业。无证生产企业多数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加之我国在建筑防水行业管理方面的不完善,很多无证生产企业与正规企业低价恶性竞争,挤占市场份额,这已成为影响我国防水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由于建筑防水材料的特殊性,终端客户很难从外观上对假冒产品进行判断,这对正规生产企业的合格产品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虽然行业主管部门在不断加强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企业的打击力度,但建筑防水行业的不当竞争短期难以消除,会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建筑防水材料主要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公共设施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因此,建筑防水行业受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较大。2012年以来,受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运行周期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投资规模增速呈下行趋势。如果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将对建筑防水行业的市场规模产生不利影响。从长期来看,随着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房地产业仍将持续发展。但若未来几年房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建筑业因各种原因发展减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本公司生产的建筑防水产品所需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沥青、基础油、SBS 、HDPE粒子、聚醚等,报告期内,上述原材料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超过40%。公司主要原材料属于石油化工产品,受国际原油市场的影响较大,因此,如果上述原材料市场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将对本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一定影响。
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的工程款结算周期相对较长,导致建筑防水行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最近三年及一期,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5,514.64万元、8,672.19万元、13,012.86万元和14,368.35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0.55%、39.77%、48.38%和82.10%。尽管本公司通过对经销商资质进行评估等措施尽量防范应收账款风险,但由于公司经营规模持续增长,应收账款规模也相应增加,如果未来公司客户的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导致一定的应收账款回收风险。
本公司是专业从事新型建筑防水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新产品的研发,目前已拥有102项专利和多项非专利技术,并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随着国内建筑防水行业的发展,部分竞争对手逐步向中、高端市场开拓,对行业技术人才的争夺也将随之日趋激烈。目前,公司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技术保密制度及相应的管理措施,与核心技术人员签定了《保密和竞业限制协议》,以防止技术人员的流失和核心技术的外泄,同时公司对核心技术人员实施激励措施,进一步增强了技术团队的凝聚力。
虽然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自公司成立以来总体保持稳定,但如果因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的离职或其他原因造成公司技术失密,将可能削弱公司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对公司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本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钱林弟先生,钱林弟先生通过凯伦控股控制公司51.11%的股份。此外,绿融投资持有公司9.91%股份,钱林弟先生是绿融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
钱林弟先生作为本公司的董事长、实际控制人,实际控制公司经营管理活动,能够对公司董事会的决策和公司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公司存在大股东控制的风险。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强调“绿色环保生产”,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公司生产经营相关的各项环保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应环保标准;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环保投入也符合国家及当地相关环保标准。但是,公司仍存在因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现环境事故并进而遭受损失并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另外,如果国家未来进一步提高对公司所处行业的环保要求,公司可能需要进一步加大环保投入,这将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一定影响。
随着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公司对高素质的研发、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幅上升。但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公司进行大量资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入,此外,人才培养完成后,还面临人员稳定问题,需要公司进一步完善薪酬及激励制度,故公司在未来几年面临一定的人力资源风险。
(一)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和市场开拓风险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向为新型高分子防水卷材生产线建设项目、唐山防水卷材生产基地项目及防水材料技术研发及培训中心项目。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是在公司现有业务发展态势和经过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若能顺利实施,公司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将得以大幅提升,业务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展,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鉴于目前防水材料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如果公司的市场拓展情况不符合预期,或未来市场发生其他不可预料的不利变化,将会对本次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预期收益以及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二)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若本次发行成功,公司的净资产规模将大幅提高,由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有一定的建设期和达产期,能否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效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短期内利润增长幅度将小于净资产的增长幅度,同时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新增固定资产25,651.65万元,每年增加折旧费用或研发支出2,145.82万元,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公司存在由此引致的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
根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审查认证管理办法》,拟承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均须经过保密资格审查认证。公司现已取得三级保密资格单位证书,但公司目前还没有承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如将来公司承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公司将在生产经营中把安全保密工作放在首位,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保守国家秘密,但不排除一些意外情况发生导致有关国家秘密泄漏,进而可能对公司产生一定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