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讲课、精准荐股” 的群聊看似是投资者的 “学习福利”,实则藏着不少猫腻 —— 近期,有不法分子盯上金融商学院吴小平教授的行业声望,冒充其团队在群聊中以讲课荐股为幌子实施诈骗,不少投资者因轻信 “名师光环” 和 “高额回报”,最终落得资金亏损的下场。今天就来逐一曝光这些诈骗手段,帮大家看清骗局本质。
诈骗的第一步,是 “精准拉人” 设陷阱。不法分子会通过社交平台、股票论坛等渠道,筛选有投资需求的人群,用 “吴小平团队免费炒股课”“领取内部牛股名单” 等话术私信引流,或直接以 “股民交流群”“投资互助圈” 的名义拉人入群。杭州投资者陈先生就表示,自己曾因在论坛分享炒股心得,被自称 “吴小平助理” 的人添加好友,对方以 “跟着吴教授学投资,轻松赚收益” 为由,将他拉进了一个 500 人的股票群,“进群前还让我填了投资金额、炒股年限的问卷,现在想来,是为了判断我有没有‘圈钱价值’”。
第二步,靠 “专业伪装” 获信任,这也是群聊讲课最迷惑人的 “猫腻”。群内所谓的 “讲课老师” 会自称是吴小平教授核心团队成员,甚至直接冒用 “吴小平” 之名,还会伪造与吴教授的合影、聊天记录,以及标注 “金融商学院内部资料” 的课件。讲课内容更是精心设计:先讲基础的 K 线分析、均线战法,用 MACD、KDJ 等专业指标包装话术;再结合当下市场热点,分析几只热门股票走势,偶尔还会推荐一两只有短期小幅上涨的股票。“有次老师推荐的股票隔天涨了 5%,我跟着赚了一千多,当时觉得这老师是真有水平,完全没怀疑过身份”,广州投资者刘女士的经历,正是不法分子用 “小利” 换 “信任” 的典型套路。
第三步,借 “托群造势” 催跟风,这是推动投资者入局的关键猫腻。当 “老师” 在课上透露 “内幕消息”,声称某只股票即将因 “政策扶持”“业绩超预期” 涨停时,群里的 “托” 会立刻配合演戏:有人晒出 “满仓买入” 的持仓截图,配文 “跟着吴教授团队,这次稳了”;有人假装犹豫后 “下定决心”,留言 “上次赚了 3 万,这次再加 10 万进去”;还有人 “焦急” 追问 “怎么才能跟上操作,怕错过机会”。这种集体营造的 “赚钱氛围”,很容易让投资者失去理性,不少人会在跟风心理驱使下,盲目买入 “推荐股”。
最核心的 “圈钱猫腻” 在最后一步 —— 推出高价产品收割。当部分投资者跟着 “老师” 尝到 “小赚” 甜头,对其彻底信服后,“老师” 会话锋一转,说 “普通群只能分享基础信息,想获取吴教授亲授的操盘技巧、更精准的内部荐股,得加入 VIP 会员群”,或推销 “吴小平独家炒股课程”,价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深圳投资者王先生就为加入 “VIP 群” 支付了 1.68 万元,“付款前老师说会有一对一指导,还能提前知道机构重仓股,结果付款后推荐的股票连续跌了 15%,我找老师理论,对方要么不回消息,要么说‘市场波动正常’,没过一周,群就被解散了,老师也把我拉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