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类以“内部荐股”为幌子的投资理财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诈骗分子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精准引流,诱导受害人下载虚假投资APP实施诈骗,涉案金额巨大且手段隐蔽。今天带大家深度了解虚假投资理财诈骗套路,请广大市民高度警惕。
一、诈骗手段深度解析
(一)精准引流:打造“专业人设”
诈骗分子在短视频平台开设大量账号,冒充“券商分析师”“投资总监”等专业人士,通过讲解股市行情、展示虚假盈利截图吸引关注。例如,某诈骗账号在抖音发布“涨停股预测”视频,声称“掌握主力资金动向”,诱导用户点击链接添加微信。这类账号往往包装成“财经博主”,甚至伪造证券公司工牌、证书增强可信度。
(二)社交转移:构建“信任闭环”
当受害人添加好友后,诈骗分子会以“规避平台监管”为由,引导其下载“企安信”“蓝莺IM”等加密社交软件。在这类封闭聊天环境中,诈骗分子组建“投资交流群”,安排“托儿”发布虚假交易记录,营造“全员盈利”的假象。进一步降低其警惕性。
(三)虚假投资:诱导“资金入坑”
诈骗分子以“内部通道”“机构账户”为诱饵,要求受害人下载“交银国际”“渤海汇金”等仿冒券商APP。这些APP界面与正规软件高度相似,但实际为诈骗分子操控的虚拟盘。受害人初期小额投入可顺利提现,当受害人加大投资后,APP便会显示“系统故障”“审核失败”,资金无法提现,最终被拉黑失联。
二、警方提醒:筑牢“反诈三防线”
(一)资质核验防线
1.核实身份:通过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查询对方是否具备证券投资咨询资质,警惕“无牌照荐股”。
2.验证平台:正规券商APP可通过官方应用商店下载,切勿点击陌生人发送的链接安装。
(二)资金安全防线
1.拒绝转账:所有要求向个人账户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的行为均属诈骗,正规投资需通过银行三方存管账户操作。
2.警惕异常操作:若APP要求“充值解冻”“补单提现”,或出现“提现需缴纳保证金”等情况,立即停止操作并报警。
(三)信息保护防线
1.严守隐私: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信息,避免个人信息被用于伪造身份实施诈骗。
2.及时止损:一旦发现被骗,立即保存聊天记录、交易截图,拨打110报警。
三、典型案例警示
2025年5月,我市居民赵女士在抖音刷到一条"金牌分析师直播荐股"视频。主播自称某知名券商"首席策略师",在直播中展示了多份"机构持仓报告"和"涨停股预测",声称"掌握国家队资金动向",并承诺"加入VIP群可获内部通道购买原始股"。赵女士扫码添加对方微信后,被引导下载"蓝莺IM"聊天软件,并进入名为"北斗投资俱乐部"的群组。在"导师"指导下,赵女士下载"交银国际机构版"APP(实际为仿冒软件),并按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32万元"验资款"。初期,APP显示账户余额实时增长至38.6万元,当赵女士准备提现时,APP突然提示"系统维护",客服称需再缴纳15%的"解冻保证金"才能提现。赵女士察觉异常后报警,此时APP已无法登录,"导师"和群成员全部失联。
警方再次郑重提醒:投资领域从无“稳赚不赔”“内部通道”的,所有声称“高收益、低风险”的荐股行为均需高度警惕,防范诈骗需每位市民筑牢心理防线。若发现可疑账号、虚假平台或遭遇资金损失,请立即通过110报警。切勿因“不甘心”而继续投入。守护财产安全,需要你我共同参与——不轻信“专家”话术,不点击陌生链接,不向非正规平台转账,方能让诈骗分子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