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想必还是有很多股民都还不清楚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下!
右侧交易是一种顺势交易行为,简单说就是行情上涨初期买入,行情下跌初期卖出。
右侧交易难度系数低,相对安全保守,但是收益较少。
买入:在行情下跌,形成双底,且回踩颈线不破的时间点,买入(B处位置);或者是其他技术指标,能确认行情出现反转,在上涨初期做出买入行为。
卖出:在行情走出双顶形态,最后一波反弹之时,卖出离场(S处位置);或者其他技术指标,能确认行情走完,在下跌之初,做出卖出行为。
左侧交易是一种逆向交易,也就是以前说过的“恐慌之时,贪婪之际”。
左侧交易难度较大,风险较高,人们常说的高手死于抄底,就是死在左侧的。但是左侧交易常常能够获得超额收益。
很多人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左侧交易,就是在跌到底部之前,满仓干它!实则不然,没有人能预测底部在哪,没有人能准确抄底。正确的左侧交易是在预测股价下跌到“差不多”的时候,买进部分(B1位置),再跌再买(B2位置),再跌再买(B3位置),其核心内涵是分批逐笔建仓,不断摊薄成本,严格控制仓位!一旦行情出现反转,便可较快获利,卖出时也是同样,少量卖出(S1位置)控制仓位,继续卖出(S2位置)利润可观,大量卖出(S3位置)收获时节。
交易员在日常操作中不可能完全区别开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一般情况下都是交叉使用,但是我们更多的是采用左侧交易,实际上是我们更注重仓位的管理和控制。
看看实际中的运用。
分割线左边是右侧交易。走出了双底,在B处买入,行情走完后,在高位走出了双顶,在S处离场。
分割线右边是左侧交易。在低点支撑位分批建仓,在行情走出后,相对高位分批卖出。
在我们的日常交易中,通常是采用左侧交易的方法建仓,开始获利后拿出部分筹码频繁做T,留有部分筹码雷打不动,而做T主要基于的逻辑又是右侧交易的思维,当行情走到末端,接近目标价时,又回到左侧交易的思维将留有的筹码分批卖出。因为频繁做T,所以最后卖出的筹码,成本是更低于建仓时的成本的。
侧交易右侧交易详解:
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两种模式:左侧交易,越跌越买,一直买到底;右侧交易,底部出现后,越涨越买。
大部分投资者刚入市时,都是属于左侧交易者,因为他们不熟悉股市的波动,依据的只是朴素的原理,买东西就要买物美价廉的,所以他们大多数时候选择低买。
股票却不是用来消费或使用的,是以涨跌衡量收益的,所以,刚入市的投资者,很快会发现,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涨的还能涨,跌的还能跌,常常超过人的预期。在经历了被套的痛 苦后,他们快速成熟,进入第二阶段,成为右侧交易者。
左侧交易和右侧交易图解:
1、左侧交易
左侧交易是在股票经过长时间下跌后,成交量萎缩,证明做空动能不足。股票出现了相对低点,K线形态上开始出现下影线,或者出现连续的小十字星,有了底部特征,KDJ指标的J值甚至变为负数,但不能完全依赖指标判断出股票的后续走势。左侧交易的风险在于买入后,股票可能还会继续下跌。
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黄色圈圈为左侧交易的买入信号。左侧交易是指股价在下跌过程中买入,也就是说在还没形成底部时股价下跌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买入,交易风格偏向于“人弃我取”,在趋势转折前买入,一般左侧交易匹配价值投资和基本面分析。而卖出则是在股价上涨到一定程度还没开始回调时就开始卖出。交易主观性较为严重,大家可以回顾下自己平时操作就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左侧交易。
2、右侧交易
右侧交易就是顺势交易,所谓的顺势交易就是多头趋势打破了前期的下跌形态,这时候市场转折后开启上涨,跟随入市。
通常右侧交易实在股票上涨趋势确立后买入,kdj、macd等指标开始拐头向上,甚至有标志性大阳线突破比较重要的均线,比如20日、30日、60日均线等。右侧交易的风险较小,但比起左侧交易成本要高。
另左则交易是在趋势形成之前,进行建仓。这种操作方法适合大资金控盘吸货之初,大前提还要大势好,搞不好得往下砸。对于散户这类手法是致命,你买的价格是低,你买点是下跌趋势;右则交易是上升趋势确认后再建仓,在散户眼里是追涨杀跌,但是你追的是确定的涨势,
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右侧交易的买点如上图,一般情况下,右侧交易是在股价有反转信号或者说突破信号时买入,通俗来说就是在股价上涨时买入。风格偏向于顺势操作,右侧交易一般匹配技术分析,需要对K线形态研究深透。而卖出也是在股价在上涨后有明显的回调动作时卖出。主动性较少,看行情操作。
总之,左侧交易、右侧交易,其实就是说的投资的次序,左侧交易更加倾向于“预埋”“低位投资”,而右侧交易可以说是策略交易中的二次投资、补仓或者其他的交易。其实在左侧交易也好,右侧交易也好,只要能够保持盈利,更好的投资于股市,就是好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