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绝对想不到!预期管理如何左右股市交易趋势存量增量股票

如果我说99%的人在谈恋爱时吃过过的套路,都会在投资或交易行为发生时重复,你信么?

毕竟在这世上,有些人用爱情的逻辑去思考市场,而有些人是用市场的效应去游戏“爱情”,不同的是,他们是在验证人性,还是在思考人性。

人性是情绪的底层,也是预期的源泉!今天的万物皆可经济学,我们就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解释下:日常生活中的非理性群体性心理是如何通过行为的方式,被影响在市场情绪和交易趋势中的。

看完有同感,方便的话也留个言,和大家说说你有没有逃过经济学的神奇法则。

我们就拿去年10月的股市行情来做案例吧,因为那个时候初始的预期都很悲观,而行情起来后很多人都疯狂了,不少人的股票都是套牢在10月8号的高位上,所以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标本验证空间!

一、如何在存量市场中选择具有未来投资和消费预期的人群!

经济学认为,任何一样趋势的出现,想要产生足够大的价值,那么首先就得让它具备足够大的市场,而市场的规模取决于人口,市场的波动由人性驱使!

因此,股市要上涨,就需要大量看多的股民,而消费要发展,就要大量的单身女性,任何市场均是如此。

但市场本身就是“人的游戏”,人不可能无限的多,市场也很难无限的大,当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后,增长的速率就会开始下降,“存量里找增量”就变成了多数的选择。

当下的情形,就比较接近存量时刻。

所以,要想有钱就要改变,要想改变就要挪人,只有市场里的人流动起来了,资本才能流动起来,债务才能被覆盖,财富才能被再分配,经济也就能不断增长。

而在破局市场增量难题时,经常会面临银行、地产和股市,三者互相制约影响的问题,这三者互为三角循环!比如房子很好,大家就不买股票,股票很好大家就会借钱炒股,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去的经济结构问题,也就是供给侧的问题!

现实中,银行的大户通常都持有较多的房产,也拥有较多的负债,同时,他们对于证券市场,也有丰富的交易经验。而今天他们面临的问题就是负债高,存款高,心理预期低,所以反映到现实中,就变成了:地产有存量问题,银行有存款滞留问题,股市又有缺乏信心的问题。

那如何启动三者的正向循环就成了破局的关键,但毫无疑问,得让市场里先有人,再“有钱”,然后才有人愿意“花钱”,最后才可以实现财富的溢出效应,即消费的转移与升级。

因此,去年10月的行情里,神秘的力量确实在三角循环中选择了具有最大杠杆效应的股市作为杠杆的支点。

而一个冷却的成熟市场里最大的增量,往往就是盘活那些过往的参与者。

在市场启动时,他们通常是沉默不语,到处观望,被动参与的人,他们也许被套,也许空仓或轻仓,但他们拥有经验并多为心理上的多头。

当存量市场起势时,几乎不靠所谓的“非增量红利期的新鲜血液”,比如90后,00后,他们这群人,目前是作为财富的转移接收方存在于市场,而不是作为贡献方;市场真正需要的是那些能在心理上被过往交易经验左右的“红利期存量人群”,如70后,80后。

最关键的是,相对而言,他们依然富有,至少从负债能力上要显著强于他们的上一代和下一代,所以,牛熊的方向在于如何唤醒这群人,再让这群人的财富能在此重新分配,并吸引未来的准中产人群也参与其中承接财富,这就成了市场需要连环破题的关键所在。

二、如何在存量市场中让被选定的人群再次相信!

存量市场有一个天然的问题,就是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细分市场的主流人群往往是同一波人,甚至是同时期,同标签的一群人,所以,经常被消费后,他们普遍的心理阙值比较高,怎么才能让存量的人心甘情愿的再贡献增量呢。

答案是只有他们陷入“有限注意力”的陷阱后,才会忽略各种基本面客观因素,进而犯下“易得性偏差”,从而为市场贡献出绝对的“增量”。

简单说起来,方法类似“炒流量后的大数据杀熟”,其实在我国“高度发达的流量精简下”,这是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

而在这过程中,还有好几样重要的配方,我们接下去接着按二级市场的现象,用行为经济学为大家解释。

三、预热市场中的投资者心理账户!

我们先一起学习下列名词:“损失厌恶”、“有限理性”、“代表性启发”,“市场噪音”、“框架效应”、“叙事效应”、“鸟笼效应”和“羊群效应”:

当市场刚启动时,大家对于涨跌不太关心,可突然有一种声音在你周围出现,叫喊着牛市到来,很快,你又发现无论是媒体或者群聊种都开始出现了这种声音,也许此时的你依然比较怀疑,因为历史上各种被收割的不愉快经历和套着的账户,让你产生了“损失厌恶”,你甚至看见有人唱多时,还会善意的提醒对方冷静。

但当这个声音越来越大时,你就转眼怀疑自己,于是你到处寻找这类声音成立的依据,而此时的结果几乎就已注定,如果不信,你又何必掷出命运的硬币?

在你追寻答案之时,没过多久,你听到了这类声音的具象版本:预言和暴富的消息来了,你开始感觉踏空的折磨,尤其是你听说比你更弱的人,已经收获满满的新闻时,不管真假,一种莫名的紧迫感让此时你开始跃跃欲试,你十分担心自己错过,你开始相信相信的力量!

让我们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

市场上这些最初喊的人都是“代表性启发者”,他们往往不是专业人士,但其却具有远超常人的单边激情,所以可能就凭一条阳线就开始预测市场,当这些人的声音突然密集出现,市场就有了情绪化的“市场噪音”,而当市场有带头大哥登场后,噪音就会被集中并被放大至“框架效应”,于是这些观点被重点突出,并围绕其形成了一些列明显的信息框架。

不久,这些信息在人群中出现了具象化的印证,这就有了“叙事效应”,从叙事开始,信息变成了信念,新闻变成了传奇,人群开始受“羊群效应”影响,观点逐渐趋同,异端的声音被压制,而客观已经不再重要,紧接着“鸟笼效应”来了,你慢慢只愿听让自己舒适的观点,因为你的“有限理性”,让你耳根发软,导致最后的你已然分不清自己的初心,于是你遵从了市场的意志。

而如果你是新人,你或许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想法,反正都不懂,你的心理行为简单而又纯粹,何时入市只是取决于自己账户设立的时间,市场只是把你当钓饵,而不是最终的大鱼。

四、启动市场后的投资者心理账户!

我们先一起学习下列名词:“情绪影响”、“近期偏好”、“有限套利”、“证实偏差”;“启发式简化”、“过度自信”、“锚定效应”、“赌徒谬误”;“前景理论”、“处置效应”、“心理账户”和“禀赋效应”:

你开始对市场变的乐观,毕竟市场已经调整了十年,你相信安全边际已经形成,作为一个老股民,你决定不再观望,你开始调集资金,甚至不惜违规举债,同时,你惊讶的发现身边有很多人也在做着类似的事情。

但你依然保持着少许谨慎,你决定就做一个月,不行就撤。

在开市后,你选了一个过去操作过的股票,因为他比你过去买的价格低了不少,你等了一个经典交易形态,从相对低位的价格介入了市场,没过多久,市场果然出现了猛烈的上涨,并且在随后的日子开始了毫无逻辑的疯涨,此时你觉得自己简直超神。

就这样做了几天,慢慢的市场似乎有了些新变化,你发现自己的盈利正在减少,甚至有些标的已经出现浮亏,新闻也出现了有人逢高减持,收货颇丰的报道。

可你感觉无所谓,因为目前的损益对你来说毫无激情。

你在翻阅了大量的的资讯后,结合过去的经验后告诉自己,在众多利好的作用下,市场最多只是技术性调整, 此时的溢价风险已经大为减少,市场马上会重新出现上升的动力,况且你手上的标的都十分优质,那些偷油般的新手最后必然会追高回来。

让我们再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个现象:

从你进入市场开始,你就会已经相信市场上的主观趋势,尤其是身边微观的现象成为了你行为的支撑依据时,你就进入了“情绪影响”周期,而如果此时,你恰好还被身边刚发生不久的现象所左右,从而陷入“近期偏好”,那么,大概率你在交易行为上也将会更忽视历史,相信现在,甚至陷入“赌徒谬误”,觉得过去不断重复很多次的事,将很有可能在下一阶段扭转,而你就会在此时完美的抄底。

尤其是你希望用杠杆产生更大的收益时,就不会像新手一样见好就收,而是可以承受风险,抗衡波动,况且你已经默认了市场的单边趋势,而且正在进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过度交易”陷阱。

万幸,交易发生后,连续的上涨,让你产生了“过度自信”,你开始忽略风险,你也不会明白,自己感觉“万无一失”的交易时点,介入位置,选择的品种,其实只是一种“启发式简化”的自我麻醉,你并没有详细的分析研究,而是通过相对的“熟悉度”,从而简单的投资自己认为有代表性意义的公司。

但是,正因为你买入了这个标的,所以基于“禀赋效应”,你就不会再觉得自己的标的高估,反而永远觉得这个标的便宜,向上的空间很大。

五、市场派发阶段的投资者心理账户!

随后的市场,开始出现了一些波动,可你不太有感,因为股市的钱和你生活的钱,对你而言是两个概念,你的“心理账户”将投资和消费分割开来,比如停车30你觉得好贵,股市少赚3000,你却觉得没什么大不了。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自己持有的一个标的发生了亏损,你的心理似乎有一丝不好的预感,可在自己深入分析研究后,你决定继续持有,因为你是老股民,在“证实偏差”影响下,你只相信自己觉得对的方向,而且你很少会受“处置效应”影响,区区几个点的波动,怎能让你甘心?

在“锚定效应”作用下,你不会过早的卖出低于心理价格预期的标的,也不会在市场没有达到你目标前进行交易了结,正是这种效应,导致老的股民始终乐衷于“抄底”,而不是追高。

从这个时候起,你会不知不觉的开始重复市场开始时,那些“代表性启发者”的工作,你不断的制造“市场噪音”,并执着于让另一个“你”也进入市场。

所以,你们说,人为啥要炒股呢?不炒股,都不用学这么高深的经济学!而且,市场如此透明,来去皆是科学。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2560战法及公式源码(图解)《2560战法》左右侧交易的定义 满足前面2个条件叫“左侧交易”;满足前面2个条件之后,又满足了后面3个条件,也就是满足了“2+3条件”,就叫“右侧交易”。符合右侧交易的当日买进就叫“第一买点”,之后买进的就叫“第二买点”。 《2560战法》卖出条件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2>3385313622=;6a36:5;:;92:/uqyon
1.韭菲特漂流记:我的投资观点和体系(完稿,十条碎碎念)作者:韭菲特漂流七,关于补仓和加仓以及左右侧交易 有一个很有道理 ,但是用错了就会亏的一塌糊涂的话,叫做越跌越买。 是的,企业越跌越有价值,这话没错。 但是,更需要知道一点,如果一家企业一路下跌,更有可能是经营恶化了大资金已经悄悄跑了,而你不知道。 每一次补仓,都应该看成独立的决策。 jvzquC41zwkrk~3eqo56:>8:94?3787245;3:=9
2.70%,如何能快速选到?分清左右侧交易的重要性!中午的文章,我直接分清左右侧交易的重要性! 中午的文章,我直接转一下。上午正好刚看到一个粉丝在提问,如何能在股票没涨前就选出来。我分享的股票,其实很多都是没涨前,给大家讲明白什么是左侧交易,什么是右侧交易,什么是股价的高和低,什么是趋势大家就明白了。 网友问的是国盛金控。国盛金控这个票早盘分享完后,早早涨停,确定了jvzquC41zwkrk~3eqo5:3<;849:44877;4898?5
3.炒股真正厉害的人有多可怕?颠覆你的炒股思维,值得收藏太透彻了左右侧交易 一笔完整的交易由进、出、加、减四大要素构成,通过交易策略判断进出场点,通过仓位管理进行加减仓,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股价快速上涨,心里有少赚的感觉;股价上涨之后回调,心里有本可以多赚的感觉;多半是仓位管理出现问题了,建仓不合理或仓位未及时作出调整,所以做好仓位管理对一笔成功的交易起着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457:7h625962:?650jznn
4.股海导航1月28日沪深股市公告提示沪深股市公告停牌新浪财经如公司 2013 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公司将连续两年亏损。根据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将在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披露之日起,对公司已公开发行的2012年公司债券进行停牌处理,并在停牌后15个交易日内作出是否暂停债券上市交易的决定。 荣丰控股(000668) 截至本公告披露之日,控股股东以及相关各方正在全力推进各项工作,本次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tvxhm1u532:9234>02?9;3:716B5;0unuou
5."一每日一省聊聊左右侧的交易方法。先说明一下聊聊左右侧的交易方法。 先说明一下什么叫左右侧,左侧是指股价呈下跌趋势,右侧则是指股价呈上涨趋势,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V字,V的左边是左侧,V的右边是右侧。 左侧和右侧一般情况下是价值投资者和技术派各自选择的策略。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价值投资者会选择左侧交易呢?因为价值投资人看股价只会考虑值不值,而不是jvzquC41zwkrk~3eqo526::8;9796868538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