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与走向繁荣的未来学

当下,只要是打开手机或电脑,各种预测未来的文章或视频就会扑面而来,尤其是以ChatGPT和Sora为代表的AI(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更是激发了人们对于未来人类工作与生活方式的丰富想象。最近一年来,一些善于展望未来的高手(要么是专家,要么是网络达人),围绕ChatGPT和Sora这两大关键词,制作出很多描绘未来的爆款文章或视频,让读者或观众脑洞大开。

除了最火爆的AI领域,经济、政治、教育等领域的预测文章或视频也有很高的热度。亿万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以如此高的热情去关心未来,包括社会的未来、国家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这一现象,可视为未来学在中国走向繁荣的征兆。

未来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以事物的未来为研究和实践对象,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动态去探讨选择、控制甚至改变或创造未来的途径。未来学由德国社会学家弗勒希特海姆于1943年在美国首创。到今天,未来学已经发展成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研究方法为基础,覆盖六大未来研究领域(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军事、全球)的综合性学科。

按照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法划分,未来学的主要流派有“悲观派”和“乐观派”两种。前者对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前景感到悲观,并提出消极的对策;后者则完全相反,在对未来前景的看法和相应对策两方面都持乐观态度。

未来学的经典著作,有约翰·奈斯比特的《大趋势》、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以及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等。其中,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撰写的《大趋势》最有名,该书首次出版于1982年,之后多次再版,迄今在全球的发行量已超过1400万册。在《大趋势》中,约翰·奈斯比特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美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包括从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从强迫性技术向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的转变、从机构帮助到自助、从等级制结构到网络状结构、从非此即彼到多种选择等。这十大预测,都已经被一一印证。这也证明未来学是一门有价值的学科,并非胡乱猜测的痴言妄语。

1975年,中国从西方引进未来学。1979年,中国未来研究会在北京成立,并出版了会刊《未来与发展》。40多年来,中国学者出版了不少未来学专著,成果可观,但尚未出现与《大趋势》和《第三次浪潮》相媲美的力作。

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改变了知识传播的途径,也开启了学术通俗化的进程。具体到未来学,人们接触并了解它,既可以通过读一本厚重的纸质书去实现,也可以通过上网或看手机来达成。随着科技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知识视野的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从当下转向未来,这就为未来学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土壤。不知从何时起,“未来已来”成为在公众场合演说的时尚语或口头禅。在这种时代氛围和公众语境下,AI写作会否取代人类写作、无人驾驶会否取代人类驾驶、大学教育将怎样演变、全职爸爸的浪潮会否兴起、联合国将发生怎样的改变、人类能否实现移民火星计划等和未来有关的话题,正在越来越多地占据人们的注意力版图。这是好事,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长远思考能力和忧患意识。

最后,不妨探讨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券商对来年经济的预测,算不算未来学?我个人认为,广义的未来学,不妨将它收纳进去。未来学又称“未来预测学”,对于预测的时间长度,并没有做出严格的规定。那么,从现在算起,1年以上、10年以上、100年以上,都应该属于未来的范畴,相关预测成果,都可以归入未来学的领域。有心人不妨找几篇券商预测来年经济的研究报告读一读,其中都运用了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研究方法,完全符合未来学的底层逻辑。由此可见,广大股民早就开始和未来学打交道了。只不过,大部分券商的预测报告水平不咋地,经常被事实打脸,所以呢,这些作者羞于给他们的预测报告贴上未来学的标签。

THE END
0.趋势(豆瓣)在新书《趋势》中,作者筛选了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30个关键词,结合经济学中的经典理论,帮助读者构建起一个认知经济的基本框架,从而读懂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在作者眼中,这30个关键词,背后所呈现的不仅是经济学学习中绕不开的基本知识,同时也是读懂中国经济的钥匙。生活中,很多人因为不懂而对经济问题处处回避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7859?691
1.讲座回顾张翼:社会转型:社会风险与社会治理信息中心讯:2025年4月21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与民族学院笃学讲堂第40次讲座顺利举办。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教授主讲,题为《社会转型:社会风险与社会治理》。张翼教授通过援引大量详实的数据,深入剖析了不同国家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风险现象与问题,从多维jvzquC41ujn|~0wegtu7jfw0io1rshq1719;478:6/j}r
2.见证中国时代变迁洞察社会发展趋势——《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是什么让这本分析和预测社会形势的年度皮书一直坚持走过了30多年?社会蓝皮书的记录,折射出中国怎样的发展缩影?未来,中国社会又将有哪些新的变化趋势?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社会学所”)的这支团队,听他们讲述社会蓝皮书的故事。jvzq<84ecuy/q{l0ep5ywnxjwenfpplwq1yigqzk|jkoiofzwghv1;5472:0v;5472:1:h::898757xjvor
3.陈阳:从“危机三角”到“黄金三角”的发展趋势动力学陈阳:从“危机三角”到“黄金三角”的发展趋势动力学 本次讲座以发展经济学全球城市、主导产业和金融互动等为主线,深入探讨了由于底层逻辑变化带来的演化与相关影响。与会嘉宾通过引入世界城市、城市更新与都市带发展等视角,结合中国银发经济主导产业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共同讨论了新时代背景中可持续发展话题。jvzquC41jhxj0ymdu0vlw7jfw0io1rshq1717:44587/j}r
4.浙江大学文学院(筹)观通学社成立大会暨学科交叉系列讲座之“新社科院副院长邓水光对观通学社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观通”寓意融通体系、阐发新知,观通学社的成立标志着文学院学科交叉和青年学者交流有了一个新的媒体平台,他期待学社在青年学者交流和学科交叉融合方面能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随后,学院院长冯国栋致辞。他强调,在专业化、精细化的时代趋势下,学科交流极具必jvzq<84yyy4mk}3|lw4ff~3ep1814;4272:0e?9786g37;:9:75qcpj0jvs
5.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杂志社网站《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创办于2006年,主要栏目有卷首语·校长来了、新高考_考场报告、新高考_下水作文、新写作_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文、新写作_佳作展台、新写作_社团联展/早早文学社,丰富的内容使您能够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了解最新趋势。 jvzquC41yy}/dj~ycvii0ls1|c€ik8l|uz~/j}rn
6.清源学社“数字社科”系列活动之通用大模型技术前沿、发展趋势及浙江大学清源学社2023年第一场“数字社科”系列活动于3月29日下午14:00在东六118举行。本次活动由外国语学院李佳副教授主持,计算机学院人工智能团队的刘家安同学主讲,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求是智库研究员谢贵平等作为与谈人参加本次活动。 刘家安同学以“通用大模型技术前沿、发展趋势及带来的治理挑战”为主题作报告。jvzquC41tyyl0ƒow0gjv0ls1s{~t1;5451645:4e57:4c;<57:;61yfig0nuo
7.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与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数字建筑与智能建造学社成立仪式结束后紧接着便是数字建筑产业学院名师大讲堂讲座,本次讲堂也是学社成立后承办的第一场学习讲座。 谭啸博士描述概括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与特征,提出了当前建筑业的困境,如生产效率低、利润低等问题,由此引出了数字建筑将引领建筑产业新变革的结论,并运用多个例子描述了未来数字化的场景。 jvzquC41yy}30|hwv0kew7hp1lzy{872425229:1e3>85j9247?61yfig0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