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发行中介服务新规实施满月券商投行收取保荐承销费更趋理性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收费新规实施满月以来,效果如何?

2月15日,《国务院关于规范中介机构为公司公开发行股票提供服务的规定》(以下简称“新规”)正式实施。根据新规,券商承销费以往按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的做法被叫停。在此背景下,新规实施后券商投行如何对IPO项目进行收费,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

1 保荐费大多在150万~350万元

保荐费的收取规模与项目大小有一定关联。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部分募资规模低于5亿元的IPO项目,其保荐费相对较高;而募资规模超过10亿元的项目,其保荐费则相对较少。

2 新规后主打三类收费模式

在承销费用方面,新规提出,券商应综合评估项目成本等因素收取服务费用,不得按照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过去,“按发行规模递增收费比例”的计费方式较为常见,这也容易导致券商为追求高额承销费用而过度包装或推动规模大但质量欠佳的项目上市。

考虑到IPO项目采用网下询价方式定价,决定着募资规模及相应的保荐承销费,因此证券时报记者以过去一个月10单询价IPO项目作为样本梳理,发现当前IPO承销费主要存在以下三种收取方式:

一是按照“实际募资×固定费率”收取。在承销费率方面,上述10单询价项目的费率主要在5%~15%,其中以7%~8%居多。多个IPO企业招股书表示,上述价格主要参考市场保荐承销费率的平均水平来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项目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保底收费”。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这一收取方式为主流计费模式,占比约60%。

3 过去一年IPO量跌费减

具体来看,2023年“8·27政策”(阶段性收紧IPO节奏)实施之前,当年1~8月平均每月有31家IPO项目启动招股工作,每月的IPO承销保荐费均值在6400万~8500万元。“8·27政策”实施后,当年9~12月每月启动招股工作的IPO数量均值下滑至17家,每月的IPO承销保荐费均值则滑落至4000万~6000万元。

2024年,全年IPO发行数量为99家,同比减少近70%。保荐承销费方面,均值大多时候在3000万~5000万元波动,仅有个别月份超过5000万元。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IPO发行数量减少,保荐承销费的单笔收入总体上也呈下滑态势,单笔收入较高的项目并不多。

(原标题:股票发行中介服务新规实施满月券商投行收取保荐承销费更趋理性)

THE END
0.中新经纬中新经纬是由中国新闻社创办的财经新媒体。我们以移动客户端(APP)为基本传播平台,以“权威、前瞻、专业、亲和”为特色宗旨,致力于传递中国经济资讯、解读中国财经政策、讲述天下财富故事。中新经纬力争在第一时间分析经济数据、传播权威声音、洞悉行业风向、把脉全球趋jvzquC41yy}/l€{kgy4dqv4
1.国信证券证券网上交易股票交易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其他品种,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 基金的投资组合比例为:股票资产投资比例为基金资产的60%-95%;投资于科技创新主题相关证券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每个交易日日终在扣除股指期货合约需缴纳的交易保证金后,应当保持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jvzquC41vtgeg;3efp4hwxxgp0ipo7hp1i~xv8ue1qvfpOzpfFkucrqUvczvuHtheqjf?9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