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经历了前期的连续回调后,最近出现了企稳反弹的迹象,与此同时,沪深市场也出现了大额ETF申购,底部特征明显。
因此,不少小伙伴在问,2024年的北交所市场仍值得期待吗?
回顾来看,据Wind数据,2023年北证50指数上涨14.92%,跑赢科创板50指数(-11.24%)、创业板50指数(-24.00%)等市场重要宽基指数,表现亮眼。但与科创50、创业板50等指数相比,北证50估值水平仍然较低,安全边际依然存在。
据申银万国统计,截止1 月12 日收盘,北证A 股相较于最高点平均下跌了29.3%;北证A 股估值中位数从最低13.8 倍上升到最高30.1 倍,目前已回撤到23.4 倍,回撤幅度已相对较大,无需过度悲观。
如今,讨论北交所的投资者越来越多了。据《证券日报》,截至2023年末,券商开通北交所权限账户数为696.07万户,2023年全年新增开通北交所权限账户数为156.69万户。在市场大环境低迷的阶段,北交所依然是“跑步入场”的节奏,当前的日均成交量差不多稳定在百亿左右,为后续反复活跃打下基础。
实际上,北交所成功“破圈”后,随着政策面持续发力、市场关注度提升,主流投资机构增加对北交所公司的研究,尤其是在市场风格偏向小盘的背景下,北证50或将迎来系统性重估。
华安证券认为,在市场增量资金有限、交易成交量缩容背景下,小体量板块和标的的上涨不需要过多的资金,更易产生赚钱效应。北交所整体市场盘子较小,总市值小、交投活跃度小、且股票整体数目少,一旦有资金流入,股票供不应求,市场更容易产生赚钱效应。复盘2013年创业板的结构性牛市,认为当前北交所所处的宏观环境、市场环境、自身特征,与2013年的创业板可比度较高,或支撑北交所走出较强行情。
国信证券认为,从四个方面看,北交所估值依然有改善空间。
其二,随着更多优质标的在北交所上市,会逐渐与科创板、创业板拉平差距,甚至超越(因为公司体量更小,理应增速更快);
其三,2024年北交所开户数有望达到800万户,叠加ETF的发行,将明显改善板块的流动性;
其四,多项政策推出,从融资端、投资端和交易端三方面上齐发力,有充足的政策利好加持。
万家北证50成份指数基金经理杨坤,在近期发布的万家北证50成份指数2023年四季报也认为:“展望2024年,北交所仍具备较优的投资价值。首先在政策持续落地下预计市场生态将更加完善,其次沪深IPO阶段收紧,北交所有望迎来优质新上市公司,最后北交所将逐步纳入主流指数体系,增量长期资金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