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短视频刷到 “免费领牛股”,微信群里有人晒 “日赚 5 万” 截图,小区邻居推荐 “靠谱大师荐股”—— 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实则藏着股票直播荐股的 “温柔陷阱”。2025 年上半年,全国涉股票直播诈骗报案量同比上升 17%,其中 60% 的受害者是退休族和宝妈群体。本文从 5 个高频受骗场景入手,带你看清骗局的 “日常伪装”,守住辛苦攒下的本金。
一、5 个日常场景陷阱:骗子就在你身边
场景 1:短视频 “免费领股”—— 钩子藏在 “后续收费” 里
“关注我,评论‘领股’,免费送 3 只好票!” 抖音、快手上这类短视频随处可见,背后藏着明确的收割链条:先让你添加 “助理微信”,发送 “次日必涨股”(多为当日已涨的股票,制造 “精准” 假象),接着以 “要解锁更多牛股,需进付费直播间” 为由,收取 998 元 “入门费”“3888 元 VIP 费”。
宝妈受骗案例:广州的刘女士刷到 “宝妈炒股月赚 2 万” 的短视频,添加微信后领取 “免费牛股”,看到股票小幅上涨后,缴纳 3888 元加入 VIP 直播间。可后续推荐的股票连续下跌,想退费时,对方却以 “你操作不当导致亏损” 为由拒绝,再联系时已被删除好友。
场景 2:社群 “晒单洗脑”—— 集体烘托 “不赚都难” 氛围
骗子会通过 “小区群”“宝妈群”“退休交流群” 等熟人社群渗透,每天定时发送 “大师荐股盈利截图”“群友赚钱反馈”,甚至安排 “托儿” 在群里说 “跟着买赚了孩子学费”“多亏大师救了我的养老钱”。当有人质疑时,“托儿” 会集体反驳,让犹豫者逐渐放下警惕。
退休族案例:北京的张大爷在 “老年养生群” 里被推荐 “股市大师”,群里每天有 20 多人晒 “盈利交割单”,还有人说 “跟着大师把看病钱都赚回来了”。张大爷心动后投入 15 万元,不到 1 个月就亏损 12 万,此时才发现群里除了他全是 “托儿”。
场景 3:“熟人推荐”—— 利用信任降低防备心
这是最难防的陷阱:骗子通过朋友、同事、邻居等熟人介绍,以 “我跟着赚了不少,带你一起赚” 为说辞,让受害者觉得 “熟人不会骗我”。实则熟人要么是被蒙蔽的 “前期受害者”,要么是拿提成的 “中间人”。
职场人案例:深圳的王先生经同事推荐加入 “内部荐股群”,同事说 “我投了 5 万赚了 2 万,靠谱才带你”。王先生投入 8 万元后,股票连续 3 天跌停,联系 “大师” 时发现已被拉黑,再问同事,对方才承认 “推荐一人能拿 10% 提成,我也不知道是骗局”。
场景 4:“免费课程”—— 先讲知识再 “割韭菜”
骗子包装成 “证券讲师”,开设 “股票入门免费课”,前几节课讲基础理论,让听众觉得 “专业靠谱”,后续课程逐渐引导 “普通方法赚不到钱,要学‘内幕战法’需交 1.2 万元学费”,或 “想跟着操作,需开通‘机构账户’充值”。
学生家长案例:杭州的李女士为 “给孩子攒教育金” 报名免费股票课,讲师前 3 节课讲得很细致,第 4 节课就说 “想快速盈利,必须用我的独家战法,学费 1.2 万,现在报名送‘牛股名单’”。李女士缴费后,拿到的 “牛股” 全是垃圾股,亏损超 80%。
场景 5:“紧急行情”—— 制造焦虑逼你快速决策
骗子会在直播间或群里说 “今晚有重大利好,明天开盘必涨,现在不买就来不及了”“机构马上拉涨停,只剩最后 10 个名额”,用 “紧急”“限时”“名额少” 制造焦虑,让受害者来不及思考就转账。
典型案例:某诈骗团伙在直播间声称 “拿到私募内部消息,某股票明天会涨停,现在入金才能跟上”,要求投资者 1 小时内完成充值,有 200 多人因 “怕错过机会” 匆忙转账,最终全部亏损。
二、4 个认知误区:你为什么会被骗?
误区 1:“熟人推荐 = 安全”
真相:熟人可能被蒙蔽,或本身就是骗局的一部分。无论谁推荐,都要独立验证资质,不能凭信任决策。
误区 2:“免费领股 / 课程 = 没损失”
真相:免费是 “钩子”,后续要么收服务费,要么引导你投入更多资金,最终亏损远超 “免费” 所得。
误区 3:“有交割单 = 真盈利”
真相:现在用手机 APP 就能伪造交割单,10 分钟就能做出 “日赚 10 万” 的截图,不能仅凭截图判断真假。
误区 4:“亏损是我操作不当”
真相:骗子推荐的股票多是 “高位接盘股” 或 “虚假盘股”,无论怎么操作都会亏损,这是骗局设计好的,不是你的问题。
三、避坑 5 步法:3 分钟验证真假
第一步:查 “人”—— 验证推荐者资质
第二步:查 “股”—— 警惕 “必涨”“内幕” 股
若对方推荐某只股票,先在正规炒股软件(如同花顺、东方财富)查该股票的基本面(业绩、市盈率等),垃圾股必是陷阱;
凡是说 “有内幕消息”“明天必涨” 的,直接拉黑 —— 正规机构绝不会泄露 “内幕消息”,也不会承诺 “必涨”。
第三步:查 “钱”—— 资金只进 “第三方存管账户”
若对方让你下载 “非应用商店 APP” 充值,立即停止 —— 这类 APP 多是虚假交易平台,资金根本不进入股市。
第四步:查 “群”—— 识别 “托儿” 套路
社群里若每天有大量 “盈利截图”,且没人说亏损,大概率是 “托儿群”;
故意问 “如果亏损怎么办”,若对方回避或 “托儿” 集体反驳,说明有问题。
第五步:查 “平台”—— 直播平台是否合规
正规直播平台(如抖音、快手)对 “股票荐股” 有严格审核,主播需公示 “证券从业资质”,无资质的直播间会被限流或封禁;
若直播间在 “小众平台” 或 “私人链接”,且无法查主播资质,必是骗局。
四、被骗后维权:2025 年最新路径
1. 快速冻结资金
若刚转账,立即联系银行冻结对方账户,或拨打 110 请求警方协助冻结;
2. 收集完整证据
录屏保存直播间内容、社群聊天记录、骗子的语音 / 文字承诺;
3. 多渠道举报
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说明 “被股票荐股诈骗”,提交证据;
向直播平台投诉,要求封禁直播间并提供骗子的注册信息(需警方出具协查函);
拨打 12386 证监会热线,举报非法荐股行为,助力监管部门打击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