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 “节奏与运气”:对抗 “连续盈利后的自负”
1、“大赚后要空仓,人的运气是有限”
核心:避免连续盈利后 “运气透支 + 过度自信” 导致的盲目操作。大赚往往伴随市场情绪高涨,此时风险易被忽视(比如连续抓到牛股后,可能认为 “自己水平无敌”,进而重仓追高)。空仓的本质是 “强制冷静”,让心态回归理性。
边界:若大赚后市场仍处上升趋势(如牛市中期),完全空仓可能错过机会,可改为 “降仓 + 聚焦核心标的”,而非机械空仓。
2、“连亏 3 天要果断卖出,肯定是买错了”
核心:用 “结果反推逻辑”,避免 “自我安慰式扛单”。连亏 3 天可能是 “标的逻辑错误”(如选错渠道)或 “市场环境突变”(如大盘急跌),此时止损是 “保住本金” 的优先选择。
边界:若连亏是 “大盘系统性下跌”(如指数跌 5%,个股跌 3%),且个股逻辑未变,可减仓而非清仓;若个股独立下跌(大盘涨,个股连跌),则需果断认错。
二、关于 “时机与趋势”:顺应市场资金规律
3、“熊市买尾盘,熊市低点在尾盘”; 4、“牛市买早盘,牛市低点在早盘”
核心:抓住不同市况下的 “资金习性”。熊市资金谨慎,早盘易恐慌砸盘,尾盘抛压衰竭,可能出现当日低点;牛市资金积极,早盘抢筹意愿强,低点多在开盘后不久。
边界:极端行情(如熊市突发利好、牛市突发利空)会打破规律,尾盘可能因恐慌加剧下跌,早盘可能因避险情绪低开低走。
5、“市场只有一个龙头,其他都是陪跑”
核心:龙头是 “资金共识最强” 的标的,涨幅最大、抗跌性最好(如 AI 行情中的英伟达、A 股的中科曙光)。陪跑股(跟风票)往往涨得少、跌得快。
边界:大级别题材(如新能源、AI)可能有 “多龙头”(细分领域龙头),比如新能源中的宁德时代(电池)、隆基绿能(光伏),并非 “唯一龙头”。
6、“成交量最不骗人,天量意味着即将变盘”
核心:成交量是 “真金白银的博弈”,天量(历史级别的成交量)说明 “多空分歧达到极致”,原有趋势易反转(如高位天量可能是主力出货,低位天量可能是资金抢筹)。
边界:牛市初期的 “天量” 可能是 “资金入场信号”(如 2020 年 7 月 A 股放量上涨,后续继续走高),而非变盘;熊市末期的 “天量” 可能是 “恐慌盘出清”,反而是底部信号。
7、“连续下跌不抄底,因为没有底”
核心:对抗 “抄底瘾”,下跌趋势中 “新低之后有更低”(如 2008 年熊市,抄底 3000 点后还有 1664 点)。
边界:若连续下跌后 “估值到历史低位 + 基本面反转”(如 2018 年 10 月的茅台,PE 跌到 20 倍以下),可分批建仓,而非 “永远不抄底”。
8、“趋势一旦形成,不会轻易改变”
核心:趋势是 “资金惯性” 的体现,上升趋势中 “每次回调都是买点”,下跌趋势中 “每次反弹都是卖点”(如 2021-2022 年的中概股,下跌趋势持续 1 年多,期间反弹均是出货机会)。
边界:趋势的 “改变” 往往有信号(如高位放量破位、低位缩量企稳),需结合 “量价配合” 判断,而非单一趋势线。
三、关于 “逆向思维与风险”:反人性的生存策略
9、“利好消息反着看,利空消息当利好”
核心:利用 “市场预期差”。利好若 “提前兑现”(如股价已涨 50%,再出利好),可能是 “出货信号”;利空若 “超预期释放”(如业绩暴雷但股价跌透),可能是 “利空出尽”。
边界:“正向消息”(如政策强刺激、业绩超预期)需顺势而为,不可盲目反向;“恶意利空”(如财务造假)则是绝对风险,不能当利好。
10、“三只标的就够了,太分散赚不到钱”
核心:“集中持仓” 才能放大收益,过度分散(如持仓 10 + 标的)会导致 “赚时少赚,亏时照亏”(精力分散,难以跟踪每个标的逻辑)。
边界:新手适合 “5-8 只” 分散风险(避免单只黑天鹅),高手可 “3 只内” 集中(基于深度研究)。
11、“人这一生富一次就够了”
核心:守住盈利比 “追求更多” 更重要。股市中 “一次大亏” 可能吞噬多年利润(如加杠杆爆仓),而 “守住一次大赚”(如抓住一波牛市翻倍),足以改变生活。
本质是 “敬畏风险”—— 不贪多,不冒险,让利润 “落袋为安”。
四、关于 “量价与周期”:资金博弈的痕迹
12、“急涨慢跌是出货,急跌慢涨是吸筹”
核心:主力的 “操作痕迹”。急涨吸引散户追高,再慢慢出货(价格阴跌,散户不愿割肉);急跌吓出散户筹码,再慢慢吸筹(价格小涨,散户不愿买回)。
边界:需结合 “位置” 判断 —— 低位急跌慢涨更可能吸筹,高位急涨慢跌更可能出货;中位则可能是 “洗盘”(如趋势中的回调)。
13、“底部百日,顶部三天,逃顶要快”
核心:牛熊转换的 “时间规律”。底部是 “资金缓慢入场” 的过程(需要反复震荡确认,耗时久);顶部是 “资金集中出逃” 的过程(情绪崩溃快,下跌急),因此逃顶需果断。
边界:“结构性行情”(如 2023 年 AI、中特估)的顶部可能更复杂,未必 “三天跌透”,需结合 “量能 + 政策信号” 判断。
14、“高位放巨量,股价近顶端”;15、“低位放巨量,大概率有行情”
核心:“量价匹配” 的极端情况。高位巨量(股价创新高,成交量暴增)往往是 “主力出货”(散户接盘);低位巨量(股价在底部,成交量突然放大)往往是 “资金入场”(可能启动行情)。
边界:高位巨量若 “股价继续涨”(如牛市主升浪),可能是 “增量资金接力”;低位巨量若 “股价不涨”(放量滞涨),可能是 “主力对倒出货”(需警惕)。
五、关于 “大局与纪律”:交易的底层逻辑
16、“买股要看大盘,大盘不好多数股都难好”
核心:“系统性风险优先于个股机会”。大盘(如沪深 300、创业板指)是 “多数股票的锚”,当大盘跌 10%,90% 的个股会跟跌(仅 10% 的个股能逆势上涨),普通人难以精准抓到那 10%。
本质是 “概率思维”—— 做大概率正确的事(大盘好时多做,大盘差时少做)。
17、“炒新不炒旧,资金更爱新题材”
边界:新题材需 “有实质逻辑”(如政策支持、业绩预期),纯概念炒作(如无业绩的妖股)风险极高;旧题材若 “出现新变化”(如消费复苏超预期),也可能被资金重新关注。
18、“不做下跌趋势的股票,只做上升趋势的”
核心:“顺势而为” 比 “抄底摸顶” 更安全。上升趋势中,股价每次回调都是潜在买点;下跌趋势中,每次反弹都是潜在卖点(趋势的力量远强于个人判断)。
边界:“趋势反转点”(下跌转上升、上升转下跌)是例外,需结合 “量能 + 基本面” 判断(如底部放量 + 业绩拐点,可能是下跌趋势结束)。
19、“学会空仓等待,机会是等出来的”
核心:避免 “无效交易”。股市中 “80% 的时间是震荡或下跌”,只有 20% 的时间是上升趋势(如牛市、结构性行情),空仓是为了在 “20% 的机会” 来临时,有子弹重仓出击。
本质是 “克制贪婪”—— 不因为 “怕错过” 而盲目买入,只在 “高确定性机会” 时出手。
20、“交易要有计划,不能随意买卖”
核心:对抗 “情绪化交易”。计划应包括:买入逻辑(为什么买)、止损位(亏多少离场)、止盈位(赚多少卖)、仓位(买多少)。有计划的交易,即使错了也知道 “错在哪里”,能复盘改进;无计划的交易,赚了靠运气,亏了找借口,永远无法进步。
总结:这些原则的 “正确用法”
“炒股养家” 的 20 条经验,是 “实战筛选后的生存智慧”,但绝非 “万能公式”。其核心价值在于:
提供 “逆向思维”(如大赚后空仓、利空当利好);
强调 “风险控制”(如连亏止损、不做下跌趋势);
引导 “顺应规律”(如看大盘、抓龙头)。
正确的用法是:结合自身风格(短线 / 长线)、市场环境(牛 / 熊 / 震荡)、标的逻辑(题材 / 价值),灵活调整,而非生搬硬套。 最终,能在这些原则中找到 “适合自己的子集”,并做到 “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 “养家之道”。祝大家都能在股市赚到钱!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