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资本市场蕴蓄何种新机?经济数据逐步改善,政策持续发力,新形势下,全球资产管理巨头投资中国的思路将如何改写?
施罗德投资集团自1804年创始至今,接受了无数轮市场周期环境的洗礼。2024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有哪些机会值得期待? 连续调整后,目前中国市场最被忽视的机会在哪里?
文字实录
吴娟娟:各位投资者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施罗德投资2024年全球市场展望和资产配置”节目,我是主持人吴娟娟。
Johanna,我想先从回顾开始,在我们接近年底的时候,你能告诉我们在这一年里有关市场或经济有什么是出乎你预料的?
美股经济韧性超预期
未来倾向新兴市场
吴娟娟:说到美国股市的韧性,有哪些共同的支撑性行业板块能解释美国股市的韧性?
吴娟娟:所以说它不是一般的韧性,大多是由七巨头支撑的。说到这一点,美国股市经历了相当强劲的一年,在迎来2024年时也是如此。但如果你要在美国股票市场和新兴市场之间选择,未来三年你会选择什么?
Johanna Kyrklund:进入2024年,大环境仍然支持美国股市,因为我们预计在2024年底之前不会出现经济衰退。但从一个三年期的角度来看,我们可能倾向于新兴市场,因为估值看起来很便宜。我认为目前各经济体之间同步发展,随着美国经济放缓,我们可能会看到新兴市场和中国经济略有加速。鉴于2023年亚洲实际增长有所放缓,我认为这可能是未来三年的机会所在。
中国经济机遇大于挑战
脱碳是未来的巨大主题
吴娟娟:当说到新兴市场,我们必须提到中国,这是最大的新兴市场。围绕中国,有什么可以使全球投资者对中国更加乐观呢?
吴娟娟:好的,在2023年第四季度你还保持中性态度,但现在你倾向于加仓?
Johanna Kyrklund:是的,朝着那个方向转了一点。
吴娟娟: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全球资产管理公司在脱碳方面变得越来越实际和成熟。你认为那些“低垂的水果”已经是丰收了吗?轻而易举的胜利或许已经不存在,你认为这个领域的新机会是什么?
Johanna Kyrklund:我认为你把重点放在中期是正确的,我们一直在谈论三个“D”:脱碳、人口结构、供应链多元化。
脱碳显然是一个非常强的中期趋势。我们实质上改变了能源的来源,没有什么比这更基本的了。我不确定这是否容易,如果你想一想,由于俄罗斯的供应中断,欧洲的能源短缺。我认为从长远来看,这突出了“更关注可再生能源”的愿望,所以现在欧洲关注这一趋势有一定的地缘政治原因。我认为不可避免的是,舆论会对此产生影响,这取决于能源在某一个时间有多昂贵。但总体来说,我认为这趋势会一直持续。
我认为关于脱碳的理解不仅仅是燃料本身,是围绕它的整个基础设施,这是一个巨大的主题。总体来说,目前对我们来说这并不容易,它们会继续具有挑战性。但这就是为什么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它是有趣的,因为我们正在帮助提供脱碳的解决方案。
吴娟娟:当我们谈论脱碳时,人们想到的是电动汽车,这是脱碳和科技之间最明显的联系。尽管估值已经大幅上升,你认为投资者在电动汽车方面应该更谨慎一点吗?
市场需要催化剂
经济结构正在持续改善
Johanna Kyrklund:首先当然是估值。我早前说过,当我们环顾全球时,中国的估值已经显得相对有吸引力。所以这是你需要继续关注的事情,你总是要关注你所付出的代价。我认为随着市场情绪改善,市场还有迎头赶上的空间,我们需要关注估值情况。
2023年早些时候,中国经济出现“V”型反转,这在旅游和服务行业最为明显,与重新开放世界各地的贸易非常相似,我们现在可能需要看到一些消费高峰全面回升的迹象。总体而言,我们看到了更高的家庭储蓄,因此当消费趋势能够恢复的时候,我们需要关注这一点。总体来说,我认为这些可能是我将最关注的事情。
Johanna Kyrklund:市场需要催化剂,所以通常情况下,估值是不必要的,不是让投资者采取行动的充分条件,这就是关注估值的原因。但投资者需要某种周期性触发因素,这就是我关注消费趋势的原因。正如我早前所说,出口行业已经开始好转,但我们仍对房地产行业感到担忧,也许消费端的一些改善迹象,给了投资者利用估值受益的周期性催化剂,特别是如果与此同时,西方经济更明显地放缓。
吴娟娟:因为基本面也在改善,投资者陷入估值陷阱的可能性,低于2023年对吧?
Johanna Kyrklund:是的。
吴娟娟:受益匪浅,我们已经讨论了相当广的领域。
张一鸣:谢谢你的问题,我想从三个方面来阐述。
首先,新增国债对投资的提振多于消费,新增国债的一半于2023年第四季度投入使用,这可能会加速该时期的经济增长。然而,资金向经济增长的传导需要时间,即使在2023年第四季度支出5000亿元,其中一部分也可能反映在2024年的经济增长中。据估计,这一万亿元新增国债可能提振2024年GDP增长约一个百分点。
第三,关于2024年的经济复苏,我认为有两个值得注意的亮点。第一个是名义增长快于实际增长,对企业盈利和估值带来利好。其次,经济结构的持续改善为金融周期后半段的资本市场提供了投资机会。
接下来我想切换话题,谈谈资产管理行业。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张一鸣:好的,谢谢你的问题。
中金公司始终致力于加快财富管理转型,以满足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随着中国家庭财富的快速增长,优化资产配置和增加财产性收入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中金公司持续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提供多层次、多品种、风险收益匹配的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资产配置需求,同时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我想和你分享一些观点,第一个是家庭财富的快速增长,带动财富管理市场的繁荣。众所周知,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个人可投资总资产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8%至9%,到2024年可投资总资产可能超过300万亿元。中国的财富管理市场正面临着宝贵的机遇。
“中金财富”是中金公司旗下的财富管理业务品牌,是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先行者。中金财富有近7000名员工和200多家分支机构,遍布包括中国香港在内的29个省级行政区。中金财富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团队又被称为IPS团队,由近400名成员组成,平均工作经验超过8年,拥有卓越的专业知识。
中金财富是财富管理行业转型的先行者,建立具有国际标准的多层次买方投顾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产品配置解决方案,包括“中国50”、“微50”、FOF产品和公募基金投顾等。目前,中金财富的客户资产总规模达2.76万亿元,客户总数超500万户,金融产品持有量超过3600亿元,买方投顾产品保有量接近1000亿元。
最后一个是我们有全市场领先的股票业务团队。围绕WFOE客户群,中金公司股票业务部与中金财富合作提供全业务链的综合服务,包括品牌推广、产品销售、资金引荐、交易和研究服务,客户认可度高。
吴娟娟:谢谢,这很有帮助。中金公司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中扮演着各种角色,同时它也是全球公司的良好合作伙伴,现在越来越多的全球企业进入中国市场。
Johanna,施罗德投资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建立了强大的业务,现在你在上海与同事共事,你对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展望有何看法?
中国市场具有巨大潜力
正在迎来新的投资机遇
接下来我想请一鸣总回答。中金公司见证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进程,特别是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中金公司是全球投资者在中国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那么,你对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的演变有何看法?中金公司如何发挥作用以帮助他们打入市场,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
张一鸣:好的,谢谢你的问题。
正如你所介绍的,中金公司见证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由于我们早期的海外市场部署和国际化视野,我们在服务外资客户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吴娟娟:好的。据我们所知,中金公司不仅见证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而且是开放的一个强大推动力。它完成了很多创举,所以我们已经谈到了中金辉煌的历史。你认为中金公司与施罗德等全球公司未来合作的潜力在哪里?
张一鸣:首先,中金公司致力于进一步深化与全球客户的合作,特别是包括施罗德在内的全球公司。中金公司将积极帮助外资管理人的中国在岸业务落地,为其提供全面支持。这包括提供优质的品宣策划、产品销售、研究、交易和各种金融工具等一站式服务,为外资管理人落地中国保驾护航。
其次,中金公司致力于服务好国家战略,助力高水平金融开放。中金公司将继续坚定执行国家战略,吸引优质境外资本和外资管理人进入国内市场。为推进高水平金融开放做出贡献。
吴娟娟:谢谢!Johanna,最后一个问题是给你的。
Johanna Kyrklund:我认为我们只有成功的案例。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的好处是,他真正让我们了解终端客户,这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当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案真正满足客户需求时,我们才具有意义。
我们可以举出几个例子,比如马来亚银行。我们通过马来亚银行为马来西亚居民提供退休产品,马来西亚的退休制度在提供高水平收入方面存在一些挑战。因此我们与马来亚银行合作,设计保守、适度和增长导向的多元资产投资组合,以适应不同的风险状况和风险预测。这些也符合伊斯兰教规,这与马来西亚市场非常有意义。
吴娟娟:也许在这些方面,我们确实需要当地合作伙伴的帮助。
Johanna Kyrklund:一定。
Johanna,祝你在上海玩得愉快!一鸣总,也很感谢你能参与,我们希望下次能和你本人见面!
张一鸣:非常感谢,很高兴与Johanna交谈,我也期待着与你见面!
吴娟娟:感谢Johanna和一鸣总为我们分享的,关于全球市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和外资布局中国的话题。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全部内容,感谢大家的收看,祝大家投资顺利!
(原标题:2024年资本市场哪些机会值得期待? 施罗德投资如何投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