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音乐疗愈”,是在综艺节目《奇遇人生》里,毛不易探访疗养院,为他们再唱《消愁》引起老人们的合唱。
看着屏幕里一张张布满褶皱的脸,一双双因为衰老而混沌的眼睛,在轻慢摇曳的曲调中慢慢舒展、点亮,那一瞬间,心里就被填满了善意。
或许你在很多新闻中已经看到,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未来必将面临的巨大挑战,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亿人,占总人口比重达14.2%,2030年将超过20%,进入超老龄社会,2050年将超过30%。
未来的某一天,当在你身边的人不得不面临着衰老、重疾、死别……的时候,他们内心或许有过质疑、悲伤、挣扎……但到最后只能静静地接受。
“无能为力,洪水猛兽!”在节目中毛不易说的这8个字道出了赤裸裸的现实。
林伯是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他本来是家中身体最好的人,没人想到他会患上失智症,所以他也一直把疾病当作是自己的敌人,情绪化地与失智抗争。
后来,他开始接受专业音乐咨询师的帮助,每晚会和咨询师进行一小时的歌唱训练,在旋律和陪伴中被慰藉与安抚。
音乐疗愈的干预方式与医院冰冷冷的器械治疗不同。同样是帮助他人,但音乐咨询师拿的不是体温计、牙钳和听诊器,而是吉他、手风琴、非洲鼓等各类乐器。
音乐,是他们用帮助来访者的「药」。
👇立刻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音乐为何能抚慰人心?
◍ 你是否在听到某个音乐的时候有流泪的冲动?
◍ 你是否在听到某些音乐时,忽然会有一些隐藏在深处的记忆向你袭来?
◍ 为什么音乐仿佛自带抚慰人心的力量,就连哭闹的婴儿也能在音乐中快速平静下来?
寻根索源,自古有之。从字形来看,古代“樂藥相通”,樂指的是“音”,藥指的是“药”;而从“樂”到“藥”,也体现了古人“以音为药,药治于心”的智慧。
当前,音乐被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了医疗和心理健康领域。
音乐之所以会在医疗和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作用,主要依赖于音乐的如下两个特点。
音乐会提供丰富的感觉刺激
音乐可以带给我们非常丰富的感觉刺激。
比如:当你在演出现场时,你可以听到舞台上的声音,这是听觉刺激,同时如果你在音响附近,你还能够感受到声波的震动,这是触觉刺激;甚至你还有可能在音乐背景下进行舞动,那么此时就是动觉刺激的体验。
丰富的感觉刺激可以让人们长时间的保持注意被吸引,一般来说,丰富且适度的刺激有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
图/pexels
音乐作为非言语交流形式增强社交能力
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的非语言交流的艺术形式。
无论是合唱、乐器合奏、舞蹈或是表演,音乐都是一种情感和信息的交流过程,少不了人际间的沟通与交往。
许多特殊儿童、或是长期住院隔离的成年人,在音乐活动中会慢慢重新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交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自我行为控制能力。
图/pexels
音乐咨询就是听音乐吗?
我们首先要明确这样一个概念,听音乐绝不等于音乐咨询。
音乐咨询是一个系统的干预过程,咨询师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计划完成评估(assessment)、干预(intervention)和评价(evaluation)3个阶段的工作。
咨询师需要运用和音乐相关的活动形式与来访建立咨访关系,比如听、唱、器乐演奏、音乐创作、歌词创作、即兴演奏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引起来访变化,包括生理、行为、情绪、语言、心理等各种方面。
音乐咨询对来访者的干预层次,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
层次一:支持性、活动取向的音乐咨询
在这个层次中咨询目标一般是通过各种音乐活动来达到,而不是通过内省或对心理的分析来达到。集中在对“此时此地”的体验和可观察的行为上。
这一层次的活动目标:增强正常心理防御机制,促进正确的行为控制能力。很多团体性的音乐咨询就是在这个层次进行工作。
层次二:再教育、内省和过程取向的音乐咨询
又可以称为认知层次的干预。在这个层次,音乐活动伴随着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言语交流,而且语言交流越来越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咨询过程中,音乐活动主要针对情感和思想观念来安排,强调暴露个人的思想、情感和人际间反应方面的问题。重点集中在“此时此地”的体验,以及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人际反应过程。咨询的目的是建立和促进正确的行为模式。
层次三:重建、分析和宣泄取向的音乐咨询
这一层次又可称为潜意识探索。音乐与潜意识活动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即非语言性。
在这个层次中,患者的潜意识内容被用来重建新的心理防御机制,深化自我理解,促进自我的冲动控制能力,以及更成熟的本能动机和内驱力,进而达到重建人格的目的。
在以上三个层次对来访者进行干预,从而达到不同咨询效果,这就是音乐咨询的干预机制。
那么,想要成为专业的音乐咨询师,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简单心理Uni联合亿派学院推出这门《音乐咨询技术入门课程》。
作为音乐咨询的敲门砖,非常适合喜欢音乐、想入门音乐咨询的老师、心理工作者、艺术工作者等来学习。
👇立刻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为什么这门课值得学习?
你可能会担心:
我对音乐一窍不通,也可以学习音乐咨询吗?
我已经是一名心理咨询师,音乐可以帮助辅助咨询吗?
我热爱音乐,但是只想疗愈自己,也可以学音乐咨询吗?
那么你也许可以从《音乐咨询技术入门课》中寻找到答案。
业内导师+品牌认证,强强联合质量有保障!
简单心理特邀的课程的主讲老师Annie L. Heiderscheit 教授讲授,她掌握着艺术教育前沿理论,并具有较强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搭配「简单心理Uni」+「亿派学院」的官方双重学习认证,所以这门课程无论是专业内容学习,还是教育背景提升都是你不错的选择!
👇点击观看更多精彩课程片段👇
重播分享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时长07:25
0/0
00:00/07:25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0
播放
00:00
07:25
07:25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继续观看
什么是音乐疗愈?当心理咨询师拿起吉他、手风琴、非洲鼓......
观看更多
原创
什么是音乐疗愈?当心理咨询师拿起吉他、手风琴、非洲鼓......
视频详情
👇上下滑动查看导师介绍👇
专为0基础学员量身打造,不必为没有音乐基础而烦恼
音乐伴随人类千年,音符、旋律无处不在身边,无论是海的声音、风吹过的声音、小鸟的啾啾声、歌声皆是。
小到一连串音符节拍,大到一场交响乐演出,我们对于韵律节奏天生就具有感知力,这是刻在基因里的本能。
音乐绝不是应该被束之高阁的艺术品。
同时音乐绝对是人类原始,有效的疗愈工具了。
作为一堂入门级课程,我们考虑到很多是0基础的学员,所以在课程设计上并不急于求成,而是站在初学者的角度设计了课程内容,包括:
✅音乐咨询的历史文化背景、疗愈功能、理论基础
✅了解基础的「音乐元素」如节奏、节拍、旋律、音量等等
✅新增音乐体验环节,亲身感受韵律节奏对身心的影响
👇上下滑动查看👇
「理论+技术+体验示范」,高性价比!
像「音乐+心理」这样成熟的教育产品在国内是凤毛麟角,通常会因为体量较小,难度大、周期长、费用高,让很多对音乐咨询这种艺术疗愈方式感兴趣的同学望而却步。
从这个层面来看,《音乐咨询技术入门33讲》就是一门性价比超高的课程,单课均价不到百元,除了专业的理论教学,还包含大量的「临床应用技术」+「体验示范教学」。
体验环节
♫ 感受韵律节奏对身心的影响
♫ 聆听探索音乐中的多样疗愈元素
♫ 用旋律给自己写自传
♫ 在音乐和指导语的引导下自由联想:引导性音乐想象技术
♫ 演唱歌曲&体验其疗愈效果
♫ 利用身边的声音进行即兴创作
「理论+技术+体验」三管齐下,不论在学习效率还是教学体验上,这种科学的内容结构是市面上其他课程所无法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