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周就期末考试了 ,是时候开始复习了,懒得写字,就在这里写写复习笔记记录些自己认为是重点的东西吧。
-----------------------------------------------------------------------------------------------------------------------------------------------------------------------
数据库的四个基本概念
1.数据(Data)
描述事务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 数据的含义称为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2.数据库(DataBase,DB)
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数据特点:1.永久存储 2.有组织 3.可共享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
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操作系统一样是计算机的基础软件。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员(DBA)组成的存储、管理、处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
数据管理技术的三个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特点:数据不保存,应用程序管理数据,数据不共享,不具有独立性,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2.文件系统阶段
特点:数据可以长期保存,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但是数据共享性差,冗余度大,独立性差。
3.数据库系统阶段
特点: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数据特征的抽象,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
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三部分组成。
根据模型应用的不同目的,数据模型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属于两个不同层次。
1.概念模型
也称信息模型,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概念模型实际上是现实世界到机器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
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
信息世界的基本概念:
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
2.属性: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征。
3.码: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集。
4.实体型:用实体名及其属性名集合来抽象和刻画同类实体,称为实体型。
5.实体集:同一类型实体的集合。
6.联系:实体内部联系指组成实体的各属性间的联系,实体间的联系可分为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三种。
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为实体-联系方法(Entity-Relationship approach),该方法用E-R图来描述概念模型。E-R方法也成为E-R模型
2.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逻辑模型主要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对象关系数据模型等。主要用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实现。
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
1.层次模型
概念:有且只有一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称为根节点。根结点以外的其他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双亲结点。
IBM公司的IMS数据库关系系统采用的是层次模型。
优点:1.数据结构简单清晰,2.查询效率高,3.良好的完整性支持。
缺点:1.现实世界很多联系是非层次的,2.对用户要求较高,用户必须清楚所用数据库的层次结构。
2.网状模型
概念:允许一个以上的结点无双亲,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于一个双亲。
优点:1.可以更为直接的描述现实世界,2.具有良好的性能,存取效率高。
缺点:1.结构比较复杂,且随着应用环境的扩大,结构会越来越复杂,不利于用户掌握。
2.网状数据库的数据定义语言(DDL)和数据操作语言(DML)比较复杂,要求用户掌握数据库结构和存取路径,不容易使用。
3.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
概念: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在用户观点下,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行和列组成。
关系模型中的一些术语:
1.关系:一个关系对应通常说的一张表。
2.属性:表中的一列即为一个属性。
3.域:属性的取值范围。
4.元组:表中的一行即为一个元组。
5.码:也称码键。表中的某个属性组,它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
6.分量:元组中的一个属性值。
7.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一般表示为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关系的每一个分量必须是一个不可分的 数据项。
关系模型的数据操纵主要包括查询、插入、删除和更新数据。
优点:1.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不同,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
2.概念单一,所以其数据结构简单,清晰,用户易懂易用。
3.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隐藏),具有更高的数据独立性,安全保密性,也简化了程序员的工作和数据库开发建立的工作。
缺点:最主要的是由于存取路径对用户透明,所以查询效率往往不如非关系数据模型。
-------------------------------------------------------------------------------------------------------------------------------------------------------
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实例:模式的一个具体值。
模式是相对稳定的,实例是相对变动的。
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是由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三级构成。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者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模式:也称逻辑模式,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它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组织方式。
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1.硬件平台及数据库
2.软件
3.人员(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程序猿、最终用户)
关系数据库系统是支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
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非常简单,只包含单一的数据结构——关系。
在用户看来,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一张扁平的二维表。
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
1.域: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
2.笛卡尔积:域上的一种集合运算。一个域允许不同取值个数称为这个域的基数
3.关系:D1×D2×.......×Dn的子集叫做所在域D1,D2,.....,Dn上的关系,表示为R(D1,D2,.....Dn)
这里R表示关系的名字,n是关系的目或度。
关系中的每个元素是关系的元组,通常用t表示。
n=1时,该关系为单元关系,或一元关系。
n=2时,为二元关系。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够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而其子集不能,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为主码。
候选码的诸属性称为主属性,不包括在任何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或非码属性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候选码只包含一个属性。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关系模式的所有属于是这个的候选码,称为全码
关系可以有三种类型:基本关系(通常又称为基本表或基表)、查询表和视图表
基本表是实际存在的表,查询表是查询结果对应的表,视图表是由基本表和其他视图表导出的表,是虚表。
基本关系具有以下6个性质:
1、列是同质的,即每一列中的分理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域。
2、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称其中的每一列为一个属性,不同的属性要给予不同的属性名。
3、列的顺序无所谓,即列顺序是无关紧要的
4、任意两个 元组的候选码不能取相同的值
5、行的顺序无所谓,即行的顺序可以任意交换。
6、分量必须取原子值,即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它可以形式化的表示为 R(U,D,DOM,F) 其中R为关系名、U为组成关系的属性名集合、D为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是属性向域的映像集合、F 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关系模型的关系操作
基本的关系操作
关系模型中常用的关系操作包括查询、插入、删除、修改
查询又可以分为选择、投影、连接、除、并、差、交、笛卡尔积等、其中选择、投影、并、差、笛卡尔积是5 种基本的操作
关系操作的特点是集合操作方式,即操作的对象的结果都是集合
关系模式与关系的区别:关系模式是型,关系是值,是关系模式的实例。
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关系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态或内容。
关系的完整性约束
关系模型中的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1.实体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指一个或一组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A不能取空值。
对于实体完整性规则说明如下:
1、实体完整性规则是针对基本表关系而言的。一个基本表通常对应现实世界一个实体集。
2、现实世界中的实体是可区分的。即它们具有某种唯一性标识。
3、相应地,关系模型中以主码作为唯一性标识
4、主码中的属性即主属性不能取空值
2.参照完整性
定义: 设F是基本关系R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R的码、K是基本关系S的主码。如果F与K相对应,则称为F是R的外码,并称基本关系R为参照关系,基本关系S为被参照关系或目标关系。
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准关系S的主码K相对应,则对于R中第一个元组F上的值必须:
1、或者取空值
2、或者等于S中某个元组的主码值
在参照完整性中,如果外码属性不是其所在关系的主属性,外码属性的值才可以取空值。
3.用户定义完整性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就是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
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关系代数(这里不方便记录,但是重点!!!)
1、并(union)
U并S: t属于U或者属于S
2、差(excepte)
R 差S:t属于R且不属于S
3、交
R交S:r属于R且也属于S
4、笛卡尔积
R笛卡尔S: R中任意与S任意进行组合
专门的关系运算
1、选择:对行进行操作,
2、投影:对列进行操作
3、连接运算
自然连接:是一种特殊的等值连接,它要求两个关系中进行比较的分量必须是同名的属性组,并且在结果中把重复的属性列去掉。
4.除运算
SQL 结构化查询语言
特点:1.综合统一 SQL集数据定义语言、数据操纵语言、数据控制语言的功能于一体,语言风格统一。
2.高度非过程化 只需要提出“做什么”,无需指明“怎么做”
3.面向集合的操作方式 不仅操作对象、查找结果可以是元组的集合,而且一次插入、删除、更新操作的对象也可以是元组的集合。
4.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多种使用方式 SQL既是独立的语言,又是嵌入式语言。SQL语句可以嵌入到高级语言程序中。
5.语言简洁,易学易用。
DROP TABLE时,RESTRICT 表示表的删除是有限制条件的。要删除的基本表不能被其他表的约束所引用,不能有视图,不能有触发器,不能有存储过程或函数等,如果存在这些依赖该表的对象,则表不能被删除。
数据库安全性
数据库完整性
数据库完整性指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实体完整性 检查主码是否唯一或者为空,若是,则拒绝插入或修改。
参照完整性 不一致时1.拒绝操作 2.级联操作(CASCADE)3.设置为空值
用户定义完整性 列值非空,列值唯一,检查列值是否满足一个条件表达式(CHECK语句)
适用范围本次演示环境为:数据库版本:MySQL 5.7.20操作系统:centos7.6explain知识点概述MySQL数据库中通过explain 可以分析SQL的执行计划。常见的格式有:explain select ... #可以通过EXPLAIN 命令获取M
数据(Data)、数据库(DB)、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DBS)第一节 数据库基本概念1.什么是数据?数据(data)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指利用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信息。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的数据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记录是由一些具体的特征值所构成的一组数据,记录用来表示对象的信息。数据的语义是对数据的含义的说明,数据和语义密不可分。2.什么是
机器语言级:翻译与解释:软件移植与兼容性:计算机分类:题型:计算加速比
数据库复习文档一、数据模型 信息世界中:实体,属性,域,码(键
不无聊不要点...-_-
软考数据库系统知识点是软件工程专业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涵盖了数据库设计、应用、管理和优化等多个层面。在软考中,对于数据库系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往往直接关系到考生能否在相关领域内展现出足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首先,我们要明确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是一个集成了多个数据文件的存储系统,它能够以特定的结构组织和存储数据,并允许用户通过各种方式访问和管理这些数据。在软考中,对于数据库系统的基
大一下数据库学习小记问题1:安装Wampsever后mysql打不开Wampserver安
数据库常用术语和基本概念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有效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本问主要介绍的是有关于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1、数据(data)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它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有多种表现形势,它们都可以经过数字化后存入计算机。
1,数据库系统的四个基本概念数据:data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2,数据库系统的特点2.1,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之一2.2,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且易扩充2.3,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包括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MySQL,作为最流行的开源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在 WEB 应用方面,它以其强大的性能、灵活性以及成本效益,成为了许多开发者和企业的首选。
文章目录一、考试介绍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1、数据库基本概念a、什么是数据?b、什么是数据库?c、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的三个基本特点d、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功能e、数据库系统的构成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a、人工管理阶段b、文件系统阶段c、数据库系统阶段3、数据库系统的结构a、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分类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b、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c、客户/服务器(C/S)结构d、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4、数据模型第二章:一、考试介绍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1、数据库基本概念a、什么是数据?数据(
,第二部分是期末真题讲解! 通俗易懂! ! !...
在信息时代,数据库系统已经成为企业和组织的核心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数据库工程师而言,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重点介绍软考数据库系统概论的复习内容和方法,帮助考生深入理解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理论和概念,为顺利通过考试奠定基础。一、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和组成: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主要功能。数据库系统的演变与发展: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推动因素,
一、基础范式1. 第一范式 (1NF)定义:确保数据表的每一列均为不可再分的原子项,且每行有唯一标识(主键)示例:若存在“联系方式”字段存储“电话1, 电话2”,需拆分为独立列或多行记录2. 第二范式 (2NF)前提:满足1NF定义:消除非主属性对主属性的部分依赖(联合主键情况下,非主键列必须完全依赖主键)示例:订单详情表中若“订单日期”仅依赖订单ID(联合主键的一部分),需拆
第一章 数据库系统概述第一节 数据库基本概念????1.1 请说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1.数据定义功能; DDL(create,alter,drop)2.数据操纵功能; DML(insert,update,delete)3.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4.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 5.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 6.其他功能:主要包括与其他软件的网络通信功能、不同数据库 管理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以及相互访问功能等。第二节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2.1 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哪些对数据的统
Linux CentOS 面试知识点整理一、Linux 基础命令(一)文件和目录操作命令 功能 常用选项 示例ls 列出目录内容 -l(长格式)、-a(显示隐藏文件)、-h(易读格式) ls -lhcd 切换目录 无 cd /etcpwd 显示当前工作目录 无 pwdmkdir 创建目录 -p(递归创建) mkdir -p dir1/dir2/dir3rm 删除文件或目录 -r(递归删除)、-f(
数据库试卷题型:选择题 20*2 =40填空题 10*1 =10简答题 3*4 =12SQL 30分+插入 2建视图 2单表查询条件 2平均成绩avg 2多表查询 4触发器存储函数存储过程设计题 20分+1. 画ER图2. 写关系模式3. 分析范式4. 分解范式一、概念题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具有永久存储,有组织,可共享的特点。 (泳游课)DBMS提供数据安全型保护,完整性保护,恢复策略,并发控制等功
开始学习数据库的理论知识,????,虽然写 sql 语句还不怎么行,但理论先学着 ???? 写完这篇博客之后写的:说实话我写完这个快疯了,可能是今晚太急躁了,理论不难,就是太....,看完这些PDF总结出这篇想想也挺不错,都不算是新东西,都是以前见过的,但就是有种说不出来的不满,终归是写完了,纯理论,纯知识 ...
名词积累:数据库(Database):存放和提供数据的“库房”数据(Data):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包含数据库、DBMS、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主键(Primary Ke...
一、先放结论 它们都是“为了隔离变化”而诞生的马甲 缩写英文全称中文直译出现位置核心目的POPersistent Object持久化对象数据库 ↔ 代码一张表一行记录的直接映射DODomain Object领域对象核心业务逻辑层充血模型,封装业务行为BOBusiness Object业务对象应用/服 ...
如何找文献/读文献由于我所在的学校绝大部分科系都是通信与计算机,因此学校图书馆购买了IEEE、EI Village、超星、中国学术期刊网等数据库。大部分参考文献在这些数据库里即可找到。此外,通过 Google、CiteSeer(刚刚换了地方,nec不再维护它了)都能找到不少文献。我看的文献大部分是国际会议以及国际期刊的文章,国内的期刊很少看。原因不用多说。通信、计算机领域国内的期刊由好到差依次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