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有组织的数据的容器,通常就是一个文件或者一组文件
某种特定类型数据的结构化清单
一个数据库内的每个表都有唯一表名
每列存储表的某一种的特定信息
行可以称为一条数据库记录
一列或者一组列,其值能够唯一标识表中每一行
基础语句:
创建表
CREATE TABLE table_name(column_name datatype, colume_name2 datatype,...,colume_nameN datatype)
column_name1, column_name2 ….:是列的名称
datatype:是列的数据类型,比如char、date、number等
例如创建employee表,语句可以为:
更新表
更新表使用alter table语句
例如:
重命名表
删除表
检索单个列
检索多个列
检索所有列
限制结果
如果需要限制结果输出的条数,可以使用limit<数字>来表示限制的行数
排序搜索数据
如果需要对检索出来的数据进行排序
通常order by语句通常位于查询语句的最后面。
过滤数据
使用where子句来对查询出的结果进行过滤,得到我们所需要的数据
汇总数据
聚合函数:用来数据汇总
分组数据
创建分组
where是行级过滤,having是组级过滤,where子句中不能使用聚合函数
内连接
内连接就是得出两个表的交集部分
左连接
左连接就是左边表的记录要全部显示出来,右表只有和左表匹配到的记录才进行显示
插入数据
插入检索出的数据
例:
复制表
更新表
Update 和 Alter的区别
1、Alter:修改表结构
例如:增加表的字段
2、Update:修改表数据例如:修改字段id列的值
删除数据
例子:
概念理解
存储过程就像我们编程语言中的函数一样,封装了我们的代码(PLSQL、T-SQL)
存储过程的优点
存储过程的缺点:
从数据库系统内部来看,视图是由一张或多张表中的数据组成的,从数据库系统外部来看,视图就如同一张表一样,对表能够进行的一般操作都可以应用于视图。
例如查询,插入,修改,删除操作等,但插入、修改、删除等的操作其实对于原始数据表的操作。
视图的作用:
1、视图隐藏了底层的表结构,简化了数据访问操作,客户端不再需要知道底层表的结构及其之间的关系。
2、视图提供了一个统一访问数据的接口。(即可以允许用户通过视图访问数据的安全机制,而不授予用户直接访问底层表的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