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债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国债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债券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投资者结构保持多元化;货币市场交易量持续增加,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成交量保持增长;股票市场主要股指回落。
债券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2023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71.0万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61.4万亿元,交易所市场发行债券9.6万亿元。2023年,国债发行11.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发行9.3万亿元,金融债券发行10.2万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1发行14.0万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发行3485.2亿元,同业存单发行25.8万亿元。
71.0
万亿元
债券发行
同比增长
14.8%
11.0
9.3
10.2
万亿元
国债
地方政府债券
金融债券
14.0
3485.2
25.8
万亿元
亿元
万亿元
公司信用类债券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
同业存单
截至2023年末,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57.9万亿元,同比增长9.1%,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137.0万亿元,交易所市场托管余额20.9万亿元。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托管余额577.5亿元。
157.9
万亿元
债券市场托管余额
同比增长
9.1%
银行间债券市场
137.0万亿元
交易所市场
20.9万亿元
商业银行柜台债券托管余额
577.5亿元
1.包括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资产支持票据、企业债券、公司债券、交易所资产支持证券等。
债券收益率整体震荡下行
2023年末,1年、3年、5年、7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2.08%、2.29%、2.40%、2.53%、2.56%,分别较2022年末下行2个、11个、24个、29个、28个基点。
国债类型
2023年
国债收益率(%)
较2022年末
下行
(个基点)
1年期
2.08
3年期
2.29
11
5年期
2.40
24
7年期
2.53
29
10年期
2.56
28
2023年末,中债国债总指数收盘价为224.5,较2022年末上涨10.8;中债新综合全价指数收盘价为124.6,较2022年末上涨2.5。
债券类型
2023年末
收盘价
较2022年末
上涨
中债国债
总指数
224.5
10.8
中债新综合
全价指数
124.6
2.5
2023年12月,银行间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78%,同比上行52个基点;银行间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90%,同比上行50个基点。
1.78%
同比上行
52个基点
同业拆借
月加权平均利率
1.90%
同比上行
50个基点
质押式回购
月加权平均利率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平稳有序
截至2023年末,境外机构在中国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72万亿元,占中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的比重为2.4%。其中,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余额为3.67万亿元。分券种看,境外机构持有国债2.29万亿元、占比62.4%,政策性金融债0.80万亿元、占比21.8%。
境外机构: 3.72万亿元
占 2.4%
中国债券市场
托管余额
境外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的
托管余额为3.67万亿元
境外机构持有券种
截至2023年末
(万亿元)
占比(%)
国债
2.29
62.4%
政策性金融债
0.80
21.8%
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保持多元化
2023年末,按法人机构(管理人维度)统计,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2共计2162家。从持债规模看,前5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50.6%,主要集中在公募基金、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前200名投资者持债占比82.1%。单只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持有人数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中位值分别为57、1、13、12家,持有人20家以内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只数占比为88%。
前50名
投资者
持债占比
50.6%
前200名
投资者
持债占比
82.1%
从交易规模看,2023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前5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62.4%,主要集中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前200名投资者交易占比89.8%。
前50名
投资者
交易占比
62.4%
前200名
投资者
交易占比
89.8%
2.仅统计上海清算所托管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下同。
货币市场成交量持续提升
2023年,银行间货币市场成交共计1817.2万亿元,同比增加19.0%。其中,质押式回购成交1668.8万亿元,同比增加21.4%;买断式回购成交5.4万亿元,同比减少2.7%;同业拆借成交143.0万亿元,同比下降2.6%。交易所标准券回购成交455.8万亿元,同比增加12.9%。
银行间总成交
1817.2
万亿元
同比增加
19.0%
质押式回购
1668.8
万亿元
同比增加
21.4%
买断式回购
5.4
万亿元
同比减少
2.7%
同业拆借
143.0
万亿元
同比下降
2.6%
交易所标准券回购
455.8
万亿元
同比增加
12.9%
2023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307.3万亿元,日均成交12341.6亿元;单笔成交量主要分布在500-5000万元和9000万元以上,单笔平均成交量4702.1万元。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46.4万亿元,日均成交1919.3亿元。柜台债券市场累计成交105.1万笔,成交金额1961.4亿元。2023年末,开办柜台债券业务的商业银行共30家,较2022年末增加2家。
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成交
307.3
万亿元
日均成交
12341.6
亿元
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
46.4
万亿元
日均成交
1919.3
亿元
柜台市场债券市场成交
1961.4
亿元
成交笔数
105.1万笔
票据市场承兑贴现规模保持稳定
2023年,商业汇票承兑发生额31.3万亿元,贴现发生额23.8万亿元。截至2023年末,商业汇票承兑余额18.6万亿元,同比下降2.7%;贴现余额13.3万亿元,同比增长2.1%。
2023年发生额
(万亿元)
截至2023年末余额(万亿元)
商业汇票承兑
31.3
18.6
商业汇票贴现
23.8
13.3
2023年,签发票据的中小微企业21.3万家,占全部签票企业的93.1%,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20.7万亿元,占全部签票发生额的65.9%。贴现的中小微企业32.0万家,占全部贴现企业96.5%,贴现发生额17.5万亿元,占全部贴现发生额73.6%。
签发票据中小微企业21.3万家
全部签票企业
占全部签票企业的93.1%
中小微企业签票发生额20.7万亿元
全部签票发生额
占全部签票发生额的65.9%
贴现中小微企业32.0万家
全部贴现企业
占全部贴现企业96.5%
中小微企业贴现发生额17.5万亿元
全部贴现发生额
占全部贴现发生额73.6%
银行间衍生品市场成交规模同比增长
2023年,银行间本币衍生品市场共成交31.9万亿元,同比增长49.8%。其中,利率互换名义本金总额31.5万亿元,同比增长50.2%;标准债券远期成交3088亿元,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创设名义本金347亿元,信用违约互换名义本金25亿元。国债期货共成交5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银行间本币
衍生品市场
31.9
万亿元
同比增长
49.8%
利率互换名义本金总额
31.5
万亿元
同比增加
50.2%
标准债券远期3088亿元
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创设名义本金347亿元
信用违约互换名义本金25亿元
国债期货
52.4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2.8%
互换利率有所下降,2023年末,1年期FR007互换利率收盘价(均值)为1.99%,较2022年末下降19个基点;5年期FR007互换利率收盘价(均值)为2.32%,较2022年末下降45个基点。
1.99%
较2022年末下降
19个基点
1年期FR007互换利率收盘价(均值)
2.32%
较2022年末下降
45个基点
5年期FR007互换利率收盘价(均值)
股票市场主要指数回落
2023年末,上证指数收于2974.9点,较2022年末下跌114.3点,跌幅为3.7%;深证成指收于9524.7点,较2022年末下跌1491.3点,跌幅为13.5%。两市场全年成交额212.2万亿元,同比减少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