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基金公司表示,下跌更多受情绪影响,昨夜美欧市场经历深度调整,今日A股也受情绪影响承压向下。但整体跌幅有限,市场尚未涌现出明显的恐慌情绪。
A股受外围影响下跌
隔夜美股大跌,高于预期的CPI数据令市场担忧美联储大幅加息,一夜之间,市场讨论焦点从“50或75基点”升级成“75或100基点”。基金公司普遍表示,受此影响,对今日A股走势有一定扰动。
永赢基金表示,市场波动原因在于9月13日美国公布8月CPI数据8.3%,预期8.1%,环比0.1%保持环比正增;8月核心CPI 6.3%同样超市场预期,环比更是上行0.6个百分点。美股自6月以来反弹,相当大程度源于市场预期6月即美国通胀高点,年内将逐步下行。通胀缓解将有利于美联储逐步“转鸽”,释放更为友好的金融条件,支撑经济和市场。但在8月杰克森霍尔全球央行年会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重申控制通胀后,再度进入到对通胀、加息的担忧中。
本次8月美国CPI数据超预期,验证美国通胀仍相对顽固,服务类价格高企,工资-通胀的螺旋并未打破,尤其时间点是在美联储9月会议前夕,较大程度引发市场对后续美联储持续收缩的担忧。目前市场对美联储9月加息幅度预期已经达到75bp,并有部分机构预期可能加100bp,并且对本轮联储加息周期的顶部区间预期也出现了一定上行。
上投摩根表示,昨夜美欧市场经历深度调整,今日A股也受情绪影响承压向下。上投摩根认为,今日A股下跌更多是受到情绪影响,未来发展主要取决于自身经济基本面以及政策走势,波动之中可以多一分信心。
在恒生前海基金看来,美国8月通胀数据仍然高企,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幅度可能更大,隔夜欧美市场大跌波及A股市场,直接导致沪深两市早盘低开。上证指数午后探底回升后维持窄幅震荡走势,回升并未伴有量能的有效放大,说明资金参与动力不足,情绪依然较为谨慎。
创金合信基金表示,目前看,海外通胀见顶的市场预期破灭,市场对美联储9月大幅度加息的预期急剧升温。在此背景下,美股周二暴跌带动亚太地区股市全天也呈现偏弱走势。议息会议前恐慌情绪得到提前释放,加息的靴子最终落地后,市场情绪或许会有所调整。但在会议前的这段时间市场情绪较易受到影响,因此短期市场还是以偏谨慎为主。
当然,国内经济与美国并不完全同步,但海外衰退预期对国内出口依赖型公司景气度会造成影响,这一点在8月的出口数据中已经有所体现。不过,在外需回落的同时,国内稳增长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地产纾困稳步推进,内需有望呈现逐步复苏的态势。因此,市场并无太大的向下风险,短期内维持震荡走势的概率较大。
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张淼表示,美国公布8月CPI数据,8.3%虽然比上个月略有回落,但仍然高于市场预期的8.1%,引发美股大跌,同时对A股市场造成冲击。当前市场尽管流动性依然充裕,但中美利差不断扩大,因流动性宽松驱动A股进一步抬升的空间有限,市场正处于由分母端估值驱动转换为分子端盈利验证的关键阶段。
目前欧美许多国家纷纷进入了通胀和衰退赛跑的处境,从目前欧美各国抗通胀效果来看,虽然现阶段滞胀风险飙升,但是通胀问题更是当务之急,欧美国家加息的脚步大概率仍然不会停止,全球流动性仍在收缩通道。欧洲国家今年内忧外患阻力颇多,在通胀和衰退以外,俄乌冲突导致的能源问题会随着北半球入冬进一步凸显,由此可能对国际能源、粮食、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产生影响。外围市场方面,应当主要注意国际商品价格波动以及外资流动对A股的传导效应。
在海外紧缩政策和能源危机的影响下,外需走弱开始在国内宏观数据上反映。8月出口同比增长7.1%,低于前值17.9%和预期值13.5%, 8月新增社融规模2.43万亿元,略高于预期,但仍较去年同期少增5571亿元,政策支持性融资需求修复是主要支撑,而企业、居民内生性信用扩张动能仍然较弱。M2增速和社融增速之差继续抬升,显示宏观流动性充裕但实体部门投融资需求不高,因此上市公司业绩明显改善的时点可能会延后。
A股整体或仍将维持震荡
但整体下行空间相对有限
展望后市,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美股重挫在一定程度上或对今日A股走势有一定扰动。不过当前A股估值处于历史偏低位,对中期走势不必过于悲观。
国内基本面仍在修复过程中,政策性金融工具也在逐步落地发力,边际上高成长板块与内需修复板块两个方向均有增长动能。估值角度,A股整体估值仍在较低水平,意味着优质资产仍有较大长期投资价值,仍可从估值与景气度两方面挖掘关注方向。
展望后市,德邦基金表示,在稳增长政策进一步发力的背景下,未来信贷水平如果出现明确回暖,市场也将开启新的机会。市场短期仍将震荡,市场的上涨空间将由国内基本面改善程度及美联储加息靴子落地决定。
在博时基金看来,近期市场情绪相对偏弱,9月以来,市场成交额较前期明显萎缩,日均成交额未过8000亿元,新基金的发行也相对偏冷清。当前美国和我国的经济周期不同步,货币政策也出现分化、“内松外紧”的格局依旧,国内经济尽管面临多重压力、但延续修复的节奏没有改变,就全球权益市场来看,A股相对更具投资价值,在海外能源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仍可适当关注新老能源相关板块的投资机会。
前海开源基金表示,往后看,短期内市场大概率仍将以震荡为主,风格上继续收敛,消费、地产有望取得阶段性的相对收益。但在国内经济复苏乏力、货币维持宽松却又不会系统性“大水漫灌”的宏观环境下,风格也很难出现系统性切换。中长期,景气的相对强弱、业绩的相对变化仍将是决定市场风格的核心。当前已可趁着调整,重点关注、布局三季报乃至明年景气有望持续的方向。
鹏扬基金表示,近期美股、美债均加大波动,但市场也在逐步消化美联储鹰派表态和通胀数据。但整体来看,如果通胀背后的长期经济基本面因素如逆全球化、能源和劳动力供应等问题不能缓和,那么政策紧缩交易仍将是海外市场主旋律。近期增量资金流入A股市场的步伐有所放缓,市场呈现存量博弈的格局,板块轮动加快。短期内尽管市场不存在系统性风险,但国内外宏观因素交织、风险偏好较弱,市场出现新的有持续性的主线风格可能还需等待,房地产修复和稳增长可能会产生机会。
泓德基金展望四季度指出,在外需逐渐走弱的背景下,国内如何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稳住经济大盘,以投资和消费为主的内需变得尤为重要。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以及19项接续政策的刺激作用下,与国内稳增长、扩内需更为相关的低估值板块,未来大概率呈现出不错的超额收益。
沪上一家中型基金公司表示,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发力,国内经济持续修复,继续看好A股的投资价值。美国8月CPI超预期,紧缩交易再度升温,外围市场边际扰动加剧。从国内来看,部分地区疫情散发和地产行业风险影响修复动能,8月份金融数据企稳但宽信用内生动能不足;流动性依旧维持宽松,叠加前期财政资金的陆续到位、稳岗稳就业政策的发力,经济有望重拾升势。资本市场来看,股市流动性有望维持合理充裕,长期继续看好A股优质资产投资价值。
建议均衡配置应对波动
其三,海外衰退交易正在告一段落,通胀粘性正在被重新定价,而国内部分区域的限电和欧洲能源危机也将催化本就亟待被重估的传统能源的产能价值。
平安基金基金经理张淼表示,今年由于疫情影响,经济基本面前低后高,4季度稳增长的预期较为强烈,政策发力预期下可能相关板块阶段性占优,但以科技、制造、医药、消费为代表的成长股未来依然会是市场的主线,随着8月份以来成长板块的调整,这些板块的长期收益率空间逐步增加,可能会迎来又一次加仓的机会。
上投摩根表示,配置思路上,建议均衡配置应对波动,淡化博弈。目前“新半军车”主赛道交易扔偏拥挤,需要等待进一步的数据验证,而过于悲观的经济预期有所修正,两者正共同推动风格边际收敛。面对经济增长压力加大,底线思维叠加大会临近,市场对于政策预期往往偏向正面且短期不可证伪,短期政策博弈或将升温。但我们认为地产和疫情防控政策的变化各有约束,当前不宜做过高期待,在强力政策落地前博弈参与意义不大,建议通过均衡配置来应对市场波动,保持战略定力。
从长期来看,恒生前海基金依旧看好代表中国产业升级方向的“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成长板块。能源革命赛道具备长期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风光能源占比都将在未来十年内持续提升;高端制造是我国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在未来也将持续得到政策支持。短期“新能源”、“高端制造”等成长板块调整到位后可以重点关注
诺安基金分析,当前市场还在调整过程中,成交寡淡,板块热度更趋于均衡。后续可重点关注当前估值与未来景气匹配的高性价比品种,重心继续转向部分前期偏冷门的行业。
近期市场在延续震荡的同时浮现出两个新特征,一个是成交额的收缩,另一个是板块热度上的切换迹象,金融、地产、消费等今年热度一直不高的板块有一些起色。我们认为,近期的交投缩量,一方面体现出机构在宏观混沌期的保守态度;另一方面也是中报季之后和市场年度估值切换行情前,基于估值性价比和结构优化所做的阶段性准备。
(原标题:太突然:A股又跌上热搜!20家基金紧急解盘,信息量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