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后再度重回3478点,并且一举跨越3500点。6年中的痛和泪,此时谁懂。而6年后掀翻铁顶,意味着A股十年大牛市才刚刚开始。
3月17日,沪深两市大幅高开,随后在机场航运、港口航运等板块的带动下终于突破了6年未曾触碰到的3478点,创出了09年以来的新高。大盘上方压力已经不在,真是展翅高飞的最佳节点。
周二,早盘沪深两市高开高走,维持震荡走高。午后两市冲高回落,沪指3500点得而复失,临近两市收盘拉升。盘中,沪指最高上探3504.12点,创2008年6月以来(81个月)新高;深成指最高上探12190.28点,再创2011年8月以来(43个月)新高;创业板指上午宽幅震荡,午后跳水翻绿,盘中最高上探2164.49点,再创历史新高。
截至收盘,两市成交11173亿元,85只股涨停,1600只股飘红。沪指报3502.85点,涨53.55点,涨幅1.55%,成交6015亿;深成指报12169.5点,涨151.75点,涨幅1.26%,成交5158亿;创业板指报2137.46点,跌5.21点,跌幅0.24%。
板块方面,运输服务板块领涨,招商轮船、中海集运、海南航空等10股涨停;海外工程股份表现抢眼,山推股份涨停;海上丝路、矿物制品、建筑板块涨幅居前;网贷概念板块领跌,世联行跌逾4%,用友网罗跌逾2%;互联网、民营医院、电商概念板块跌幅居前。
民生证券认为,高层近期频繁发出积极信号,极大提升了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这是A股出现普涨的主要原因。
渣打银行中国投资策略及咨询总监郑毓栋表示,预计2015年中国股票估值会上升,由于沪港通促进资金流入境内市场,投资者已整体增加在中国股市的资产配置,预测中的尾部风险正在消失,这为估值折价改善提供保证。“今年还是大小盘都有机会的一年,蓝筹有机会,科技和医疗等板块都有机会。”
后市方面,分析人士认为以下三大主线更有望成为其建仓对象,或成股指新高后领涨强龙头:
第一,券商代客理财有望放行。在金融混业及创新背景下,券商将获得越来越多经营牌照,随着新业务不断推广,券商的盈利能力月会越来越强。前期调整充分的券商股迎良机。
第二,证监会力挺西藏资本市场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广以及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政府进一步加大对西藏的投入为大概率事件,西藏地区的上市企业将会受益。
第三,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同意加入亚投行。大国的加入,除了亚投行融资额度上升,未来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各方阻力自然也将大为减弱,一带一路取得重大突破,海外工程、海外结算和基建材料都将从中获益。
投资策略上,国泰君安认为新兴成长和改革主题具备更强进攻性。可以关注三条主线:第一,工业互联网,受益行业包括通信、电子、计算机、机械以及新能源;第二,大环保,包括环保、环保设备、新能源等;第三,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机会,受益行业包括家电中的黑电、汽车、农业和医药。
周一在总理给股市“打气”的讲话鼓舞下,两市无论大盘。小盘均录得较好涨幅。其中新兴行业板块表现更为突出。同时沪市大盘也终于突破前期高点,创出67个月以来的新高,显示市场信心再进一步提高。不过,创业板创出新的“天量”似乎暗示市场已经出现分歧。好在主板刚刚突破前期高点,理论上大盘应该还能继续拓展上涨空间。目前操作,只是需要把握买卖节奏。涨幅巨大、或滞涨的品种适当减持。而对刚刚启动的品种仍可继续持有或者加仓。
从近期各方领导人的讲话来看,显然希望股市继续走牛。期望通过资本市场解决目前经济的困境,只要把握住这个管理层的这个思路,相信在具体操作就会有方向感。
业内人士表示,对经济基本面疲弱的担忧,导致此前市场出现近一个月的盘整,而两会上传递出的对经济托底预期打消了市场担忧。李克强总理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在新常态下,会保持中国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当期市场的信心。
“在稳增长与调结构中寻找平衡,虽然表述不出奇,但这是影响资本市场的核心要素。”齐鲁证券研究员罗文波认为,关于稳增长的表态是所有影响市场利好的根源。
上海证券则表示,在中国经济托底明确的情况下,市场风险偏好将明显提升,继续看好股市的慢牛行情。
两会中透露出的信息还让市场对政策宽松预期再起。央行行长周小川在两会期间表示,要用M2观察货币政策松紧程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增长仍是适度的。
中金公司认为,政策放松正在逐步到来,将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有助于提升需求。
国泰君安则表示,2014年12月至2015年2 月对经济基本面最悲观的预期已经过去,刚公布的工业和投资数据属靴子落地。预计二季度经济企稳,信贷、PMI、建筑业订单等先行指标已回升。后面可以憧憬为了稳增长需要政策更加友好,如降准降息等。
与此同时,万亿地方债务置换也缓解了市场关于地方债风险的担忧,提升了资金的风险偏好。
星石投资表示,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具有两个直接的效果:一是将今年到期的债务置换成新的期限相对较长的债务,缓解了地方融资平台今年的偿付压力,基本解除了债务的短期流动性风险;二是将地方融资平台部分存量债务置换成为低成本的地方政府债券,目前情况下地方债基本与国债无异,因此这次置换相当于用中央政府信用对这部分被置换的债务进行了增信,信用风险大幅降低,同时债务负担也将出现明显下降,由地方融资平台偿付问题引发的中国经济下行甚至崩溃的风险显著降低。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李克强总理的这句话,进一步提升了市场对新经济的热情。
随着注册制改革的顺利实施,投融资环境的不断完善,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中国创新经济将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经济转型将获得更有效的金融支持,投资者也将获得更多的改革创新红利。
资本市场在改革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和承载的担当越来越重要,也理所当然地成为资金配置的首选。两会期间,证监会主席肖钢表示,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但直接融资比重确实较低,社会融资成本高,为适应经济新常态,一定要有一个与之想匹配的资本市场作支持,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采取改革措施,推进资本市场发展。
在这一进程中,居民资产配置将进一步转向股票市场。“过去10年中国居民70%左右的资产配置在房地产,20%配置在银行存款(国债、理财产品等固定收益),只有不到10%的资产是配置在股权和股票,房地产作为保值增值产品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降息将不断将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降低,吸引力也会不断下降。因此,只有股权和股票成为中国居民资产配置的主要方向。”瀚信资产董事长蒋国云说。
3月12日14时45分,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琦就金融改革与发展答记者问。
近日,“10万亿中国版QE(量化宽松)即将出台”的传闻糊弄了不少所谓的嗷嗷待哺的市场人士。事实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明确强调,2015年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对媒体澄清:“中国版QE是不实之词。地方债务置换是在国务院对地方债批准规模之下、企业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契约行为。”
而引发上述假消息的则是另一条假消息:“财政部已经批复了3万亿的存量债务置换。”朱光耀昨天下午明确表示,国务院批准置换的规模是1万亿。他在回应媒体有关债务置换如何分配的问题时称,财政部马上会公布具体计划。
“按照目前的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资金只能够买国债、存银行,处于一种贬值的状态。未来将坚持多元化的投资方向,一部分资金将进入股市。”3月1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明确表示。
尹蔚民透露,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方案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按程序报请党中央、国务院审定。
“按照市场化、多元化投资原则,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已经是很好榜样。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从成立以来,十多年的业绩足以证明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是可以保值增值的,平均收益率达到8%以上。”尹蔚民表示,目前养老金除了现收现付之外,有部分的积累,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有3.06万亿元,可以拿来投资运营的主要是这一部分资金。
尹蔚民称,应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未来至少可以采取加大扩面征缴力度、实施职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多方面筹措养老保险基金、做好结余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五大措施。
在我看来,讨论何时再见3478点,不如多来比对一下今天与5年前市场的差异。这种比对的意义远远超出对时点做出判断,因为,当那一天真的到来时,你要做的恐怕要比现在困难得多——继续充当多头还是转为空头。
也许有人已经在上周的行情里反复扮演了多头、空头角色,他们为自己的犹豫不定付出了惨痛代价。喜欢贩卖阴谋论的分析家们总会拿出主力洗盘、中小投资者备受愚弄的言论博取声名。在我看来,不论是机构一类的大投资者,还是中小散户,他们中间只有聪明的投资者和笨拙的投资者之分,聪明者不论大小总是投资活动中的赢家。
我基本上不能算作是投资者,但喜欢与聪明的投资者交往。我发现,那些令我印象深刻的投资者最大的特质是善于聆听,而不是喜欢畅谈。就如同当下的市场,充满着吴敬琏等大学问家对“非理性市场”的批判,还有诸如叶檀女士之流附庸风雅的清高。聪明的投资者会欣然接受,并有意识地与催促市场进一步狂热起来的言论保持距离。
在唱空人士们看来,中国的股市仍然在质量方面不值一提。造假横行,操纵随处可见,圈钱套现依旧,普遍性的利益输送意味着中小投资者“血流成河”。这样的市场能够引来全社会资金的流入完全可以配得上悲哀二字。在批评者眼中,资金一定只是来这里折腾一番,随后就会呼啸而去。
听起来更有力的批判建立在对中国经济处于下行通道的判断上,依据来自越来越难看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微观企业的不佳感受;还有消费规模受官僚阶层反腐整风的压力而显著收敛,外贸多年不振;在政府债务特别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再次浮出水面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过去两三年间挥之不去的欧债阴影。
这些听上去就让人沮丧的话题只会使笨拙的投资者变得更为笨拙,因为聪明者一定会注意到与5年前相比,这番行情发动起来还是有一些不同寻常的理由。
已经困扰中国经济多年的高通货膨胀正在远离,CPI开始下行并与PPI保持一致。与此同时,房价不再走高甚至逆转,这让中央政府紧绷了十几年的神经终于有所舒缓。在我看来,更有意义的一个变化就是外汇储备不再显著增加了,未来还有可能减少,这让货币有机会摆脱被动发行的尴尬。
上述这些不同已经足以让这轮行情跨越3478点。如果你再认真观察,还会发现更具实质意义的变化。其一就是这一轮行情的推动力量来自民间,而不是政府。与5年前的前任总理隔三差五地以发布振兴这个行业、那个地区的政策为名释放出的4万亿投资相比,现在,人们把放在床底下、存在理财产品里的钱搬进了股市,甚至有人卖掉了多套住房。也许有人担心人们同样可能出于惊吓而再度把这些钱从股市里拿走,但相信我,没有其他更高收益的前景,会让人们选择离开股市异常困难。
从突破的角度来看,一旦大盘突破了3478点并且站稳在3478点之上,那么大盘的上涨就不是反弹而是反转了,后市将会打开非常大的上升空间,而且时间跨度也较长,可能会是两年左右甚至更长,如果大盘要突破的话,必须依靠权重蓝筹股。
3478点这个高点是2009年产生的,突破七年的高点,当然是好事。但行情究竟如何发展,则需要一步一步求证,走好当前每一步,一步一步走向未来,不是能心中的美好期待去迎接未来,是用脚踏实地的每一步。有人说马上就会有一个断涯式下跌,也有人说新高之后还会有新高。这只是主观想法,断涯式下跌一定会有,因为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但何时以何种方式?短期内有还是没有?如果说长期,怎么说都对,因为长期来讲市场什么演化都会发生。
此外,有分析人士指出,只要指数能够有效突破3478点,那么短期内就没有了密集成交区的压制,有望再度出现一波逼空行情。实际上创业板方面就是主板指数的榜样,其就是突破阻力后实现历史新高,近期连续逼空上扬的,主板指数也有望复制类似的走势。
春节后流动性向好而且两会利好朦胧酝酿,股市通常会涨一波,等到两会期间各种利好兑现,阶段性开始调整。如果不出意外的话,3月份开始,杠杆牛市将踏上新征程。3478关口很快会被踩在脚下,4000点才是2015年真正需要攻克的关口。
“市场突破了3400点的整数关口,市场可能出现一波快速的拉升。”杨德龙如是说。而南方一位基金经理也认为,由于3400点是此前市场的重大压力位,一旦能形成有效突破,将意味着A股市场可能开启牛市的第二波行情。
李少君则认为,随着“两会”闭幕,相关落实国家改革政策将密集出台,市场将进入政策蜜月期。同时,投资三大项基建、房地产和制造业稳增长政策有望二季度出台。其中,基建投资将持续发力提振水利、铁路、节能环保行业;而房地产对增长和通胀的拖累已经十分严重,调整政策出台是大概率事件;《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计划方案将在二季度进一步细化推进。而相关稳增长政策的出台预计将伴随着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从而实现“托底”经济的目的。
除政策利好之外,A股继续走牛所需的资金问题目前也无需担心。在1月16日证监会宣布了两融整顿处理结果后,股市结束“疯牛”行情进入调整。而统计数据显示,在春节过后,两融余额增速加快,目前融资余额已经超过1.3万亿元,上周增加额超过1000亿元。“这反映了市场做多情绪的高涨。”李少君说。同时,上周新股申购冻结逾2.6万亿元资金开始解禁,有望回流二级市场。而新股冻结资金的集中解禁,也将为短期市场上涨提供有力支撑。
林采宜表示,对2015年的股市持乐观态度,本轮行情不是反弹,而是反转。
林采宜认为,本轮牛市是一个中长期趋势,在趋势不变的情况下,不排除短期波动。牛市的两大基本因素,企业利润改善和资金利率下行在2015年依旧成立。
林采宜指出,虽然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还在下行,但增长质量开始提升,所以从整体经济运行的情况来看,中国股市具备迎来可持续性牛市的基础。自国泰君安的专项统计,截止去年三季度末,在27个行业板块中,有19个板块的销售净利率已在二、三季度见底,企业盈利触底并逐渐恢复反弹。也就是说,估值底部是盈利底部,股市将有牢固的上涨基础,这也往往是股市一波大牛市的开始。
对于股市和经济基本面背离的争议,林采宜认为,经济好与市场好之家的逻辑关系并没有脱钩,关键在于你如何评价“经济好”,衡量“经济好”的指标是什么?从转型经济的普遍特征来看,从投资驱动型的发展模式转向创新和效率驱动型的发展,经济总量的扩张速度减缓是正常现象,这在宏观经济指标上体现为GDP、工业增加值等总量指标增长幅度的下滑。从某种意义上说,速度是中性的,赋予一定质量标准的速度才是衡量经济好与不好的标准,中国经济金融转型期之后,企业盈利改善才是“经济好”的核心标尺,因此,目前的市场和实体经济本质上并没有产生“背离”。
另一方面,林采宜认可我无风险利率下行主导牛市。资金推动牛市是颠扑不破的一条真理,中国不缺钱,但实业投资收益率在下降,吸纳大量资金的房地产前景不乐观,降息之后,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继续下降,无风险收益整体滑坡。而股市在赚钱效应带动下,增量资金持续入市将成为常态。
从宏观背景来看,支持股市走牛的因素犹存。过去二十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赖商业银行的信贷扩张,未来十年,中国的创业热潮将主要依靠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股权融资时代通常需要多元化的资本市场结构,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和股权众筹平台,同时,还需要大量辅导企业并购、重组、资产运作和上市的投资银行和保险、信托等其他金融服务机构,从这个意义上,未来十年,是中国的创业时代,也是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发展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