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确实是有点反直觉的现象。资金净流入,说明买的比卖的多,ETF怎么还会下跌呢?
一、什么决定ETF净值涨跌? ETF的底层组合资产
与股票价格的运行逻辑不同,ETF被动跟踪指数,资产净值主要由底层资产组合(即一篮子股票)的实际价值决定。
因此,ETF价值由底层股票决定,而不是由买ETF的资金决定——就像礼品卡价格由能兑换的商品价值决定,而不是买卡的人多少决定。
二、ETF净流入说明什么? 看好并持有VS短期套利
ETF有两种投资方式:一是二级市场买入,二是一级市场大额申购。
第一种投资方式,只是从其他人手中获得已有的份额,属于存量交易,不会创造新的份额;只有第二种投资方式,一级市场大额申购,才能带来ETF份额增加。
ETF资金净流入计算公式:
这其中包括了长线持有的资金;也包括不少利用ETF一二级市场价差做套利的短期投机资金。
ETF有两套价格:
二级市场买入的价格,实时变动;
一级市场净申购的价格,是根据成份股计算的实际价值(又称为IOPV参考净值)。
当两个价格出现差异,即二级市场价格>IOPV参考净值(出现溢价),不少资金会通过一级市场申购再卖出,赚取价差。
图表:ETF一级市场IOPV净值和二级市场价格
三、ETF资金净流入有什么参考意义呢? 情绪风向标、大资金动向等
1、情绪风向标意义
从全市场维度来看,如果权益类ETF整体净流出,同时债券及商品类ETF净流入,说明资金整体上避险情绪较高(注:情绪不代表总是对的);
2、机构等配置型资金动向
例如:7月以来,A股宽基类ETF累计净流出2038亿元,而行业和主题类ETF累计净流入1142亿元,同时港股相关ETF累计净流入1431亿元(其中非QDII的ETF净流入1048亿元)。
中信证券估算:机构资金减配A股ETF规模约为1467亿元(2038-1142×50%),与流入港股相关ETF的规模(1431亿元)基本持平,大体反映出:机构对ETF的配置有明显的“减A增港”特征,也意味着很多机构配置型资金在近期市场上行过程中选择“高切低”;
3、巨量资金“托底”
汇金等大资金多次在市场急跌时出手,公开表示买入ETF,为市场“托底”。
4、上涨且净流入值得留意
当ETF净值与资金流向出现“量价齐升”的同向关系,尤其是规模较大的ETF,上涨阶段顶住抛压仍然净流入,说明市场看长做多,博弈更大空间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