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A股市场自设立至今,经历了交替的多轮大牛市和大熊市行情。通过梳理这些行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清楚每一次牛市和熊市行情产生的原因,从而判断未来出现牛市或者熊市行情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根据历史图表,和股市成长发展的各个阶段,将我国股市的牛市和熊市行情划分为几个时期。
1:1990—1994年的前两轮牛市和熊市
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以后,挂牌股票仅有8只,人称“老八股”。当时交易制度实施1%涨跌停板(后改为0.5%)限制,股指从96.05点开始,历时2年半的持续上扬,终于在取消涨跌停板的刺激下,一举达到1429点的高位。
冲动过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仅仅半年时间,股指就从1429点下跌到386点,跌幅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难怪有人说,还是早期的股市炒起来爽。
图1 我国股市前两轮牛市和熊市
2:1994—1996年的第三、四轮牛市和熊市
这次牛市只有3个交易日!股市受到管理层关闭国债期货消息的影响,全面暴涨,3天时间股指就从582点上涨到926点。本轮行情充分反映了我国股市对相关“政策”的敏感程度,“政策市”的说法也被投资界普遍接受。
图2显示了1994年至1996年这两年中的牛市和熊市变化。
图2 第三、四轮牛市和熊市
3:1996—2001年的第五、六次牛市和第五次熊市
这次的牛市俗称“5·19”行情,多数的投资者都记忆犹新,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将上证指数推高到2000点以上,并创出2245点的历史最高点。伴随一轮波澜壮阔的大牛市,证券投资基金也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发展。
图3显示了1996年至2001年这五年中的牛市和熊市变化。
图3 第五、六次牛市和第五次熊市
4:2001—2008年的第七次牛市和第六、七次熊市
“5·19”行情过后,市场最关注的就是股权分置改革。投资者普遍认为这是利空因素,解决股权分置也成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从2245点一路下跌到998点。经过这轮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A股市场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轮行情也在悄然酝酿当中。
这次行情是最具有基本面支撑的行情,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人民币升值、公司业绩的不断增长、QFII等诸多利好支撑着这轮牛市,从998点开始,创出6124点的历史最高点,整整涨了513.49%,这是中国股市到目前为止最为波澜壮阔的一轮大牛市。
全国制造业和地产等支柱产业泡沫显现,危机四伏,在投资者普遍对行情盲目乐观之际,股指则开始一路下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指数随之一泻千里,仅一年时间,股指便从6124点狂跌至1664点。
图4显示了2001年至2008年这八年中的牛市和熊市变化。
图4 第七次大牛市和第六、七次大熊市
5:2008—2014年的第八次牛市和第八次熊市
随着四万亿救市计划、十大产业振兴计划相继推出,大盘资金面空前宽松,大量资金进入股市交易。同时因为之前高位被套牢的很多机构资金也有解套的需求,所以在众多因素的促进下,推动了这一轮牛市行情的发展,上证指数最高上涨到了3478点。
当大盘上的资金被耗尽以后,真正漫长的熊市下跌行情逐渐展开。自2009年至2014年,我国股市经历了连续五年的熊市下跌。在下跌趋势中,完全没有像样的反弹行情出现,投资者的交易也极其清淡,大盘都被看空气氛笼罩。
图5显示了2008年至2014年这六年中的牛市和熊市变化。
图5 第八次大牛市和第八次大熊市
6:2014—2016年的第九次牛市和第九次熊市
熟话说,来得快走得更快。上波牛市后期融资、配资翻倍、翻几倍地入市,泡沫被短时间吹大,后续资金再也无法维持每天一万亿的巨幅成交量。恶性循环从此开始。大盘墙倒众人推,个股7个跌停下挫,无人可逃。之后又是两次快速跌停,基本把这次全民炒股的老中青三代全部套牢,我把它称为“530暴跌+99年千年虫大恐慌”的结合,死伤无数……
图6显示了2014年至2016年中的牛市和熊市变化。
图6 第九次大牛市和第九次大熊市
经过以上梳理我们发现,我国股市总是在牛市和熊市中不断轮回,因此我们可以确认第十次牛市一定会来,大家应该期待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