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宠儿到科指垫底,小米集团在智能手机与电动汽车的双重逆风中艰难前行。
这一下跌使得小米市值较其在六月逼近2000亿美元时的辉煌大幅缩水。
股价表现
小米港股自九月高点以来已下跌近三成,在此期间位列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跌幅榜前列。
截至11月7日,小米股价再跌超3%,报收42.1港元,较今年六月最高点已跌逾30%。
高盛主经纪商业务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对小米的空头押注在过去一周激增53%。
在过去两周内,养老基金和对冲基金主导的卖盘占据主导地位。
存储芯片价格上涨是挤压小米利润的主要因素之一。
根据InSpectrum Tech数据,十月移动DRAM合约价上涨21%,达到2022年七月以来最高水平。
汇丰控股预计,第三季度价格可能再涨10%。
摩根大通分析师戈库尔·哈里哈兰表示,“我们仍处于存储芯片的一个超级周期”。
对小米这类公司而言,“利润率会承压,因为这些成本不可能全部转嫁给消费者”。
在苹果iPhone 17销售强劲的背景下,小米涨价空间尤为有限。
此外,电动汽车业务面临挑战。虽然小米正忙于提升电动车产能以满足订单需求,并且创始人雷军表示该部门今年目标是实现盈利。
但巴克莱银行分析师指出,小米的物联网业务收入也可能较去年因政府补贴带来的大幅增长有所回落。
高盛研究团队近期下调小米目标价,给出的理由包括:存储芯片价格上涨压制智能手机毛利率、AIoT业务增速放缓至个位数、电动车二期工厂延期影响交付。
机构观点
高盛表示,对安全性、工厂延迟以及电动车需求不足的担忧,促使对冲基金加大了看空押注。
对冲基金的反馈认为,小米“至少在短期内是共识性的做空/卖出标的,因为缺乏催化剂”。
不过,汇丰研究仍维持小米“买入”评级,只是将目标价从75.9港元下调至65.4港元。
他们认为小米股价自9月初以来下跌了22%,是由于公司推迟电动车产能扩张及市场对电动车能否及时交付的担忧。
尽管近期疲弱,由于小米强大的执行力,汇研仍对其核心业务的高端化策略充满信心。
从积极面来看,小米股价的下跌让其估值更具吸引力。
目前其预估未来市盈率约为19倍,只有年初高点的一半。
内地投资者正在持续加仓,通过交易互联机制连续十三日净买入小米股票。
目前该股仍有47个买入评级,对比之下只有3个持有和2个卖出。
中信证券近期研报维持对小米的“买入”评级,预计小米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将于2025年三季度扭亏为盈。
浦银国际也重申小米的“买入”评级,虽然小米三季度的IoT板块成长面临压力,但是预期小米的汽车业务或将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
小米股价的下跌已使其估值变得更具吸引力,目前其预估未来市盈率约为19倍,只有年初高点的一半。
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连续多日净买入小米股票,显示部分资金认为当前股价已进入合理区间。
市场对小米的长期竞争力仍存信心,中信证券认为,随着汽车交付量增加,小米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部门将于2025年三季度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