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股王:年前香港科网股泡沫覆灭记

原标题:告别股王:18年前香港科网股泡沫覆灭记

今年9月份中旬,一贯喜欢盯着腾讯的彭博社,突然史无前例地加重了“语气”,在其网站首页刊发了这样一则报道:

这则新闻说的什么,大标题已写得明明白白,相信不需要我再来翻译。

昔日股王“虎落平川”,股价年内跌去四成,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而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却是港股科网股的“集体沦陷”:

龙头腾讯股价近乎腰斩自不必说,新经济的代表小米、美团接连破发,有“准股王”之称的舜宇光学科技,也从6月份174港元的最高点,一路滑到今天的73.5港元……

又一个科网股“受难”的季节?科网股的泡沫又要再次破灭了吗?

非也,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在见过世面的香港股市面前,似乎一切眼前事,都能从故纸堆中找出鲜活的教训。

比如,在18年前,香港市场同样有一位“股王”,同样是科网股,行业龙头,同样,曾经被无数人看好、持有……

“八号仔”,曾经真正的股王

“八号仔”,在俏皮的粤语的演绎下,听起来一个可爱至极的小名,却是不少香港股民心中不可磨灭的痛。

因为股票代码为“00008”,电讯盈科被曾经热爱它的投资者亲切地称呼为“八号仔”,简称电盈。

就在18年前,一直到港股市场的科网股泡沫跟随纳斯达克一同爆灭之前,电盈都是一家在声名与体量都不输今日之腾讯的明星上市公司,或者我们也可以称它为昔日的“股王”。

昔日“股王”电盈的“战绩”,却是今时任何一只“股王”所远不能比。

这只股票当天成交额18.7亿港元,比汇丰控股还高150%,以一只股票的体量,独自担起整个香港市场全日成交的六分之一!

——如果没有那一年撼天动地的科网股泡沫大破灭,这必将是一件既造福了广大股民,也促活了资本市场,更为香港转型科技港立下汗马功劳的大事件。

可惜随后发生的事情却完全朝着相反的方向狂奔,三个方向无一幸免。

科网股:起高楼,楼塌了

电盈之所以这么牛,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它的背景。

电盈是李家的公司,李是李嘉诚的李,也是超人次子李泽楷的李。

1998年3月,彼时的特首董建华特别成立了创新科技委员会,探讨香港如何在已有的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外,再发展一个创新科技中心。

1999年3月,特区政府公布在香港的薄扶林兴建数码港,随后特区政府将该项目的开发权批给了李泽楷旗下的太平洋世纪集团。

李泽楷取得数码港开发权后,收购一只小型“仙股”公司德信佳,将其易名为“盈科数码动力”公司,并将数码港项目注入,实现借壳上市。

2000年,原母企英国大东电报局有意将香港电讯出售,李泽楷的盈科数码动力得到中银、汇丰等组成的银团提供110亿美元巨额贷款,以总代价2900亿元“蛇吞象”收购香港电讯。

关乎全港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紧贴时代大潮的网络科技股、香港第一家族李家的实力与信誉背书、“蛇吞象”拿下香港“中移动”的跨越式发展——历史的转轮就这样转到了李泽楷和电盈的跟前。

“2000年初试牛刀,第一只就买电盈,因为觉得系行业龙头,主席阿爸又是李嘉诚。”这是一位电盈的忠实股民的心声。

疯狂的电盈只是2000年前后香港科网股狂潮其中一例。

李家动作很大,郭家也不甘示弱。由新鸿基地产投资的科网股新意网的国际配售及公开招股分别超额认购55倍及217倍,挂牌首日股价上升45%。

2000年香港创业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共有47家,创业板总市值也从刚开始的数十亿港元,升至近1000亿港元。

只是彼时,全球的科网股泡沫都在摇摇欲坠。

2000年3月10号,破碎自纳斯达克突起,指数自高位5048.6点一路下挫,一个多月内跌破3500点,跌幅近1/3,到2001年下半年跌至只有1100点,市值蒸发八成。

恒生指数则在2000年9月开始调整,一个多月已从18000点狂坠至14000点,前文提到的电盈等龙头企业股价跌幅达八成,一些中小票更是达到了九成。

直到2003年4月,恒生指数已跌至8409点的低位,较18000点的高位回落了近55%,创业板指数则跌至105点,累积跌幅超过九成。

楼起时有多疯狂,楼塌时便有多惨烈。

世上本无股王,无聊的人多了就有了

而这份痛却是说不出的。

电盈的散户投资者中,一位黄姓股民的故事最为典型,他在2000年2月电盈股价已跌至18、14港元之际分两次出手,前后投入460万港元。

为何在电盈股价猛跌之际仍然大胆入市?黄生说,不是出于价值投资这种深奥理论,而是凭着对“八号仔”的信任。

几十年来,他们一大捆一大捆地把香港电话的股票买回家,放在床底囤着,而且只买进不卖出,将其视为存放资金的可靠之处,安稳地等着收息养老。

此外还有更具本港特色的理由:港人一度对于李泽楷的“财技”颇为称道,而且电盈背靠李嘉诚财团,许多香港人都觉得,老板李泽楷如此能干,而且有一个有钱老爸,投资这只股票肯定是没错了。

只是朴素的股民却永远地忽略了一个事实:电盈的基本面。

有时候财计好并不是什么好事。许多年以后,内地不还诞生了一位长袖善舞的贾会计?

当电盈还叫盈科数码动力时,它就在进行疯狂的收购,连续买入十几家互联网公司,在收购途中,还不断配售或增发新股,这使得公司股价不断上涨。

可要维持如此高的股价,需不断寻找收购标的,做交易与做业务的基因大不相同,或许执着于做交易的时候是永远看不上苦哈哈地做业务。

这使得电盈必须不断收购,不能停,一旦停下来,上涨的逻辑便不再成立。

“蛇吞象”式地收购香港电讯绝对是一记神来之笔,可自此背上了11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第二年便出现了亏损数十亿的报表。

这次并购完成不久,互联网泡沫破裂,电盈的股价暴跌;到2000年底,总市值仅剩450亿港元,到2002年10月,更跌到只有208亿港元,较峰值跌去超过九成。

直到今天,“八号仔”的股价还在4块多徘徊。这便是老百姓们热烈追捧的“八号仔”的回馈。

当年的媒体也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地充当了“帮凶”,一份剪报显示,当盈科数码动力用超乎寻常地技巧拿下香港电讯时,有媒体这样慷慨陈词:

“在世界迅速进入资讯科技的年代,如果一个企业的科技概念受到市场广泛认同,即使它只有很少的实质资产,甚至没有业绩,仍可在金融市场筹得巨资,通过收购合并,购入有实质业务的资产,化虚为实,以小吞大,创造企业高速壮大的奇迹。”

世上哪来的什么真正的“股王”?还不都是大众集体幻想出来的。

历史当然不会重复,但历史需要总结

香港这个地方极有趣,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里的人很善于反思。

在2000年科网股泡沫破灭之后,港人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其中一条被记录在册:

“特区政府借助网络股热潮积极推动香港朝知识型社会转型的方向是值得肯定的,但网络科技公司无论是人才培养、业务发展还是盈利模式的建立,都需要一个过程。

如果公司长期缺乏实质的盈利支持,不管其概念如何美好,其股价泡沫最终都会破灭。长远看,股价永远由实质的盈利所支撑,这是投资市场的真理。”

历史镜头返回18年后的今天,我们再看今日之腾讯、小米、美团、舜宇……貌似还是要长舒一口气。

据香港媒体去年7月份的一次调查,彼时腾讯已复现当年电盈之“辉煌”,成为在港投资者的必买股。(其实内地的港股投资者也基本存在这一现象。)

用香港本地著名股评人“陆叔”的话来说,“当时八成人有投资电盈,电盈什么都收购,才杀伤力这么大……腾讯不一样,不会乱收购。”

一年多之后的今天,该数据不知如何。

只是经历过18年前那次超级洗礼,声誉、观感、想象都已不再重要,“股价永远由实质的盈利所支撑,这是投资市场的真理。”

历史当然不会重复,但历史一定需要总结。

参考资料

1、《香港证券市场全透视》,中信出版社

2、《电盈血的教训 腾讯未完的梦》,香港经济日报

3、《电盈“八号仔”成为港人心中的痛》,凤凰卫视

4、《电盈门徒之殇》,南都周刊

5、《那些曾经的互联网+牛股》,向小田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END
0.一只跌了18年的股票,36万股东被套,市盈率11倍,年利润124亿!该股上市18年跌了18年,发行价6.6,现股价8.47,上市以来涨幅41%,早期股票发行是核准制,那时新股很稀缺,不少股票上市后会涨几倍,个别的几十倍。 而这只股票上市后涨到过59.85,涨幅906%,与其它新股上市涨幅差不多,就那以后股票开启漫长的下跌之路,急跌是2007年上市当年的10月到2008年的12月。 jvzquC41zwkrk~3eqo522;5:47>5388796;4;<>
1.个买了十几年股票的市场老兵,经历过各种黑天鹅腰斩,18$上海电力(SH600021)$情绪发泄完了,还是要复盘。作为一个买了十几年股票的市场老兵,经历过各种黑天鹅腰斩,18年中兴被制裁,膝盖斩到8块,都没有今天的挫败感强。因为自己认为已经掌握了规律,结果屁都不是。 搞了这么多年,股票一直是个娱乐,直到前年才想要认真去做交易,觉得只要坚持学习,股票是普通人可以长期稳定jvzquC41zwkrk~3eqo583@83:8<798883886397Aawmda|twtek>wphdckjvejwf
2.告别股王:18年前香港科网股泡沫覆灭记股王新浪财经就在18年前,一直到港股市场的科网股泡沫跟随纳斯达克一同爆灭之前,电盈都是一家在声名与体量都不输今日之腾讯的明星上市公司,或者我们也可以称它为昔日的“股王”。 昔日“股王”电盈的“战绩”,却是今时任何一只“股王”所远不能比。 1999年5月4日,盈科数码动力(电盈前身)借壳上市复牌当天,股价从停牌前的0.13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tvxhm1jqtvxhm1jqtvxhmpg}t1;53:/72/:91fqi.kqrwvwkb;A;345>/uqyon
3.A股最大骗局?利润百亿却连跌18年,36万股东深套其中,真相令人死不1/4 一只股票跌了整整18年,36万股东深套其中,业绩却年年飘红,年利润高达124亿!市盈率仅11倍,股价从发行价6.6元跌宕至如今的8.47元。这背后是A股市场的荒诞现实,还是投资者集体踩坑的悲剧?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只“奇葩股”的真相!相关图集 评论 暂无评论 热门jvzquC41yy}/uxmw0eun1ynevwxf1B98586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