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看似简单,但想真正实现稳健收益,必须掌握两大核心技能:看懂走势图背后的逻辑,找准买卖时机的关键信号。本文将结合场外基金与场内基金的不同特性,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拆解实战技巧,帮助投资者建立系统化的决策框架。
1. 净值走势图:识别支撑位与压力位
净值图中的高低点连线构成技术分析的核心框架。当基金净值连续多次在某一价位止跌反弹,该价位即形成支撑位;反之,若多次冲高回落,则构成压力位。例如,某基金净值在1.2元附近三次触底反弹,可视为强支撑位;若多次冲击1.5元未果,则1.5元成为压力位。
操作策略:净值跌破支撑位时需警惕下行风险,突破压力位且站稳3个交易日以上,可视为趋势反转信号。需注意,新基金因历史数据不足,支撑压力位参考价值较低。
2. 业绩走势图:横向对比定优劣
业绩图需同时对比三条曲线:本基金净值线、同类基金平均线、沪深300指数线。
场内基金(如ETF、LOF)实时交易,其走势图与股票高度相似,需掌握两大技术工具:
1. K线形态:捕捉趋势转折点
2. 均线系统:判断多空力量对比
1. 买入时机:分场景决策
2. 卖出时机:设置止盈止损线
3. 特殊时点把握
基金走势图是市场情绪的量化呈现,买卖时机是投资纪律的具体体现。建议新手投资者从跟踪沪深300指数基金开始练习,逐步建立"技术面+基本面+情绪面"的三维分析框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