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图据IC photo
6月21日,红星新闻记者获悉,营山警方接到报案后,随即成立专案组展开侦查,并先后抓获30余名犯罪嫌疑人,目前,相关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先后被移送起诉。其中一名被公诉机关认为系诈骗窝点骨干分子的小伙,在离开诈骗窝点后,隐瞒相关经历,被抓时已成为一名辅警。
【1】
加入股票交流群投资10万元结果无法提现
2020年6月,专案组民警前往江西吉安,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将20余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2021年初,专案组民警再次前往江西,将剩余的另外几名嫌疑人抓获归案。
【2】
按“话术剧本”烘托、吹捧“老师”诱导受害人投资
据公诉机关公开的起诉书内容显示,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中旬,封某某伙同黄某某在江西省吉安市架设诈骗窝点,以“xx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的名义对外发布广告招聘业务员,各自招聘的业务员分属“封某某组”、“黄某某组”,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业务员。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1992年出生的封某某是江西本地人,大学本科学历。
据公诉机关公开的起诉书内容显示,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中旬,封某某伙同黄某某在江西省吉安市架设诈骗窝点,以“xx广告传媒有限公司”的名义对外发布广告招聘业务员,各自招聘的业务员分属“封某某组”、“黄某某组”,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业务员。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1992年出生的封某某是江西本地人,大学本科学历。
据悉,该诈骗窝点实行公司化管理,统一提供工作手机、电话卡、网络、办公场地、客户电话清单、住宿等,统一规定上下班时间。办案民警李警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虽然“封某某组”和“黄某某组”的业务员分组不同,但是两组人员的办公区域是紧挨着的,除熟人推荐介绍外,不少业务员是通过封某某、黄某某在“58同城”、“BOSS直聘”等平台发布的招聘信息进入公司,业务员的主要任务是给受害人拨打电话邀其炒股实施诈骗,“有些是业务员自己给受害人拨打电话,有些是业务员通过电话机器人给受害人拨打电话”。起诉书内容显示,部分业务员在职期间累计对外拨打诈骗电话上万次。
事实上,这个“股票交流群”里的不少人是公司业务员充当的“水军”,而像李女士这样接到电话进群的投资者,不过是他们的围猎对象。据悉,公司业务员会使用多个工作微信号加入“股票交流群”,充当助理、水军,发送直播间链接,按照“话术剧本”烘托、吹捧“老师”、推荐股票、活跃气氛,诱导有投资、炒股需求的客户参加“创赢计划”,下载提前制定好的APP进行开户入金投资,通过后台掌控、修改数据等方式,利用通讯、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
【3】
90后小伙离开诈骗窝点一年后落网
被抓时已成辅警,正和未婚妻拍婚纱照
梳理公诉机关公开的起诉书内容不难发现,30余名涉案人员中,学历既有初中文化,也有高中、大专甚至本科文化。办案民警介绍,“业务员”在联系受害人时,都会有一套专门的话术。
梳理公诉机关公开的起诉书内容不难发现,30余名涉案人员中,学历既有初中文化,也有高中、大专甚至本科文化。办案民警介绍,“业务员”在联系受害人时,都会有一套专门的话术。
2019年2月中旬至6月期间,90后小伙高某曾在该诈骗窝点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管理人员。据高某事后交代,他主要负责统计“封某某组”、“黄某某组”所有业务员的工作绩效情况并上报,在封某某、黄某某的安排下,通过QQ联系上家购买客户的电话号码并发放给各业务员,并监督各个业务员的日常工作。
本案公布的起诉书内容中,关于高某身份信息内容一栏显示,高某系大学专科文化,辅警。
办案民警介绍,高某在该诈骗窝点待了不到半年,因个人家庭原因离职。之后,高某对外隐瞒其曾在诈骗窝点从事过违法行为的事实。2021年初,在江西吉安当地警方配合下,高某被抓获,当时,他已经成为一名辅警。“这个案子以前没破,他单位也不晓得他曾在诈骗窝点干过,现在案子破了,应该是当不成辅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