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杨华” 身份造假:三大破绽藏不住
1. 官方资质 “零痕迹”
正规券商分析师需在 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登记备案,输入 “杨华 + 兴证证券” 查询,结果显示 “无匹配执业人员”;
兴证证券 2024-2025 年公开披露的分析师团队名单、投顾人员名录中,均无 “杨华” 相关信息,且官方 2025 年 3 月专门发布《关于防范 “杨华” 假冒我司人员的声明》,明确其与公司无任何关联。
2. 人设细节 “全漏洞”
骗子宣称 “杨华曾任职华尔街投行”,却无法提供具体机构名称、任职年限;展示的 “海外博士学历”,未透露院校名称,且无法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查询;
其直播中提及的 “过往操盘案例”,如 “2023 年带领客户抓住某妖股翻倍行情”,经核查该股票当时流通盘极小,且无机构资金大规模介入,纯属虚构。
3. 沟通话术 “露马脚”
正规投顾绝不会用 “保证收益”“稳赚不赔” 等话术,而 “杨华” 在群内频繁承诺 “跟着做融券,每周至少 15% 收益”,违反《证券法》中 “禁止证券从业人员承诺投资收益” 的明确规定;
当投资者要求提供兴证证券工牌、内部办公场景照片时,“杨华” 要么推脱 “公司规定不能外露”,要么发送 PS 痕迹明显的虚假图片(如工牌上的公司 LOGO 比例失调、字体模糊)。
二、“融券做空协议转让” 陷阱:四层谎言拆解
1. 业务性质 “假”:根本不存在 “协议转让” 模式
正规融券业务是投资者通过券商向证券金融公司借入证券卖出,全程通过券商交易系统完成,不存在 “个人与个人”“机构与个人” 的协议转让形式;
监管明确规定:融券交易标的需在交易所公布的 “融资融券标的证券名单” 内,且交易价格、数量受市场规则约束,无法通过 “私下协议” 定制。
2. 准入门槛 “假”:绕开监管是骗局借口
正规融券需满足 “50 万元资产 + 6 个月证券交易经验” 的硬性门槛,且券商需对投资者进行风险测评,不符合条件者严禁参与;
骗子宣称 “通过特殊渠道,零门槛参与融券做空”,本质是利用投资者 “想低门槛赚高收益” 的心理,实则为后续诱导转账铺路。
3. 收益承诺 “假”:违背市场基本规律
即使是正规融券业务,收益也受市场波动影响,且存在 “融券保证金追加”“证券被强制平仓” 等风险,绝无 “每天十几个点收益” 的稳定情况;
据 Wind 数据统计,2024 年全市场融券投资者平均年化收益约 - 3.2%(受市场下行影响),远超 10% 的月收益承诺,明显违背市场规律。
4. 操作流程 “假”:脱离正规交易体系
正规融券需通过券商官方 APP(如兴证 “优理宝”)操作,资金由第三方存管银行监管,买卖记录可在交易所系统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