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非法荐股乱象:大被点名后仍活跃,以免费咨询为名引流收钱

据新华社7月6日报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

南都记者注意到,日前,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披露《北京辖区不具备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资质机构名单(第七批)》,多个“荐股大师”“财经自媒体大V”被点名。然而,南都记者发现,严管之下,部分被点名的“大V”仍活跃荐股领域,有的藏身微信群聊,有的多次更换马甲。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社交平台多为“荐股大师”们的引流工具,微信、QQ及各类App等隐匿性更强的平台才是真正的活动场所,目的多在于收费。除诱导投资者付费购买荐股服务之外,“荐股”名目之下,还曾有非法牟利者以此为名实施诈骗。

违规:多个荐股大V被点名后仍活跃

4月21日,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披露《北京辖区不具备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资质机构名单(第七批)》,监管重拳再度挥向非法荐股。

该局表示,名单中的场外配资或投资平台、财经自媒体存在极高风险,其运营主体不属于北京证监局监管对象,同时提醒广大投资者提高警惕,远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避免财产损失。

《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第七条明确规定,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的人员,应当具有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第三十二条规定,证券投资顾问不得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公众媒体,作出买入、卖出或者持有具体证券的投资建议。

然而,南都记者调查发现,严管之下,被点名的“财经大V”各出奇招。隐秘的角落处,依旧暗流涌动。

有的藏身在微信群聊。微博博主“王金生”仍在更新与股市交易相关的信息,且据其5月12日发布的微博显示,其在一个超过400人的微信群里指点股票交易。6月至今,该博主还在微博发布了多篇付费专栏文章,用户需付费才可阅读。

有的则多次更换马甲。微博博主“天津股侠”在4月30日发布长文表示,自己对股市指数“判断错了”,因此封博,“这篇文章就是最后一篇了。明天起我的微博停止更新。”5月1日,一个名为“天津侠叔”的新微博发文称,“天津股侠是侠哥自媒体的上半场,天津侠叔是侠哥自媒体的下半场”,并且表示账号“天津侠叔”将继续记录该博主的炒股日志。5月6日,该微博发布更名通知:“原天津侠叔微博账号昵称改为新侠客行,其余不变。”截至7月5日,该账号已有13万名粉丝。

还有的试图撇清关系。微博博主“小红帽爱股票”在被点名后发布免责申明称,“本媒体观点仅供大家参考,所举例个股不作投资建议,自行买入盈亏自负,与本人无任何关系。”

除了被点名的几位财经博主之外,还有不少“股神”活跃在微博、知乎、小红书等平台。

生意:免费交流背后的花样付费

事实上,微博、小红书、知乎等公共社交平台多为他们的引流工具,微信、QQ、App等隐匿性更强的平台才是真正的活动场所,目的多在于收费。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除教学收费以外,宣称“免费”的外衣下,还存在入群收费、入圈收费、微博真爱粉丝专属等花样收费套路,其中不乏涉嫌违法的灰色地带存在。

“股市干员xx”引流贴。

微博“股票推荐”超话中,一位自称“职业炒股、靠炒股养家、中国第一批股民”的微博用户“股市干员XX”每天分享自己在Q群中指点股市操盘的情况,并称其运营一人数过千的四年老群,入群收费为135元/月,一次性交付半年群费,即810元。

用户缴费账单截图显示,收款方账户为“*云”,系个人账户。“股市干员XX”表示,入群后“买点卖点仓位后续操作都会告诉”。

“新人”缴费过程及收付款页面。

根据《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上述行为可能涉嫌违规。该文件第二十三条规定,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应当以公司账户收取。禁止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及其人员以个人名义向客户收取证券投资顾问服务费用。

涉嫌非法荐股的情况也存在于小红圈、知识星球等知识付费平台中,还有微博大V开通真爱粉丝专属、V+粉丝订阅等功能,他们往往利用平台收费入圈等相关功能创造私密交流圈。

一名财经博主开通真爱粉专属功能,称“放这种图好像安全一点”。

“财经XXX先生”曾在微博表示,“放这种图好像安全一点,上次的那些有我成本价的好像都被屏蔽了”,下方形似股票交易界面的图片被模糊处理。点击查看后显示“成为Ta的真爱粉即可浏览图片和Ta的全部专属内容”,而成为真爱粉需要“支付960元/月支持TA”。

此外,短视频平台上,部分以免费交流为名的短视频实则也指向付费服务。

昵称为“汇X财经”的账号发布多款短视频称“纯聊股票,不注册,不收费,不下载。”随后,南都记者根据指引添加了一位宣称是上海汇x财经的人工客服企业微信号。

起先,该客服主动发送免费学习资料,此后开始诱导开办会员。对方向南都记者表示,成为会员后可“提供详细【股票代码】+【入池价格】参考买入+【入选理由】,【点评日报】给到【防守位】+【落袋位】可以参考止盈、止损”,并称会员的信息推送服务将由“XX云智投”App提供,“因为它有更好的时效性和隐秘性”。同时客服称,会员指导价原价2998/年,现价为998/年,而后再度降为580元/年。

上海汇X财经客服声称有人两股浮盈19701元,1万操作赚3000+,3万操作赚9000+。

期间,为说服南都记者开办会员,对方曾连续一周发起微信通话,多次介绍成功案例,并借此频繁询问要不要“花点小钱跟上”。

对方声称,有人“两股就浮盈19701元”,甚至表示,“如果1万操作(某股票)赚3000+,如果3万操作(某股票)赚9000+”。

套路:博取投资者信任后诱骗

除诱导投资者付费购买荐股服务之外,还有不少非法牟利者以“荐股”为名实施诈骗。

警方曾通报,不法分子在社交平台内大规模发布投资理财信息,在与用户取得联系后,诱导其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App投资,初步小额投资试水,以高利润回报取得用户的信任后,再诱导用户加大投入,进而实施诈骗。

广州反诈服务号5月15日发布的《广州一周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通报》就提到一则相关案件。

陈某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炒股的文章,添加了文章里发布的微信,对方将陈某拉入一个炒股的群。“股票导师”在群里进行荐股和行情分析。陈某发现群里的人按照“导师”的分析都赚到钱,就按照“导师”的指引下载微*贷2021版App进行操作。最初几笔投资账面显示赚到钱,陈某便加大投入。两周时间内,陈某陆续投入近100万元,但在提现时却发现账户已被冻结,方知被骗。

此外,荐股的另一种套路是实施“抢帽子”操纵行为,特指证券机构及其从业者公开评价或推荐自己买卖或持有的证券,通过期待的市场波动取得经济利益的行为。

其中比较知名的是证监会处罚的非特殊身份主体从事“抢帽子”操纵市场第一案。

2015年3月至11月,上海知名主持人廖某强利用其知名证券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在其微博、博客上公开评价、推荐股票,在推荐前控制使用包括其本人账户在内的13个证券账户先行买入相关股票,并在荐股后的当日或次日集中卖出,牟取短期价差。依据《证券法》相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廖某强没收违法所得4310万元,并处8620万元罚款。合计罚没约1.3亿元。

事实上,近年来,有关部门一直对此类“非法荐股”行为持高压打击态势。

2020年6月,证监会曾发布风险提示,提示投资者警惕“庄家”“大V”的联合诱骗。证监会指出,“庄家”联合所谓的股市“大V”“股神”“投顾”“专家”们,博取投资者信任后,再诱骗投资者限时、现价、全仓跟随买入,实际是为庄家出货接盘。股价暴跌投资者醒悟时,炒股交流群、荐股直播间已被关闭清理,“庄家”“大V”们也已不见踪影。

2020年以来,证监会多次提示场外配资风险,并于9月份启动了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各地证监局在密集查处相关违法行为,投资者务必对“股市黑嘴”“非法荐股”“场外配资”等各类违法活动提高防范意识。

整治:亟待多方参与治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向南都记者指出,非法荐股行为通常都是短线操作,经济学上严格定义来说是属于投机行为,而非投资行为。非法荐股行为不仅违法,而且使得投资者、公司及资本市场都面临巨大风险。

非法荐股乱象为何屡禁不止?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科技研究室主任尹振涛向南都记者表示,以前,非法荐股多通过电话、短信等形式开展。随着互联网时代发展,非法荐股也不断演变出新的形式,法律和监管可能也难以及时跟上这些形式的变化。

盘和林也指出,不少非法荐股行为实现了“数字化”,比如采用微信公众号、QQ、博客等互联网平台进行所谓的“投资教育”,这使得其违法行为隐匿性增强,更有甚的违法机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让监管更加困难。

南都记者注意到,针对屡禁不止的非法荐股现象,除监管部门之外,有关互联网平台已多次对相关违法信息进行处理。2019年3月,微博股票官方微博曾发文称,对微博内存在的违法荐股行为,以及利用微博平台导流至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知识星球或第三方平台开展非法投资咨询服务的信息和账号进行清查处置。站方对发布违规账号予以关闭,共关闭158个账号。

几家涉及知识付费增值服务的平台也曾出手严管付费荐股行为。2020年8月,知识付费平台小红圈App在相关公告中表示,小红圈将持续开展对非法荐股的安全监控,严格禁止荐股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月,知识星球也曾发布类似公告称,将针平台内相关荐股等违法违规行为从严管理,对恶意账号从严从重处罚。

谈及整治建议,尹振涛认为,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增强自身科技能力的建设。非法荐股多发生在互联网场景,通过人为监测很难全面打击。监管部门与平台、互联网企业之间应建立监测系统,并根据荐股的形式的变化,不断对这一系统进行迭代,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要有顺畅的投诉反馈机制,而不是等事态严重再来解决问题。同时,监测到问题之后,也要对违规问题的涉事主体进行严厉处罚。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治理的生态体系。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监管部门身上,也不能完全依靠平台治理。”尹振涛说。

盘和林建议,首先,监管部门应该保持高压的监管态势,建立并完善非法荐股监管机制,例如QQ、微信、贴吧等平台,联合网信部门和证券部门、公安部门全关监管,加大处罚力度。

对个人而言,需要通过正规的渠道学习股票知识购买股票,咨询正规的证券机构,以维护自身的利益。

就公司而言,需要建立好预警机制,增强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同时辅助好监管部门打击监管非法的股票推荐行为,帮助资本市场建立一个合法的、有规则感的,公开的透明的环境。

THE END
0.惊呆!投顾公司荐股合法吗能退费吗?投顾荐股服务费可以退的!只要是交了投顾公司服务费怎么退? 交了投顾公司服务费荐股一直亏怎么办? 交了投顾荐股费还是亏怎么办? 投顾公司荐股亏损服务费能退吗?“为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比如买卖时机、热点分析、品种选择、风险提示等,禁止代理客户操作。也就是说,投资顾问提供建议给客户参考,决策由客户自己做。”这才是投顾公司该做的事情。 jvzquC41ywnbp98495:/3:9890ipo8sgyu525B>2:59/c|u
1.荐股收费是否违法呢??荐股收费是违法的,只有有金融牌照的正规券商才可以推荐股票收费,不建议通过非正规渠道荐股收费,如果你有荐股的需求,直接找正规券商就可以,他们的老师都是有资格证的,可以给你提供比较有价值的建议,提前找券商的线上客户经理进行沟通,可以免费体验荐股的服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券商荐股收费方式:1、投顾服务费:券商jvzquC41nkibk7hqhqum0lto1cyl1zfa4;892;90jvsm
2.违规荐股与隐性收费问题突出,中消协最新发文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对于投诉热点,中消协提到,金融消费乱象不止,违规荐股与隐性收费问题突出。金融消费领域违规荐股、高额隐性收费以及恶意催收等乱象屡禁不止,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平秩序。 jvzquC41ycv/gjxvoqtf{7hqo1g0497724675<644:<:9;3jvor
3.同花顺推荐股票合法吗?老师收费荐股暗藏猫腻!多个股民被坑现已同花顺推荐股票合法吗?老师收费荐股暗藏猫腻!多个股民被坑现已成功退费! 同花顺是一家正规的投顾公司,本身是具备荐股资质的。但是业务员为了高额提成、业绩,向客户推销产品时夸大宣传,用其他客户的盈利情况,或者发一些“昨天买入XX,今天收入XX”等话语,诱导客户交费,说短时间内能赚回本,但是真的等到客户交了费,根本jvzquC41yy}/nrsicpmkkj3eqo546B990jznn
4.荐股收费是否合法呢??荐股收费是合法的,需要在有投顾牌照的公司,目前各大券商都是有投顾牌照的,例如中金证券、方正证券、jvzquC41nkibk7hqhqum0lto1Ouckuj1cuq0sjd4;46:9=3jvor
5.违规荐股与隐性收费问题突出,中消协最新发文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对于投诉热点,中消协提到,金融消费乱象不止,违规荐股与隐性收费问题突出。金融消费领域违规荐股、高额隐性收费以及恶意催收等乱象屡禁不止,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平秩序。 jvzq<84zkpybpkfp036kstf0eqs/ew4424;149;1e8<6:;>6434tj}rn
6.收费的个人荐股者就已经违反了《证券法》,即“无从业资格的个人不管以打赏、进群、付费文章、知识星球或者任何名义收费,收费的个人荐股者就已经违反了《证券法》,即“无从业资格的个人,不允许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他们的行为属于非法经营,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则要视具体后果、程度而定。”而如果是具有从业资格的荐股者,则可能属于违规操作。除了违反《证券法》外,有偿荐股博客jvzquC41zwkrk~3eqo5:;>9623773872:8912>7
7.向他人推荐股票并收取费用的行为违法吗,最新的规定是什么关于向他人推荐股票并收取费用的行为违法吗,最新的规定是什么法律解答 报告编号:No.20240126*** 【问题分析】您好,您所提出的是关于 【解决方案】***【具体操作】*** 去查看 免费 投诉/纠错 根据《证券法》的规定,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只能由经过相关部门批准、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jvzquC41o0<7nj|0ep5og€x1cuq04998;3<80jx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