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财讯热搜榜TOP10】运用新华睿思大数据平台,从各媒体信源数据抓取最近24小时财经新闻、事件、话题传播热度排行。
1、刘鹤与美贸易代表戴琪通话
10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与美贸易代表戴琪举行视频通话。双方进行了务实、坦诚、建设性的交流,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美经贸关系对两国和世界都非常重要,应该加强双边经贸往来与合作。二是双方就中美经贸协议的实施情况交换了意见。三是双方表达了各自的核心关切,同意通过协商解决彼此合理关切。中方就取消加征关税和制裁进行了交涉,就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产业政策等问题阐明了立场。双方同意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继续沟通,为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和世界经济复苏创造良好条件。
2、国常会部署电力煤炭供应
10月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部署重点:做好今冬明春电力和煤炭等供应。
针对今冬明春电力、煤炭供求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会议强调,保障能源安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是“六保”的重要内容,要发挥好煤电油气运保障机制作用,有效运用市场化手段和改革措施,保证电力和煤炭等供应。
此次会议部署了六项要点,分别是坚持民生优先;在保障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推动具备增产潜力的煤矿尽快释放产能,加快已核准且基本建成的露天煤矿投产达产,促进停产整改的煤矿依法依规整改、尽早恢复生产;支持煤电企业增加电力供应;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加快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建设;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3、中央文件发布 建立健全双碳标准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下称《纲要》),为未来15年我国标准化发展圈定了目标和任务。
根据《纲要》,到2025年,要实现标准供给由政府主导向政府与市场并重转变,标准运用由产业与贸易为主向经济社会全域转变,标准化工作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标准化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标准化更加有效推动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
到2035年,结构优化、先进合理、国际兼容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市场驱动、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开放融合的标准化工作格局全面形成。
4、22省份国庆旅游成绩单:四川入账509亿
2021年国庆假期刚落下帷幕,22省份已先后交出旅游成绩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10日,22省份公布国庆假期文旅数据。其中,四川省一马当先,黄金周期间接待游客6782.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9.04亿元。此外,江苏、江西国庆旅游收入均超400亿元;河南、贵州紧随其后,位于“300亿元梯队”;浙江、广西、上海、广东排序稍后,位于“200亿元梯队”;另有辽宁、云南、北京、吉林、甘肃5省份国庆旅游收入超100亿元。
5、央行行长易纲:落实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
据央行网站9日消息,央行行长易纲在10月7日参加BIS监管大型科技公司国际会议时表示,下一步将落实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实施并表管理,规范关联交易,加强审慎监管;继续完善有关制度,落实个人征信等金融业务持牌经营;遏制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的垄断行为,积极应对算法歧视等新型垄断问题。
会上,易纲指出,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中国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中国金融科技不断发展创新,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金融科技也提高了中国金融服务的效率;金融科技发展还有效助力普惠金融。
6、“能源危机”扩散 亚洲多国掀恐慌性抢购
全球能源危机愈演愈烈,继原油、煤炭之后,天然气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近期,亚洲液化天然气价格重要指标JKM甚至刷新了有统计以来的最高值,受此影响,韩国已经开始酝酿上调城市天然气价格。
伴随着能源危机的扩散,韩国、日本等国也掀起了天然气抢购潮。10月6日,亚洲液化天然气价格重要指标JKM的价格达到了56.326美元,较前一日上涨42%,为12年来最大涨幅。主要是季节性需求剧增以及欧洲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导致多国买家恐慌性购入,推高了液化天然气价格。
7、哈尔滨发布稳定房地产市场“十六条”
此次哈尔滨出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十六条举措,旨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根据最新政策,大中专以上学历的人才在哈尔滨购房将获得补贴;放宽二手房公积金贷款房龄年限。
其中,对与本地用人单位签订聘用合同或服务协议、缴纳6个月社保的,以及已自主创业的,年龄在35岁以下的各类人才,在哈尔滨购置首套商品房时即可享受购房补贴。发放标准按照全日制博士生10万元、全日制硕士生5万元、全日制本科生3万元、大中专生(含技工院校)2万元。
8、14部门联合印发《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
商务部等14部门于10月9日联合印发《家政兴农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7项22条工作举措,旨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做好动员引导、加强技能培训、健全信用体系、促进数字化赋能等方式,让农村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9、北交所全网测试收官 开市进入冲刺阶段
记者10日从北京证券交易所了解到,全市场98家证券公司、10家信息商、8家基金公司于9日参加了北交所开市第二次全网测试。至此,北交所开市全网测试划上句号。各项测试任务顺利完成,参测机构技术系统运行平稳。需要说明的是,北交所还将在开市前联合各参测机构进行通关测试。
从券商渠道反馈的情况来看,申请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的投资者非常踊跃。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认为,根据此前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全网测试经验,北交所开市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北交所近期会陆续发布六大基础业务规则正式实施文件及其相关配套措施。
10、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初见成效
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局长陈雷表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先后落地以来,海南积极推进人才工作。经过近3年的引才育才工作,人才工作已取得阶段性突破,完成了海南省委《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第一阶段吸引 20万人才的目标,并在引才工作层面进行了系列体制机制创新。
构建“一揽子”政策体系。统筹公安、住建、人社、教育、医保、出入境等部门,制定出台人才落户、住房保障、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看病就医、外国人停留居留等各方面服务保障政策,并加强政策落实力度,推动政策真正惠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