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超详细的优化大全!(数据人都收藏了这篇文章)

噩梦:加载两分钟,跑数2小时?SQL怎么优化才能提升其执行效率?

在使用SQL过程中不仅要关注数据结果,同样要注意SQL语句的执行效率。

本文涉及三部分:

1)MySQL的基础架构图

左边的client可以看成是客户端,客户端有很多,像我们经常你使用的CMD黑窗口,像我们经常用于学习的WorkBench,像企业经常使用的Navicat工具,它们都是一个客户端。右边的这一大堆都可以看成是Server(MySQL的服务端),我们将Server在细分为sql层和存储引擎层。

当查询出数据以后,会返回给执行器。执行器一方面将结果写到查询缓存里面,当你下次再次查询的时候,就可以直接从查询缓存中获取到数据了。另一方面,直接将结果响应回客户端。

2)查询数据库的引擎

① show engines;

② show variables like “%storage_engine%”;

3)指定数据库对象的存储引擎

1)为什么需要进行SQL优化?

在进行多表连接查询、子查询等操作的时候,由于你写出的SQL语句欠佳,导致的服务器执行时间太长,我们等待结果的时间太长。基于此,我们需要学习怎么优化SQL。

2)mysql的编写过程和解析过程

① 编写过程

② 解析过程

提供一个网站,详细说明了mysql解析过程:

3)SQL优化—主要就是优化索引

优化SQL,最重要的就是优化SQL索引。

索引相当于字典的目录。利用字典目录查找汉字的过程,就相当于利用SQL索引查找某条记录的过程。有了索引,就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定位某条记录。

① 什么是索引?

索引就是帮助MySQL高效获取数据的一种【数据结构】。索引是一种树结构,MySQL中一般用的是【B+树】。

② 索引图示说明(这里用二叉树来帮助我们理解索引)

树形结构的特点是:子元素比父元素小的,放在左侧;子元素比父元素大的,放在右侧。

这个图示只是为了帮我们简单理解索引的,真实的关于【B+树】的说明,我们会在下面进行说明。

索引是怎么查找数据的呢?两个字【指向】,上图中我们给age列指定了一个索引,即类似于右侧的这种树形结构。mysql表中的每一行记录都有一个硬件地址,例如索引中的age=50,指向的就是源表中该行的标识符(“硬件地址”)。

也就是说,树形索引建立了与源表中每行记录硬件地址的映射关系,当你指定了某个索引,这种映射关系也就建成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可以通过索引快速定位源表中记录的原因。

以【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age=33】查询语句为例。当我们不加索引的时候,会从上到下扫描源表,当扫描到第5行的时候,找到了我们想要找到了元素,一共是查询了5次。

当添加了索引以后,就直接在树形结构中进行查找,33比50小,就从左侧查询到了23,33大于23,就又查询到了右侧,这下找到了33,整个索引结束,一共进行了3次查找。是不是很方便,假如我们此时需要查找age=62,你再想想“添加索引”前后,查找次数的变化情况。

4)索引的弊端

1.当数据量很大的时候,索引也会很大(当然相比于源表来说,还是相当小的),也需要存放在内存/硬盘中(通常存放在硬盘中),占据一定的内存空间/物理空间。

2.索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a.少量数据;b.频繁进行改动的字段,不适合做索引;c.很少使用的字段,不需要加索引;

3.索引会提高数据查询效率,但是会降低“增、删、改”的效率。当不使用索引的时候,我们进行数据的增删改,只需要操作源表即可,但是当我们添加索引后,不仅需要修改源表,也需要再次修改索引,很麻烦。尽管是这样,添加索引还是很划算的,因为我们大多数使用的就是查询,“查询”对于程序的性能影响是很大的。

5)索引的优势

1.提高查询效率(降低了IO使用率)。当创建了索引后,查询次数减少了。

2.降低CPU使用率。比如说【…order by age desc】这样一个操作,当不加索引,会把源表加载到内存中做一个排序操作,极大的消耗了资源。但是使用了索引以后,第一索引本身就小一些,第二索引本身就是排好序的,左边数据最小,右边数据最大。

6)B+树图示说明

MySQL中索引使用的就是B+树结构。

关于B+树的说明:

首先,Btree一般指的都是【B+树】,数据全部存放在叶子节点中。对于上图来说,最下面的第3层,属于叶子节点,真实数据部份都是存放在叶子节点当中的。

那么对于第1、2层中的数据又是干嘛的呢?答:用于分割指针块儿的,比如说小于26的找P1,介于26-30之间的找P2,大于30的找P3。

其次,三层【B+树】可以存放上百万条数据。这么多数据怎么放的呢?增加“节点数”。图中我们只有三个节点。

最后,【B+树】中查询任意数据的次数,都是n次,n表示的是【B+树】的高度。

3、索引的分类与创建

1)索引分类

单值索引

唯一索引

复合索引

① 单值索引

利用表中的某一个字段创建单值索引。一张表中往往有多个字段,也就是说每一列其实都可以创建一个索引,这个根据我们实际需求来进行创建。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一张表可以创建多个“单值索引”。

假如某一张表既有age字段,又有name字段,我们可以分别对age、name创建一个单值索引,这样一张表就有了两个单值索引。

② 唯一索引

也是利用表中的某一个字段创建单值索引,与单值索引不同的是:创建唯一索引的字段中的数据,不能有重复值。像age肯定有很多人的年龄相同,像name肯定有些人是重名的,因此都不适合创建“唯一索引”。像编号id、学号sid,对于每个人都不一样,因此可以用于创建唯一索引。

③ 复合索引

多个列共同构成的索引。比如说我们创建这样一个“复合索引”(name,age),先利用name进行索引查询,当name相同的时候,我们利用age再进行一次筛选。注意:复合索引的字段并不是非要都用完,当我们利用name字段索引出我们想要的结果以后,就不需要再使用age进行再次筛选了。

2)创建索引

① 语法

语法:create 索引类型 索引名 on 表(字段);

建表语句如下:

查询表结构如下:

② 创建索引的第一种方式

Ⅰ 创建单值索引

Ⅱ 创建唯一索引:这里我们假定name字段中的值都是唯一的

Ⅲ 创建复合索引

③ 创建索引的第二种方式

先删除之前创建的索引以后,再进行这种创建索引方式的测试;

语法:alter table 表名 add 索引类型 索引名(字段)

Ⅰ 创建单值索引

Ⅱ 创建唯一索引:这里我们假定name字段中的值都是唯一的

Ⅲ 创建复合索引

④ 补充说明

如果某个字段是primary key,那么该字段默认就是主键索引。

主键索引和唯一索引非常相似。相同点:该列中的数据都不能有相同值;不同点:主键索引不能有null值,但是唯一索引可以有null值。

3)索引删除和索引查询

① 索引删除

语法:drop index 索引名 on 表名;

② 索引查询

语法:show index from 表名;

结果如下:

4、SQL性能问题的探索

人为优化: 需要我们使用explain分析SQL的执行计划。该执行计划可以模拟SQL优化器执行SQL语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自己编写SQL的好坏。

SQL优化器自动优化: 最开始讲述MySQL执行原理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MySQL有一个优化器,当你写了一个SQL语句的时候,SQL优化器如果认为你写的SQL语句不够好,就会自动写一个好一些的等价SQL去执行。

SQL优化器自动优化功能【会干扰】我们的人为优化功能。当我们查看了SQL执行计划以后,如果写的不好,我们会去优化自己的SQL。当我们以为自己优化的很好的时候,最终的执行计划,并不是按照我们优化好的SQL语句来执行的,而是有时候将我们优化好的SQL改变了,去执行。

SQL优化是一种概率问题,有时候系统会按照我们优化好的SQL去执行结果(优化器觉得你写的差不多,就不会动你的SQL)。有时候优化器仍然会修改我们优化好的SQL,然后再去执行。

1)查看执行计划

语法:explain + SQL语句

eg:explain select * from tb;

2)“执行计划”中需要知道的几个“关键字”

id :编号

select_type :查询类型

table :表

type :类型

possible_keys :预测用到的索引

key :实际使用的索引

key_len :实际使用索引的长度

ref :表之间的引用

rows :通过索引查询到的数据量

Extra :额外的信息

建表语句和插入数据:

1)id关键字的使用说明

① 案例:查询课程编号为2 或 教师证编号为3 的老师信息:

结果如下:

接着,在往teacher表中增加几条数据。

再次查看执行计划。

结果如下:

表的执行顺序 ,因表数量改变而改变的原因:笛卡尔积。

分析:最终执行的条数,虽然是一致的。但是中间过程,有一张临时表是6,一张临时表是12,很明显6 < 12,对于内存来说,数据量越小越好,因此优化器肯定会选择第一种执行顺序。

结论:id值相同,从上往下顺序执行。表的执行顺序因表数量的改变而改变。

② 案例:查询教授SQL课程的老师的描述(desc)

结果如下:

结论:id值不同,id值越大越优先查询。这是由于在进行嵌套子查询时,先查内层,再查外层。

③ 针对②做一个简单的修改

结果如下:

结论:id值有相同,又有不同。id值越大越优先;id值相同,从上往下顺序执行。

2)select_type关键字的使用说明:查询类型

① simple:简单查询

不包含子查询,不包含union查询。

结果如下:

② primary:包含子查询的主查询(最外层)

③ subquery:包含子查询的主查询(非最外层)

④ derived:衍生查询(用到了临时表)

a.在from子查询中,只有一张表;

b.在from子查询中,如果table1 union table2,则table1就是derived表;

结果如下:

⑤ union:union之后的表称之为union表,如上例

⑥ union result:告诉我们,哪些表之间使用了union查询

3)type关键字的使用说明:索引类型

system、const只是理想状况,实际上只能优化到index --> range --> ref这个级别。要对type进行优化的前提是,你得创建索引。

① system

源表只有一条数据(实际中,基本不可能);

衍生表只有一条数据的主查询(偶尔可以达到)。

② const

仅仅能查到一条数据的SQL ,仅针对Primary key或unique索引类型有效。

结果如下:

删除以前的主键索引后,此时我们添加一个其他的普通索引:

结果如下:

③ eq_ref

唯一性索引,对于每个索引键的查询,返回匹配唯一行数据(有且只有1个,不能多 、不能0),并且查询结果和数据条数必须一致。

此种情况常见于唯一索引和主键索引。

结果如下:

④ ref

非唯一性索引,对于每个索引键的查询,返回匹配的所有行(可以0,可以1,可以多)

准备数据:

创建索引,并查看执行计划:

结果如下:

⑤ range

检索指定范围的行 ,where后面是一个范围查询(between, >, <, >=, in)

in有时候会失效,从而转为无索引时候的ALL

结果如下:

⑥ index

查询全部索引中的数据(扫描整个索引)

⑦ ALL

查询全部源表中的数据(暴力扫描全表)

注意:cid是索引字段,因此查询索引字段,只需要扫描索引表即可。但是tid不是索引字段,查询非索引字段,需要暴力扫描整个源表,会消耗更多的资源。

4)possible_keys和key

possible_keys可能用到的索引。是一种预测,不准。了解一下就好。

key指的是实际使用的索引。

结果如下: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possible_key/key是NULL,则说明没用索引。

5)key_len

索引的长度,用于判断复合索引是否被完全使用(a,b,c)。

① 新建一张新表,用于测试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因为我没有设置服务端的字符集,因此默认的字符集使用的是latin1,对于latin1一个字符代表一个字节,因此这列的key_len的长度是20,表示使用了name这个索引。

② 给test_kl表,新增name1列,该列没有设置“not null”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如果索引字段可以为null,则mysql底层会使用1个字节用于标识。

③ 删除原来的索引name和name1,新增一个复合索引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对于下面这个执行计划,可以看到我们只使用了复合索引的第一个索引字段name,因此key_len是20,这个很清楚。再看上面这个执行计划,我们虽然仅仅在where后面使用了复合索引字段中的name1字段,但是你要使用复合索引的第2个索引字段,会默认使用了复合索引的第1个索引字段name,由于name1可以是null,因此key_len = 20 + 20 + 1 = 41呀!

④ 再次怎加一个name2字段,并为该字段创建一个索引。

不同的是:该字段数据类型是varchar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key_len = 20 + 1 + 2,这个20 + 1我们知道,这个2又代表什么呢?原来varchar属于可变长度,在mysql底层中,用2个字节标识可变长度。

6)ref

这里的ref的作用,指明当前表所参照的字段。

注意与type中的ref值区分。在type中,ref只是type类型的一种选项值。

结果如下:

7)rows(这个目前还是有点疑惑)

被索引优化查询的数据个数 (实际通过索引而查询到的数据个数)

结果如下:

8)extra

表示其他的一些说明,也很有用。

① using filesort:针对单索引的情况

当出现了这个词,表示你当前的SQL性能消耗较大。表示进行了一次“额外”的排序。常见于order by语句中。

Ⅰ 什么是“额外”的排序?

为了讲清楚这个,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排序。我们为了给某一个字段进行排序的时候,首先你得先查询到这个字段,然后在将这个字段进行排序。

紧接着,我们查看如下两个SQL语句的执行计划。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对于第一个执行计划,where后面我们先查询了a1字段,然后再利用a1做了依次排序,这个很轻松。但是对于第二个执行计划,where后面我们查询了a1字段,然而利用的却是a2字段进行排序,此时myql底层会进行一次查询,进行“额外”的排序。

总结:对于单索引,如果排序和查找是同一个字段,则不会出现using filesort;如果排序和查找不是同一个字段,则会出现using filesort;因此where哪些字段,就order by哪些些字段。

② using filesort:针对复合索引的情况

不能跨列(官方术语:最佳左前缀)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复合索引的顺序是(a1,a2,a3),可以看到a1在最左边,因此a1就叫做“最佳左前缀”,如果要使用后面的索引字段,必须先使用到这个a1字段。对于explain1,where后面我们使用a1字段,但是后面的排序使用了a3,直接跳过了a2,属于跨列;对于explain2,where后面我们使用了a2字段,直接跳过了a1字段,也属于跨列;对于explain3,where后面我们使用a1字段,后面使用的是a2字段,因此没有出现【using filesort】。

③ using temporary

当出现了这个词,也表示你当前的SQL性能消耗较大。这是由于当前SQL用到了临时表。一般出现在group by中。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当你查询哪个字段,就按照那个字段分组,否则就会出现using temporary。

针对using temporary,我们在看一个例子:

using temporary表示需要额外再使用一张表,一般出现在group by语句中。虽然已经有表了,但是不适用,必须再来一张表。

再次来看mysql的编写过程和解析过程。

Ⅰ 编写过程

Ⅱ 解析过程

很显然,where后是group by,然后才是select。基于此,我们再查看如下两个SQL语句的执行计划。

分析如下: 对于第一个执行计划,where后面是a2和a4,接着我们按照a2和a4分组,很明显这两张表已经有了,直接在a2和a4上分组就行了。但是对于第二个执行计划,where后面是a2和a4,接着我们却按照a3分组,很明显我们没有a3这张表,因此有需要再来一张临时表a3。因此就会出现using temporary。

④ using index

当你看到这个关键词,恭喜你,表示你的SQL性能提升了。

using index称之为“索引覆盖”。

当出现了using index,就表示不用读取源表,而只利用索引获取数据,不需要回源表查询。

只要使用到的列,全部出现在索引中,就是索引覆盖。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我们创建的是a1和a2的复合索引,对于第一个执行计划,我们却出现了a3,该字段并没有创建索引,因此没有出现using index,而是using where,表示我们需要回表查询。对于第二个执行计划,属于完全的索引覆盖,因此出现了using index。

针对using index,我们在查看一个案例:

结果如下:

如果用到了索引覆盖(using index时),会对possible_keys和key造成影响:

a.如果没有where,则索引只出现在key中;

b.如果有where,则索引 出现在key和possible_keys中。

⑤ using where

表示需要【回表查询】,表示既在索引中进行了查询,又回到了源表进行了查询。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我们既使用了索引a1,表示我们使用了索引进行查询。但是又对于a3字段,我们并没有使用索引,因此对于a3字段,需要回源表查询,这个时候出现了using where。

⑥ impossible where(了解)

当where子句永远为False的时候,会出现impossible where

结果如下:

6、优化示例

1)引入案例

结果如下:

推荐写法: 复合索引顺序和使用顺序一致。

下面看看【不推荐写法】:复合索引顺序和使用顺序不一致。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虽然结果和上述结果一致,但是不推荐这样写。但是这样写怎么又没有问题呢?这是由于SQL优化器的功劳,它帮我们调整了顺序。

最后再补充一点:对于复合索引,不要跨列使用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a1_a2_a3是一个复合索引,我们使用a1索引后,直接跨列使用了a3,直接跳过索引a2,因此索引a3失效了,当使用a3进行分组的时候,就会出现using where。

2)单表优化

结果如下:

案例:查询authorid=1且typeid为2或3的bid,并根据typeid降序排列。

结果如下:

这是没有进行任何优化的SQL,可以看到typ为ALL类型,extra为using filesort,可以想象这个SQL有多恐怖。

优化:添加索引的时候,要根据MySQL解析顺序添加索引,又回到了MySQL的解析顺序,下面我们再来看看MySQL的解析顺序。

① 优化1:基于此,我们进行索引的添加,并再次查看执行计划。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结果并不是和我们想象的一样,还是出现了using where,查看索引长度key_len=8,表示我们只使用了2个索引,有一个索引失效了。

② 优化2:使用了in有时候会导致索引失效,基于此有了如下一种优化思路。

将in字段放在最后面。需要注意一点:每次创建新的索引的时候,最好是删除以前的废弃索引,否则有时候会产生干扰(索引之间)。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这里虽然没有变化,但是这是一种优化思路。

总结如下:

a.最佳做前缀,保持索引的定义和使用的顺序一致性

b.索引需要逐步优化(每次创建新索引,根据情况需要删除以前的废弃索引)

c.将含In的范围查询,放到where条件的最后,防止失效。

本例中同时出现了Using where(需要回原表); Using index(不需要回原表):原因,where authorid=1 and typeid in(2,3)中authorid在索引(authorid,typeid,bid)中,因此不需要回原表(直接在索引表中能查到);而typeid虽然也在索引(authorid,typeid,bid)中,但是含in的范围查询已经使该typeid索引失效,因此相当于没有typeid这个索引,所以需要回原表(using where);

例如以下没有了In,则不会出现using where:

结果如下:

3)两表优化

案例:使用一个左连接,查找教java课程的所有信息。

结果如下:

① 优化

对于两张表,索引往哪里加?答:对于表连接,小表驱动大表。索引建立在经常使用的字段上。

为什么小表驱动大表好一些呢?

分析: 以上2个FOR循环,最终都会循环3000次;但是对于双层循环来说:一般建议,将数据小的循环,放外层。数据大的循环,放内层。不用管这是为什么,这是编程语言的一个原则,对于双重循环,外层循环少,内存循环大,程序的性能越高。

更深入的说明: 一般情况下,左连接给左表加索引。右连接给右表加索引。其他表需不需要加索引,我们逐步尝试。

结果如下:

当然你可以下去接着优化,给cname添加一个索引。索引优化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需要一点点尝试。

结果如下:

最后补充一个:Using join buffer是extra中的一个选项,表示Mysql引擎使用了“连接缓存”,即MySQL底层动了你的SQL,你写的太差了。

4)三表优化

7、避免索引失效的一些原则

① 复合索引需要注意的点

② 不要在索引上进行任何操作(计算、函数、类型转换),否则索引失效

结果如下:

③ 索引不能使用不等于(!= <>)或is null (is not null),否则自身以及右侧所有全部失效(针对大多数情况)。复合索引中如果有>,则自身和右侧索引全部失效。

结果如下:

再观看下面这个案例:

结果如下:

结论:复合索引中如果有【>】,则自身和右侧索引全部失效。

在看看复合索引中有【<】的情况:

我们学习索引优化 ,是一个大部分情况适用的结论,但由于SQL优化器等原因 该结论不是100%正确。一般而言, 范围查询(> < in),之后的索引失效。

④ SQL优化,是一种概率层面的优化。至于是否实际使用了我们的优化,需要通过explain进行推测。

结果如下:

结果分析: 我们创建了两个索引,但是实际上只使用了一个索引。因为对于两个单独的索引,程序觉得只用一个索引就够了,不需要使用两个。

当我们创建一个复合索引,再次执行上面的SQL:

结果如下:

⑤ 索引覆盖,百分之百没问题

⑥ like尽量以“常量”开头,不要以’%'开头,否则索引失效

结果如下:

结论如下: like尽量不要使用类似"%x%"情况,但是可以使用"x%"情况。如果非使用 "%x%"情况,需要使用索引覆盖。

⑦ 尽量不要使用类型转换(显示、隐式),否则索引失效

结果如下:

⑧ 尽量不要使用or,否则索引失效

结果如下:

注意:or很猛,会让自身索引和左右两侧的索引都失效。

8、一些其他的优化方法

1)exists和in的优化

如果主查询的数据集大,则使用i关键字,效率高。

如果子查询的数据集大,则使用exist关键字,效率高。

2)order by优化

如果max_length_for_sort_data值太低,则mysql会自动从 单路->双路(太低:需要排序的列的总大小超过了max_length_for_sort_data定义的字节数)

① 提高order by查询的策略:

篇幅很长,内容较多,建议收藏。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 字第1234号 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

THE END
0.SQL优化的15个小技巧,纯干货分享!本文通过100万条数据在MySQL上的测试,详细介绍了15种SQL优化方法,包括避免使用SELECT*,慎用UNION,小表驱动大表,以及LIKE语句、索引使用等优化策略,旨在提升SQL查询效率。 前言:这次准备了100W的数据进行SQL性能测试,数据库采用的是MySQL,总共介绍了常见的15种SQL优化方式,每一种优化方式都进行了实打实的测试,逐行讲解,jvzquC41dnuh0lxfp0tfv8MLYa8458ftvkimg8igvcomu86538977>7
1.mysqlSQL优化15种方法mysqlsql优化文章介绍了进行SQL优化的15种方法,包括避免使用select*,用unionall替代union,小表驱动大表策略,批量操作以减少数据库请求,多使用limit进行分页,控制IN操作中的值数量,以及优化分页和索引使用等,以提高SQL查询效率和程序性能。 该文章已生成可运行项目,预览并下载项目源码 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865382:8ftvkimg8igvcomu864;68:4A<
2.SQL优化常用的15种方法(SQL优化方法)数据库博客SQL的性能优化是数据库管理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处理大数据量的情况下,优化策略的合理使用能显著提高处理数据效率。本文将介绍SQL优化常用的15种方法,帮助开发者和管理人员改良数据管理的策略。 1方法1:使用合适的索引 索引优化是SQL优化的核心之一。为常用的查询字段创建索引,可以大幅提升查询速度。常用的索引类型包括唯一jvzquC41qrko0xhgcphbun3eqo5cnxl13:8429=;238
3.老司机总结的12条SQL优化方案(非常实用)腾讯云开发者社区(3)解析器/分析器: 分析器的工作主要是对要执行的SQL语句进行词法解析、语法解析,最终得到抽象语法树,然后再使用预处理器对抽象语法树进行语义校验,判断抽象语法树中的表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的话,在接着判断select投影列字段是否在表中存在等。 (4)优化器: 主要将SQL经过词法解析、语法解析后得到的语法树,通过数据jvzquC41enuvf7ygpekov7hqo1jfxnqqrgx0c{ykenk0497897?
4.sql优化常用的几种方法SQL问题:常用的 SQL 优化方法有哪些? 答案:常用的 SQL 优化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索引优化 创建适当的索引以加速查询,减少表扫描。 删除不必要的索引以提高性能。 2. 查询优化 使用正确的查询类型(如 SELECT、INSERT、UPDATE)。 使用适当的 JOIN 条件。 jvzquC41yy}/rqu0ep5gcz4:57<8;7mvon
5.15个SQL优化的技巧sql优化常用的15种方法15个SQL优化的技巧 本文介绍了SQL查询性能优化的16条建议,包括不使用select *、用union all代替union、小表驱动大表、批量操作、多用limit等。还提及索引优化、字段类型选择、group by效率提升等方面,同时指出MySQL反向查询的索引使用问题。 1.不要使用select*,要使用 select 指定列jvzquC41dnuh0lxfp0tfv8z235<37<581cxuklqg1fkucrqu13976;746:
6.SQL优化还不会?速来掌握这15个小技巧本文详细介绍了15种优化SQL语句的方法,包括避免使用`select*`、用`unionall`代替`union`、小表驱动大表、批量操作、合理使用`limit`、优化`in`和`exists`、控制索引数量、字段类型选择、提升`groupby`效率以及索引优化。这些技巧有助于提高数据库查询性能,解决线上接口性能问题。 jvzquC41dnuh0lxfp0tfv8hz{ztcv4ctvodnn4fgvgjn|4358<33B:5
7.SQL性能优化的47个小技巧,果断收藏!腾讯云开发者社区了解了MySQL的执行过程,我们才知道如何进行sql优化。 客户端发送一条查询语句到服务器; 服务器先查询缓存,如果命中缓存,则立即返回存储在缓存中的数据; 未命中缓存后,MySQL通过关键字将SQL语句进行解析,并生成一颗对应的解析树,MySQL解析器将使用MySQL语法进行验证和解析。例如,验证是否使用了错误的关键字,或者关键jvzquC41enuvf7ygpekov7hqo1jfxnqqrgx0c{ykenk04<6;3;:
8.SQL优化核心思想第8章讲解各种优化技巧,其中涵盖分页语句优化思想、分析函数减少表扫描次数、超大表与超大表关联优化方法、dblink优化思路,以及大表的rowid切片优化技巧。掌握这些调优技巧往往能够事半功倍。 第9章分享在SQL优化实战中遇到的经典案例,读者可以在欣赏SQL优化案例的同时学习罗老师多年专职SQL优化的经验,同时学到很多具有实战jvzquC41yy}/gyzdkv4dqv4dqqqEg}fknuEjfFS389;8
9.30种SQL语句优化的方法汇总Mysql30种SQL语句优化的方法汇总 这篇文章从30个方面,分享了sql优化的一些小技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GPT4.0+Midjourney绘画+国内大模型 会员永久免费使用! 【如果你想靠AI翻身,你先需要一个靠谱的工具!】 1)对查询进行优化,应尽量避免全表扫描,首先应考虑在 where 及 order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jvzquC41yy}/lk:30pku1jwvkerf1;;67;;/j}r
10.MySQL数据库优化的八种方式(经典必看)腾讯云开发者社区事务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当多个用户同时使用相同的数据源时,它可以利用锁定数据库的方法来为用户提供一种安全的访问方式,这样可以保证用户的操作不被其它的用户所干扰。 5、锁定表 尽管事务是维护数据库完整性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但却因为它的独占性,有时会影响数据库的性能,尤其是在很大的应用系统中。由于在事务jvzquC41enuvf7ygpekov7hqo1jfxnqqrgx0c{ykenk049>2:6?
11.常见的SQL优化面试专题大全数据库其它总结 到此这篇关于常见的SQL优化面试专题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SQL优化面试内容请搜索脚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继续浏览下面的相关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MYSQL 优化常用方法 MYSQL性能优化分享(分库分表) MySQL 索引分析和优化 面试中常常被问到sql优化的几种方案微信jvzquC41yy}/lk:30pku1jwvkerf1;<8;9>/j}r
12.SQL语句优化方法30例(推荐)MsSql在SQL语句优化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用到hint,现总结一下在SQL优化过程中常见Oracle HINT的用法,提供效率。 GPT4.0+Midjourney绘画+国内大模型 会员永久免费使用! 【如果你想靠AI翻身,你先需要一个靠谱的工具!】 1. /*+ALL_ROWS*/ 表明对语句块选择基于开销的优化方法,并获得最佳吞吐量,使资源消耗最 jvzquC41yy}/lk:30pku1jwvkerf1;99:94ivv
13.Hive/HiveSQL常用优化方法全面总结腾讯云开发者社区join优化是一个复杂的话题,下面先说5点最基本的注意事项。 build table(小表)前置 在最常见的hash join方法中,一般总有一张相对小的表和一张相对大的表,小表叫build table,大表叫probe table。如下图所示。 图来自http://hbasefly.com/2017/03/19/sparksql-basic-join/ jvzquC41enuvf7ygpekov7hqo1jfxnqqrgx0c{ykenk03=:568:
14.浅谈MySQL中优化sql语句查询常用的30种方法SpringMVCMaven浅谈MySQL中优化sql语句查询常用的30种方法 1.对查询进行优化,应尽量避免全表扫描,首先应考虑在 where 及 order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 2.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则将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3.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 null 值判断,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jvzquC41yy}/ewgnqiy/exr1o{hbvrx1r1?37<=830nuou
15.Oracle数据库管理与优化且所有的归档日志都有,现控制文件全部损坏,其他文件全部完好,请问该怎么恢复该数据库,说一两种方法。 14,用rman写一个备份语句:备份表空间TSB,level 为2的增量备份。 15,有个表a(x number(20),y number(20))用最快速高效的SQL向该表插入从1开始的连续的1000万记录。 jvzquC41dnuh0lxfp0tfv8UkpgGqruj21cxuklqg1fkucrqu15?29;:6
16.sql优化常用的几种方法(持续更新中)sql查询中为了提高查询效率,我们常常会采取一些措施对查询语句进行sql优化,总结一些方法如下: 1.对查询进行优化,应尽量避免全表扫描,首先应考虑在 where 及 order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 2.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 null 值判断,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如: jvzquC41dnuh0lxfp0tfv8|jns{o|qz1ctzjeuj1fgzbkux132>6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