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股历史上的次“点保卫战”!机构激辩:接下来大盘怎么走;当下该谨慎还是乐观沪指上证指数a股股价

从历史上的3000点保卫战来看,通常不会是“一战至胜”或“一战即败”,一般持续的时间长则近两年,短则近两月,且过程通常较为曲折、复杂。所以投资者可能还是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历史上的5轮3000点保卫战

受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等多重因素影响,进入2008年之后,A股市场不断下挫,仅用了4个月的时间,沪指就从5000多点跌到了3000点附近,在4月24日一度失守3000点。

不过虽然短期政策救市的力度较大,但在当年全球金融危机一触即发的宏观背景下,此轮3000点保卫战仅持续了不到两个月便宣告失败。之后沪指一直跌到2008年10月的1664点才最终见底。

进入2009年后,市场逐渐从2008年金融危机的阴霾中走出。随着政策刺激力度的加大和金融危机的逐渐缓解,在2009年至2010年,A股市场迎来了一轮较为明显的反弹行情,其中2009年上半年市场以普涨为主的,而随后行情则呈现出了结构性的分化。

在2009年7月市场情绪的最高点,沪指曾一度逼近3500点,不过8月突如其来的一波快速下跌给这轮单边涨势画上句号,期间3000点曾被深度跌破。而在此后的一年半时间内,大盘进入了高位盘整模式。

也许是从1664点底部见底反转以来累积涨幅较大,多头继续上攻的力量难以为继,进入2010年以后沪指3000点俨然成为了牛市的天花板,大盘每次涨到这一区域总是会无功而返。

进入2011年二季度之后,此轮长达近两年的3000点保卫战正式失败,大盘陷入了一轮为期两年的持续调整中,直至2013年6月才最终见底。而沪指再次站上3000点则是要等到3年多之后的2014年12月。

尽管2016年1月市场再度出现一轮快速下跌,但3000点一带仍然具有相当的支撑作用,彼时投资者只要在3000点以下买入并持有一些绩优白马股,就能大概率享受到随后近两年内的白马股红利。

1月底至2月上旬,仅仅在10天左右的时间内,沪指就从3500点退守至3000点附近。当时,由于之前两年结构性牛市的“惯性思维”仍然在市场广泛存在,所以在不少投资者看来,3000点是市场的“铁底”,不太可能被跌破。

特别是进入6月之后, A股的股票质押危机开始暴露。在市场持续弱势的背景下,有不少分析认为,股票质押可能引爆“股价下跌-补充质押-股价再下跌-被强行平仓-股价进一步承压”的大面积连锁反应。

随后,官方开始对市场不断暴露的股票质押风险进行干预。6月下旬,沪深交易所、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四部门连发公告,就股票质押风险作出官方表态。进入下半年后,政策救市的力度趋于加大。当年10月19日,尽管市场见到了政策底,但在反弹之后又经历了二次探底,直到2019年1月初A股才真正探明了底部。

在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为期一年左右的时间内,上证指数陷入了上下400点左右的窄幅箱体震荡中,期间曾多次突破3000点,也曾多次跌破。尤其是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因素冲击,市场曾一度退守至2700点附近。

回顾历史上的5次3000年保卫战,历时长则近两年,短则近两月。总体来看,无论3000点最终是否能成功守住,历史上的3000点保卫战往往以一种拉锯战、甚至持久战的方式呈现。

另外,3000点保卫战的过程通常较为曲折、复杂,投资者无法因短期沪指跌破3000点,就可以下结论保卫战就一定已经失败了;也无法因短期沪指收复3000点,就可以断定保卫战就已经成功了。从上述第3轮、第5轮3000点保卫战的过程来看,虽然指数在短期内均多次跌破3000点,但多头总能在历经波折后组织起有效的反击,使3000点失而复得 ,并最终成功守住3000点大关。

公募基金仅用4个月走完2018年全年的“至暗之路”

2022年以来,股债双杀的市场让很多投资者都会回忆起那个至暗的年份——2018年。然而,很多投资者可能没想到的是,公募偏股混合型基金今年以来的跌幅已堪比2018年全年。

普通股票型基金:2018年度完整运作的数量为268只,在2018年度平均跌幅为24.45%;2022年,该类型基金数量为789只,自年初至4月22日,平均跌幅为22.56%。

从上组数据不难看出,2022年以来,灵活配置型基金的平均跌幅已经超过了2018年同类型基金的跌幅。换而言之,灵活配置型基金仅仅用不到4个月的时间已走完2018年的至暗之路。

如果考虑到4月25日上证指数击穿3000点,全天跌幅超5%,深成指、创业板指数当日跌幅都超过了6%。那么,在2022年以来的73个交易日内,公募基金权益类基金的平均跌幅很有可能已超过2018年全年。

现在应该谨慎还是乐观?

4月15日,任泽平发文称:“至暗时刻,我们建议投资者保持理性乐观,不要放大短期悲观因素、忽视长期乐观因素,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不断出台之际,在好公司好股票的股价跌破内在价值之际,不要倒在黎明前。”早些时候的3月17日、4月6日,他还曾先后发布《从今天起开始乐观》、《新一轮结构性牛市猜想》等文章。

就今日的大跌,开源证券策略团队发布最新观点称:“基于我们的反转与反弹框架,当前市场基本面总体趋弱的态势没有变化,反弹的核心是流动性驱动。4月形势不容乐观的关键新增变量是:疫情。①疫情不仅进一步削弱了经济基本面预期;②疫情还将推升国内CPI预期,令中美实际利差收窄,最终因政策无法逆周期调节而导致国内经济筑底周期被拉长,且分子端盈利进一步被市场下调。③疫情会令服务业对资金的需求增大,导致活期资金流向实体,从而挤压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展望5月,开源证券策略团队认为,海外美债收益率上行叠加俄乌局势反复,仍会令市场情绪面波动,但“疫情缓解”才是关键,一旦疫情如期缓解:(1)国内流动性会继续增强;(2)CPI会再次回落;(3)中美实际利差有望再次扩张,人民币汇率亦将再次企稳;(4)国内货币政策重回“以我为主”— —市场将重回3月的反弹逻辑,流动性驱动,风格仍将是成长。反之,结论将继续维持谨慎。

今日,在接受电话采访时,某公募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现在是最为悲观的时候,只要市场信心能够得以恢复和扭转,市场也会有相应的表现。当下,反而每次下跌都是分批建仓的时机。” 而这样的观点在现在的市场也具有一定代表性。

1)国内经济基本面的走弱。疫情反复下,复工复产进度缓慢。目前上海新增阳性人数与出舱出院人数相近,尽管社会面新增阳性持续回落,但截至4月24日,仅崇明、奉贤、松江三区实现社会面清零。另外,3月中旬以来全国新增+无症状超过10例的省市一直维持在10个以上,疫情冲击下经济活动势必受到影响。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活动较为低迷,4月24日,2021年GDP前10城平均拥堵延时指数的分位数仅处于过去3年的24%,10城平均地铁客运量分位数为12%,航班计划数量处于最低值。部分上市公司一季报业绩已经出现超预期下滑。出口端压力渐显。3月PMI新出口订单47.2%(前值49%),进口同比转负,OECD综合领先指标高位回落。

2)美联储缩表周期大概率即将开启、中美利差倒挂下,资金具有一定的外流压力。中央结算公司与上清所的数据显示境外机构持有的债券3月合计环比下降804亿元,另外,北上资金从3月至今合计净流出逾480亿元。

吴开达判断,未来市场趋势转向的关键在于以上两大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就目前来看,短期改善的曙光是等待上海疫情社会面清零。后续还需要看上海乃至全国的疫情、复工复产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经济预期出现改善以及美联储紧缩预期充分被市场消化。

“而ERP处于高位,隐含着市场处于磨底阶段,等待曙光。从历史上来看,ERP对未来1年沪深300的超额收益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以10年国开债、沪深300在2022年预测净利润计算的ERP为7.31%,是2015年以来的最高值,超过2018年末与2020年2月,对应沪深300在未来1年内潜在上升空间较大。”他进一步表示。

第二,房地产风险仍在释放过程中。尽管去年以来多地陆续出台了各种房地产放松政策,但在疫情冲击下效果并不明显,房地产市场仍处在恶性循环的过程中。在房地产行业长期拐点出现后,疫情可能成为短期的加速器,并通过土地市场冲击地方财政。

第四,过去一个月以来,A股及港股市场在金稳委会议后出现了企稳反弹,但一方面后续政策刺激力度相当有限,另一方面市场交易结构和缺乏增量资金的问题并未解决。市场企稳反弹的主要推动力量是受益于通胀的上游行业,以及受益于稳增长预期的房地产和基建。但是这些行业板块是基金等市场主流机构持仓较少的,特别是房地产和基建短期政策博弈的属性较强。基金重仓股持续阴跌,市场缺乏赚钱效应,基金发行困难,存量产品也在继续失血。

重阳投资表示,鉴于多重风险因素叠加,对市场前景总体维持审慎态度,当前应着重通过控制仓位来管理组合风险。下一步,将密切关注市场风险释放的进程,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耐心在以下两方面寻找结构性机会:1)调整充分的龙头公司。自2021年初以来,白马股普遍跌幅较大,很多公司估值处于近年来甚至历史低位。2)未被市场充分挖掘的成长股。成长是股票市场永恒的主题,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成长更加稀缺,尤其是很多符合“专精特新”特征的成长股。在我们看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进口替代是一个长期过程,仍然有大量潜在的成长型公司未被挖掘。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指数企稳3000点,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共振,共振的意义在以前其实指数和情绪的共振关联性不是那么强,大盘一路跌也可以抱团炒连板小票。 但是今年7~8月,深圳这边暗改了特停规则,异动偏离计算方式从之前的累加,变成了累乘。所以大盘的连阳环境对连板的接力更重要了。 今天1~3月指数一路下跌,但是依然走出来了,浙江建投和中国医药的周期,因为那个时候特停规则还没改。 2天只要深圳A涨幅不是绿的,连板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383:86:17>6;B636a718:<237=70|mvon
1.3000点,给我带来的思考一、先看上证指数是如何计算的:上证指数的计上证指数3000点,给我带来的思考 一、先看上证指数是如何计算的: 上证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当日上证指数=当日股票市值总值 / 基数股票市值总值×100 其中,总市值=Σ(股价*发行股数),股数包含流通与不流通的。 计算公式:新基期市值=修正前基期市值*(修正前总市值+总市值变动额)/修正前总市值 jvzquC41zwkrk~3eqo575:<;2669887586<5596
2.多年以后,您千万要记得,我在2700点劝您定投过基金定投新浪财经再做个功课:从历史数据来看,市场回调至3000点附近,市场估值走低,恰恰是开启定投的好时机。不信?看下面一组计算—— 2008年以来,上证综指股跌破3000点后又重回3000点附近,有四个时间区间。 它们分别是: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2010年4月至2010年10月、2011年4月至2014年12月、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ug|y1427:/9=/285eql2kj{zdk}r955<75@3ujvsm
3.历史上大盘跌破3000点时开启定投的人,99%都是赚钱的!4、定投周期按日计算。 我们看看最近10年,3个大盘跌破3000点的区间,到底能赚多少钱? 阶段一: 2008年6月20日-2009年6月19日, 一年赚了27.95%。 阶段二: 2010年4月26日-2010年10月19日,6个月赚了14.50%。 阶段三: 2011年4月26日-2014年12月8日,3年赚了28.81%。 jvzquC41zwkrk~3eqo592A733;7:;862;4<45;7
4.16年了,为什么大盘还是3000点?上证指数新浪财经话说,大盘(也就是上证指数),在2007年2月首次突破3000点,但没想到16年后,仍然在3000点附近。 数据来源:wind,下同 上证指数全称是“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是A股现行指数中的老大哥,也是中国股民最熟悉的指数。 都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咱们这十几年发展得也算不错,为什么上证指数却还在3000点左右呢?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53236621fud/rr|wezyp?59879:0|mvon
5.今日大盘冲上3000点,大牛市就此启动了吗?听听老股民怎么说今日大盘冲上3000点,大牛市就此启动了吗?听听老股民怎么说推荐视频 04:28 打开APP阅读 四激光上车、鸿蒙座舱升级,阿维塔12更豪好了丨队长新车速鉴02:25 打开APP阅读 日本政府外国人政策本部召开首次会议 03:36 打开APP阅读 一场跨越千年的共鸣:宗同昌的心愿很执着,让更多人看见阿里的文明脉络 04:23jvzquC41kunbtn3khgth0lto1e5t1524zGRJ`{DrNL9QY:rPW|l;J|[Qv|ZFTJvJC=wjMZFPhjMtZ7Jq/3Ens\vrC8vezuCfO3.FXppJ5gjR^O2FllTljSCae`a
6.大盘重返3000点为什么感觉只赚了指数却没赚钱?A股先是在2月之初经历了“惊涛骇浪”般的急跌,又在龙年的开端拨云见日、万象更新,关键的3000点失而复得。 这波反弹回暖超出了一众投资者的预期,沉闷了许久的账户终于得以大口喘息,开始逐步收复失地。 但近来也有一些投资者在感慨:“为什么沪指都3000点了,我的钱却没跟着回来?为什么总感觉只赚了指数不赚钱?” 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52<6552715@64544ivvq
7.15年了,A股为什么还在3000点徘徊?财富号因为上证指数采用总市值加权方法计算指数点位,所以证券总市值越大,该成份股的权重就越大,这就导致一些自由流通市值并不高的大市值证券权重优势明显,比如截至2022年9月29日,在上证指数中权重占比第一的中证一级金融行业中的部分成份股。 三、上证指数一直徘徊在3000点的原因? jvzquC41ecogwqfq0ggtvvtpg{4dqv4pgyy049742;91395:7::::=63;86
8.半两财经大盘站上3000点市场追问“跨年妖股”截至11月18日,大盘已经有14个交易日站上3000点了。面对企稳的大盘,A股日趋活跃,以医药、科创为主题的热门板块正在吸引更多投资者的注意力。 备受投资者期待的热门话题,当属跨年捉妖股。打开各种炒股软件,随着年底临近,以跨年妖股为主题的个股推荐、炒作逻辑、妖股特征以及历史妖股等内容渐呈井喷之势。 jvzq<84pgyy/eww0ep5oc}nxg1me1;544372;8y424823:>a74<18?;;30y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