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时隔年再触碰点现在买股票晚不晚

时隔7年,上证综指8日盘中突破4000点整数位,成为本轮牛市中的又一“标志性时点”。而此时,一些分析机构却提醒投资者,要防范大牛市下暗藏的投资风险。下一步,股民又该如何操作,是应该继续享受A股红利,还是应该远离股市疯狂暴涨积累的风险?

4000.22点!时隔7年,昨日A股再上4000点大关。随着大盘高位巨震,两市成交额达15544亿元的历史天量,平均一秒成交1.1亿元。

自2014年7月份以来,沪指由2000点一线快速上攻至4000点关口,区间涨幅翻番。股市做多热情似岩熔,沪深两市单日成交额破万亿仿佛已成“新常态”。

8日,两市成交额更是高达15544亿元,再度刷新历史天量纪录。按一天4个小时成交时间来算,两市平均每秒成交1.1亿元。细数两市近17个交易日,除3月27日和3月16日外,两市有15天成交额均过万亿元,上周两市更是连续5日成交额破万亿。

不少股市创富的神话还在发酵。据金陵晚报报道,南京市民金先生2008年两万元入市,入市后七年多一直未动过账户,到今年,密码都忘记了,这几天一查账户,当初的2万元已经变成了14万元,择良机入市“真是闭着眼睛都赚钱”。

巨大的赚钱效应像磁铁一般吸引各路资金汹涌入市,以公募基金为例,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6日,今年以来新发产品首募额就达到2156亿元,其中主投A股市场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合计首募额占比高达94%。

保证金净流入量及开户数也呈现大幅增长,显示增量资金入市的“步伐”依然坚定。大叔大妈们纷纷“弃舞从股”,80后、90后等一大波“第五代股民”袭来。业内人士表示,从大叔大妈到在校大学生,这种全民炒股的盛况,上一次还是在2008年见过。

投保基金最新数据显示,上周证券保证金净流入1624亿元,证券交易结算资金银证转账增加额为7793亿元,减少额为6169亿元,期末数为1.74万亿。

尽管上周(3月30日—4月3日)的新增开户数较此前一周有所下降,但已经连续三周保持在百万户以上。来自中国结算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沪深两市新增开户数为156.26万户,较前一周的166.93万户环比减少6.4%。具体看,上周两市新增A股账户数156.13万户,新增B股账户1284户。

上周虽然新增开户数并未超越此前一周,但是参与交易的账户数却创下了历史新高。中国结算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周,两市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为3395.04万户,连续三周创下有记录以来的新高。

“参与交易的账户数创历史新高,是因为市场好转,投资者看到股市的赚钱效应,纷纷参与操作,带动了交易活跃度的提升。”大同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郑虹对记者表示。

4月8日,港股恒生指数报26236.86点,涨幅达到3.80%,创下自2008年5月以来新高;恒生国企指数和恒生红筹指数的涨幅更是高达5.7%和5.68%。

伴随着港股市场的全面上涨,资金流由北向转入南向的速度开始加速。

沪港通只是内地资金流向港股市场的一条渠道。除此以外,投资港股的QDII基金亦成为内地资金加仓港股的通道。记者采访了解到,最近三个交易日,QDII基金纷纷获得大额申购。

“今年一季度,QDII基金基本处于净赎回状态。自4月2日开始,进入了净申购阶段。”内地一家大型基金公司QDII基金经理张昊(化名)告诉记者,4月2日和3日,其管理的基金开始出现几十万的净申购。而4月8日这天,净申购资金达到千万级别。

这只是内地资金借道QDII投资港股的开端。还有大量的资金正在路上,还没真正到达港股市场。

一家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总监亦向记者证实,他们最近大幅加仓主投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

“我们在4月3日申购了300万QDII基金,今天(4月8日)又追加了300多万。”前述总监管理着公司旗下的FOF基金,此前这只基金全部投资在A股的股票型基金。目前,该FOF基金有30%的比例配置了港股基金。

据其介绍,上述投资港股的FOF基金主要关注两类投资机会,一类是重点投资港股中小市值标的基金,如富国中国中小盘、易方达亚洲精选、广发全球精选。另一类是捕捉两地公司的价差机会,如易方达H股ETF联接基金等。

好买财富管理机构也准备在下周发行一只专门投资港股市场的FOF基金。“我们早就准备发行一只港股方向的FOF基金,但没想到风来得这么快。”好买财富管理机构一位内部人士称,他们计划加快发行的节奏。

此外,还有基金公司计划推出投资港股的专户产品。

大盘时隔7年首次重回4000点,但是这一路的上涨,却制造出了很多不幸福的人。

第三类,是踏错节奏的人。去年11月份蓝筹行情爆发,那些拿着成长股的投资者,到了今年初,当他们把成长抛了投入蓝筹怀抱的时候,蓝筹却开始了调整,成长股再启动……

第四类,是早期被套的人。一直被套牢,看到股市不断上涨、账户情况不断改善,就开始纠结是否该卖掉。

第五类,是虽然也受益,但是不断比较的人。看到周围有些人收益率更高,有的甚至已经翻了两三倍,顿时没了幸福感。

无论你是上面哪一类,你近期可能或多或少也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站上4000点的A股,未来到底还该不该买入?

显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影响股市上涨或下跌主要的因素包括哪些。一般的,我们认为经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市场估值水平和投资者信心等因素,是股市走向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让我们以量化指标估值水平开始分析。

1. 估值

由于近几年股市长期在2000-2500点区间,因现许多被此区间折磨过的投资者,对于后来出现的3000点、3300点和3600,之前可能连做梦都不敢相信。所以当这些点位真的出现的时候,大家往往会觉得好高:3000比2500高好多,3300又比3000高好多,这种简单的数字比大小,自然是轻松完成,然后得出了“目前的点位真的很高了,并蕴含巨大的潜在下跌风险”这样的结论,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实践。

但是,一个稍微专业的一些的投资者,是拿最常见的“市盈率”、“市净率”来作为股市到底是高还是低的判断依据。截止3月20日,上证指数市盈率15.56倍,市净率2.06倍。2008年10月底上证指数1728点对应的市盈率为16.69、市净率为2.58倍,因此目前的指数点位所对应的估值水平比2008年底部水平还要分别低7%(市盈率)和20%(市净率)。

2009年7月底指数3412点时,市盈率29.72、市净率3.36倍。因此目前的指数点位所对应的估值水平比2009年的高点3412点分别低48%(市盈率)和39%(市净率)。换种表达就是:如果估值水平重新回到3412点,那么指数市盈率从目前的15.56倍上涨到29.72倍还有91%的空间,从目前的市净率2.06倍上涨到3.36倍还有63%的空间。

所以,仅就估值角度来看,假设盈利水平保持不变,那么未来估值水平要回到2009年对应的高位,则指数在目前基础上市盈率角度还有91%的空间,对应指数点位则是6908点;从市净率角度还有63%的空间,则对应5895点。取两者均值,为6401点。 而如果我们以2008年的1728点估值水平作为目标,则未来指数点位分别应该为:市盈率角度3879点,市净率角度4530点,均值4204点。

翻译过来就是:按照2008年股市底部、2009年股市顶部的股价水平,以目前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估算未来股市底部和顶部的点位分别为底部4204点、顶部6401点。 显然,从2008到2015年,7年过去已经物是人非。中国经济的增速已经下一个台阶,因此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也理应下移。所以如果我们打个八折,则对应3363点和5120点。所以,综合考虑2008年、2009年的估值水平以及目前估值中枢下行的情况,未来几年上证指数合理的运行区间应该为[3363—5120]。

2.经济面

目前的经济面显然不甚理想,GDP一直处于下行态势,CPI也逐步下行,面临一定程度通缩风险:

如果按照经济基本面是股市走势的最终决定力量的理论,是不是目前在经济没有企稳前股市就大幅上涨,就代表这种上涨是“不合理的”、“野蛮的”呢?可能不一定对。因为,我们经常说“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股市往往领先经济1年左右。近期的股市上涨,可以理解为先于经济面提前启动。

就目前来说,市场在预期改革可以推动经济企稳回升、改善企业盈利状况的背景下,这种提前上涨有其合理性。只是经济是否真的企稳、改革是否真的能够改善企业盈利状况,这还需要时间来最终验证。但在结果出来前,市场认为自己有理由可以想得更美好一些。当市场还处于“臆想”和“陶醉”状态时,你却非要“众人皆醉我独醒”,那显然市场如果在乐观的预期下上涨,那将和你毫无关系。

3.政策面

都说中国股市是政策市,所以政策如何,显然是我们非常关心的。所谓的政策市,其实并不是说国家出台许多政策刺激股市上涨、或者是出台政策打压过于狂热的股市。这种情况虽然也有,比如印花税政策、或者IPO节奏的暂停、供给量控制等政策,但更多还是在说政府的许多间接影响股市的政策。比如央行的货币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以及政府对具体行业的发展政策等。这些政策的出发点并非就是要搞起股市,可能只是为了盘活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往往会间接导致对股市的影响。

总体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的各方面政策,对股市起了相当大的刺激作用。可以说,这一轮股市的上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政府希望也需要股市上涨,所以直接、间接放出了很多大招,导致了股市从冰冷的状态,进入了现在的亢奋状态。让我们再来疏离一下已经发生的事件,梳理这背后的逻辑: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推进注册制;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各项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明确大力推动国企改革;简政放权,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推进利率市场化;大力反腐,老虎、苍蝇纷纷落马。

(2)今年两会期间再次强调了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注册制;李克强总理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新发动机,高手在民间;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资金流入股市也是支持实体经济;证监会主席肖刚表示“这轮股市上涨是对改革开放红利预期的反映,是各项利好政策叠加的结果,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

如果我们把所有以上的信息全部放到一起去思考,再结合目前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你也许就知道已经发生的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同时也会对未来会发生什么有自己的看法。

中国经济经过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GDP总量仅次于美国,居民收入、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人口老龄化、经济结构在全球分工中的中低端角色日显尴尬,经济增速的显著降低,破7%已迫在眉睫。经济发展无疑是政府的首要工作。习李非常清楚如果继续按照老的玩法,经济下行将毫无悬念地继续下去,然后紧接着就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的社会养老压力,以及失业率上升,然后传达到社会稳定的层面。怎么破?只有改革,只有变革才有出路。要重新激发经济活力,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政治体制,同时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在金融市场这个国民经济的血液环节做文章:资金作为最为社会生产活动的必备要素之一,在资源优化配置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来说,资金流向就是一个经济体、一个行业、一个企业的命脉。世界上任何一个发达的经济体,都是建立在一个成熟、繁荣的资本市场之上,没有资本市场提供弹药,那么创新和发展就无从谈起。

所以,改革的方向必须直指两个方向:一个是提升企业的效率,需要变革目前占据重要地位但效率低下的国企。实践已经证明国企是自己无法管好自己的,那么就探索混合所有制,引入民间资本,从而提升企业的效益。另一个更重要的是要打通金融市场的任督二脉,让金融市场真正为大众创业提供资金支持。这样大众才可能去创业,才可能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做出贡献,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劳动就业机会。所以,注册制的推出,就显得非常有必要。而证监会主席肖钢前段时间的讲话更印证了注册制的包容性:没有实现盈利的企业也可以上市。创新型企业一般开始都是亏损的,那个时候最需要资金的时候,只有那个时候的上市融资,才是最解决企业融资困难的“雪中送炭”。 所以,无论是存量经济的国企改革,还是要重新激发经济活力,让李克强总理提的“中国经济新发动机”大众创新真正走起来,都需要一个活跃的资本市场:一个死气沉沉的股市,可能推动注册制吗?一个不断下跌的市场,能有人买单吗?所以,注册制既是最大的利空(他大幅增加了股票的供给),但是也正是最大的利好。为了注册制的推动,股市需要火起来。为了让一级市场的IPO可以发行,二级市场必须给力。

这一轮上涨,是改革预期推动下的牛市。即党中央成立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大力推进各项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推动国企改革,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推动大众创新。这些举措会重新激发经济活力、改善企业盈利状况,所以股市上涨是合理的,股市应该涨,大家应该对改革充满信心。

4.资金面

股价的上涨,其实最直观的原因就是资金大量涌入推高了股价。在经济下行、通货紧缩压力上升的背景下,货币宽松将成为常态,降息、降准仍有较大空间,市场利率未来将长期持续下行。另一方面,过去几年房地产市场、银行理财和信托产品成为居民财富的大蓄水池,都有可能成为股市资金的来源,尤其是当股价持续上涨时,财富效应将会体现,居民理财、信托搬家的可能性和幅度会越来越大。

这一轮股市的上涨,一方面主要被定义为“改革牛”,另一方面被定义为“杠杆牛”。肖钢主席首先认为主要是改革牛的前提下,另一方面也不否认“杠杆牛”。这个杠杆牛,是本轮市场和以往A股历史上都不同的,之前从来就没有过“杠杆牛”的说法。因为2009年以前,A股就没有融资融券业务。所以融资融券业务,实际上也成了股市上涨的重要力量。肖钢表示目前的融资融券业务仍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也要做好一些风险管理工作。

以目前的整体情况来看,实际上多数普通老百姓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跑步入场的情况,多数人在2007年、2009年高位入市被伤害后,就对股市缺乏信心,即使近期的暴涨,也没有完全打动心有余悸的这些老投资者。目前进场投资者,还是以有丰富投资经验和一些没有被伤害过的投资者为主。所以,如果普通老百姓真的进来后,资金规模可能非常恐怖。

5.投资者信心

当投资者信心越来越足的时候,他们显然更倾向于买入股票资产,因此投资者信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但是投资者信心指数又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指标,且易波动。评估投资者信心的高低,一个是价格上涨,一个是成交量活跃。从目前情况来看,两者都具备,说明目前投资者信心较为高涨。我们更关心的是投资者信心受什么因素影响,从而去分析投资者信心指数的走势。实际上,上涨、不断地上涨是投资者信心最有力的推动器。一个不断震荡或下行的市场会不断破坏投资者的信心。而一个持续创新高的市场,才会不断给投资者带去信心。

综合以上五方面,我们认为目前的A股估值水平来看并不高,降息降准背景下资金面将日趋充裕,投资者信心处在高位,而改革将可能成为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因此这几个关键要素叠加后对股市构成助推的概率较大。

风险是有的,但是我们还是认为机会大于风险。所以整体方向上,做多股市应该是没问题的,当然前提是你愿意承担那个10%左右的失败概率。

所以,敬畏风险,但是又不惧怕风险,该勇敢的时候勇敢一点,才可能获得市场的超额回报。(中信证券)

近期,A股牛气的市场行情依然不变,不仅上证综指持续上涨,创业板指与中小板指的“新高秀”也迎来高潮,普涨再度凸显市场的强势。然而,一些分析机构却提醒投资者,要防范大牛市下暗藏的投资风险。下一步,股民又该如何操作,是应该继续享受A股红利,还是应该远离股市疯狂暴涨积累的风险?

广州万隆认为,近期地产松绑、社保投资地方债、供销社改革、信贷资产证券化……几乎一天一个改革利好,可见短期内政策做多的态度不会逆转,这意味着改革刺激性机会不断。在改革利好引领下,多头信心依旧积极。

华鑫证券在发布的报告中表示,对于踏空、仓位较轻的投资者来说,在股指震荡过程中可关注一季报业绩大增,并且明显低于行业估值的品种,可适当配置医药、文化传媒板块的相关股票。此外,军工、环保等题财股或将活跃,可逢低逐步布局。对于已经买入且仓位较高的投资者来说,除部分前期涨势过猛的股票之外,可继续维持牛市捂股交易策略。

新华基金表示,今年以来两市行业板块和风格轮动频繁,创业板和中小板逐渐复苏。然而,在国企改革、互联网+、地方债务置换等政策预期不断发酵的背景下,沉积多时的蓝筹股有望结束前期的回调,进入新一轮的上涨周期。

花旗分析师在最新的研究报告中表示,两大因素引发了人们对股市的投资热情,首先是通过降息,政府暗示重心已经由结构性改革转向稳增长;其次,是在当前房地产市场冷却的情况下,资金必然流向它处。他们预计上证指数今年二季度可能上涨至4500点左右。

此外,还有一些投资分析机构则提醒投资者要注意防范接下来可能遇到的投资风险。中航证券提醒广大股民,要谨防券商股回调。他们认为,今年3月以来,市场交投急剧升温,两市成交额、融资余额再创新高,券商一季度业绩将超预期增长。市场交投升温对券商业绩增长有推动作用,但考虑到佣金率下滑加速、券商资金短缺等因素,市场交投活跃度提升对券商业绩增长弹性下降,边际推动作用将减弱。因此,短期内券商板块大幅上涨基础不牢固,需谨防板块大涨之后可能会有的调整。

重阳投资则表示,从长远来看,对市场充满信心,应该积极参与;但从短期讲,在市场情绪相当高涨的情况下,还需要注意风险。一方面,是个别板块平均近百倍市盈率的估值;另一方面,是超大市值的板块相比H股也出现了相对高的溢价,这都是令人不安的因素。

张驰表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沪深两市的上涨态势依然健康,支撑股市上行的逻辑并未发生太大改变,预计短期股指有望继续延续震荡上行走势。但同时,也需警惕创业板中部分缺乏基本面支撑,股指较高股票的盲目炒作,规避相关炒作风险。

倚天投资认为,沪指今年二三季度可能会有一次很大的回调,在冲破4000点后,有可能会出现500点、600点的杀跌调整。

股指大幅上行的同时,A股市场规模和估值也在快速提升。来自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7日,两市总市值已突破51万亿元。沪深两市平均市盈率分别达到20.07倍和49.20倍,创业板则逼近百倍大关。

关于股市“泡沫”的争议也随之而来。8日当天,沪指盘中振幅达到近百点,创业板盘中一度暴跌逾4%,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市场多空分歧的加大。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援引统计数据说,若合并市盈率为负的股票,共有43%的股票超过100倍,半数股票超过83倍,七成股票超过51倍。“诸多迹象表明,A股风险已大幅出现,且越往上涨,风险越大而不是越小。”李大霄说。

对于A股这一亚太地区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究竟多少倍的估值算是“合理区间”?或许没有哪一位经济学家能给出标准答案。不过,无视市盈率等衡量投资价值的指标,而去追求“市梦率”甚至“市胆率”,显然不是一个健康发展的股市所应该具有的特征。

此外,本轮牛市以流动性放松、居民储蓄快速转移为背景。但从实际情况看,两度降息并未带来企业融资成本的有效降低。而在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仍待推进的背景下,A股也尚难以真正承担起合理引导社会资金,通过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支持实体经济的重任。

在推进注册制改革的大趋势下,无论如何,政策面的考量不能只考虑满足直接融资的需求,更不能一味迎合“有钱就任性”的资金胃口。无论什么样的创新和发展,都须以有利于维护市场的公平正义,维护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利益为前提,一刻也不能放松对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的打击。

节前的股市盼红包,节后的股市更是想红包。不过,尽管给这轮资金脱实向虚的牛市行情似乎不难给出“改革牛”的定义,但监管层在面对“杠杆上的牛市”疯起来时的那种控又不是放又不是的矛盾心态,让人不能不对在牛市下的“有钱就任性”多一点理性思考。

正像新疆一位牧民捡到的那块重近8公斤的“狗头金”一样,一经发现,其归属就引发争论。按我国现有法律,倘若其被认定为文物、矿藏、埋藏物中的任何一类,都须上交政府。不过,也有人认为,如被视为民法规定的“无主物”,拾者则不妨可按“先占原则”,拥有“狗头金”所有权。目前此事尚未有定论。换言之,法无定论者,就得看政策的脸色。这种情形,笔者以为跟目前的沪深股市如出一辙。

说到底,目前的沪深股市毕竟还没脱离政策市轨道。在笔者看来,即使推出了注册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政策市恐怕不会那么容易便挥之即去。政策市固然有其“存在即合理”的理由,但其取向如果恰好迎合了某种不无特殊的利益倾向,则对于弱势群体的中小投资者来说,公平和正义就不能不存疑了。

不少人认为,为了给注册制度的顺利落地铺路,管理层需提振股市,借助牛市来修复股市的投资与融资功能。既然如此,那“有钱就任性”的牛市岂不正中下怀?实际上,一段时期里,就像网上的红包大战为了在移动支付和用户数据上争夺更多用户甚至不惜提示用户关闭手势密码一样,沉浸在牛市狂热之中的股市在许多方面不可抑制地表现出来的更任性、更疯狂,而在短暂狂欢之后,更多的麻烦也就无法避免地随之而来。

本轮市场行情的急速上涨,在某种程度上,或与融资融券的火热不无关系。按照上交所的统计,截至1月16日融资融券余额1.1万亿,融资交易额占A股总交易量的比例为18.4%,同境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稳定在20%-25%水平相比较,应属正常范围。不过,在纳入两融标的那些个股中,凡受追捧的题材概念股或涉嫌市场操纵股,不仅市盈率畸高,而且出现黑天鹅的概率也有可能更大。投资者如果在股价高位过度融资买入,市场风险无疑也将是极大的。查控两融问题的重点,与其说是降杠杆,还不如说更多在于打击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

时下的市场创新已被一些歪嘴和尚念歪了经。去年12月1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通报立案的中科云网、百圆裤业等在内的18只股票涉嫌市场操纵违法违规案例,就不乏以市值管理的名义内外勾结操纵股价的所谓“市场创新”。一些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相互勾结,在“市值管理”的名义之下,堂而皇之地利用上市公司选择性披露信息拉抬股价。

按市值排名,沪深股市目前已是世界第二,但由于法治建设严重滞后于市场发展,欺诈发行、虚假陈述、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出现。据证监会公开信息披露,近三年来,操纵案件数量大幅上升,且恶性操纵案件频发,有的操纵主体系累犯,多次操纵多只股票,交易金额和获利金额巨大,最高非法获利达1.68亿。最近查办的两起操纵案中,操纵者选择多只小盘股,利用明显资金优势连续交易和对倒交易,累计交易金额多达几十亿,获利数千元。此外,内幕交易等案件涉及人员范围和数量快速增加。2012年、2013年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行政处罚的人数分别为31人和66人,相比2011年增长63%和247%,涉案人员不仅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管,还包括中介机构人员。同时,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股票案件涉及的机构由基金公司扩展至保险资产管理机构,涉案人员呈现链条化、扩散化等特点。

去年以来,一些上市公司频频发布资产重组预案。交易案例数量超过4450起,规模1.56万亿元,涉及上市公司超过1783家,较2013年同期分别增长274%和210%。然而,就在并购重组异常火爆的这一年,一连串的上市公司纷纷宣告并购重组梦破碎。并购重组失败背后的真相令人疑窦丛生。重要的并不在于那些粗制滥造的重大重组预案究竟是怎样随意发布出来的,而是目前对上市公司发布重大重组预案几乎没有任何约束,不管方案合理与否、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可行,只要这个信息一发布就会引发市场的强烈 “反响”,而内部人或二级市场庄家则无不借此一响而轻而易举地赚到黄金万两。其中一些被掩藏在资本运作外壳之下的方便股东套现、涉嫌内幕交易、股价操纵等痕迹,随着重组方案的失败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逐渐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中小投资者被拒之于各种创新产品的大门之外,越发陷于弱势的地位,中小投资者与机构投资者之间的不公平也越来越明显。而机构投资者则不仅可以轻松自如地借市值管理、资产重组的名义将内幕交易、市场操纵装扮为市场创新,更可以通过融券、做空股指期货甚至借道于基金ETF的方式来卖出股票,对冲风险,而当天买进股票的中小投资者只能束手就擒,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意料中事。

不仅如此,在最近举办的“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论坛”上,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上市公司投资者回报的本质是属于上市公司的自治行为。”在目前投资者作出回报决策的选择性和话语权还不足,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本与劳动者一致的利益结构,回报工具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的需求,投资者回报的外部环境也有待优化的情况下,管理层一旦单方面放松对强制性、半强制性分红的要求,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又如何来得到保障呢?对此,岂不让人想想也后怕?

股市长久低迷不是什么好事,但脱离基本面的暴涨同样令人担忧,虽说股市反映的是预期,而中国经济明年似乎也不会差,但在杠杆撬动和中小投资者新入市资金作用下的持续暴涨并不是市场应该期待的。

早在8月底,新华社就曾播发文章提出,中国需要“有质量的牛市”,并提出“有质量的牛市”应该具备三点:其一,市场上涨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其二,股市的上涨具备较长时间的可持续性;第三,股市的投资氛围活跃,但不狂热。

如果仅仅是资金推动、击鼓传花式的上涨,那么,这样的行情必然不可持续,难免暴涨暴跌。到时候,伤害的是市场信心,受损的是最为弱势的中小投资者 。

THE END
0.A股大盘上4000点的十大理由财富号1、4000点是目前市场平均成本线,也即总体盈亏平衡点,一旦站上意味着一半的资金已经解套甚至盈利,赚钱效应开始超过亏钱效应,有利于行情升华市场建设。 2、货源归边,股市一半市值集中在300,300一半筹码集中在汪汪队,坚持锁仓,大局已定,众多知名海内外资本已空翻多。 jvzquC41ecogwqfq0ggtvvtpg{4dqv4pgyy049763265299777:33A672:6
1.【定投君说基金】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定投君:学习君已经是会员群里定投君:学习君已经是会员群里的资深按摩师了,他的这篇投资故事写得非常好。 本文作者:学习君 我是普普通通的一个人,有着普普通通的投资经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别的经历,我想一切都是从“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开始的。 “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这句话可能对不少新同学来讲很陌生,但是对于经历过2015年的股jvzquC41zwkrk~3eqo526;;768;4486;57922@>
2.A股距离4000点还有多远?2015年至今,中国股市再度经历了一次剧烈的波动,目前似乎已回归平淡,整个指数维持在3000点上方波动了已经超过两个月,尤其是近日大盘站上3500点之后,投资者对4000点的预期越来越热。那么4000点对于大盘来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高度,我们离真正“有效”的4000点到底有多远呢? jvzquC41yy}/eqnpcpkxu7hqo0io1v4el1813>433/771@;467930|mvon
3.刘纪鹏:“3万亿资金将股市拉升至4000点”,你能赚?刘纪鹏博客本周刘纪鹏提出了一个观点:花费3万亿资金将股市拉升至4000点,有望带来25万亿的财富增长。 3万亿的投入与25万亿的潜在增长确实令人心动。股市并非简单的投入资金就能涨,还需要考虑市场情绪、经济基本面等因素的影响。举个例子,某个交易日多空双方在一支股票上都动用了10个亿的资金激烈搏杀,最后收盘时股价不涨不跌。jvzquC41dnuh0lxfp0tfv8xkoqt24;8|1cxuklqg1fkucrqu13:19:>8;;
4.刘纪鹏:4000点才是A股基本点!股市好了广发证券(sz000776)为何中国需要牛市,当下启动牛市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是什么?启动牛市后,又该如何避免疯牛?本期《红周刊》专访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刘纪鹏,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刘纪鹏表示,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把股市搞起来。只要从制度层面解决“中梗阻”的问题,A股慢牛可期,而指数4000点还只是基本点位。股市好jvzquC41iwhb0|npc0ipo7hp1Ay>vqwgcf,ukmB4:8865/gkf?>1:
5.4000点之问经济转型期常见大牛市理论4000点之后,牛市何去何从?受访的多数专家认为,中长期看股市仍以上涨为主。但创业板整体估值出现泡沫已经不容回避,个股会从普涨演变为分化。符合转型趋势、代表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成长股逐渐成长为A股中的新蓝筹股。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以整体法测算滚动市盈率口径统计,目前沪市A股市盈率为18.23倍jvzq<84vjgus{7ugqrrf0lto0et0p872375169>1e6?27=248:798>90jvsm
6.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始财富号如能在同样曰报能再现一次当年说的4000点才是牛市开始文章,那么股市上涨就没有问题了! 本文是自己炒股感悟,不作投资依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炒股日记# 有方科技 宇信科技 恭喜解锁12个月手机L2专属领取资格,立即领取>>jvzquC41ecogwqfq0ggtvvtpg{4dqv4pgyy049763382497454766@654:6
7.强调了中国股市达到4000点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刘纪鹏在2024中国投资年会上的发言中,强调了中国股市达到4000点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通过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来筹集资金,用于成立股市平准基金的建议。他认为,股市不到4000点不仅关系到市场的稳定性,还涉及到经济的拉动和定价权的归属问题。此外,刘纪鹏还批评了当前的注册制,称其为伪注册制,认为这是一个失败的制度。 jvzquC41zwkrk~3eqo5:;;;4;;<2887:;7?14A;
8.股票指数沪指目标4000点是什么意思5条回答:【推荐答案】目标4000点是指中国股市上证指数在某一段时间内有望达到4000点。这个目标是指某个分析师或者投资者对于未来市场走势的预期,并不是精确的数字。股票价格的波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形势、公司业绩、政策变动等,因此很难准确预测未来市场jvzquC41ycv/|xq0eqs/ew4cum5ya;<294;147mvon
9.人民日报: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不存在泡沫《人民日报》网站日前刊文称,A股牛市才刚刚开始,反映中国增长潜力,并不是泡沫。过去六个月,A股大涨约80%,尽管一季度GDP增速降至7%的六年低位,引发股市可能出现大幅调整的担忧。但人民网4月22日晚间发表评论文章为A股的卓越表现辩护,称4000点才是A股牛市的开端,背后的原因是中国发展战略的宏观支撑以及经济改革的内在动jvzquC41hktbplj0uktb0ls1hqxfz8|j|z532::/263348igvcom/rfy|wtf{=5:45840m3jvor
10.【财联社时评】“信口开河”4000点不能一删了之6月7日,方正证券一位分析师喊话大盘4000点的言论引爆市场。 引发市场关注的是对4000点这一具体点位的预测,因为沪指上一次4000点还在2015年,近年来沪指一直在3000点上下徘徊。如果说点位能到4000,相对当前将有30%左右的指数涨幅,意味着一轮牛市的到来。 jvzquC41o0imu7hp1fkucrq13296;B>
11.沪指时隔7年再上4000点大关牛市来了,你在风口上吗?财经清明节小长假一过,上海的天气一夜回冬,而股市则回暖似“夏天”: 4月8日午后,两桶油率先带动大盘上涨,金融、地产板块也接力上涨,上证指数势如破竹突破4000点,创逾7年新高。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接受人民金融专访时称,“这就是大牛市”,并再次重申是“改革牛”。任去年5月从国务院jvzq<84hkpgoen3rgqvmg7hqo0io1|yqem5HD8753;?21<>33:?0kwigz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