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涨了近12倍,2021年十大光伏牛股你买到了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2022年,它们还会给投资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惊喜?
文|华夏能源网 于耀翔
如果说2020年是光伏在国内资本市场崛起的元年,那么到了2021年,光伏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角之一。
回首2021,“硅料巨头”大全能源(SH:688303)、“组件巨头”阿特斯(CSIQ)和晶科能源(JKS)接连从美股回家。随之而来的,还有“光伏接线盒第一股”通灵股份(SZ:301168),创下A股有史以来最高发行价纪录的“微型光伏逆变器龙头”禾迈股份(SH:688032)等。
除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外,2021年还有更多跨界而来或声名不显的光伏企业悄悄登上A股,上市似乎已成为光伏企业的“标配”。资本市场的火热,与整个光伏行业的景气度互为表里,互相成就。虽然头部企业普遍涨幅巨大,如果放在更远的维度来看,当前光伏股的表现只是个开头。
对于光伏从业者来说,保利协鑫之名可谓如雷贯耳。
保利协鑫于2006年10月在香港成立,2007年11月登陆港交所(代码:HK:03800),业务覆盖光伏全产业链,曾在硅料和硅片领域“称王”,还曾是全球第二大光伏电站开发商。
在不断变革和资本支持之下,保利协鑫终于轻装上阵,实现业绩逆转。2021年上半年,保利协鑫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达87.7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20%,达24.07亿元,这是其五年间最好的业绩,终脱离了亏损泥潭。
此外,保利协鑫酝酿多时的颗粒硅也开始体现价值。2021年2月,保利协鑫颗粒硅产能正式进入万吨级别,还有十万余吨在建产能在陆续释放。与此同时,因低能耗、低排放、低成本优势,保利协鑫的颗粒硅订单纷至沓来,市场认可度进一步增强。
对于未来,保利协鑫将继续加码颗粒硅。在2021年半年报中,保利协鑫写道:“颗粒硅的应用能够显著减少碳排放,是真正的光伏绿电所需要的硅基材料,完美契合低价上网时代潮流。在此黑科技的基础上,保利协鑫将砥砺前行,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成就负碳未来。”
随着颗粒硅产能的进一步释放,2022年保利协鑫的股价表现值得期待。
双良节能成立于1982年,位于中国江苏江阴,其以国内第一台溴冷机起家,而后专注于为航天、电力等工业领域及酒店、写字楼等民用领域企业量身定做溴化锂节能系统解决方案。在节能节水行业,双良节能是当之无愧的龙头,目前主要营收便来源在此,产品包括氢化炉、特种换热器、溴化锂制冷机等。
2003年,双良节能在上交所上市(代码:SH:600481),同时进入光伏装备制造业,推出的主要产品为多晶硅还原炉。多年来,双良节能多晶硅还原炉市场占有率一直位列行业第一,但该产品在双良节能的营收构成中占比始终较低,至2020年时仅有8.53%。
当下,“碳中和”目标正持续驱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光伏迎来风口。在此背景下,主营业务已长期没有长进的双良节能顺势在光伏行业大举拓宽产业链,意图从多晶硅还原炉延伸到硅片领域。
目标立下后,双良节能步调神速。
2021年5月,双良节能签订场地施工合同,同时与晶盛机电、连城凯克斯分别签订了设备采购合约;6月,首根大尺寸单晶硅棒成功出炉,大尺寸硅片试产成功;8月,发出定增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35亿元用于项目建设;9月,与中能硅业锁定硅料长单;10月,与江苏润阳达成销售协议,卖出单晶硅片13亿片,测算价值为83.33亿元;同是10月,与浙江爱旭、天津爱旭及广东爱旭签订了《硅片采购框架合同》,卖出硅片总计约21亿片,测算价值144.27亿元。
跟随转型步伐,双良节能的股价一路高升,表现亮眼。
目前,双良节能还在深耕光伏全产业链,其与多家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未来将在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电站和储能等多领域开展业务。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光伏发电系统核心设备组串式逆变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进入2021年以来,锦浪科技至少经历了三次股价攀升阶段,分别为2021年1月、6-7月、9-10月,这与光伏板块整体拉升以及锦浪自身的优异业绩不无关系。
纵观锦浪科技的经营业绩和股价表现,可以发现该企业一直处于稳健上升趋势,相信未来锦浪科技依旧可以发挥好全球布局、技术研发、品牌和服务优势,保持稳健姿态。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进入光伏行业,一直专注于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目前已形成年产7万吨高纯多晶硅产能,是多晶硅行业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之一。
作为国内名列前茅的硅料厂商,挂牌当天,大全能源开盘后股价暴涨273%,最高报80.21元/股,市值直接突破千亿,成为A股第7家市值破千亿的光伏企业。
此后,大全能源历经最重要的一个股价攀升期为8月23日至31日,期间股价连续增长,涨幅为38.5%,主要因硅料行情向好以及大全能源超出预期的业绩。
大全能源计划,未来三年内保持年均50%左右的硅料产能增速,拟在2024年底前实现高纯硅料总产能27万吨/年,从而更好地为全球光伏市场的发展做出贡献。换而言之,大全能源接下来的注意力仍会围绕在硅料领域。
天合光能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光伏行业的名片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光伏组件领域的龙头企业。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天合光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智慧能源三大板块。
2006年前后,中国光伏行业曾掀起一阵出海上市潮,彼时天合光能在纽交所上市。2017年,天合光能从纽交所退市,蛰伏两年后,重返A股,于2020年6月在科创板挂牌上市(代码:SH:688599),成为登陆科创板的第一家光伏企业。
进入2021年,天合光能股价于6月份开始大涨,主要原因系天合光能主打的210组件产品及生态接连曝出利好消息。
天合光能表现,未来将继续开拓210组件、BIPV、储能、跟踪支架等业务,保持行业优势地位,与此同时,天合光能还在财报中写道:公司将继续抓住“十四五”新机遇,实现光伏电池传统优势领域与智能化、光储一体等领域的新突破,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海南钧达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是专业生产汽车仪表板总成、前后保险杠总成、门内饰板、立柱等汽车塑料零部件的大型综合性企业,于2007年4月登陆深交所(代码:SZ:002865)。
该企业体量规模不大,从2016年至2020年,五年营业收入都徘徊在10亿元左右,增长难见起色。而归母净利润更是呈逐年下滑趋势,至2020年时仅有1354万,到了2021年三季度,钧达股份的归母净利润进一步下滑至-8028万,增长幅度为-1233.18%。
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润增长点,钧达股份将目光转向了时下相当红火的产业——光伏。2021年8月,钧达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通过受让股权的方式,成为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钧达股份从平平无奇变成一路暴涨。
公开资料显示,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业务。该公司主打产品为大尺寸(182mm&210mm)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3.5%。截止2020年,公司产能规模突破了8.5GW。
在2021年半年报中,钧达股份指出:光伏电池片业务将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升股东权益,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
从2020年底到2021年,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大涨,工业硅和有机硅行情也是一路水涨船高,在此背景下,作为硅基材料“霸主”的合盛硅业不断扩产,因此被投资者和机构普遍看好,其股票从2021年1月一直呈涨势直至8月,此后合盛硅业的股价虽回落,但全年依旧为大涨。
2021年12月,合盛硅业与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投资355亿元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预计至2024年全部建成投产。据了解,该项目将投资建设硅基新材料、多晶硅、单晶切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等工程。下一步,合盛硅业将向光伏行业进行延伸,这是未来值得关注的利润增长点。
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以成套机电液一体化装备、轻量化节能制品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型综合供应商,于2010年登陆深交所(代码:SZ:002529)。
自上市以来,海源复材的营收不增反降,扣非净利润连续6年亏损,后因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在此背景下,2020年海源复材被江西赛维的“继任者”甘胜泉控股。
江西赛维在光伏行业是一家资深且知名的企业,因行业大环境变化与自身过度扩张而破产重组。甘胜泉接过江西赛维后,曾许诺三年内上市,其控股海源复材被业界视为谋划借壳上市。
目前,海源复材正积极投建光伏电池与组件产能,对光伏下一代技术路线异质结电池的布局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中,甘胜泉重振赛维的豪言逐步兑现,海源复材的股价表现值得期待。
上海能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营业务为光伏发电设计、系统集成及投资运营一站式服务,同时涉及储能微电网及电能替代、垃圾热解供热发电等智慧能源综合服务。该公司拥有新能源及常规能源领域设计及施工总包资质,已累计为合作伙伴提供了100多个光伏电站和近200个电力环保及电网工程的技术服务,自持并运营了一批分布式光伏电站。
对于未来,能辉科技在财报中表示,将通过融资渠道的扩充以及募投项目的实施,同时结合研发资金及人员投入的增加,增强资金实力,充分利用公司核心技术优势,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业务区域范围。
金阳新能源(HK:01121)的前身是中国知名的鞋业集团——宝峰时尚。
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营业务为生产及出售宝人牌拖鞋、凉鞋及休闲鞋。2011年,成立仅3年的宝峰时尚就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拖鞋出口商,也是在这一年,宝峰时尚于港交所上市,从此,其“拖鞋大王”之名便开始广为流传。
但好景不长,2013年宝峰时尚营收、净利突然双双腰斩,宝峰时尚对此解释称“主要由于中国经济近年发展迅速,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增,中国人的购买习惯已转向奢侈商品及国际品牌,加上网上购物所致。”
从2014年至2020年,宝峰时尚连续6年深陷亏损泥潭,在此背景下,公司不得不寻求转型,而其转型目标,就是近年来风头无两的光伏行业。
1月29日,宝峰时尚再次公告,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新峰二维以3746万元现金,从江苏协鑫收购290台生产单铸硅片的铸锭炉,对应产能约为11亿片,预期将来可以生产单铸大尺寸硅片,其最大产能将超过7000MW。
这两条公告意味着宝峰时尚在光伏下一代技术路线HIT和硅片产能上都已打下基础,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自此开始,宝峰时尚的股票便进入“疯涨”模式。
2021年6月及7月,宝峰时尚分别与江苏润阳、太一光伏、熊猫光伏签下硅片销售协议,共计拿下4亿片单铸硅片销售长单,业务开拓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宝峰时尚宣布,公司首个单晶铸锭硅片生产设施已成功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并将于八月向已签署采购协议的现有客户批量出货单铸硅片。
对于未来,金阳新能源志在实现完全转型,并继续加大投入。“经过过去几年的不懈努力及资金投入,集团已逐渐由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为材料科技公司,并开始将业务扩展至环保及能源相关领域。”金阳新能源在定期报告中表示。
除此以外,金阳新能源还表示:“本集团运用单铸硅片柔软的特性,成功开发了单铸柔性HJT太阳能组件(「柔性组件」),目前本集团已可以制作出小尺寸的高效单铸柔性组件并正在进行转换效率及可靠性的验证。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将单铸柔性组件与储能电池结合,创造一个轻便的家用太阳能发电储能系统。”
2021年十大光伏牛股总览
下载界面新闻
2022年,它们还会给投资者带来了什么样的惊喜?
文|华夏能源网 于耀翔
如果说2020年是光伏在国内资本市场崛起的元年,那么到了2021年,光伏已经成为资本市场的主角之一。
回首2021,“硅料巨头”大全能源(SH:688303)、“组件巨头”阿特斯(CSIQ)和晶科能源(JKS)接连从美股回家。随之而来的,还有“光伏接线盒第一股”通灵股份(SZ:301168),创下A股有史以来最高发行价纪录的“微型光伏逆变器龙头”禾迈股份(SH:688032)等。
除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外,2021年还有更多跨界而来或声名不显的光伏企业悄悄登上A股,上市似乎已成为光伏企业的“标配”。资本市场的火热,与整个光伏行业的景气度互为表里,互相成就。虽然头部企业普遍涨幅巨大,如果放在更远的维度来看,当前光伏股的表现只是个开头。
对于光伏从业者来说,保利协鑫之名可谓如雷贯耳。
保利协鑫于2006年10月在香港成立,2007年11月登陆港交所(代码:HK:03800),业务覆盖光伏全产业链,曾在硅料和硅片领域“称王”,还曾是全球第二大光伏电站开发商。
在不断变革和资本支持之下,保利协鑫终于轻装上阵,实现业绩逆转。2021年上半年,保利协鑫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3%,达87.79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20%,达24.07亿元,这是其五年间最好的业绩,终脱离了亏损泥潭。
此外,保利协鑫酝酿多时的颗粒硅也开始体现价值。2021年2月,保利协鑫颗粒硅产能正式进入万吨级别,还有十万余吨在建产能在陆续释放。与此同时,因低能耗、低排放、低成本优势,保利协鑫的颗粒硅订单纷至沓来,市场认可度进一步增强。
对于未来,保利协鑫将继续加码颗粒硅。在2021年半年报中,保利协鑫写道:“颗粒硅的应用能够显著减少碳排放,是真正的光伏绿电所需要的硅基材料,完美契合低价上网时代潮流。在此黑科技的基础上,保利协鑫将砥砺前行,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成就负碳未来。”
随着颗粒硅产能的进一步释放,2022年保利协鑫的股价表现值得期待。
双良节能成立于1982年,位于中国江苏江阴,其以国内第一台溴冷机起家,而后专注于为航天、电力等工业领域及酒店、写字楼等民用领域企业量身定做溴化锂节能系统解决方案。在节能节水行业,双良节能是当之无愧的龙头,目前主要营收便来源在此,产品包括氢化炉、特种换热器、溴化锂制冷机等。
2003年,双良节能在上交所上市(代码:SH:600481),同时进入光伏装备制造业,推出的主要产品为多晶硅还原炉。多年来,双良节能多晶硅还原炉市场占有率一直位列行业第一,但该产品在双良节能的营收构成中占比始终较低,至2020年时仅有8.53%。
当下,“碳中和”目标正持续驱动新能源产业发展,光伏迎来风口。在此背景下,主营业务已长期没有长进的双良节能顺势在光伏行业大举拓宽产业链,意图从多晶硅还原炉延伸到硅片领域。
目标立下后,双良节能步调神速。
2021年5月,双良节能签订场地施工合同,同时与晶盛机电、连城凯克斯分别签订了设备采购合约;6月,首根大尺寸单晶硅棒成功出炉,大尺寸硅片试产成功;8月,发出定增计划,募集资金不超过35亿元用于项目建设;9月,与中能硅业锁定硅料长单;10月,与江苏润阳达成销售协议,卖出单晶硅片13亿片,测算价值为83.33亿元;同是10月,与浙江爱旭、天津爱旭及广东爱旭签订了《硅片采购框架合同》,卖出硅片总计约21亿片,测算价值144.27亿元。
跟随转型步伐,双良节能的股价一路高升,表现亮眼。
目前,双良节能还在深耕光伏全产业链,其与多家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未来将在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电站和储能等多领域开展业务。
锦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光伏发电系统核心设备组串式逆变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进入2021年以来,锦浪科技至少经历了三次股价攀升阶段,分别为2021年1月、6-7月、9-10月,这与光伏板块整体拉升以及锦浪自身的优异业绩不无关系。
纵观锦浪科技的经营业绩和股价表现,可以发现该企业一直处于稳健上升趋势,相信未来锦浪科技依旧可以发挥好全球布局、技术研发、品牌和服务优势,保持稳健姿态。
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进入光伏行业,一直专注于高纯多晶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目前已形成年产7万吨高纯多晶硅产能,是多晶硅行业主要的市场参与者之一。
作为国内名列前茅的硅料厂商,挂牌当天,大全能源开盘后股价暴涨273%,最高报80.21元/股,市值直接突破千亿,成为A股第7家市值破千亿的光伏企业。
此后,大全能源历经最重要的一个股价攀升期为8月23日至31日,期间股价连续增长,涨幅为38.5%,主要因硅料行情向好以及大全能源超出预期的业绩。
大全能源计划,未来三年内保持年均50%左右的硅料产能增速,拟在2024年底前实现高纯硅料总产能27万吨/年,从而更好地为全球光伏市场的发展做出贡献。换而言之,大全能源接下来的注意力仍会围绕在硅料领域。
天合光能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光伏行业的名片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光伏组件领域的龙头企业。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如今天合光能已成为全球领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业务包括光伏产品、光伏系统、智慧能源三大板块。
2006年前后,中国光伏行业曾掀起一阵出海上市潮,彼时天合光能在纽交所上市。2017年,天合光能从纽交所退市,蛰伏两年后,重返A股,于2020年6月在科创板挂牌上市(代码:SH:688599),成为登陆科创板的第一家光伏企业。
进入2021年,天合光能股价于6月份开始大涨,主要原因系天合光能主打的210组件产品及生态接连曝出利好消息。
天合光能表现,未来将继续开拓210组件、BIPV、储能、跟踪支架等业务,保持行业优势地位,与此同时,天合光能还在财报中写道:公司将继续抓住“十四五”新机遇,实现光伏电池传统优势领域与智能化、光储一体等领域的新突破,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海南钧达汽车饰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是专业生产汽车仪表板总成、前后保险杠总成、门内饰板、立柱等汽车塑料零部件的大型综合性企业,于2007年4月登陆深交所(代码:SZ:002865)。
该企业体量规模不大,从2016年至2020年,五年营业收入都徘徊在10亿元左右,增长难见起色。而归母净利润更是呈逐年下滑趋势,至2020年时仅有1354万,到了2021年三季度,钧达股份的归母净利润进一步下滑至-8028万,增长幅度为-1233.18%。
为了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利润增长点,钧达股份将目光转向了时下相当红火的产业——光伏。2021年8月,钧达股份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公告,通过受让股权的方式,成为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钧达股份从平平无奇变成一路暴涨。
公开资料显示,上饶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专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业务。该公司主打产品为大尺寸(182mm&210mm)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3.5%。截止2020年,公司产能规模突破了8.5GW。
在2021年半年报中,钧达股份指出:光伏电池片业务将进一步增强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升股东权益,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
从2020年底到2021年,太阳能级多晶硅价格大涨,工业硅和有机硅行情也是一路水涨船高,在此背景下,作为硅基材料“霸主”的合盛硅业不断扩产,因此被投资者和机构普遍看好,其股票从2021年1月一直呈涨势直至8月,此后合盛硅业的股价虽回落,但全年依旧为大涨。
2021年12月,合盛硅业与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投资355亿元建设硅基新材料产业一体化项目,预计至2024年全部建成投产。据了解,该项目将投资建设硅基新材料、多晶硅、单晶切片、电池组件、光伏发电等工程。下一步,合盛硅业将向光伏行业进行延伸,这是未来值得关注的利润增长点。
江西海源复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一家以成套机电液一体化装备、轻量化节能制品为主营业务的科技型综合供应商,于2010年登陆深交所(代码:SZ:002529)。
自上市以来,海源复材的营收不增反降,扣非净利润连续6年亏损,后因2018年和2019年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而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在此背景下,2020年海源复材被江西赛维的“继任者”甘胜泉控股。
江西赛维在光伏行业是一家资深且知名的企业,因行业大环境变化与自身过度扩张而破产重组。甘胜泉接过江西赛维后,曾许诺三年内上市,其控股海源复材被业界视为谋划借壳上市。
目前,海源复材正积极投建光伏电池与组件产能,对光伏下一代技术路线异质结电池的布局也在有条不紊进行中,甘胜泉重振赛维的豪言逐步兑现,海源复材的股价表现值得期待。
上海能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营业务为光伏发电设计、系统集成及投资运营一站式服务,同时涉及储能微电网及电能替代、垃圾热解供热发电等智慧能源综合服务。该公司拥有新能源及常规能源领域设计及施工总包资质,已累计为合作伙伴提供了100多个光伏电站和近200个电力环保及电网工程的技术服务,自持并运营了一批分布式光伏电站。
对于未来,能辉科技在财报中表示,将通过融资渠道的扩充以及募投项目的实施,同时结合研发资金及人员投入的增加,增强资金实力,充分利用公司核心技术优势,进一步开拓市场,扩大业务区域范围。
金阳新能源(HK:01121)的前身是中国知名的鞋业集团——宝峰时尚。
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主营业务为生产及出售宝人牌拖鞋、凉鞋及休闲鞋。2011年,成立仅3年的宝峰时尚就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拖鞋出口商,也是在这一年,宝峰时尚于港交所上市,从此,其“拖鞋大王”之名便开始广为流传。
但好景不长,2013年宝峰时尚营收、净利突然双双腰斩,宝峰时尚对此解释称“主要由于中国经济近年发展迅速,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增,中国人的购买习惯已转向奢侈商品及国际品牌,加上网上购物所致。”
从2014年至2020年,宝峰时尚连续6年深陷亏损泥潭,在此背景下,公司不得不寻求转型,而其转型目标,就是近年来风头无两的光伏行业。
1月29日,宝峰时尚再次公告,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新峰二维以3746万元现金,从江苏协鑫收购290台生产单铸硅片的铸锭炉,对应产能约为11亿片,预期将来可以生产单铸大尺寸硅片,其最大产能将超过7000MW。
这两条公告意味着宝峰时尚在光伏下一代技术路线HIT和硅片产能上都已打下基础,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功。自此开始,宝峰时尚的股票便进入“疯涨”模式。
2021年6月及7月,宝峰时尚分别与江苏润阳、太一光伏、熊猫光伏签下硅片销售协议,共计拿下4亿片单铸硅片销售长单,业务开拓成效显著。与此同时,宝峰时尚宣布,公司首个单晶铸锭硅片生产设施已成功进入商业化生产阶段,并将于八月向已签署采购协议的现有客户批量出货单铸硅片。
对于未来,金阳新能源志在实现完全转型,并继续加大投入。“经过过去几年的不懈努力及资金投入,集团已逐渐由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为材料科技公司,并开始将业务扩展至环保及能源相关领域。”金阳新能源在定期报告中表示。
除此以外,金阳新能源还表示:“本集团运用单铸硅片柔软的特性,成功开发了单铸柔性HJT太阳能组件(「柔性组件」),目前本集团已可以制作出小尺寸的高效单铸柔性组件并正在进行转换效率及可靠性的验证。未来,我们计划进一步将单铸柔性组件与储能电池结合,创造一个轻便的家用太阳能发电储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