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数据来看,股票连续下跌见地量后上涨概率没有一个固定数值,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以下是具体分析:
- 整体市场层面 :
- 短期反弹概率相对较高:海通证券对A股成交额进行相关处理后发现,2013年以来,A股成交额较前100个交易日缩量超过30% (出现地量类似情形)的情况共出现过13次。地量出现后成交有所放量,短期反弹概率略高,成交缩量后1个月,上证指数上涨比例为67% ;复盘2018 - 2024年,A股成交额阶段性低量后的10个交易日内,上证指数多数时间会出现反弹。
- 影响上涨概率的关键因素 :
- 基本面与政策因素:成交低迷后,是否有基本面或政策上的积极催化很关键。例如2016年2月和2022年10月,稳增长政策发力推动经济修复,进而带动股市回升;而在2018年3月,美国宣布对中国加征关税,叠加国内信用收缩,全部A股盈利增速和ROE持续下行 ,在政策冲击和基本面下行影响下,即便出现地量,A股依然延续下行趋势。
- 技术指标与市场情绪:若多个技术指标同时出现底部信号,如MACD指标底背离、KDJ指标在超卖区域形成金叉等,与地量信号相互印证 ,则上涨概率会有所提升;市场情绪极度悲观后开始修复,投资者信心逐渐恢复,场外资金愿意入场,也会增加上涨概率。
- 行业特性差异 :从行业角度,在市场整体出现地量后迎来向上修复的过程中,超跌行业修复概率更高、涨幅更明显。成交低迷前1月跌幅前3的行业,在后续市场修复时上涨比例为88% ,之后一个月的涨幅均值为6.9%;而成交低迷前1月涨幅前3的行业上涨比例为71% ,后一个月的涨幅均值仅为2.9% 。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符合特定条件(连续5 - 10个交易日成交量低于120日均量线50%,且振幅收敛至3%以内;北向资金或主力大单连续3日净流入,且融资余额触底回升 )的地量标的,20日内平均涨幅达18.7% ;成交量创120日新低后,若5日内放量突破5日均线,胜率提升至76%。但这些统计结论也会因统计样本、市场环境变化等因素而存在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