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第18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榜单揭晓,在金融圈刷了一波屏。
今天,小通翻阅了上百份最新的研究报告,整理出A股策略研究和全部26个一级行业的新财富获奖分析师的市场观点,供参考。
内容略长,大家可以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行业。
策略研究
第一名 海通证券(荀玉根、李影等)
核心观点:
1、经济转型大背景下我国长期股权投融资时代已徐徐展开,权益投资出现三大特征:赛道化、龙头化、机构化。
2、长期股权时代与小牛熊周期不矛盾,2021年市场或将进入盈利和情绪驱动的牛市泡沫期。
3、A股是转型升级牛,科技和内需是中期主线,短期金融修复。未来AH溢价收窄或源于港股补涨。
《“股”舞人心——2021年中国股市展望》,20201128
第二名 广发证券(戴康、郑恺、曹柳龙、俞一奇、倪赓等)
核心观点:
1、上半年判断“流动性宽松比疫情进展更为重要”,下半年判断“经济修复可持续”。
2021年A股核心矛盾切换至“盈利修复VS信用紧缩”,金融条件收敛使A股连续两年扩张的估值大概率转向收缩,降低预期收益率。
2、中国经济延续修复,驱动力来自于出口、制造业投资和消费的改善。顺周期板块或将延续“相对业绩”优势,“出口链”顺周期有望开启新一轮结构性“扩产”。
3、货币政策将“稳健”为主,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股市供求紧平衡。“估值降维”结束后或将重新增配消费和优质科技股,北上资金持股集中度或在明年重新提升。
《逆水行舟——2021年A股年度策略展望》,20201206
第三名 兴业证券 (王德伦、张忆东、李美岑、王亦奕、张兆、吴峰、李彦霖等)
核心观点:
1、2021年市场整体或将波动向上。全球经济基本面从疫情中恢复向上,流动性预期变化是引导行情的主要矛盾。
2、岁末年初是重要的投资时点:基本面持续向上,内外经济改善,景气向上补库存品种有望成为受益方向。
3、宏观流动性易松难紧,全球宽松时代格局已经到来。股市流动性好于社会宏观流动性,居民、机构、外资等持续增加权益资产比重。
4、A股结束牛短熊长、进入长牛,从“有利好才涨”逐渐向“有利空才跌”转变。
《权益时代新格局——2021年度A股策略报告》,20201120
银行
第一名 浙商证券( 邱冠华)
核心观点:
经济在复苏、拐点在验证、估值在低位、仓位在底部,继续重点推荐银行板块投资机会。
选股上,未来十年的银行好比过去十年的水泥,大浪淘沙K型分化。选股思路要从传统周期股投资的侧重β改为侧重α。
《银行: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化》20201209
第二名 申万宏源 (马鲲鹏、李晨、郑庆明等)
核心观点:
维持银行板块看好评级,个股层面优中选优。
基于:1)宏观经济确定性复苏;2)流动性边际收紧是银行更为舒适的经营环境;3)2020年全年银行板块利润增速转正判断下,优质个股表现更加:三季报高利润表显著修复带动行业利润中枢上行,部分改善幅度较大的股份行及中小银行业绩增速亦将水涨船高。当前银行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
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
《M1加速向上是经济强劲的最有力体现》20201209
第三名 中泰证券 (戴志峰、邓美君、陆婕等)
核心观点:
继续看好板块估值修复行情。
本轮银行股核心逻辑是宏观经济,宏观经济修复程度决定了银行股的上涨空间。目前经济处于上升期,银行基本面稳健、估值和公募基金仓位在历史低位,我们判断银行估值修复行情或会持续,是跨年度行情。
《高位维持,支撑经济修复和银行板块逻辑》20201209
非银金融
第一名 海通证券 (孙婷、何婷、李方洲等)
核心观点:
保险:伴随经济好转,负债端和资产端同时改善,有望带动保险板块估值显著修复。
券商:资本市场改革快速推进,券商各项业务有望提速,头部券商优势显著。
多元金融:政策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信托行业进入平稳转型期。
第二名 广发证券 (陈福、陈卉、陈韵扬等)
核心观点:
证券: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加速提升,券商投行业务竞争加剧
我们看好全面市场注册制等政策宽松环境下规模增量与业务创新赋能行业龙头企业
保险:考虑到保险产品刚兑属性有望获得高净值客户青睐、开门红投入增加提振队伍销售热情、万能险账户收益率高于同期理财产品、低基数等因素,我们继续维持2021年开门“红”的预期,开门红则有望全年红。
龙头保险公司开门红预售持续超预期,长端利率维持高位。
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
《非银金融:开门红持续超预期,券商业务环境优化》20201214
第三名 天风证券 (夏昌盛、罗钻辉等)
核心观点:
保险而言,行业格局在发生积极变化;年金险的需求在提升;差异化服务打造+专业化队伍建设+科技赋能将有效提升人均产能,打破“增员”驱动的传统模式;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与居民收入预期的持续提升将带来保费好转;国务院层面明确要求了“扩面提质”,未来的监管政策有望能促进健康险、养老险的增长。基于以上因素,我们认为2021年行业有望走出低谷,开始进入到一个向上周期。
券商方面, 2021年证券行业的投资机会或将来自于:1)机构业务具有竞争优势的券商;2)零售业务受益于结构优化的券商。
中金公司、招商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
《走出低谷还是短期反弹?——保险2021年行业策略报告》20201212
《证券:2021年证券行业业务增量来自于哪》20201212
房地产
第一名 广发证券 (乐加栋、郭镇等)
核心观点:
汇率带动核心资产重估,低估值地产修复可期。
另外,疫情冲击下,需求端复苏表现强劲。预计2021年全国销售面积同比或增长2%,金额同比增长7%。
而且土地质量改善,行业具备系统性纠偏机会。
一线A股龙头:保利地产、金地集团、万科A、招商蛇口。
二线A股龙头:中南建设、阳光城、金科股份、蓝光发展、华发股份、荣盛发展。
《节物风光不相待,惟进取也故日新——房地产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20201213
第二名 兴业证券 (阎常铭、郭毅、徐鸥鹭等)
核心观点:
行业供给侧改革可能会改善龙头房企利润率,如土地成本确实下行,龙头股投资机会将显现。
2020年下半年以来,以三条红线为代表的地产融资政策持续收紧,未来土地溢价率有望持续下行,有持续拿地能力房企利润率将提升。但也需密切关注土地出让底价的变化趋势,如溢价率和底价同时下行,地产股投资价值将显现。
金地集团、万科A、保利地产、招商积余、世联行、中南建设、新城控股、金科股份等。
第三名 海通证券 (涂力磊、谢盐、金晶、杨凡等)
核心观点:
在房企融资监管趋严的环境下,强者恒强逻辑依旧存在,行业集中度提升可能进一步提速。
物业公司方面,伴随竣工面积数据的持续修复,物业公司作为房地产行业后周期或会持续受益。
《房地产:全国土地需求下降,成交价与溢价率环比上升》20201209
食品饮料
第一名 广发证券 (王永锋、王文丹、刘景瑜等)
核心观点:
优质企业稀缺性持续加强,消费龙头有望演绎长期牛市。
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明显,推动龙头定价权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优质企业稀缺性持续加强。短期来看,我们预计2021年经济将明显复苏,拉动食品饮料终端需求恢复。且2021年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较大,有望拉动食品饮料提价。
(1)白酒: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山西汾酒/酒鬼酒/古井贡酒/今世缘/口子窖/顺鑫农业。
(2)食品:海天味业/中炬高新/涪陵榨菜/恒顺醋业;颐海国际/天味食品/日辰股份/安井食品/三全食品;伊利股份/中国飞鹤;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农夫山泉;绝味食品/安琪酵母/桃李面包/双汇发展/洽洽食品/盐津铺子。
《需求复苏,强者恒强——食品饮料行业2021年度策略》20201210
第二名 华创证券 (董广阳)
核心观点:
1)白酒板块:紧握高端白酒,逢低布局次高端龙头。重点关注茅台、五粮液、老窖,精选次高端龙头逢低布局,2021年上半年需求低基数下高增长,关注古井、汾酒、今世缘,关注洋河、顺鑫、口子窖的预期修复。
《食品饮料:“涨”声再起》20201214
第三名 招商证券 (杨勇胜、于佳琦、李泽明)
核心观点:
高估值是2021年食品饮料板块投资面临的困难,绝佳好赛道or业绩高成长,能够让我们应对高估值。
白酒/调味品/卤味/奶粉依然是最佳赛道,值得高估值;疫情受损的乳业/啤酒/饮料/烘焙,以及行业高成长的速冻/奶酪,将展现出业绩高成长,建议根据业绩节奏及估值择机布局。
建议三条思路优选个股。一是继续关注赛道红利,依靠业绩消化估值;二是刚需板块经历疫情后格局改善,利好龙头企业;三是寻找高增长公司,包括疫情受损基数低、细分行业高速增长、以及经营改善有待验证的标的。
茅五泸、汾古洋今;海天、中炬恒顺榨菜、安琪;3.绝味、飞鹤;伊利/蒙牛、华润、青啤、农夫等。
《手持好赛道,紧盯高成长——食品饮料行业2021年度投资策略》20201117
医药生物
第一名 兴业证券 (孙媛媛、徐佳熹、黄翰漾)
核心观点:
持续关注2021年景气度维持板块:“创新消费升级”依然是医药行业不变的投资主逻辑。创新药及其产业链与创新医疗器械板块的高景气度有望延续;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保健需求的升级趋势不言而喻。除必需医疗外,具有消费品属性的医药产品也有望受到患者及消费者的青睐。
2021年医药板块“磨底”、“结构性行情”的机会较大。
“医疗服务自费消费”:逢低布局各赛道龙头企业【医疗服务】、【药店】、【品牌消费品】、【自费医疗】。
“创新药及产业链”:下半年业绩加速【大市值龙头】、【细分赛道】、系统性优势的【Big Pharma】、新兴【Biotech】。
“高成长赛道之医疗器械”:【创新\进口替代的医疗器械】、【创新疫苗】
《医药:反弹持续性如何?》20201208
第二名 海通证券 (余文心、郑琴、贺文斌等)
核心观点:
预计未来医药政策将在为医保结余开支的同时,持续鼓励创新,行业分化明显。
我们认为医疗服务,自费药领域,血液制品等领域短期内不受医药政策尤其集采影响,确定性或较高。
1)具备品种持续兑现能力的创新药企和业绩快速增长CRO/CMO板块;
2)非药、消费类龙头公司,包括连锁医疗服务、药店,消费类属性较强标的;
3)趋势向好的细分行业公司。
第三名 国盛证券 (张金洋、缪牧一、胡偌碧、祁瑞、邓云龙等)
核心观点:
医药长达4个月的调整核心因素是医药高估值及高涨幅的释放,而并非政策导致的基本面大变化因此不改医药的长期走牛的大趋势。
展望2021年,2021年一季度有望迎来医药最甜蜜躁动期。
我们认为在整体估值不便宜的状态下,医药投资更要把握最核心特性“强科技+消费最强成长”,“科技”从真创新中挖掘强爆发;“消费最强成长”把握业绩成长强确定性、线性外推延续时长及高天花板这两项真成长核心要素。
(1)非产品端口强于产品端口、非医保产品端口强于医保产品端口;
(2)确定性龙头强于其他,仍有业绩钱可赚;
(3)政策免疫的、尤其是非产品端口的细分领域及龙头容易出现估值现象级公司,继续双击。
再考虑疫情特殊时期,我们策略思路为“全球疫情常态化超预期”+“更为极致聚焦的政策免疫
批零和社会服务
第一名 天风证券 (刘章明、马松、孙海洋等)
核心观点:
中国及全球经济稳健复苏,经济实体将受益于出口、商品销售和服务业的持续回暖。站在当前关键时点远眺,我们认为未来三个季度可选消费或优于必选消费。远眺未来可选消费更强,疫苗落地缓解市场担忧情绪,乐观预期先行。乐观预期将带动酒店、餐饮、黄金珠宝、百货&免税&出境游、化妆品、跨境电商行业。
【酒店】首旅酒店、锦江酒店、华住
【餐饮】海底捞、九毛九、广州酒家、颐海国际
【黄金珠宝】周大生、老凤祥、豫园股份
【免税&百货&出境游】王府井、凯撒旅业、海南发展、海航基础
【化妆品&医美】上海家化、丸美股份、珀莱雅、爱美客、华熙生物
【跨境电商】小商品城、安克创新
《商业贸易:复苏预期+疫苗预期+低基数,助推可选消费发力》20201112
第二名 海通证券 (汪立亭、李宏科、许樱之、陈扬扬、高瑜等)
核心观点:
总体来看,社零及百家零售增速逐月改善,可选品类表现较优,消费稳定回暖势头延续。展望2020年四季度及2021年一季度,我们预计可选消费增速有望继续环比改善,建议关注细分品类及对应公司的业绩弹性;而超市行业受肉类价格下跌、疫情影响水产消费以及基数效应等周期性影响,短期同店仍有一定压力。
零售行业正步入以社区团购为代表的新一轮转型创新期。看好具有核心供应链优势的超市龙头,有望在行业阵痛期拉长供应链长板、补强科技能力短板,同时优化组织机制,从而加速提升市场份额。
社会服务方面,随着疫情缓解,我们预计线下接触类活动行业(酒店、餐饮、景区演艺等)有望好转。疫情加速中小企业市场出清,龙头扩张提速,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中国中免、海底捞、九毛九、锦江酒店、宋城演艺、中公教育、中国东方教育;华住、百胜中国、首旅酒店、新东方、好未来、新东方在线、广州酒家。
《商业贸易:10月社零总额增4.3%环比提升,可选品类增速较优》20201122
《社服&教育:危中见机,集中度提升与龙头成长》20201126
第三名 长江证券 (李锦、赵刚、陈亮、范晨昊等)
核心观点:
回归当下渠道模式和品牌格局的变化,我们认为,2020年疫情居家环境大幅提升了渠道变革的剧烈程度,而基于龙头的互联网公司仍在加速布局渠道转型,我们判断,今明两年仍是渠道变革和品牌竞争格局重塑的关键年份。
从长期产业趋势来看,基于民族自信、强消费能力、工业制造能力以及高效的渠道基础,中国正迎来细分领域优质国货品牌崛起的浪潮。
永辉超市、家家悦、天虹股份、爱婴室、红旗连锁、壹网壹创、珀莱雅、周大生、老凤祥;良品铺子;爱美客等。
《交相辉映——零售行业2021年度投资策略》20201214
家电
第一名 长江证券 (管泉森、徐春、孙珊、贺本东等)
核心观点:
考虑到国内消费需求稳步复苏、空调价格竞争步入尾声,家电行业景气与格局两个大逻辑都在向好,行业已步入量价齐升通道,主营逐季提速可期;得益于规模的快速恢复,以及价格拐点的确立,盈利持续改善或仍较为确定;此外,四季度开始,行业量价以及公司收入、利润基数均明显降低,经营改善确定性进一步提升。
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及海尔智家;老板电器、浙江美大及华帝股份;九阳股份、海信家电、科沃斯及荣泰健康等标的。
《家电:大家电经营趋势向好,估值切换行情可期》20201207
第二名 光大证券 (金星、甘骏、王奇琪、王彦玮、朱悦)
核心观点:
展望后续,家电龙头之间仍会有动态博弈,但板块整体竞争格局边际改善,所以价格会随成本上行,紧平衡修复。
一方面价格弹性会带动收入端复苏弹性更强,另一方面,成本转移能力更强的龙头利润率温和修复确定性领先。
1)确定性领先,未来2~3个季度量价复苏能力更强的白电龙头: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格力电器、海信家电;
2)小家电或仍是增速最好的成长板块,疫情催化结束后,优选具备中长期持续成长能力的:九阳股份、新宝股份;
3)估值底部,经营逐季改善:老板电器、华帝股份、欧普照明。
《家电:成本端再起波澜,家电利润何去从?》20201206
第三名 安信证券 (张立聪)
核心观点:
家电板块的戴维斯双击值得期待。
2021年我们将进入后疫情时代,虽然生活大体恢复常态,但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具有一定的趋势性。家电行业的四大红利(电商红利、出口红利、地产后周期红利、居家红利)或仍将继续,其持续性有望超出资本市场的预期。我们判断行业基本面的超预期,以及蓝筹标的的估值提升,将带来家电板块的投资机会:
美的集团、格力电器、海尔智家;
浙江美大、海容冷链、石头科技;
老板电器、华帝股份、欧普照明;
小熊电器、新宝股份、苏泊尔、九阳股份、北鼎股份;
海信家电、海信视像。
《温柔的双击:行业红利延续,蓝筹估值提升——家电行业2021年度策略》20201213
农牧
第一名 长江证券 (陈佳、余昌等)
核心观点:
根据我们对春节前三个月生猪供需的分析,我们认为,2020年11月-2021年1月,生猪需求的增加预计显著超过供给的增加,猪价上涨有望持续。
《生猪养殖系列报告六十一:从供需变动幅度看春节前猪价趋势》,20201123
第二名 广发证券 (王乾、钱浩)
核心观点:
2021年猪周期大概率开启下行通道,虽然价格仍居高位,但成本因素将成为企业无法再回避的问题。
饲料行业步入成熟期,行业洗牌加速,优势企业份额持续提升。
从下游景气度来看,预计行业2021年猪料弹性最足、水产料次之、禽料保持平稳。生猪存栏逐步恢复,动保行业需求趋势上行,常规品种恢复正常免疫程序,圆环、伪狂犬等品种需求弹性高,规模化加速长期利于渗透率提升。
我们长期看好生猪规模化机遇,同时提示建设过高标准猪场的战略风险。
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新希望、圣农发展、立华股份、海大集团、普莱柯、中牧股份、科前生物、生物股份、中粮糖业等。
《养殖利润仍将维持高位,饲料行业加速集中——农林牧渔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20201203
第三名 天风证券 (吴立、魏振亚、陈潇、王聪等)
核心观点:
轻纺
第一名 申万宏源 (周海晨、王立平、屠亦婷、丁智艳)
核心观点:
家居消费受益竣工,软体格局优化,定制探索成长新动能。
轻工消费上,必选格局优化,高端可选回流。
顾家家居、敏华控股-H、大亚圣象、海鸥住工、欧派家居、索菲亚、志邦家居、博汇纸业、太阳纸业、奥瑞金、宝钢包装、中粮包装、晨光文具、公牛集团、中顺洁柔、飞亚达
服装零售持续复苏,今年三季度环比改善明显,板块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另外,2021继续看好电商渗透率持续提升,看好电商高景气和运动服饰复苏。
1)运动服饰龙头:安踏体育、李宁、申洲国际;
2)业绩持续改善:海澜之家、比音勒芬、地素时尚、森马服饰、太平鸟、罗莱生活、水星家纺。
《危中求变,格局重塑——2021年轻工造纸行业投资策略》20201119
《服装消费拐点向上,戴维斯双击提振板块——2021年纺织服装行业投资策略》20201116
第二名 长江证券 (鄢鹏、于旭辉、雷玉、蔡方羿、李俐璇、马榕、徐皓亮)
核心观点:
国内纺服市场已经从“扩张时代”进入到“效率竞争时代”。
区域上,对大中华区较乐观,景气或有望延续。预计今年四季度环比改善有望延续,整体经营趋势向好。中国服装市场的零售表现将对品牌商业绩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上游制造企业的订单情况;同时,市场景气度也将影响到下游运动零售商的未来营运表现。
《海外观纺服,景气存分化》20201215
第三名 广发证券 (糜韩杰、赵中平、陆逸等)
核心观点:
2021年上游纺织制造板块策略:行业将逐渐回暖,看好具备长期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供应链龙头公司。
2021年下游服装家纺板块策略: 2021年上半年有望持续高景气。关注积极布局数字化转型的行业龙头公司。疫情后居民消费将更加注重健康,加之2021年奥运会和2022年冬奥会,运动鞋服行业未来有望持续保持高景气,行业龙头公司地位稳固,竞争优势明显,继续建议关注。
上游:开润股份、伟星股份、健盛集团;港股标的:申洲国际。
下游:太平鸟、比音勒芬、森马服饰、海澜之家、罗莱生活、富安娜、地素时尚、歌力思;港股标的:波司登、安踏体育、滔搏、中国利郎。
《抓住六大关键词:疫苗、棉花、rcep、景气、数字化、奥运——纺织服装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20201208
电子
第一名 广发证券(许兴军、王亮、彭雾等)
核心观点:
半导体领域的卓胜微、澜起科技、韦尔股份等;
《经营指标显著改善,行业趋势持续向上——电子行业2020年三季报总结》20201108
第二名 天风证券(潘暕、陈俊杰、张健等)
核心观点:
对于未来三年消费电子的成长,预计苹果产业链的公司将大举向下游成品组装渗透,三类公司将胜出,有成品NPI开发能力,有海外优秀管理能力,能够通过上游组件持续盈利的。安卓产业链仍然有中游模组份额提升成长逻辑,短期关注华为份额切换带来的增长。
向上游材料、半导体、设备等挖掘高附加值是长逻辑,同时伴随行业属性从消费向5G应用、IOT、新能源汽车、智能医疗横向扩张。
《电子制造:未来三年谁会胜出?》20201127
第三名 国盛证券(郑震湘)
核心观点:
过去三年,半导体板块是第一次出现了板块业绩走在了股价之前,市场情绪对板块形成了很大影响。
1)板块业绩拐点确定,存货占比大幅下降。
2)市场预期拐点,外部环境变化、政策周期强化,产业链自主化趋势不移。。
3)全球产业拐点,全球龙头展望产业链订单爆满,2021年拐点基本确立。
电子最核心逻辑在于创新周期带来的量价齐升,本轮创新,射频、光学、存储等件在5G+AIoT时代的增量有望与下游需求回补共振,2021年有望迎行业拐点。
《电子产业:三大拐点》20201109
计算机
第一名 安信证券(胡又文、吕伟、凌晨等)
核心观点:
中央2021年经济工作专门强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计算机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近期多各重要信号预示自主可控核心标的或迎来业绩兑现的拐点。
《计算机:中央再度发出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的信号》20201213
第二名 申万宏源(刘洋、洪依真、黄忠煌等)
核心观点:
2020年计算机个股分化更加明显,行业整体涨幅居中。对比2016/2020/2021年的宏观流动性/投资者机构/估值/外部环境,计算机2021不乐观、不悲观,个股选择难度更大。
全领域智能替代技术背景是科技领军的全产业链创新+AI行业赋能普及带来的产业重新洗牌机遇。
全领域智能替代可用全球/国内、市场化/非市场化两个维度拆分。智能替代的科技底座是华为等新科技领头羊的技术外部性。
全球市场化:海康威视、石基信息、德赛西威、恒生电子、深信服、虹软科技、金山办公
国内市场化: 卫宁健康、科大讯飞、浪潮信息
非市场化:启明星辰、绿盟科技、千方科技
《全领域智能替代——2021年计算机行业投资策略》20201116
第三名 兴业证券(蒋佳霖、孙乾、吴明远等)
核心观点:
从“计算机投资时钟”来看,目前正处于复苏期下半场,2021年有望迎来景气期,寻找结构性机会将是主旋律。计算机板块目前正处于第四轮波动周期的上行阶段,本轮上行的时长、幅度均低于前面三轮。
计算机强规模效应龙头具有稀缺性持续提升、成长天花板更高、业绩兑现能力强的特点。参考美国市场过去十年的经验,市值规模前十的科技类企业均为强规模效应的产品型、平台型企业,其业绩增长、盈利能力、股价表现均持续优于整体市场,表现出极强的抗周期属性。
投资建议:或可超配计算机板块强规模效应型的产品化和平台化核心赛道龙头公司,建议关注金山办公、广联达、用友网络、国联股份、中孚信息、安恒信息、鼎捷软件、深信服、恒生电子、科大讯飞、太极股份、卫宁健康。
《计算机:以静制动,聚焦计算机强规模效应龙头》20201111
传播与文化
第一名 广发证券(旷实、叶敏婷、徐呈隽等)
核心观点:
移动互联网:使用时长和用户已触达天花板背景下,细分领域中结构化特征凸显(视频本地生活服务)。移动视频表现亮眼(短视频迎来高速货币化时期,中视频用户仍有成长红利)。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社区团购成为新风口,用户量和GMV爆发式增长。关注腾讯控股、美团、哔哩哔哩、芒果超媒、快手等。
游戏:疫情红利消退、买量竞争加剧、新品延期等因素导致Q3-Q4业绩估值双杀,但前期板块调整已消化上述利空。明年上半年A股游戏龙头重新进入产品释放周期,预计游戏业绩增速筑底将在2021年一季报完成。游戏行业长期成长逻辑清晰,竞争格局稳定,关注腾讯控股、网易、三七互娱、心动公司、完美世界、吉比特、祖龙娱乐等。
影视院线:行业出清仍在延续,部分影投市占率明显提升。贺岁档和春节档有望驱动票房景气度回暖,短期可关注春节影片的主投主发方。中长期来看,头部院线动态优化存量影院资产,持续保持经营优势,竞争格局优化和单银幕产出回暖有望推升估值。关注万达电影、横店影视、光线传媒、猫眼娱乐。
《需求有望结构化改善,价值回归——传媒互联网2021年投资策略》20201206
第二名 东吴证券(张良卫、周良玖等)
核心观点:
未来行业广告资源供给与手游ARPU仍有望保持向上趋势,通过提升买量效率及品效合一打法可以控制长期用户获取成本,以创意素材和优质产品吸量并提高付费转化率,仍然可以实现ROI的提升。推荐具备强研发实力、注重品类多元化,在买量市场具备强竞争力的优质公司。
《游戏:渠道变迁与流量争夺下的买量市场新常态》20201130
第三名 长江证券(王傲野、王成璐等)
核心观点:
游戏板块:游戏板块整体估值调整至合理位置,在游戏买量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未来游戏公司竞争依然以产品创新能力为主,头部游戏研发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马太效应明显,研发端优势持续加大,优质研发商长期竞争优势依然显著。继续关注A股游戏大厂【完美世界】、【三七互娱】、【吉比特】。
视频板块:爱奇艺会员提价或将带动行业性提价可能,腾讯后续有望跟进。
电影方面:12月院线影片阵容强大,票房表现可期。华纳兄弟宣布取消院线窗口期,采取线上线下同步的发行模式,其他好莱坞巨头或将采取类似策略,因而明年进口影片供给确定性增强,我们对明年电影市场表现持相对乐观态度。
《打造开放平台,构建游戏世界——从Roblox看游戏创作平台的潜力》,20201208
通信
第一名 中信建投(阎贵成、武超则等)
核心观点:
展望2021年,5G规模商用,科技的发展阶段又进入终端普及与应用爆发的前夜,市场的投资主线正在转向。市场对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充满期待,但进展可能将循序渐进。
此外,面向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期,投资机会显现。从市场空间来看,车的智能化最具投资潜力,然后是车的网联化,从推进节奏来看,车的网联化可能最容易、最快落地。
非常看好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领域的投资机会,认为“增量部件、供应链重塑、关键器件国产化”三条主线非常值得重视。
《通信:跨越低谷,择优布局——2021年投资策略报告》20201206
第二名 天风证券(唐海清、容志能、王奕红等)
核心观点:
5G建设全面推进带动网络-终端-应用产业链持续成长,云计算加速发展推动数据中心-网络设备-云应用的长期成长,5G、应用、数据流量发展大逻辑不变。
近期建议重点关注高景气细分领域、低估值且未来成长逻辑清晰的标的,重点关注IDC、物联网、光模块、视频会议的优质标的。5G投资机会核心机会在5G网络(主设备为核心)+5G应用(云计算+视频+流量+物联网)。
《通信:中国电信光缆集采价格略好于移动,数通光模块龙头推出800G产品》20201213
第三名 国盛证券(宋嘉吉、黄瀚等)
核心观点:
2018-2019年,通信行业的焦点在国内5G设备,政策、投资、创新都处于上行周期,随着2020-2022年进入规模建设期,投资增速、集采报价等量、价的边际变化成为新焦点,超预期难度较大。
而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的投资则方兴未艾。5G三部曲将逐步向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方向延伸。
《5G三部曲,花自向阳开——2021通信年度策略》20201211
机械
第一名 广发证券(罗立波、戴川、王珂等)
核心观点:
制造业链条复苏带来装备领域积极变化,我们建议关注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细分领域龙头,有以下几条线索:(1)继续重点关注工程机械龙头和核心零部件,包括三一重工、恒立液压、艾迪精密等;(2)关注广义自动化及零部件企业,具体包括埃斯顿、弘亚数控、绿的谐波等;(3)关注通用设备的优质龙头,包括杭叉集团、国茂股份等。
《机械设备:企业长贷的持续增长意味着什么?》20201014
第二名 中信建投(吕娟、陈兵)
核心观点:
2020年,将是中国由“制造大国”逐步实现“制造强国”的新起点。
预计实现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伴随国内高端产能投放、高端设备需求增加,优质设备类公司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另一方面,优势设备龙头将加速全球化进程。
随着中国高端制造业竞争力提升,同时在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等大背景下,机械上市公司中涌现一批竞争力强的面向C端市场的装备公司。与原先主要面向B端市场的机械设备公司不同,此类面向C端市场的机械装备公司更注重产品力、渠道力和品牌力的研究。
工程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
C端机械:巨星科技
《机械设备:产业升级推动设备长牛——2021年投资策略报告》20201209
第三名 东吴证券(陈显帆、周尔双)
核心观点:
2021年挖机有望开门红,看好国产龙头戴维斯双击的机会。12月核心零部件厂商挖机油缸排产同比大幅增长40%以上,排产量创年内新高,显示下游挖机需求旺盛持续,预计全年挖机销量有望达33万台,累计增速升至40%左右,2021年迎接开门红则是大概率事件。
预计未来几年工程机械行业波动估计维持正负5-10%,波动率将比上一轮要小很多,2024年后有望进入下一轮大的更新周期。
低波动率周期里面更强调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和生产效率提升,关注中国制造业智能工厂优秀的公司【三一重工】,数字智能化国际化将持续带来业绩弹性,全球竞争力逐步体现带来估值溢价,看好公司戴维斯双击的机会。【中联重科】起重机混凝土机龙头,估值存在修复空间。【恒立液压】国内液压龙头,进口替代增长可期。
《机械设备:工程机械销量高增有望开门红,新能源终端需求旺盛利好设备商》20201212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
第一名 长江证券(高登、高伊楠、邓晨亮)
核心观点:
总量方面,2021年行业有望迎来显著复苏,实现两位数增长。总量之外,智能电动引发的技术变革是核心看点。
推荐两条主线:1)零部件角度,Model Y将于2021年初国产上市,推动行业电动智能化加速,带来核心部件新增或升级空间,关注:新泉股份、拓普集团、伯特利、银轮股份、富奥股份、凌云股份、星宇股份、华域汽车、潍柴动力;
《乘联会11月销量点评:行业持续改善,新能源表现亮眼》,20201208
第二名 天风证券(邓学、娄周鑫、文康等)
核心观点:
此轮强Beta周期有望维持一年,增速高点或出现在1季度,叠加年报&一季报有望持续超预期,看好汽车板块的跨年机遇。
零部件根据演绎过程可分为两大类:
1)领域龙头&长期赛道:岱美股份、福耀玻璃、玲珑轮胎、道通科技、科博达、精锻科技、爱柯迪。
2)强Alpha下的估值修复:中鼎股份、均胜电子、保隆科技、拓普集团、旭升股份、银轮股份、天润工业、多伦科技、常熟汽饰。
3)Beta主线:华域汽车。
《汽车:赛程是否过半?跨年行情该如何把握?》20201125
第三名 广发证券(张乐、闫俊刚、刘智琪)
核心观点:
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鼓励放宽限购、以旧换新,突出了汽车消费在稳定内需中的重要地位。估计21年乘用车终端销量增速有望10-15%,考虑到疫情冲击后,企业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成本和费用端改善(库存管理、资本性开支、经营性现金流、人力资源管理等),乘用车行业盈利有望达到或超过19年。
从中长期看,千人保有量偏低,乘用车需求增长还有空间,法规约束下供给侧出清加速,具有核心竞争力、品牌向上、组织效率高、成本管控能力强的龙头公司份额和利润有望进一步提升。
《积极拥抱变革与升级中的α——汽车行业2021年投资策略》20201130
建筑和工程
第一名 国盛证券(夏天、何亚轩、杨涛等)
核心观点:
展望2021年,财政、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基建、地产投资预计平稳增长,制造业投资有望得到改善。建筑业发展至今总量24.8万亿已十分庞大,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总量增长已不是产业发展的重点和主题。机会来自于转型升级和行业格局变化。
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工业化、信息化发展对建筑行业提出全新要求,对建筑业自身及产业链带来全新机遇。另一方面,行业增速放缓将加速龙头企业市占率提升,强化龙头优势,龙头企业有望重估。
《建筑装饰:思维转换,拥抱未来》20201213
第二名 兴业证券(孟杰、黄杨等)
核心观点:
近期多地继续出台装配式建筑推广政策,钢结构得到政策大力支持,在公共建筑领域的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钢结构住宅技术也在不断成熟,钢结构绿色建筑政策可能走在装配式各项专项规划编制的前列,未来装配式绿色建筑趋势愈发明确。
装配式作为建筑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大方向不改,行业政策及基本面仍不断向好,产业链行情有望延续,继续关注装配式装修、钢结构、PC结构及设计等三大细分领域的投资机会,重点关于低估值顺周期的装配式装修龙头【金螳螂】,以及钢结构龙头【鸿路钢构】。
《建筑:“十四五”装配式绿色建筑趋势明确,首推金螳螂和鸿路钢构》20201214
第三名长江证券(毕春晖等)
核心观点:
随着国内外疫苗开发不断取得突破,国内外需求复苏步伐有望加快,信用市场或由宽到紧,低估值品种的市场关注度显著提升。自2017年PPP模式热潮褪去,缺少总量扩张逻辑的建筑行业进入长时间的估值消化阶段,目前的行业估值水平位于历史底部区域。
随着国内经济增长进入稳态,基建投资的波动率趋于平稳,未来总量空间保持相对稳定,建筑板块投资框架中的行业β属性将逐渐弱化,具有核心竞争力、业绩稳增估值便宜的企业将更受青睐。
《继续推荐低估值基建链和装配式建筑》,20201129
新能源与电气设备
第一名长江证券(邬博华、马军等)
核心观点:
继续重点推荐光伏板块投资机会,建议继续布局3条主线。风电方面,国内风机价格下跌有望加快平价项目推进,海外海风需求延续旺盛,继续推荐“双海”逻辑。
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将实现爆发式增长,增速有望超过50%,为近三年新高;同时伴随锂电成本下降,储能、两轮车等增量市场也有望打开,行业将拥抱高景气。
除了持续推荐的“全球化”主线外,过去两年产业链扩产的整体放慢,“紧平衡”可能成为明年锂电行业的第二大主线。
《装机中枢提升,技术创新突出——光伏年会总结》,20201213
第二名 东吴证券(曾朵红、阮巧燕等)
核心观点:
美国拜登当选有望鼓励电动化,日本考虑2030年全电动化,明年电动车国内和海外均高增,强烈推荐全球供应链龙头和有价格弹性标的。
中国2060年碳中和,2030年碳达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5%,2030年25%超预期,欧盟碳排放目标提升到55%,美国拜登当选后回气候谈判,都将加快光伏从辅助能源到主力能源的进程,强烈看好光伏龙头。
重点关注:宁德时代、隆基股份、汇川技术、阳光电源、新宙邦、天赐材料、当升科技、华友钴业、通威股份、锦浪科技、璞泰来、亿纬锂能、宏发股份、恩捷股份、科达利、福斯特、晶澳科技、雷赛智能、国电南瑞。
《电气设备新能源:2025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20%和25%,利好光伏和电动车长远发展》20201213
第三名 中泰证券(苏晨、花秀宁、邹玲玲等)
核心观点:
应该重视华为对供应链的重塑,优选赛道卡位比较确定的环节。全球电动化在欧洲碳排放政策叠加超强补贴、中国双积分政策及供给端优质车型加速,未来行业产销仍然维持高增速。随着各环节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供应链同质化将会逐步展现。
《电力设备新能源:非化石能源占比目标超预期,聚焦成长龙头》20201213
国防军工
第一名 安信证券(冯福章、张傲等)
核心观点:
五中全会提及“安全”和“国防”达到历史新高的29次,并且用两大段文字提出“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具体实施要求,这是2000年以来历次五年规划中所没有出现的。
军工行业十四五或将加速增长,并将从预期逐步兑现至资产负债表,全行业配置角度具有比较优势;军工底层资产发生较大变化,好公司占比增多;估值具有一定性价比,继续看多军工核心资产,调整带来配置机会。
《业绩逐季改善,盈利能力提升,资金加速配置——军工行业20年三季报综述》20201103
第二名 兴业证券(石康、李博彦、黄艳等)
核心观点:
展望“十四五”,军工行业有望迎来结构性加速:航天装备方向有望迎来系统性加速;航空装备方向新型军机有望迎来显著加速;电子装备作为配套产品其需求增速是其它各领域的加权平均,在信息化建设持续大力推进的背景下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地面装备与舰船装备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审视整个军工行业并考虑在A股中的有效投影标的,建议沿着产业链中上游高成长优质标的和下游主机厂及核心配套企业等平台类标的两个方向布局2021年军工板块投资机会。
《军工:超配上游优选个股,逢低配置平台类标的》20201214
第三名 申万宏源(韩强等)
核心观点:
1、供给与需求共振,催生需求大周期,同时匹配供给大改善
需求端:1)亚太地区地缘格局日趋复杂加速需求释放;2)军队作战编成及指挥体系改革牵引新型装备列装需求;3)中国现有装备相对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迭代需求迫切
供给端:1)国产新型武器装备已进入量产阶段;2)军民融合、股权激励、资产证券化助力产业链效率提升;3)我国国防军费持续中高速增长叠加装备费占比提升保障供需顺畅
2、军工重点上市公司业绩2016年以来持续改善,且业绩增速中枢上行;行业盈利能力改善明显
3、军工当前估值和机构配置比例均处于历史低位,行业整体配置性价比较高
《供需共振匹配行业大周期,重点板块有望持续高增长——2021年国防军工行业投资策略》20201118
环保
第一名 广发证券(郭鹏、许洁、邱长伟等)
核心观点:
经历过去几年去杠杆的洗礼后,当前融资压力已显著缓解,环保板块业绩增速正逐步恢复,此外经营现金流持续好转,运营资产占比提升,板块经营质量预期持续改善。
进入2020年,专项债+可转债发行加速、股权转让陆续完成,强化企业拿单意愿。“十四五”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建议、国常会、习主席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发言等多场景中仍高频次强调环保重要性,环保仍是“主攻方向”之一。
板块业绩确定性持续加强,当前估...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