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面前,有一群庄严肃穆站立的人,他们当中有两鬓花白的老人,有身着校服的儿童,也有衣着笔挺的军人。
在悠扬哀转的乐曲声中,他们向着士兵身后的纪念碑庄严地三鞠躬,身着校服的小朋友,也齐声唱起了《歌唱祖国》,稚嫩的歌声与悠扬的小提琴伴奏,共同烘托着现场庄严肃穆的气氛。
这是北京市政府于国庆节前,在八宝山举行的纪念仪式现场。
很多人对八宝山充满了好奇,那么,八宝山为什么会成为革命公墓?这里都安葬了哪些人?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故事?
图丨八宝山革命公墓
躺在红旗下 葬在八宝山
在民间有句俗语,叫:“躺在红旗下,葬在八宝山。”用来形容一个人告别这个世界时,所享受的最高荣誉。
八宝山革命公墓,坐落于北京西部的石景山区,是我国等级最高的烈士陵园。
这里虽然叫山,实际上,它是西山平原上的一座孤立的残山,高约130米,山势低而平缓,向东北方向绵延。
之所以叫八宝山,传说是因为山上有金牛、金碾子、金磨、金笸箩等8件仙人的宝贝,而实际上,是因为古代这附近盛产马牙石等8种矿物,可以用来烧制砖石。
此地因景色宜人,环境清幽,这里在明朝和清朝两个朝代,是皇家特批给宫廷太监的养老之地,明清两朝也多有平民安葬此处。
1946年,为祭奠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国民政府在这里建设忠烈祠。
图丨八宝山革命公墓
1949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八宝山南侧约150亩土地,被北京市政府征用,用以建设革命公墓,由建筑家林徽因总体设计。
公墓中安葬有朱德、林伯渠、瞿秋白、董必武等,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立下特殊功勋的先烈前辈。
也安葬有我国已故党和国家领导人,爱国民主人士,民主党派领导人,著名科学家,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文学家,烈士,国际友人和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
因此,一个人能够在死后安葬在八宝山,说明此人生前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并受到了人民的认可。
因此,“躺在红旗下,葬在八宝山”,才能在老百姓当中,作为人一生至高荣誉的象征。
而在这片墓地中,有三个特殊的墓葬,一座是受祭拜不断的墓,一座是大名鼎鼎的八十一号墓,还有一座,墓碑上一个字都没有的墓。
图丨八宝山革命公墓
八十一号,八月一号
在中国近代的革命史上,有一位“两把菜刀起家”的著名战将,贺龙元帅,也是八宝山革命公墓81号墓的主人,为什么贺龙元帅能独享,“八一”这个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有着特殊意义的数字?
1923年,已经是川军旅长的贺龙,与他的参谋之一刘达五,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贺龙说道:“你说,我走的路对吗?”
刘达五答道:“你常说要为穷苦人打天下,谁能说这路不对呢?不过打来打去,也没有打出天下来,你也在摸着夜路走啊。”
贺龙说道:“你真说对了,清王朝倒台了,袁世凯也死了,整个国家还是乱七八糟,全国大大小小的军阀各霸一方,我们在四川就打了三年,真是神仙打架,老百姓遭殃。
图丨贺龙
中国这么大的地方,为什么还是这么弱?这么穷?就是让这帮军阀和官僚搞坏了,不打倒这些人,老百姓就没有过好日子的指望,但是这么大的烂摊子有谁能收拾啊。”
贺龙经过艰难的摸索和观察,他在中国共产党人的身上,看到了收拾这个烂摊子的力量。
在八一南昌起义的前三天,贺龙见到了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周恩来向他征求了对起义的计划意见。
贺龙说:“我完全听从共产党的指示,党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图丨南昌起义
于是周恩来向他下达了第一个命令:“党任命你为起义的总指挥!”要知道这个时候,贺龙还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就这样,贺龙和周恩来在江西大旅社的南昌起义指挥部里,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也打响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的“第一响”。
此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贺龙元帅为谋求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解放,出生入死,辗转于各个战场,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这个角度上讲,作为“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的贺龙元帅,在这里享有81号墓,当之无愧!
图丨贺龙墓
鲜花繁盛 祭献才女
在八宝山公墓的第二墓区,有一座显眼又特殊的墓,说它显眼,是因为这座墓,可以说是这里最“热闹”的墓了。
无论春夏秋冬,都会有许多文气彬彬的年轻男女,来到这座墓前,祭拜他们心中的“人间四月天”。
说它特殊,是因为这座由汉白玉制成的墓前,常年盛开着清淡雅致的鲜花,与墓碑上用汉白玉雕成的玉花,共同辉映着墓主人的名字:建筑师林徽因墓。
他一边看着襁褓里的娃娃,一边叨念着:“起个什么名字好呢?爷爷给你起个什么名字呢?”一边说着,还一边抱着孩子,在屋里踱了两步。
图丨林徽因墓
突然灵光一闪,他幽幽地吟诵起《诗经》中的诗句:“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就叫徽因吧,林徽因。”
于是,一个响彻中国近代文学史、建筑史的杰出女性,她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
林徽因自幼聪明伶俐,一起读书的姐妹中,她年纪最小,也是最爱玩的,听课看似漫不经心,但每当被要求背书时,她总是能够很清楚流利地应对老师的提问。
1921年初夏,16岁的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来到欧洲,父亲带着她去了意大利、法国、瑞士、比利时和德国的部分城市,游览参观了文化景点、博物馆、工厂和报社,极大地拓宽了她的眼界。
跟随父亲到了英国后,林徽因阅读古典小说、诗歌以及戏剧,这些将她带入了,一个令她着迷的世界。
图丨林徽因
生性细腻的她,被文学唤醒了她对人生的种种体验,为她今后的文学之路,做好了铺垫。
林徽因在上世纪30年代开始,在报刊、杂志上陆续发表诗歌、小说和剧本。用她感性的文字,充满了浪漫的思考和高雅的情趣,超越了琐碎平庸的人间。
1919年,15岁的林徽因和18岁的梁启超长子梁思成,经过父辈的介绍相识,初见时的好感,定下了一生的姻缘。
1922年,林徽因与清华学堂的同学梁思成坠入爱河,林徽因沉浸在爱的幸福中,她第一次知道,真正的爱,可以让心变得像白云一样轻柔,温情仿佛从沉睡中苏醒,她想欢笑、想诉说、想歌唱,想把这欢乐带给每一个人。
图丨梁思成
1924年6月初,林徽因和梁思成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学习建筑专业,此后的中国建筑史上,又多了一对伉俪。
在梁思成眼里,林徽因就是完美的化身,她的美貌和灵动,气质和学识都让梁思成爱上了她,他对她的爱,不仅仅是爱,更是欣赏和珍惜。
他们学成归国后,长期考察各地不同的古建筑,梁思成和林徽因走遍了全国200多个县,测绘了2000多座保存完好的唐代以来的古建筑。
在保护这些古建筑的同时,两人的建筑艺术境界也获得了提升。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当中,都倾注了她的心血和智慧。
图丨林徽因
“思诚…思诚…”病床上的林徽因,发出了很细微的声音。
护士靠过去问:“林女士,您需要什么。”
“我想见见思诚…”她的声音微弱,“我有话向他说。”
“夜深了,明天再说吧。”护士说道。
她没有等到“明天”,当黎明渐渐照进病房,她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1955年4月,林徽因被安葬于八宝山公墓,梁思成设计了她的墓,墓体古朴、庄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将她生前刻的汉白玉花圈,移到她的墓碑上。
图丨林徽因墓
我的名字无人知晓 我的功绩与世长存
墓碑往往镌刻着一个人一生中最值得炫耀的文字,可是在八宝山有一块无字墓碑,他的主人是谁?无字碑上又记录了怎样的故事?
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天津,打碎了傅作义从海上逃跑的幻想。这时,身为华北“剿匪”总司令的傅作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在司令部里来回踱步转圈。
这时,一位年轻的国民党军官,进入了他的办公室,他见到来人,眼睛一亮,急走两步对他:“又文,你来得正好,现在共军占了天津,咱们的后路被切断了,怎么办?”
眼前这个叫阎又文的国民党军官,是傅作义的心腹爱将,曾被他誉为“最了解自己想法的人”。
因此,每当他举棋不定的时候,都喜欢找阎又文商量,他主持召开的高级军官会议,也都要闫又文在场作记录,甚至一些重要文件,只有闫又文起草,他才能满意。
图丨阎又文
但是傅作义不知道的是,自己的这个心腹爱将,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8年,阎又文在傅作义的部队中,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一直作为秘密情报员,潜伏在他的部队中,向党传递着傅作义部队的情报。
随着阎又文被傅作义逐步信任和欣赏,不仅传回的情报越来越有价值,阎又文对傅作义个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就在此前,阎又文接到了党组织,让他劝说傅作义起义的命令。
此时站在傅作义面前的阎又文,想了想,说道:“司令,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三条路,第一条是南下找蒋,我们不是中央军嫡系,去了必然会被中央军分化吃掉,此路不通;
图丨傅作义
第二条,是向西北找马步芳,可是沿途有数百万共军,到了西北我们还能剩多少人?没了军队,马步芳会怎么对待我们?所以此路也不通。”
说到这里,阎又文顿了顿,又继续说:“这第三条,就是死守北平,且不说我们守不守得住,只要战事一开,这百年古都和北平的老百姓就算完了,我们都将成为千古罪人。”
傅作义听了以后,泄气地说:“那我们就是无路可走喽。”
阎又文又说:“其实还有一条路,就是战场起义。”
图丨阎又文
经过反复的权衡,傅作义接受了阎又文的建议。
北平和平解放后,阎又文按照党的指示,继续潜伏在傅作义身边,继续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直至1962年病逝。
阎又文逝世后,阎又文的骨灰,被秘密安葬于八宝山,因为保密需要,墓碑上未刻一字。直至2009年,他的身份解密,人们才知道的这位隐蔽战线人民功臣。
图丨阎又文墓
结语
有句诗里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安息在八宝山的先辈们,他们或许没有想过,死后会获得怎样的殊荣,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他们所考虑的只有奋斗。
与其说,树立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里的,是一块块冰冷的石碑,不如说,他们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所做的贡献,是人民心中一座座鲜活的丰碑!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