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医药“霸屏”收益榜,上半年最赚钱基金榜单出炉

港股机遇与医药复苏成为贯穿上半年的核心投资主线。

北交所基金挤进前列

投资港股的基金、医药类基金成为上半年收益上的最大赢家。涨幅冠军花落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收益率为85.64%,其作为国际(QDII)混合型基金,精准把握了港股反弹机遇。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收益率为82.45%,获得上半年收益榜“榜眼”。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以75.18%收益率夺得上半年公募基金A类涨幅榜“探花”。

前十席位中,中信建投、华夏、长城基金旗下北交所或医药基金占据6席,区间回报均超66%。前二十名内,名称含“医药”“生物科技”“创新药”“医疗健康”或明确投资港股(如QDII、港股通)的基金占比超八成,收益在57%以上。

其中,港股通创新药ETF表现亮眼。汇添富、银华、万家、广发旗下的港股通创新药ETF产品集体上榜,收益率在57%—59%区间。

此外,北交所基金崭露头角。例如,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以82.45%高居第二,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72.16%)、万家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60.36%)亦跻身前列。

受益于避险需求与金价上涨,另有黄金产业ETF走强,华夏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ETF收益率为38.66%,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ETF收益率为38.57%。

平安医药精选基金经理周思聪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下半年的投资主线预计还将围绕成长性行业。创新药仍是医药行业的核心主线。2025年是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三个元年——收入放量元年、盈利跨越元年和估值抬升元年,行业有望迎来系统性投资机会。其中,创新药可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国内医保市场放量的商业化投资主线,二是对外授权国产创新药出海主线,三是把握行业周期与估值机会。按照此三条主线逻辑,可关注创新药中的双抗、ADC、靶向药、自身免疫性疾病四个细分投资方向。”

医药主题基金“全面开花”

上半年,医药生物板块各细分类型基金均表现优异。主动管理型产品收益率领跑。例如,中银港股通医药A(偏股混合型)收益率为70.08%,平安医药精选A(普通股票型)收益率为58.80%。

指数产品紧随其后。例如,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收益率高达58.77%,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收益率达58.01%等,这些被动指数基金凭借高仓位和低费率优势,密集现身涨幅榜前列。

此外,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华泰柏瑞恒生创新药ETF、华安医药生物A等创新药类基金也录得显著超额收益。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万得医药大类指数年内上涨26.74%,细分赛道中,创新药板块表现尤为突出——万得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曾一度超过医药指数,目前年内上涨24.83%,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更是高达60.87%。

长城基金研报显示,即便经历较长时间上涨,当前创新药板块估值仍整体处于理性区间,阶段性调整或为布局提供了机会。尤其是港股市场,因其对宏观环境敏感,估值修复空间较大,低位布局价值凸显。

从政策面利好看,今年6月,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从研发、准入、入院使用到多元支付的全链条支持政策。并且,医保谈判机制优化,创新药“简易续约”规则降低了价格下调幅度,提升了企业的盈利预期。此外,国家药监局缩短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时限,从6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工作日,加速了创新药的上市进程。

同时,创新药企业的商业化提速。多家港股创新药企业进入商业化阶段,如康方生物、百济神州等,其核心产品开始贡献收入。此外,医药魔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27日,中国创新药BD交易金额达455亿美元,占全球创新药交易总量的30%以上。

港股成“掘金”主战场

港股市场,尤其是创新药领域,成为上半年最耀眼的收益来源。特别是在港股通创新药板块的带动下,港股市场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成为了众多投资者眼中的“掘金”主战场。

截至6月30日,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超60%。港股创新药板块在政策利好、商业化提速及海外BD交易频发的多重驱动下,延续强势表现,成为上半年医药板块的核心亮点之一。

此外,QDII基金业绩也很吸睛。除冠军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外,易方达全球医药行业人民币A(收益率为51.69%)、工银新经济人民币(收益率为51.52%)、汇添富恒生生物科技ETF(收益率为51.47%)、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联接A(收益率为51.46%)等QDII产品收益率均在51%以上。

港股通创新药ETF及联接基金“军团”崛起,多只港股通创新药ETF收益率集体跻身前20强,平均收益率超57%,形成显著的板块效应。如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斩获收益58.77%,银华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收益率为58.01%,万家中证港股通创新药ETF收益率为57.13%,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收益率为57.12%。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产业层面来看,中国创新药企凭借高性价比研发管线实现大规模海外授权,仅1—5月交易额就高达455亿美元,提升了相关上市公司的利润预期;同时由于美国关税风险缓和及FDA推动AI替代试验等政策,降低了出海壁垒与研发成本,利好中国创新药产业链发展。

此外,王铁牛表示,从市场角度来看,港股医药板块经历连续4年下跌后估值处于历史低位(PE约25倍),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超50%的涨幅体现了强烈的技术性反弹需求;另一方面,大量南向资金推升了创新药在内的整体港股的估值水平。同时,全球资金因美国政策变化的原因转向新兴市场,正处于高景气周期的中国创新药板块成为吸引外资关注的重要方向之一。

THE END
0.北交所四周年:9000亿市值、超900万户投资者,逾八成公司实现盈利9月3日,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即将迎来成立四周年。四年间,北交所市场规模实现稳步攀升,整体运行呈现“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截至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已达274家,总市值突破9000亿元,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五成,充分彰显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 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6/9>/235eql2kphtzwwm329<4:@3ujvsm
1.北交所为何年末迎来赚钱行情北交所为何年末迎来赚钱行情 盘点A股2023 2023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入推进,北交所的市场活力与潜力进一步释放。这一年,北交所迎来超出市场预期的《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市场称之为“深改19条”),伴随着一系列改革举措渐次落地,北交所市场功能持续完善,市场受关注度显著提升。jvzquC41yy}/eww0ep5kkwllk1813=okpipj1;54538438y424924<6a74<66;;650yivvq
2.深度剖析:北交所如何演绎赚钱效应狂飙传奇财富号北交所展现出了极为强劲的狂飙赚钱效应,成为资本市场中不可忽视的焦点。 在新股表现方面,2024 年北交所共有 23 只新股成功上市,上市首日平均涨幅犹如火箭升空,高达 217%。10 月 11 日,铜冠矿建在万众瞩目中登场,上市首日涨幅宛如脱缰野马,飙升至 731.41%,瞬间点燃市场热情。12 月 26 日,方正阀门紧随其后jvzquC41ecogwqfq0ggtvvtpg{4dqv4pgyy0497725663<5;75=569;6;36
3.北交所打新热情渐起新股首日赚钱效应提升从最新发行的股票申购情况来看,北交所打新热情正急速上升。 上周,科强股份(873665.BJ)北交所发行结果显示,网上打新的有效申购投资者户数约为12.84万户,有效申购数量约为128.61亿股,申购倍数是450.89倍,共计冻结资金约808亿元,创2022年3月以来北交所发行冻结资金新高。 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42B724:;46:965;4ivvq
4.北交所最新符合转板的公司一览昨晚普遍性都在聊北交所政策政策性的北交所这两年来为什么估值一直在跌,从最初成立的30几倍pe一路跌到了今年中报出来后很多10倍出头pe的公司?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流动性枯竭,没有流动性就没法谈估值,所以变成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公司好一点的流动性好一点,估值高,流动性差的标的估值很低。 jvzquC41zwkrk~3eqo544@<;39;588782372:?8
5.上游理财周报丨北交所设立4周年总市值超9000亿四年来,超过八成的北交所公司股价实现上涨。其中,利通科技、佳合科技等公司涨幅超过600%,另有十余家公司涨幅逾四倍,赚钱效应显著。其中,利通科技、佳合科技、华密新材、九菱科技暴涨逾600%,明阳科技、曙光数创涨幅分别高达519.44%、509.08%,万通液压等15股大涨400%以上,赚钱效应显著。jvzquC41yy}/ezhd0eun1ƒndgpyiklmcpi532;:/333278;22:8337mvon
6.校友企业广脉科技于北交所上市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发展的开局之年,也是5G高质量发展的一年。11月3日上午,一家致力于提供信息通信技术服务综合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广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8924)正式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后,广脉科技不再通过转板上市而是直接“升级”,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 jvzq<84yyy4tqv3|lw4ff~3ep1814;4233<0e?8792g36@;2:95qcpj0jvs
7.尚航信息第二轮问询:IPO说明书颠三四北交所也纳闷|尚航科技|怀来北交所问询客户供应商合作稳定性,业绩真实性及波动合理性 第一大客户腾讯本次 IPO 之前已流失 项目是北京市限制类产业 公司报表赚钱但分公司几乎都不赚钱 员工只有 181 人, 研发投入很少 主要业务就是租赁后卖 号称三大运营商是大客户 此前主板研究报告 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784?88A
8.突发!北交所动手!字节跳动重磅官宣发生了什么?而值得关注的是,在北交所股票显著回落之后,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股票迎来了机会,科创板指数和中证1000反弹明显,交易所之间的轮动由此展开。 在11月15日北交所成立两周年窗口期,伴随“920”代码号段启用、北交所证券逐步纳入中证跨市场指数体系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彻底点燃北交所赚钱效应,各类增量资金积极入场,上周板块交易金额达59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43:794;7689>9844ivvq
9.北交所北交所-万通液压 万通液压近年来确实实现了净利润的快速增长,其背后的驱动力是多方面的,并且公司正积极在风电、军工和汽车等领域进行前瞻性布局。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 净利润快速增长的原因 万通液压的净利润增长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成本控制、境外市场拓展以及有效的费用管理。jvzquC41zwkrk~3eqo56:B8682:4488776=1;9>
10.百利食品冲关北交所:19亿营收背后,北交所11道问询戳破“龙头光环当广东百利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利食品”)招股书里高调写下“2023年超越丘比,成为中国最大西式调味料公司”时,资本市场本以为这是又一个“细分赛道龙头顺利IPO”的故事。 可北交所一纸问询函直接泼了冷水——11个问题个个都精准命中IPO审核敏感区。这家拿着19亿营收、2.76亿净利润成绩单的企业,闯关路上jvzquC41ecogwqfq0ggtvvtpg{4dqv4pgyy0497732923?554:8:;A>86:6
11.北交所打新变化——金融赚钱也越来越难了从北交所打新看赚钱的新变化从北交所打新看赚钱的新变化,也说明赚钱越来越难了。 实体经济赚钱难,利润下降,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北交所打新,炒股票。 很多人以为,玩金融更容易赚钱。 实际上,金融风险很大,赚钱的只是少数。 北交所打新,一般70万人,大约10%的人才能中签。 炒股票的人,90%都在亏钱,10%的人才能赚钱。 jvzquC41zwkrk~3eqo537::25563;88695944:6
12.北交所开市三年,这些基金赚钱效应明显,你买了吗?中新经纬11月15日电 (薛宇飞)15日,北交所迎来开市三周年,而到23日,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也将届满三年。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11月14日,名称中含有“北交所”或“北证50”的已成立公募基金共计有30只,经过本轮行情,有29只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均为正数,其中20只产品成立以来的收益率超过30%。 jvzquC41yy}/l€{kgy4dqv4lkpmxgr4jvor0o863/3;08:5;644tj}rn
13.北交所主题基金最高大赚50%!北交所新浪财经2021年11月23日,首批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成立,如今首批产品运作将满三年,取得了不错的投资回报。数据显示,首批产品平均年化回报超8%,今年以来最高收益已超50%,展现了不俗的超额收益。 业内人士表示,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的较好业绩,离不开北交所市场量和质的提升及其投资价值被市场充分认可。公募基金作为重要的机构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kl|14285/:6/3:5eql2kpe}n||w58::76?3u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