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个交易日涨幅超100%的个股共有70家,占到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量的29.29%。也就是说,短短两个月内,有近三分之一的公司股价翻倍。
截至12月28日收盘,北交所近60个交易日涨幅翻倍个股达到70家,其中97%都属于“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达44.3%。
最近北交所IPO受理也逐步升温。仅11月30日以来,就有24家企业IPO获受理。今年以来,还有超38家家企业“改道”北交所上市。
作者| 史慧芳
近期以来,北交所的赚钱效应可谓“一枝独秀”。
最近两个多月,作为市场“晴雨表”的北证50指数区间涨幅超过50%,北交所总市值增加了1900亿元,增幅到80%。
据创头条(ID:ctoutiao)梳理统计 ,近60个交易日涨幅超100%的个股共有70家,占到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量的29.29%。 也就是说,短短两个月内,有近三分之一的公司股价翻倍。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翻倍个股公司几乎都是“专精特新”企业,且近半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随着北交所交易热情持续高涨,如今官宣奔赴或“改道”北交所上市的“后备军”络绎不绝。
经过开市两年多的发展,北交所这个交易所界的“拼多多”正加速“破圈”。
-1-
近60个交易日股价最高翻五倍
北交所“赚钱效应”凸显
北交所不再是曾经那个“小透明”了。
近两个多月来,北证50指数从10月20日的702点低点,涨到12月28日收盘时的1056.46点,区间累计涨幅超过50%。
截至12月28日收盘,北交所全部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4354.84亿元。相较于10月23日的2406.65亿元的低点,累计增加1948.19亿元,增幅达80%。
从个股来看,据创头条(ID:ctoutiao)梳理统计,截至12月28日,北交所近60日涨幅翻倍的个股总共有70家,占到全部北交所上市公司总数量的29.29%。
近两个多月来,北交所开户投资者数量快速攀升,而且增量资金进场明显。
截至11月28日,北交所合格投资者已经超过640万,公募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超过800家。
业内普遍认为,北交所在第四季度掀起的这波反转行情,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结果。
有专家表示,此轮行情主要是“深改19条”政策预期、估值修复、题材轮动、观望资金涌入等众多市场积极因素的共振效应。
-2-
翻倍个股97%都是“专精特新”
近半是国家级“小巨人”
一个半月前,11月15日,是北交所开市两周年的日子。
北交所定位于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且以“专精特新”类初创企业为主。
据创头条(ID:ctoutiao)梳理统计,截至12月28日收盘,北交所近60个交易日涨幅翻倍个股达到70家,其中97%都属于“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达44.3%。
由此可见,在北交所市场,“专精特新”企业,特别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受投资者青睐的程度。
其中,这种“专精特新”企业表现优异的局面也很容易理解。
北交所一直是“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发展的主战场。随着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北交所“小巨人”阵营也在不断壮大。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北交所229家上市公司中,有114家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近“半壁江山”;共221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96%。
所谓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产业。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有不少属于细分领域龙头。
-3-
北交所成IPO“新热土”
多家企业“转道”来上市
前几天,伴随着N西磁(836961)的上市,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增至238家。
临近年末,企业IPO辅导备案数量迎来一个“小高峰”。进入12月以来,超80余家企业启动IPO辅导备案,环比、同比增幅均超50%。其中,32家披露了拟上市板块,北交所31家、创业板1家。
据iF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申报IPO辅导的企业已达836家,共有375家披露了拟上市板块。其中,273家选择北交所,占比72.8%;48家选择科创板,占比12.8%;42家选择创业板,占比11.2%;12家选择主板,占比3.2%。
最近北交所IPO受理也逐步升温。仅11月30日以来,就有24家企业IPO获受理。
此外,还有超38家家企业“改道”北交所上市,如豪钢重工、千禧龙纤、大鹏工业、九州风神等北交所IPO已获受理。
企业奔赴北交所的热情高涨,除了受到近期行情火爆的影响,还与北交所上市地位的提升、品牌效应的放大有关。
进一步来说,就是在北交所“深改19条”发布后,北交所适当的上市门槛、适度的审核包容性、快速的上市效率、灵活的发行机制以及不断好转的市场流动性。
比如,在发行端,此前制度规定企业想要在北交所上市,必须先在新三板挂牌满一年,而意见对这一执行标准进行了优化,提出允许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首次公开发行并上市。
与此同时,北交所也优化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科创板投资者可“一键开通北交所”,引发北交所投资者“跑步入场”。
如今,北交所“破圈”已是市场共识。展望来年,市场“质升量增”也成为各方的新期盼。
开源证券认为,2024年北交所预计上市企业数量约120家至150家。体量规模上,现阶段北交所排队企业2022净利润规模普遍抬升,结合存量企业市值逐步重估,北交所将加速高质量扩容,有望在未来两年进入万亿级。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36氪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创新创业创头条,我们是垂直于双创、科创领域的信息平台。
买家江苏金峰水泥集团总部位于常州市溧阳市,是江苏水泥行业“龙头老大”,其掌门人徐贵生在江浙商界声望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