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入门基础知识_音乐入门基础乐理知识音乐理论简称"乐理",包括相对简单的基础理论----读谱、音程、和弦、节奏、节拍等等。
还有相对来说比较高级的----和声、复调、曲式、旋律、配器法等内容。
接下来,店铺为你讲解关于音乐基础——乐谱知识入门,希望对你有帮助!乐谱基本知识记录音乐的方法有很多种,在中国古代曾经使用过的就有文字谱、工尺谱等几大类别,用于不同的乐器时又有古琴谱、琵琶谱之分。
同文字类似,乐谱就是人们规定的一套符号体系,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记谱法,其目的都是准确地将音乐记录下来,以便根据这个记录来传播和再现(表演)。
五线谱是现代国际通用的记谱方法,在掌握了五线谱之后,学习简谱将会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乐谱分类方式乐谱分类方式一1、中国古代就有“宫,商,角(jue),徵(zhi),羽”五音,对应简谱中的1 2 3 5 6,是乐谱的基本音符,在谱曲时古曲用这五个音。
在谱曲时是以它们其中的一音定调,只有在乐曲中才会体现音节,几分音符和音的长短。
如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就是这样谱曲的,整首歌里没47两音出现,是传统民歌。
2、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
有字母简谱和数字简谱两种。
一般所称的简谱,系指数字简谱。
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0表示。
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
17世纪时法国天主教方济名会教士J·J·苏艾蒂加以改进后用来教唱宗教歌曲。
18世纪中叶,著名的法国思想家J·J·卢梭再加改进,大力倡导,并编入他的《音乐辞典》之中。
19世纪,经过P·加兰、A·帕里斯和E·J·M·谢韦3人的继续改进和推广,才在群众中得到广泛使用。
因此这种简谱在西方被称为“加—帕—谢氏记谱法”。
基本乐理教程第一章音及音高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字母体系:C D E F G A B唱名体系:1 2 3 4 5 6 7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
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
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
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如:升C或#C 降C或bC第三节音的分组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
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
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
第一章音及音高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
振动次数多,音则高;振动次数少,音则低。
音的强弱是由于振幅(音的振动范围的幅度)的大小而决定的。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音色则由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等而不同。
由于音的振动状态的规则与不规则,音被分为乐音与噪音两类。
音乐中所使用的主要是乐音,但噪音也是音乐表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二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叫做乐音体系。
乐音体系中的音,按照上行或下行次序排列起来,叫做音列。
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做音级。
音级有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乐音体系中,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做基本音级。
基本音级的名称是用字母和唱名两种方式来标记的。
字母体系:C D E F G A B唱名体系:1 2 3 4 5 6 7钢琴上白键所发出的音是与基本音级相符合的。
钢琴上五十二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名称。
两个相邻的具有同样名称的音叫做八度。
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而得来的音,叫做变化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用“升”或“#”来标明。
降低半音用“降”或“b”来标明。
升高全音用“重升”或“×”来标明。
降低全音用“重降”或“bb”来标明。
如:升C或#C 降C或bC第三节音的分组为了区分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各音,我们将音列分成许多个“组”。
在音列中央的一组叫做小字一组。
它的音级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1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高的组顺次定名为: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二组的标记用小写字母并在右上方加数字2来表示。
比小字一组低的组,依次定名为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及大字二组。
小字组各音的标记用不带数字的小写字母来表示。
大字组用不带数字的大写字母来标记。
基本乐理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一、基础知识基本乐理的基础知识是作曲家创作乐曲,也象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
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复调、调式、调性等。
一首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要通过多种要素才能表现出来。
【旋律】又称曲调,它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而组成的音的线条。
它是塑造音乐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音乐的灵魂。
【节奏】各音在进行时的长短关系和强弱关系。
由于不同高低的音同时也是不同长短和不同强弱的音,因此旋律中必须包括节奏这一要素。
【节拍】强拍和弱拍的均匀的交替。
节拍有多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叫?quot;拍子'',正常的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拍子而进行的。
【速度】快慢的程度。
为使音乐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必须使作品按一定的速度演唱或演奏。
【力度】强弱的程度。
音的强弱变化对音乐形象的塑造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音区】音的高低范围。
不同音区的音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各有不同的功能和特点。
【音色】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及不同组合的音响上的特色。
通过音色的对比和变化,可以丰富和加强音乐的表现力。
【和声】两个以上的音按一定规律同时结合。
和弦进行的强和弱、稳定与不稳定、协和与不协和,以及不稳定、不协和和弦对稳定、协和和弦的倾向性,构成了和声的功能体系。
和声的功能作用,直接影响到力度的强弱、节奏的松紧和动力的大小。
此外,和声的音响效果还有明暗的区别和疏密浓淡之分,从而使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
【复调】两个或几个旋律的同时结合。
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叫做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隔开一定肘间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
运用复调手法,可以丰富音乐形象,加强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的独立性,造成前呼后应、此起彼落的效果。
【调式】从音乐作品的旋律与和声中所用的高低不同的音归纳出来的音列。
这些音互相联系并保持着一定的倾向性。
而调性则是调式的中心音(主音)的音高。
乐理基础知识第一章基音音是由某种发音物体的振动而产生音波形成的,音有噪音、乐音之分.乐音不同于噪音,乐音具有特别的属性,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形象。
音的属性是指音在物理方面的特点。
奋的强肠就是发音体振动的幅度大小相同而同意.音色则依赖于发音体的性质、形状及其泛音的多少。
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的总和叫乐音体系.乐音体系中的音技下行或上行排序叫做音列.乐音体系中的各音叫2级.音级有若本音级和变化音级两种.钢琴.手风琴键盘上的白键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
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所得的青叫变化奋级.三、基础乐理科学知识之音律、十二平均律、半音、全音乐音体系中各音绝对准确的高度及相互的关系叫音伸.音律分“纯律”、‘五度相生律.、“十二平均律.三种..十二平均律’为各国广泛使用.将八度分成十二相等部分(半音)的音律称作+二平均值份.这一律制最早就是我国明朝音乐理论家朱暇幼通过高精度排序而奠定的。
半音是音乐中使用的音与音距离的最小单位.如e-f、f -#f, f-bg等均为半音.在润琴和手风琴等键盘上,任何两个相邻的音都是半音关系.基本音级中存有两个半音:mi-f a, si-do,在钢琴手风琴键盘上mi-fa, si-d。
中间没黑键全音是二个半音的总和。
基本音级中有五个全音:do-re, re-mi, fa-so1, sot-la, la-si,在钢琴和手风琴的键盘上,这五个全音中间均有黑键。
四、基础乐理科学知识之音的分组,音域、音区钢琴的八十八个键重夏循环使用七个基本音级和五个变化音级.为了区别音名、唱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需将音列划分为若千组.每七个基本音级和五个变化音级为一组.中央部分的一组订为小字一组,在上发展(高音部分)为小字二组、三组、四组.往下发展(低音部分)为小字组与.大字组、大字一组.二组. 小宇组大字组的音名标记分别用小写宇母和大写字母予以区别.以上就是音的分组.音域是指总音域、人声、乐器的音域.乐理基础知识。
基本乐理第一章记谱法的基础知识用音符、休止符及其它符号来记录乐曲进行的方法称为记谱法。
随着音乐历史的发展,各个不同的时期由于音乐内容的不同而产生了各种的记谱方法。
如工尺谱、简谱、五线谱等。
一、五线谱由五条距离相等的平行线来记录音符与休止符,称为五线谱。
五线谱自下而上来计算五条线,及由五条线所产生的间。
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一间、第二线、第二间、第三线、第三间、第四线、第四间、第五线。
为了记录超出五线谱范围的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加上与之平行的短线,称为加线,由加线形成的间称为加间,上加线自下而上计算,分别是上加一间,上加一线,上加二间,上加二线,上加三间,上加三线,上加四间。
下加线自上而下计算,分别为下加一间,下加一线,下加二间,下加二线,下加三间,下加三线,下加四间。
虽然计算上、下加线与间的方法不同,但记录音符的高低位置与五线谱的高低位置是一致的。
线和间的位置越高,记录的音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音名唱名等音音的分组任何物体的振动都能产生音。
振动状态相对规则,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为基本乐音。
将基本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使它独立成为音级,并用字母的方式来标记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基本音级,分别为C、D、E、F、G、A、B,这就是音名。
音名表示音的高度,可用大写字母,小写字母两种形式标记。
另一种标记音级的方式为: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两个相邻基本音级最小的音高距离是半音,如E-F、B-C构成半音,其余的相邻音级相互构成全音,全音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
例三、谱号谱号是用来确定音符在五线谱上绝对音高的符号。
谱号书写的位置在五线谱的左端,或更换谱号的地方。
将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线上,便确定了这条线上的音符,所具有的固定音名及音高,同时也确定了其它各线或间上音符的音名、音高。
常用的谱号有G谱号,F谱号,C谱号。
1.G谱号又称高音谱号,表示将五线谱的第二线确定为小字一组的g1。
2.F谱号又称低音谱号,表示将五线谱的第四线确定为小字组的f。
四、谱表1.高低音谱表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它们连接起来使用。
例如:将写有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的五线谱左端,用垂直线与花括号连接起来,称为大谱表。
以便记录音域较为宽广的键盘乐器,如钢琴等。
五、音符及休止符(一)音符用以记录进行的不同长短的音的符号,称为音符。
音符分为三个部分:1.单纯音符以全音符为一个整体,按照平均二等份的规则逐级细分所形成的音符,称为单纯音符。
2.附点音符写在符头右面的小圆点,称为附点,它与所跟随的音符形成一个整体,具有增长时值的作用。
计算方法为:附点的时值,代表所跟随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
(二)休止符及写法记录音乐进行中声音停顿的符号称为休止符。
休止符与音符相同,也分为单纯休止符与附点休止符。
不同时值休止符的名称与相同时值音符的名称相对应,形成及计算的原理与音符相同。
全休止符写在五线谱第四线下方,二分休止符在第三线上方,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写在第二线与第四线之间。
随着休止符时值的细分,所书写的位置相应增长。
例:第二章节奏节拍一切协调、平衡、有次序的进行都可以称为节奏。
节奏可以独立存在。
在音乐中具体表现为:用强弱相互交替,将音的长短关系组织起来,称为节奏。
在音的强度上相对突出的音称为重音。
在节拍构成的重复中而使用的重音叫节拍重音,它通常是有规律的循环进行,如隔一拍、隔二拍等。
一、拍子1.拍子的记号在乐曲中,用固定的音值来表示的节拍单位称为拍子。
拍子由分数来标记。
分子表示每小节中所包含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
2.小节、小节线在乐曲中从一个强拍到另一个强拍之间所包含的部分称为小节。
按拍号所标明的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将音符划分开的垂直线,称为小节线。
例乐曲段落之间,或拍号等其它符号要变更时,写双纵线。
乐曲全部结束时,写终止线。
终止线也是两条垂直线,第二条线用粗线条表示。
二、拍子的种类1.单拍子每小节有两个或三个单位拍,但只有一个重音的拍子,称为单拍子。
a)2拍子 2/4 2/2 2/8等每小节中强弱拍相互交替出现的拍子。
规律为:强弱b)3拍子 3/4 3/8 3/2等每小节中第一拍强,后两拍弱。
规律为:强弱弱2.复拍子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超过四个以上(含四个)并有两个重音出现。
a)4拍子 4/4 4/8 4/2等每小节中除第一拍为强拍,第三拍也为强拍。
为了与2拍子有所区别,因此第三拍的强拍,比第一拍稍弱点,称为次强拍。
规律为:强弱次强弱。
b)6拍子 6/8 6/4等每个单位拍可独立存在,也可合并成较大的单位拍。
规律为:强弱弱次强弱弱。
c)9拍子 9/8 9/16等一般可由三个小单位拍合为较大的单位拍,按3拍子的规律进行。
d)12拍子 12/8 12/16等多数情况下,按4拍子的规律来进行。
与4拍子不同之处在于每个单位拍中音符流动性增强了。
3.混合拍子将两拍的单拍子与三拍的单拍子,按照先后次序出现在同一小节内,称为混合拍子。
a)5拍子 5/4 5/8等两拍加三拍的组合或反之。
b)7拍子 7/4 7/8等由3拍子加4拍子组合而成,或将4拍子再细分为两个2拍子相加。
c)8拍子 8/8 8/16等同样也是由基本的二拍单位拍加三拍单位拍组成,单位拍的数目与拍号中相符。
4.变拍子在音乐中,各种拍子的交替出现称为变拍子。
在拍子的变换中,可由前面所讲的任何一种拍子,与另一种拍子或多种拍子变换组成。
5.切分改变原有节拍进行中的强弱规律,所产生的强音,称为切分音。
(三)符杠的连接两拍以上的许多音符共用符尾时,按基本的规则连接。
两拍以上的组合中,音符时值不同,符杠要断开。
音符过于密集,时值较短,以单位拍为组进行组合。
(五)变音记号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称为变音记号。
1.种类变音记号可分为五种:升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降号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还原号表示将已经升或降的音还原成基本音级;重升号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全音;重降号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一个全音。
这些记号是固定的标志,但在实际运用中,要灵活的改变。
升高音不一定是升号,降低音不一定是降号。
例:将降B升高半音,应在B音符前写还原号,而不是升号。
它是指在原来已经降低的音符上,升高半音位置。
所有音符的升、降、还原都要从音符所在的实际高度上去考虑。
2.变音记号的作用a)调号的用途(调号后述)写在五线谱谱号后面某个音的位置上,表示整个乐曲中这个音符都需要升高或降低。
b)临时升降的用途变音记号作为临时标记,涉及的范围仅限于一小节之内。
第三章音阶在音列的基础上,找一个主音,按照高低次序和音之间一定关系,进行到下一个主音的排列,称为音阶。
音阶每一音级分别由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标记。
每一级音的名称分别为: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
音阶可以从任何一级自然音级或变化音级上构成(重升,重降除外),开始音称为主音。
用主音的音名作为音阶的名称。
一、大调音阶:以C开始为主音,音阶排列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大调音阶的色彩,体现在第Ⅰ级与第Ⅲ级之间为两个全音关系,较为明亮。
这种音阶由相同的两部分组成,称为自然大调音阶。
第四章调在音乐中,通过许多音按照一定的关系连结在一起,塑造音乐形象。
这些具有不同表现作用的许多音,所构成的体系,称为调式。
音列构成调式的基本素材,音阶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调式的规律。
表现调式音高位置的称为调。
调式所具有的特性称为调性。
音阶主音的名称加上调式的标记构成调的名称。
如:以C为主音的大调式称为C大调。
第五章音程两个乐音之间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称为音程。
两音先后演奏为旋律音程,书写时左右分开。
两音同时演奏为和声音程,书写时上下对齐。
音程的写法,读法自下而上。
下面的称为根音,上面的称为冠音。
一、度数音程在五线谱上所含的间和线的数目,称为度数。
从同一音高上分别构成一度至八度,关系为:例:五线谱的每一间或线称为一度。
两音相邻,一个在间上,一个在线上为二度。
相邻的线或间构成的音程为三度。
以此类推。
向上、向下构成的计算方式相同。
二、种类音程的度数相同,所包含的半音或全音的数目不同,因此性质也有所差别。
为了区分这样的音程,需要用文字加以说明。
例:音程之间半音的增减,决定它的性质大小变化。
倍减音程(加半音)=减音程(加半音)=纯音程(加半音)=增音程(加半音)=倍增音程倍增音程(减半音)=增音程(减半音)=大音程(减半音)=小音程(减半音)=减音程注:纯音程减半音为减音程,纯一度除外,只有增一度,没有减一度。
因为纯一度音程的任何变动,都是使半音增加。
1.自然音程:自然调式中所具有的一切音程,包括纯音程、大、小音程,增四度及减五度音程,称为自然音程。
2.变化音程:除增四度,减五度以外的所有增减音程及倍增、倍减音程,称为变化音程。
构成变化音程时,不要随意用等音。
只能在音符前加临时记号来增减半音的数目。
例:E到#E是增一度,#E与F是等音,不能用F代替#E。
将纯音程、大音程的冠音升高或根音降低,成为增音程。
将纯音程、小音程的冠音降低或根音升高,成为减音程。
一、填空题:(2分×25题=50分)1、《二泉映月》的作者是________,又名______。
其主奏乐器是______。
2、曲艺音乐又叫________,是说(说白)、唱(唱腔)、表(表演动作)三位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
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部分。
3、《大海啊,故乡》的词曲作者是_________ 。
4、说出三首歌颂我国三代领导核心的歌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舞剧《天鹅湖》的曲作者是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____。
6、舞剧音乐是指作曲家为各类________所写的音乐,在西欧,主要是指________与________所用的音乐。
7、中国近代有名的芭蕾舞剧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8、音程是指两音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9、“乐圣”贝多芬说过:音乐应当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国歌》的曲作者是,《国歌》又名。
11、辽宁鼓吹乐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乐器分别为主奏的、形式多样的鼓吹乐种。
二、判断题:(每题5分,计25分)12、《新疆之春》是二胡独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