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年版环节动物门药用动物养殖研究进展△

鞠春梅,刘玲,尹馨雪,杜延佳,张辉*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2.吉林省东北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119

环节动物门动物特征为两侧对称、分节的裂生体腔,喜爱栖息于海洋、淡水或潮湿的土壤中。研究发现,已报道的环节动物门种类约为17 000 种,其中药用动物的数量约为8700 种,常见的有地龙[1]、水蛭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20 年版(一部)共收载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1607 种[2],其中含动物药材中成药品种504 种,占总数的31.36%。环节动物门药物收载2 种,分别为水蛭和地龙。其中水蛭数量为26,占动物药品种的1.62%,地龙数量为50,占动物药品种的3.11%[3]。笔者主要介绍《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环节动物门2 种药用动物的养殖情况,对地理分布与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与活动规律、养殖技术、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将药用动物水蛭养殖程度评估为扩养,地龙养殖程度评估为成熟。

水蛭以吸食动物的血液或体液为生,常以水中浮游生物、昆虫、软体动物为饵。水蛭大多数生活在池塘、湖泊等有机质丰富的淡水中,少数生活在海水中,个别种水蛭生活在陆地,极少数蛭类如山蛭等可在陆地潮湿的丛林中生活。水蛭适宜在中性、稍偏碱性水域生存,生长适宜温度为10~40 ℃。宽体金线蛭幼苗的适宜水温为18~28 ℃,盐度为0~5%,耐受上限为20%,pH为6.0~8.0[5]。

1.3.1养殖方式与设施(全人工环境养殖)随着需求的增加,大量药用水蛭受农药毒害致死,以及药用水蛭无节制滥采,导致野生水蛭资源枯竭,药用水蛭人工养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水蛭的人工养殖方式包括“土池”“水泥池”“池塘+网箱”“池塘+网箱+水泥池”“水泥池+大棚”“池塘+水泥池+网箱+大棚”等多种单一或复合的养殖模式[5]。近年来,还出现水蛭-泥鳅生态混养模式。水蛭产茧多采用土箱产茧法,其孵化速度快、孵化率高、生长周期短[6]。水蛭水泥池养殖与传统土池养殖相比,有捕捞容易、回捕率高的特点[7]。吴江[8]采用水泥池无土立体高密度养殖水蛭,这种方法具有管理方便、更换新水和清池消毒快速、养殖面积场地要求低等优点。杨玄等[9]采用主养水蛭套养泥鳅的生态混养技术,不仅利用了水蛭养殖中残余饵料,还增加了水体利用空间,净化水质,可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宽体金线蛭养殖中“池塘+网箱”为最常用的养殖方式[10],约占总数的45%,其次是“池塘+网箱+水泥池”的养殖方式,约占14%。现有双菲牛蛭的人工养殖都采取室内箱体式饲养;日本医蛭还没有成型的养殖方式。宽体金线蛭中种植睡莲、水浮莲等生态养殖系统使养殖水质更好、成活率高、饵料系数低[11]。

1.3.2良种来源与繁育 药用水蛭的良种来源有3种形式,一是捕捞野生或购买水蛭种,种蛭为在15~40 g的成年蛭,具有个头大、活力强、无伤病残、色泽艳等特点[12];二是购卵茧,养殖所购的卵茧为种蛭繁殖的卵茧,所产的小水蛭成活率高;三是购蛭苗,分为没下水苗和下水苗[13]。下水苗指下水15 d后的蛭苗,成活率高达80%,适用于初学养蛭者。水蛭雌雄同体,异体交配,体内受精。孵化后前2~3 d通过卵黄维持生活,3 d后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幼苗生活,15 d 后幼苗达到1.5~2.0 cm 长度,可移至网箱或大池里养殖。日本医蛭与宽体金钱蛭的繁殖季节都是4—5 月,体质量为2.0~2.5 g 的日本医蛭亲蛭产茧数最多,>15 g的宽体金钱蛭亲蛭体繁殖性好。

1.3.3饲养饵料 水蛭饵料大多以螺蛳、田螺、河蚌萝卜螺和少量清汁饲料为主。静水池塘网箱养殖水蛭中[14],当水温超过27 ℃,螺蛳要搭配辅料青汁饲料。可通过注入新水调节水体营养程度或降温。5 cm 以下的小水蛭,一般投喂黄豆颗粒大小的活幼螺为宜,或投薄壳活螺蛳,如椎实螺等。20 日龄内的小水蛭最常投喂碎泥螺。丁辰龙等[15]在水蛭养殖中对刚孵化出1~3 d的蛭苗投喂蛋黄和泼洒豆浆,长大后投喂小螺蛳。日本医蛭饵料以牛血和猪血为主。宽体金钱蛭“池塘+网箱”养殖[16]中开口饵料为破碎的螺蛳混合南美白对虾和浮游动物,蛭苗开口3~4 d后改投幼螺。

1.3.4疾病防治 药用水蛭的病害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水蛭疾病是由病原体侵袭、水体质量差、温度不稳定、营养成分不足、放养过于紧密、水蛭自身体弱等原因造成。故夏季要定时加注新水,保持水质良好。同时要遵循病池隔离,对症用药,确保合理用药,在消毒和病害防治中不使用禁用药物,采用有益微生物进行防治,确保水蛭药用安全[17]。

水蛭常见病害有白点病、肠胃炎病等[18]。白点病防治方法注入新水或用漂白粉(1~2 g·m-3)消毒池水;或用硝酸汞(2 g·m-3)浸浴病蛭进行预防。肠胃炎防治方法要坚持投饵适量原则,用0.2~0.3 g·m-3呋喃唑酮等抗生素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性肠道疾病出现[19]。

现阶段捕捞方式以人工捡拾为主,或通过地笼捕捞结合人工捡拾,减少捕捞不及时带来的损失。

目前药用水蛭的养殖技术成熟度因品种不同而异,但还没有达到完全商品化和工业化水平,故对水蛭的养殖程度评估为扩养,日本医蛭、宽体金钱蛭养殖也有相关的研究和报道,故评估为扩养,柳叶蚂蟥未见相关报道。

蚯蚓喜温、喜湿、喜安静、怕光、怕盐[20],栖息深度为10~20 cm 土壤中,环境反应敏感,适宜生活在相对湿度为60%~70%、温度为15~25 ℃、pH为6.5~7.5 的疏松土壤中。蚯蚓为雌雄同体、异体交配,年产卵3~4 次,4—6 月后可以饲养采收,寿命可达1~3年。

2.3.1养殖方式与设施(全人工环境养殖)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对蚓激酶提取需求量的增加,人工养殖蚯蚓成为主要来源。蚯蚓的饲养规模分大面积与小面积饲养,也可分为简易养殖法、田园养殖法、工厂养殖法[22-23]。依据养殖蚯蚓种类将地龙养殖分为寒地蚯蚓养殖法、水蚯蚓养殖法、参环毛蚓养殖法[24-26]。参环毛蚓应用的营养基质为植物提取物残渣发酵产物,其碳氮比(C/N)为20∶1~30∶1,有机质质量分数为30%~40%,不同于其他养殖方式[26]。依据肥料的种类将地龙养殖又分为鸡粪养殖法、林下牛粪养殖法、中药渣制备有机肥及其蚯蚓养殖技术[27-29]。依据混养方式也可分为蚯蚓-葡萄立体高效种养、设施菜田蚯蚓养殖、沼渣养殖[30-32]。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生长环境、地龙种类,养殖者对于蚯蚓的养殖技术进行了多种改进和试验,选择最适宜发展、最理想的养殖条件和方法,以达到高效养殖、增加效益的目的。徐晋佑等[33]发现,地面养殖产量高于木箱养殖,鸡粪和牛粪更有利于广地龙的生长繁殖。养殖方式的分类和养殖设施见表1。

表1 蚯蚓养殖分类及养殖设施

2.3.2良种来源与繁育 引种要求:选择体型健壮、无病残、色泽鲜亮、光泽柔润、粗细均匀、抗病力强的蚯蚓。蚯蚓种类繁多,分别对表层、内层及深层的3 种蚯蚓在处理有机废弃物能力差异上进行研究[34],表层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 foetida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其中“北星2 号”和“大平2 号”作为代表品种,应用广泛。蚯蚓一般养殖温度为25 ℃左右,相对湿度为70%左右,C/N 为25 左右生长繁殖最好。其具体的接种密度根据气候环境及饲养方式决定,工厂化养殖通常比散养接种密度大。

2.3.3饲养饵料 蚯蚓人工养殖所用饲料大多由粪料和草料组成,粪料主要是指牛粪、马粪、猪粪、鸡粪、人粪、污泥及腐烂的水果、蔬菜等。草料主要是植物秸秆、茎叶、垃圾等。其中牛粪和稻草效果最佳,猪粪次之。牛粪的来源有大型标准化养殖场产出的干湿分离牛粪和中小型养殖户产出的未经过处理的牛粪[35],未处理的牛粪更适合蚯蚓生长。蚯蚓喜甜,有条件可加水果皮。在基础料中最好掺10%左右的锯末或稻壳,以提高饲料的通透性。同时,所有饲料必须腐熟分解使用。大多以粪料-草料4∶6 混合饲料为最好。饲养红蚯蚓用牛粪或粪与泥混合配制而成的饲料,以8∶2 为宜[36];孙玉涛[37]使用鸡粪和牛粪为饲料时,发酵剂、鸡粪、牛粪的比例精确到0.05∶10∶60 后发酵。可根据不同蚯蚓的习性及养殖户的实际情况对饲料比例进行调整,以达到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蚯蚓投喂方式一般有轮换堆料法、表面投料法、侧面补料法、下层投料法和穴式补料法。其中表面投料法和侧面补料法应用最为广泛。于占林等[38]研究发现,给食方法可混合1 次投放或多次定点投放,块状定点多次投放效果较好。蚯蚓采收方式有光取法、水取法和甜食诱捕法[39]。光取法是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进行采收,应用最为广泛。

2.3.4疾病防治 根据蚯蚓活动规律和生理习性,本着防重于治原则,针对性地对蚯蚓进行疾病防治。病害防治:基料中毒导致蚯蚓背部出现草色或黄色液体,大面积死亡[31],需要更换毒气基料,降低料床厚度;淀粉含量过多导致蚯蚓出现分泌物,身体变短、变粗、红肿,全身变白死亡,需掀开覆盖物,喷洒苏打水;蛋白质中毒导致蚯蚓一端肿胀而死或萎缩,需要注意通风,饲料加入增氧剂,及时清除蚓粪;饲料湿度过高导致蚯蚓向外逃跑,需及时降低饲料湿度;土壤酸化引起腐败病,需要定期检测土壤酸度,过酸加碳酸钙调节土壤酸碱度。草害防治通过作业道及外围距垄2 m 以内人工除草,保证无杂草生长[39]。

蚯蚓养殖中要注意预防黄鼠狼、青蛙、鸟、蛇等动物危害。防治方法采用堵塞漏洞、加设防护罩或人工诱捕,同时不能轻视蚂蚁蚕食蚯蚓卵的危害,必须事先清除蚂蚁巢。例如,鼠害防治采用粘鼠胶、鼠笼或电击方式[40]。在蚯蚓-葡萄立体高效种养技术中养殖危害最大的是蝼蛄[30],需要将杀虫剂拌碾碎炒香的豆饼后,将毒饵均匀地撒于养殖床外一侧,引诱蝼蛄取食,将其杀死。

目前我国地龙养殖水平已经达到了工业化养殖和商品化生产程度,故评估其养殖程度为成熟。其中对参环毛蚓养殖只有少部分报道,并不全面,评估养殖程度为试养。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栉盲环毛蚓等未见养殖相关报道。

水蛭含有高效抗凝血物质,同时具有抗肿瘤、抗血栓、抗动脉粥样硬化及调血脂等功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随着心脑血管、肿瘤疾病患者不断增多,水蛭的需求逐年增大。研究表明,水蛭年需求总量已达到600 t,每年增长约20 t,甚至更多[41]。地龙有溶栓、降压、平喘、利尿等多种药理特性,多用来制成地龙注射液、复方地龙注射液、口服地龙粉及其他多种中药制剂。地龙年需总量达1100~1500 t,并在逐年增多[23]。

循环经济的发展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人工动物养殖可以实现低成本、高利用、低排放循环经济模式。“池塘+网箱”传统养殖水蛭方法虽效益较好,但养殖中会出现多种问题。养殖水蛭应注意:了解水蛭习性、所需饵料及选种;做好防逃和防天敌措施;网箱养殖饲养投喂难度大,难以发现病害;水蛭对农药、化肥非常敏感;养殖期间的伤亡造成养殖损失;人工捕捞对人力要求高、劳动量大,如不及时收获,会造成极大损失。而地龙的人工养殖中多数学者对蚯蚓养殖适宜温湿度、适宜基料比例进行大量研究,养殖方式大都采用坑养法、大棚养殖、露天养殖、立体式养殖箱法等,存在养殖劳动强度大、自动化水平低、信息化程度低、养殖成本高、养殖密度低、效率低等问题。利用牛粪、鸡粪等进行地龙养殖,实现了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够不产生二次污染,实现生态养殖,但缺点是要求饲料化利用场地,同时趋光采收成本较高,工作效果不能保证。

如何提高人工养殖水蛭和地龙的生存率和繁殖率是眼前亟须解决的问题。随着环节动物的人工新型养殖模式(林下养殖、联合养殖、综合养殖)的不断投入,养殖中的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环节得以优化,降低了饲料成本;养殖者应着重建立规范化的养殖基地,提高繁育技术,产出优质的水蛭、地龙药材资源;要着力研制水蛭、地龙高密度自动化养殖设备,确定高密度养殖关键技术参数、明确养殖模式、确定有效快捷稳定的采收方式,降低养殖过程所需的劳动力和成本;对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进一步的资源化利用,实现有机废弃资源高效多级利用。这是未来环节动物门药用动物养殖的重要研究目标,对水蛭和地龙的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THE END
0.蚯蚓的养殖方法有哪些,可结合实际情况任选以下7种养殖方法蚯蚓的养殖方法有传统养殖、室内养殖、盆养蚯蚓、箱筐养殖、坑池饲养、土沟饲养、垃圾饲养等。 传统养殖:将菜地、田地等地方作为养殖场地,结合室内和室外养殖,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该方法能降低养殖成本,改良土壤,增加作物产量,但施肥时会影响蚯蚓。 室内养殖:将蚯蚓养在箱、盆、温床等地方,该方法操作简单,管理难度低jvzquC41o0~jp|fppqth0lto1c54g?g6:0nuou
1.STEM蚯蚓吞吃垃圾生物链养殖探究江苏美境行动首先,釆用查资料、访问专家等方式,了解蚯蚓养殖习性及饲养蚯蚓的一些要点。 其次,准备蚯蚓养殖材料和探究房间,到蚯蚓养殖场购买蚯蚓种苗,开展蚯蚓养殖基料配置,对盛养容器、垃圾成份、养殖环境等试验准备。 第三,利用蚯蚓处理垃圾废弃物,将传统的堆肥法与生物处理法相结合,进一步掌握蚯蚓喂养习性和技巧, 以蚯蚓处置垃圾jvzq<84ol0ptjs3qti5og€xaujux0jxrAkj>3?89
2.鳝鱼的养殖技术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鳝鱼的养殖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山羊养殖;生态养殖技术;应用;研究分析 在山羊养殖技术中,为了提高山羊养殖效果,提高羊肉质量,必须要充分发挥出生态养殖技术在山羊产业中的有效应用。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9959=/j}rn
3.无土泥鳅养殖技术方法(泥鳅养殖技术利润)四是人工专门培养泥鳅喜食的活饵料,如黄粉虫、蚯蚓、蛆虫、蚕蛹等。 五是配制泥鳅专用全价饲料。 看了这么多种泥鳅养殖技术,是不是觉得泥鳅其实是很好养的呢?想要把泥鳅养殖的好,就要多看看养殖技术,相信科学是不会错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泥鳅养殖方法,毕竟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祝大家成功致富哟jvzq<84yyy4zqwjkjct/exr1{q{yk8|cpipw8>5889/j}rn
4.网箱养殖范文[关键词]草鱼 养殖 网箱 技术 要点 [中图分类号]S9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146-02 对于草鱼的生活习性而言,其一般喜爱栖息在水域的中层和下层,在水域的上层的栖息时间较短。因草鱼在幼鱼时期喜食浮游生物和水生昆虫,那么养殖草鱼的水质一般要清爽、有浮游生物和昆虫的存在。当草鱼生长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3984ivvq
5.价值管理黄鳝的种类与价值田中安装 30—40 瓦的黑光灯杀虫喂鳝;投饲种类方法 同水泥池养殖, 投喂量为鱼体重 4%;用水稻防治病虫害应用高效低毒农 药加深田水喷施;起捕上市或 转塘越冬。 附:养殖蚯蚓技术 1、采集野生蚯蚓。春夏秋可采集蚯蚓,方法如下: (1)灌水捕捉法。可往蚯蚓生活的洞穴内灌水使其出穴。采集少量蚯蚓 可用钉耙在 阴湿松软表土层中挖掘。 (2)堆料诱捕 jvzquC41fqi/okfnkd4dqv4xkg}06A833d8f;og93;k63;j:e9;7:>9953ig0qyon
6.黄鳝泥鳅混养养殖效益更高,市场每斤20元,亩产1万斤年收10几万黄鳝泥鳅混养,没错,黄鳝与泥鳅都是我们经常看的到的,它们可以一起混养,并且混养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益和更高的产量,下面聊聊黄鳝泥鳅混养养殖技术。 一、建好养殖池套养黄鳝、泥鳅的池子 要选择在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方便的地方,采用水泥池或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库、堰塘、小水沟、小河中网箱套养,面积一般为25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6296?52A;2a3686B92:86/j}rn
7.第二部分第五章课时5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我国应用自然农法设计了一款蚯蚓塔(如图),将厨余垃圾放入其中,蚯蚓通过在土壤中的一系列活动,可改善土壤结构。读图,完成5~6题。5. 与现代农业相比,自然农法( ) A. 单位面积产量高 B. 生态环境效益好 C. 科学技术水平高 D. 生产成本高√12345678910111213目 录高中总复习·地理解析: 自然农法禁止使用化肥、jvzquC41o0€yzt3eqo5tqoy176?29:840jznn
8.金钱龟亲龟池的面积依养殖规模而定,保持水深1m左右,建好防逃墙,在陆地部分除了设置饲料台外,还要用沙土铺一个产卵场,供母龟挖洞产卵用。亲龟的饲养密度掌握在1只左右/m2。饵料以小动物为主,如小鱼虾、螺蛳、蚯蚓、各种昆虫以及牛肉、动物内脏等,并少量投喂些水果,如香蕉、苹果等。金钱龟的吃食量受温度影响很大,20℃时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9:24::9:d322=36A=98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