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李**(实名认证)
IP属地:天津
下载本文档
1、殖第一章甲鱼概况 1第二章甲鱼蛋的挑选和孵化 2一、选蛋及采用不同介质装框 2二、影响甲鱼蛋孵化率的因素 2三、日常管理 2四、小甲鱼出室 3第三章稚鳖放养管理技术 4一、温室的准备与消毒: 4二、甲鱼苗种的采集与运输 4三、苗种放养 4四、放养后的投食与管理 5五、稚甲常见几个词题及其原因、解决方法 5第四章温室甲鱼养殖水质调控与阶段养殖主要技术措施 7一、温室甲鱼养殖水质调控技术 7二、温室养殖主要技术措施 8第五章 温室甲鱼翻外塘养殖操作技术 10一、外塘的清塘杀菌消毒 10二、外塘的水位不要太高, 利用阳光来升高水温 10三、转外塘 10四、转外塘的前一周要给甲鱼增加营养和添加防病、治
2、病的药物10五、温度 11六、只有健康的甲鱼才可以转外塘 11第六章 夕卜塘甲鱼养殖管理技术 12一、放养密度 12二、日常管理 12三、外塘消毒剂选择 13第七章甲鱼安全越冬管理技术 14一、饲养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14二、水质水体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14三、越冬后管理 15第八章 甲鱼养殖过程中疾病预防控制技术 16一、白斑病(亦称毛霉病,腐皮病) 16二、肝脏综合症 16三、穿孔、疥疮、链球菌引起的疾病 16四、红底板 17五、上呼吸感染:红脖子、粗脖子 17六、自底板:急性出血性肠炎、 霄弱道穿孔 18七、甲鱼中毒(氨氮或者亚硝酸盐) 18八、烂头烂脚病 18九、性早熟的预防 19第九章甲
3、鱼捕捉与运输 20一、稚甲鱼运输 20二、商品甲鱼的捕捞、包装与运输 21第十章甲鱼常用药物 22一、甲鱼常用消毒药物 22二、甲鱼常见疾病防治药物 23三、禁用渔药清单 24四、药物配伍禁忌 25第一章甲鱼概况甲鱼是水陆两栖动物,肺呼吸。甲鱼无鳃,出水爬行用肺呼吸,有鼻孔、 气管、支气管和肺等完善的呼吸系统。肺大而多泡,海绵状,对水中生活十分 适应。甲鱼的咽壁粘膜上布满了用于水中气体交换的毛细血管,随着水流从口中的吞吐,也可进行水中气体交换。所以,甲鱼在冬眠期潜栖水底泥沙中,只 把嘴尖和管状鼻孔伸到贴近水底的泥沙表面,即可吸收水中的溶氧以维持生 命。由于鳖具有以上特殊器官,所以它能较长时间潜
4、栖态底。甲鱼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 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甲鱼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 中,所以养鳖场或养鳖池地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鳖如果经常受到惊吓,对其 生长繁殖都是很不利的。甲鱼是两栖类爬行动物,与所有养殖动物一样,需要蛋白质、脂肪、能量、 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营养素来维持正常的生长需要。但是甲鱼在 对各种营养利用上又区别于鱼类和陆生动物, 所以甲鱼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于 鱼类和陆生动物,它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比鱼类高,在能量供给上,陆生动 物首先消化碳水化合物供给能量, 其次是脂肪和蛋白质,而甲鱼则首先消化胎 肪供给能量
5、,其次是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甲鱼对淀粉的利用率很低。甲鱼一 般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物为小鱼、小虾、螺、蚌、水生昆虫、 蚯蚓、动物内赃等。同时也兼食蔬菜、草类、瓜果等。在食物不足时,同类可 互相残食。所以在饲养时一定要大小分类,切不可不同规格的鳖混养在同一池 中,以免互相残杀,造成损失。鳖既贪食又耐饿,一次吃后很长时间不吃东西, 也不会死亡。当然,这是靠它自身积蓄的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在人工养殖 时一定要供给它充足的食物,以加快它的生长。甲鱼是一种变温动物,对周围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当外界温度降至15C 以下时,鳖就开始停食,潜伏在水底泥沙中冬眠(一般为10月至翌年4月),冬眠期长
6、达半年之久。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养鳖,生长缓慢,一般一年只长loo 克左右。为了加快鳖的生长速度,在人工养殖中常采用加温措旌,打破鳖的冬 眠习性,加快生长速度。第二章 甲鱼蛋的挑选和孵化一、选蛋及采用不同介质装框1、将待孵化的甲鱼蛋进行挑选,剔除不受精蛋,畸形蛋、生命线不齐的蛋, 因太于、太潮引起胚胎坏死的花蛋。2、将挑选过的甲鱼蛋纵横均匀排列,要求带白色的动物极一端朝上。如果 是用沙做介质,应在箱底平铺 3-4cm厚、粒径0.5-0.6mm的干净细沙,然后在 蛋上覆盖细沙厚约1-2cm;如果是用海绵做介质,则在箱底放上专用的镂空海 绵,然后将己在水中消过毒的厚0.8cm的轻质薄海绵用手拧干,轻
7、轻平铺在蛋 上。3、将已装过蛋酌箱交错叠起,以利空气流通。二、影响甲鱼蛋孵化率的因素1、 温度。甲鱼孵化的适宜温度以28-33C为宜,温度过低甲鱼孵化时间较 长,且孵化率偏低;温度过高,则水分挥发较快,沙子温度不易控制,且在高 温下孵出的稚甲鱼卵黄吸收不净,同样影响孵化率。2、湿度。包括沙子湿度和空气湿度,其中沙子湿度尤为重要,沙子的湿度 保持在7-8%为好,在实际生产中一般以“手捏成团,落地散开”为度。甲鱼 蛋在一定湿度范围内有怕湿不怕干的特性,我们建议在孵化过程中以前期干、 后期湿为好,适当地增加孵化后期沙子的湿度,可以增加甲焦蛋壳的脆度,有利于甲鱼出壳。若后期沙子过干会出现稚甲鱼只伸出头
8、,不能完全出壳的现象。 同时在甲鱼孵化过程中需要注意,甲鱼蛋对水份的要求有一个“少一多一少” 的过程,即孵化前期对水份要求较少,前十天左右基本不用喷水。随着甲鱼胚 胎发育成熟即甲鱼蛋变黑以后,对水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一天需要喷水两次 到三次左右。在孵化后期即将出壳时对水份要求又逐渐减少,一天喷水一次为宜。在实际生产中需要经常注意这一变化,随时调整喷水量和时间间隔。空气 湿度对甲鱼孵化率的影响较小,实际生产中在孵化室内加一定深度的水(3cm-5cm左右)即可。3、通气。通气是为了保证胚胎发育所需的氧气,防止因缺氧而死亡。通气 性主要与砂子的粒径有关,粒径粗则通气性好,但保水性差;粒径过细保水性
9、好,但通气性差。生产中以粒径在 0.6-0.7mm左石为好。三、日常管理1、温度调控,最好是恒温,要求 30 仁C。2、湿度调控,如果细沙太干,就用喷雾器喷湿,注意箱体也要喷潮;海绵则放在水中拧干后再铺上,湿度 80% -85%为宜。3、翻箱,每隔5-6天将上层的箱换在下层,下层的搬至上层,同时将坏死 的臭蛋及时剔除。4、 每天上午开窗换气半小时,但不要使温度降幅超过C。5、 在孵化出壳时,要在水中泼氨基电解+葡聚糖各10ppm, 方面有利于 小甲鱼脐带的收口,另一方面还可增强活力。四、小甲鱼出室将头天孵出的小甲鱼抓起后,用利凡诺 2ppm消毒后集中放养在暂养池中 1-2天,进行练苗,然后大小
10、分级才可放养至温室或池塘中。以上措施如果调 控得当,甲鱼孵化率可达90%以上,且孵出的苗健壮,不易患病,为日后的养 殖打下牢固的基础。第三章稚鳖放养管理技术一、温室的准备与消毒:1、老温室最好空间消毒,特别是己发过白点、白斑、疥疮、穿孔、咽喉 炎等疾病的温室,更需要空间消毒,以防止病源空间传播。具体方法:在放苗前5-10天,使用烟熏剂(江苏益生堂,80克/袋)长度50米左右的温室,一 般使用12包,具体使用方法,参照说明书。2、 在空间消毒之前先做池体消毒工作。具体方法:在放苗前10-15天, 池内水加至20-35厘米,将食台板及暴气石放入水内,每立方米泼洒强氯精 30-40克,同时将过道也用
11、池水消毒,一般 5-7天即可,然后将水摊干,冲洗 两遍,准备放苗前的水处理,泼洒强氯精后,最好马上空间消毒,将空间消毒与水体消毒结合起来。3、如果是新温室,可以不用空间消毒,水体消毒即可。二、甲鱼苗种的米集与运输1、收集:如果是自己孵化,甲鱼的收集方法很重要,应尽量避免人为抓伤,孵化室最好有集苗池,若没有,可在地面加水3-5厘米,在水中适当铺放部分网袋,便于采集,也可减少甲鱼苗集堆。2、运输:在盆中加水3厘米左右,远距离运输最好在盆中添加水葫芦, 水花生等水草,最好使用保温车运输,避免因温差引起白斑、白点病的发生。三、菌种放养1、稚甲放养下池前苗种浸泡,目前用黄粉(利凡诺)效果较为理想,一 般
12、25克/瓶浸泡35万稚甲,浸泡时间一般3.5分钟即可。2、调理水质。将水体调到理想的肥度,防止稚甲的白斑、白点、水霉、 腐皮、烂脚、寄生虫等因为水体偏瘦诱发的疾病。具体方法有:放养前3天,加满水。第一天,水体泼洒菌力净 2-3ppm。第三天,水体 泼洒肥水膏3亩/桶。3、最好将残次、弱小的甲鱼分开,单独放养,这样有利于这些甲鱼的体 质增强,提高成活率,有利于甲鱼养殖过程中规格相对均匀、整齐。四、放养后的投食与管理1、投食:首先要选用优质的开口料,好的开口料营养全面,甲鱼吃食快, 生长速度快,体质好。甲鱼开口食是否及时、良好是养好甲鱼的第一个关键。 一般甲鱼入池后第二天即可开始投喂,每天投喂2-
13、3次,每次30-40分钟吃完 为宜2、稚甲内服添加种类:肠健康,一个星期内,2-3g/kg料,以后2g/kg料,常服有益;水产乳白鱼油,两个月内,3-5g/kg料,根据甲鱼肥胖程度用量可适当增减,无需再添加其它品种的油类,常服;硬壳宝 2-3g/kg干料, 一般两个月左右;水产破壁酵母 3-4 g/kg料,常服有益。3、日常管理:甲鱼苗有爱在池角或者露出水面的地方集堆的现象,容易 出现甲鱼堆集抓伤,如有发现及时用水冲开。平时应仔细观察甲鱼的状况,特 别是食台上的甲鱼,观察其活力,背、腹部是否有白斑、白点等异常情况,发 现后应该及时处理。五、稚甲常见几个问题及其原因、解决方法1、裙边翘起引起原因
14、:营养不均衡,脂类生长超过骨骼生长速度;温室水温过高所致。 解决方法:饲料中加入硬壳宝,每公斤干料用5-6克,使用2个月左右即可:水温保持在30-31.5C,恒定温室。2、稚甲粪便呈条形,漂浮在食台板上或者水面,有的粘在稚甲排泄孔处。 引起原因:稚甲肠胃太小,吸收功能弱,导致饲料不能完全消化引起;饲料投喂过量,导致消化不良。解决方法: 甲鱼开食后投喂肠健康(每公斤干料 2-3克,常服),可以有效的预防。 一旦发生,应减少投喂饲料,饲料加工时尽量,软化,同时加入肠服康 2-3g/kg,连续使用7天即可. 饲料中加入水产乳白鱼油 3-5g/kg,可以有效的减轻肝脏的负担,使甲 鱼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15、同时能够促进甲鱼上皮细胞增生,使皮肤光滑,防止病 菌感染,能够缓解烂头烂脚等皮肤病的发生,此油可以溶于水,完全可以替代 玉米油、普通鱼油、菜油等,可以长期添加。备注:稚甲一个月后应开始做保肝利胆工作,具体方法:每个月一次,每 次7 一 10天,投喂:肝胆舒,用量2-4g/kg。3、常见疾病:白点,白斑,水霉,寄生虫,白鼻头,烂眼,黑斑,水肿等。发病原因:苗种不健康,带病入池,引发传染:放养密度过大,引起机械 损伤,感染病菌;水温过低或者温差过大,引起应激反应;池体消毒未彻底或 者放养水体不符合甲鱼生长(稚甲水体危机在于水体透明度过大, 水体太瘦), 引起不良反应所致。(1)白斑病 白斑病是一种
16、真菌性的疾病,传染极快,一旦发现,应立即治疗。 引起原因:水体过瘦,真菌含量过高;温度偏低,一般水温25-29C容易发生;昼夜温差大,引起水温波动所致 目前大多采用如下方法治疗: 水体泼洒菌力净1-2ppm,内服强力氟苯2-5g/kg料。 根据水体肥瘦程度考虑是否用肥水膏或氨基酸肥水剂,使水体肥度增加。 注意观察其它池体,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另外发病池做好隔离工作。(2) 白点病 白点病是一种细菌性的疾病,不宜观察,死亡量大,传染极快, 一般3-75克皆可发病。引起原因:苗种不健康,感染细菌;稚甲放养密度过大,引发细菌感染: 温度偏低或者温差太大,也会诱发此病。目前大多采用如下方法治疗: 水体
17、泼洒菌力净1-2ppm,内服强力氟苯3-5g/kg料(有条件的话外泼2-5 次)。 注意隔离工作,防止传染。(3) 稚甲白鼻头病 白鼻头病是一种真菌和细菌并发的疾病,在低温时传传染 较快,死亡量较大,如果水温较高,水体温差不是很大,传染性较小,只要将 水体调肥即可。治疗: 水体泼洒菌力净1-2ppm,过1-2小时后用底氧宝5 ppm,泼洒后增氧一小 时左右。 两天以后,泼洒一次氨基酸肥水剂 5-10ppm= 备注:死亡量较大时,可以加大使用数量和次数。第四章 甲鱼养殖水质调控与阶段养殖主要技术措施一、甲鱼养殖水质调控技术在温室甲鱼的养殖过程中,我们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
18、透明度和微生物等因子来表明水质的指标和性状,这些指标和性状的 变化直接影响甲鱼的生长、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甲鱼对水质指标的适应范 围见表1。表1龟鳖对水质指标的适应范围理化因子最适范围不适范围水温26r 30C18C以下;32C以上pH787以下;9以上透明度20c m 25cm15cm以下;30cm以上盐度10X 10-6 500 X 10-65000X 10-6溶解氧3X 10-6以上1 X 10-6以下氨态氮0.2 X 10-6 1 X 10-63 X 10-6以上亚硝酸态氮0.02 X 10-6 以下0.02 X 10-6 以上磷酸盐0.2 X 10-6 0.5 X 10-60.5
19、X 10-6 以上硫化氢0.5 X 10-6 以下1 X 10-6以上碱度3X 10-6以下3.3 X 10-6 以上钙150X 10-6 600 X 10-6600X 10-6 以上镁50 X 10-6 200 X 10-6200X 10-6 以上铁10X 10-6 以下10X 10-6 以上COD12X 10-6 以下15X 10-6 以上1、溶解氧的调节溶氧3-6ppm为宜,甲鱼苗入池时氧气的控制是很有讲究的,最好一台增氧机。 要根据水体透明度以及亚硝酸,氨氮,酸碱度高低,灵活掌握增氧时间,养殖 区域不同,养殖模式不同,增氧时间不同是很正常的。2、PH值的控制甲鱼适宜的PH值为6.8-7
20、.6。PH值过高会增加氨氮的毒性。PH下降是水质变坏,溶解氧降低的表现,同时,可使有毒的硫化氢含量增加。氨氮、硫化氢 含量的增加都可以抑制甲鱼的生长。PH偏高的原因大致有三,其一:外水源 本身PH值偏高;其二:水质恶化,溶解氧不足;其三:泼洒过量致碱产品。 处理办法:适当换水或者泼洒氨基酸肥水剂5-10ppm; PH偏低其主要原因:1、外水源本身就偏低2、胃肠道消化吸收不良或者长期不换水、排污 3、泼洒 了过量致酸产品。处理办法:加强换水排污;内服胃肠道改良剂(肠健康、破 壁酵母等)3、水体泼洒爽水宝3-5ppm。3、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含量过高时,会穿透
21、细胞损伤甲鱼的咽 喉和肝胰脏,减少甲鱼获氧能力,影响甲鱼摄食,严重时会引起甲鱼发病,甚 至大面积死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尽量降低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含 量。甲鱼池中需要有一定的氨氮含量,但不能过量,否则影响摄食,严重的会 造成甲鱼中毒死亡。控制氨氮的方法:1、加强换水排污,控制饲料投喂量;2、 水体泼洒育藻解毒精华液5-10ppm,增大溶解氧。三是投放黑博士或者调水先 锋l0-15ppm来降解和吸附水体的氨。亚硝酸盐偏离的处理方法:PH值正常,一般适当换水后泼洒除硝改水宝10-20ppm,每天一次连续2天;PH值偏低, 适当换水,增氧减小,泼洒增碱活水宝I0ppm+富酶益生元I0ppm+
22、应激解毒素 l0ppm,24小时后加泼次,用量相同:停止投喂饲料 48小时。4、透明度的要求甲鱼水体透明度2/8原则(20%水清,80%水浓)一般甲鱼苗入池后,养殖 水体不宜过清,亦不能发白、变臭,这样可以减少自斑、白点的发病率。目前 采用藻黄金或者肥宜爽调水,用量 30-40ppm泼洒入池,效果比较理想。养殖 三个月后,甲鱼的摄食量增大,排泄物增多,这时需要及时换水、加水、定期 泼洒育藻解毒精华或者黑博士、调水先锋等调节水质。5、微生物的作用在水体中使用有益微生物菌群,由于高剂量投入,有益菌群在水体中短时 间内形成优势种群,抑制了其它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可以将继发性感染源控制 在较低水平,从而
23、间接控制了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微生态制剂不能与消 毒剂和抗生素同时使用,一般用药3天后等药性基本消失再使用。使用过程中 加红糖1斤,曝气24小时后倾倒入池的一个角落即可。对于酸性水体泼洒:富酶益生元15ppm+增碱活水宝15ppm,调水效果明显、温室养殖主要技术措施I、鳖池的整体消毒新建水泥池浸泡后池底覆盖 5厘米的泥浆(泥土较沙子具有更好的吸附聚 污能力)。使用前10天加水10厘米,用生石灰、强氯精或者二氧化氯等全池 泼洒,以杀灭病菌。多年养殖的甲鱼池已经富集了各种致病菌和有机物,清理 消毒更为重要,最好再进行空间消毒,以防病原在空间传播。具体可使用烟熏 剂(江苏盏生堂,80克/袋)长度
24、50米左右的温室,一般使用12包,具体使 用方法,参照说明书。2、苗种的选择与合理放养苗种的选择:稚鳖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规格整齐,要求每只在5-20克, 且活力强、反应快、不带病的鳖苗。苗种的消毒:放养前必须先体表消毒,具体方法是鳖苗放在塑料盆中,放入利凡诺20ppm (每100斤水2克)或者高锰酸钾20ppm,浸泡3-5分钟,浸 泡水要没过鳖苗背部为宜。合理放养:合理放养密度十分重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密度,应根据养殖 品种及温室池体的高度、排污等情况综合考虑,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掌握在 25-35只/平方米。3、室内温度的控制甲鱼水温高于15 C时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在水温
25、 30-31T 时生长最佳若低于最佳温度,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饵料转化率低,生长速度 慢。温室内气温一样控制在 31-32C,日本鳖中后期控制在 28.5-29度,水温、 气温尽量保持恒定。4、科学合理地投喂饲投方式:将粉状饲料搅拌成团状直接投喂在食台上。投饲量的控制:饲料一般每天投喂两次,上、下午各一次,日投量为甲鱼 体重的2%-4%。实际主产中,投饲料量一般掌握在一小时内吃完为好。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水体环境变化和用药时应该考虑调整投饲 量。生产中不能盲目增大投饲量来达到促进生长的目的。过量投喂,生长过快,容易导致甲鱼疾病的发生和水质恶化,增加生产成本。饲料的选择:甲鱼养殖
26、中饲料成本是第一生产成本,饲料的投喂以及所选 饲料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养殖成本和效益的好坏。应该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质量 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在饲料中可添加适量的维生素 E和维生素C,对增强甲 鱼抗病能力有较大的好处。5、病害的控制甲鱼疾病防重于治,应根据甲鱼各个生长阶段的发病特点, 及时做好预防 和控制工作,平时应重点做好水质调控和增加甲鱼免疫力的工作, 日常发现疾 病应立即查明病因,并根据症状正确诊断,对症下药,及时治疗。第五章温室甲鱼翻外塘养殖操作技术甲鱼养殖户为了节省能源,采用温室与外塘相结合的养殖模式,即小甲鱼在温室中培育,这时放养密度高,加温的燃料成本低,等到5、6月份天气转暖,外塘的水
27、温升高后,将温室甲鱼转移到外塘。但甲鱼从温室转移到外塘时,若 处理不当,往往造成甲鱼大量死亡。死亡的原因之一是温室水温高,外塘水温 低,温差太大,甲鱼无法适应患病而死,另一个原因是甲鱼本身带病或体质较 弱,在转入外塘时,环境变化太大,病情恶化;造成大量死亡。还有一个原因 是外塘没有清塘彻底,外塘的淤泥中有大量的病原体。 所以甲鱼从温室转入外 塘时要注意以下事项:一、外塘的清塘杀菌消毒甲鱼从温室移到外塘之前,要先对外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杀菌。外塘存积着有 毒有害的淤泥,若不彻底消毒,甲鱼很容易感染腐皮、疖疮、穿孔等病。而且 由于淤泥难以去除,这些病很不容易治好,治好了也容易复发。首先要将外塘中的积水
28、尽可能地排干, 再将底泥翻成垄,利用太阳光进行长 时间的曝晒,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死各种病原体,反复翻动土壤,将藏于淤 泥中的病原体杀死。这是消毒杀菌的最好办法。在转外塘的前九天泼洒生石灰 水40-50ppm,间隔两天后泼洒肥宜爽40-50 ppm或者肥水宝40-50 ppm,如果 三天后水的颜色不是浓绿色,可以再泼洒一次。在放养前2 3天,水体泼洒除硝改水宝(江苏南通,200克/包)用量I ppm,连续两次即可,预防疾病的 发生。二、外塘的水位不要太高,利用阳光来升高水温当外塘的水温达到28C左右时,方可考虑转池。温室内的气温和水温要逐 渐降低,让甲鱼逐渐适应较低的温度。当室内水温与外塘水温
29、基本一致时(温 差在2C之内),方可转外塘。三、转外塘转外塘时,将甲鱼用了利凡诺溶液浸泡消毒 3-5分钟,再将消毒后的甲鱼放 在饵料台的边上,让甲鱼自行爬入水中。四、转外塘的前一周要给甲鱼增加营养和添加防病、治病的药物提前预防穿孔和咽喉炎等疾病:内服防止穿孔的药品加双黄毒克68 g/kg干料,连续使用5-7天。增加营养:选择好的饲料,并拌入蛋黄、猪肝等,防 病和治疗的药物,一般是在饲料中加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力福素、板兰根、金银花等。特别是添加维生素c,转外塘时,甲鱼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受伤, 维生素C可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伤口感染发炎。五、温度甲鱼移出温室前三天到五天,逐步降温,前一天停止喂食
30、,当温室温度与外 界温度相差不超过3C、外塘水温不低于28C时可以转外塘,时间选择在晴天 上午,同时还要考虑放养后几天天气晴朗为宜。六、只有健康的甲鱼才可以转外塘辨别甲鱼是否健康可以从甲鱼的反应敏捷和吃食速度等来判断。转外塘时, 千万不要勉强,有些养殖户看别人纷纷转外塘,也跟着转外塘,这是盲目跟从, 转外塘要根据甲鱼的健康状况来决定。如果甲鱼反应呆滞,活力不强,吃食缓 慢或有其他明显的病害时,一定要先治疗痊愈后再转入外塘。第六章 外塘甲鱼养殖管理技术一、放养密度多年来多数养殖户在室外池塘甲鱼养殖过程中, 为了甲鱼快速生长而采取低 养殖密度,但却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其原因有两方面:首先,甲鱼
31、是一 种争食性很强的动物,低密度下甲鱼争食性下降,反不利于生长;其次,由于 甲鱼数量少,在投饵方面难于控制,少投则摄食量不足,多投则又容易造成甲 鱼过食而引起病害,所以室外池塘甲鱼放养时应按不同规格将其放养密度加大 为1 3只/平方米。二、日常管理坚持每天早晚巡塘,检查防逃设施有无破损、观察甲鱼活动力、有无伤病、 反应迟钝甲鱼,记录天气、水温水质、投饵、用药等情况。1、投料管理投料坚持“四定”,为保证甲鱼吃饱又不浪费饲料,原则上要求饲料在1.5-2 小时吃完。每天投喂两次,时间上以早上 5点,下午6点为准。根据时令、天 气做适当调整。饲料要求投喂正规的,有质量保证的专业水产饲料厂生产的鳖 用全
32、价配合饲料。2、水质管理 新建池首先,新建池应在池底保持一定量的泥土或铺一定量的沙,否则甲鱼入池后由于没有遮蔽物而活动频繁导致水质长期浑浊。其次,新建池在放苗前应先培养好水色,以便甲鱼入池后有一个稳定舒适的环境,减少甲鱼的活动,保证甲 鱼的健康生长。否则,在放苗前刚进水,甲鱼入池后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在 池中频繁活动,造成水体变浑浊,而甲鱼又不适应此种水体,更加剧烈活动, 从而恶性循环使水体长期浑浊,甲鱼摄食不正常,最终导致甲鱼生长缓慢,且 易发病。 水色培养一定数量的浮游生物对室外池塘甲鱼养殖是非常有益的,它能够利用水体二氧化碳及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达到分解有害物质的作用,改良水
33、质,稳定水环境,同时亦可起到遮蔽作用而减少互相撕咬。但超量则易导致浮 游生物衰老死亡而引起水质剧变。酸性水环境中,甲鱼活动减弱,摄食下降,抗病力低,而强碱性环境对甲 鱼的皮肤粘膜有损害,因此甲鱼池应多保持弱碱性水环境。 室外池塘甲鱼养殖 均处于高温情况下,所以培养藻类应以高温弱碱条件下最适合生存的微囊藻为 主。培养方法为:施用生石灰 60千克/亩,过磷酸钙5千克/亩,尿素2千克/ 亩,施肥注水培养。水色培养好后,为了防止水体老化或倒水(水变褐色或泛白色),首先应保 持经常少量的换水,使浮游植物保持肥、活、嫩、爽;其次,当浮游动物数量 偏多时应及时用生石灰及一定量的“敌百虫”予以杀灭,最后再使用
34、含氯消毒 剂后换水1/4左右。、 防水变由于水体控制不好,导致浮游植物急剧、大批量死亡,使水质严重缺氧,甚 至产生有毒物质称为水变。其过程一般由原来的浓绿或蓝绿急剧变成暗黑色, 以后逐渐变得澄清透明,其水体中浮游植物残存极少,光合作用停止,而增加 的大量浮游植物死骸及原来的有机质在水体中剧烈氧化分解,使水体溶氧急剧下降,最终酵解而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造成甲鱼摄食及抗病能力下降。遇水变后应注意搞好浮游植物的培养以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首先应及时排掉部分旧水而注入新水,减少池中的有机质,降低有害物质的产生;其次应施 放一定量肥料加速浮游植物的繁殖, 由于水变水体总氮含量偏高,因此应以施 磷肥为主,以
35、达到调节水体氮磷比例,促进浮游植物生长的目的。 水体溶氧水体溶氧应充足,虽然甲鱼是肺呼吸动物,对水体溶氧要求不高,但其养殖 水体仍应保持4毫克/升以上的溶氧,这是因为甲鱼大量含丰富蛋白质的排泄 物和跌落水体中的饲料如不能有氧分解,在高温的条件下进行酵解,易造成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氮等有害物质在水体中积累,引起水体恶化,导致甲鱼摄 食下降及抗病力减弱。因此水体由于各种情况而溶氧下降时应能采取化学或物 理方法来补充水体溶氧,保证甲鱼的健康生长。定期检测池水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含量,发现超标及时处理。一 般情况下,每半个月换水1/3,少量多次,保证水温稳定,换水后可用生石灰 全池泼洒,调节池
36、水PH值在7.5-8.5左右,使水质保证肥、活、嫩、爽。三、外塘消毒剂选择夏季温度高,细菌繁殖快,是甲鱼病多发季节,要坚持“无病先防,有病 早治”的原则,结合泼洒,内服、浸泡等多种防治方法,做好甲鱼病害防治。 预防甲鱼病可内服外消相结合,每隔十天左右用生石灰、浓戊二醛,强氯精, 碘制剂,二溴海因等消毒剂交替泼洒一次,每半个月投喂药饵5-7天,常用药品有罗红霉素,氟哌酸,三黄粉等。如发现病害需及时向专业技术人员咨询, 对症下药。第七章甲鱼安全越冬管理技术寒冬时节,甲鱼越冬管理不当会造成大批量死亡现象,现介绍一些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以供养殖过程参考。一、饲养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入冬前要加强饲喂,甲鱼冬眠
37、前 1-2个月,投喂料要优质量足,除按正常 要求投喂质量好的全价饲料外,还要多投些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鲜活饲料, 如动物内脏,小鱼虾等,同时还要投喂少量浮萍、青菜叶子,以利于积累更多 的营养。甲鱼在冬眠前患有疾病或者受伤,要及时治愈,对即将入冬眠的病伤 甲鱼,如果没有把握治愈,应销售处理,不要留下越冬,避免死亡造成的损失。二、水质水体管理应注意的问题1、越冬池管理越冬池应选择阳光充足、避风、温暖、环境安静的地方。此外,进入冬眠 前需要换池水一次,使甲鱼生活在新鲜的水体中,越冬过程中,不能一次性全 部换水,要用循环过滤和少量多次的方式进行水质净化工作。2、越冬过程中水位的管理一般冰封的华北、西北
38、、华中、华东地区应及时加高越冬鳖池的水位,因 为加高水位可起到保水温防冰封的作用,所以华北、西北地区的室外养鳖越冬 池水位加高到2米以上。而华东和华中地区的越冬鳖池水位应加高到 1.5米以 上。相反,在不易结冰的华南地区水位太高反会影响上下层水体的对流速度, 故应降低到1米以下,这样在风浪的作用下反能加快水体的循环和对流, 从而 起到调水增氧的作用。3、冰封水面管理有些地方池浅水低,天气寒冷时冰封鳖池,应及时砸冰开封。方法是从池 的上风头开始把冰砸碎,如池小量少冰厚的应全部捞出。如池大冰薄量大的, 可先砸上风头的1/2面积,再砸池周围,然后由风浪把碎冰吹到下风头堆积就 可以了。总之,整个鳖池保
39、持1/2明水面,以利于采取措施调水增氧。4、及时换水由于冬季水温低且水质清瘦,水体透明度多在40厘米以上,水体中进行光 合作用增氧的浮游植物数量很少, 故极易引起池水缺氧,特别是在连续雨雪天 气时更为严重,所以应及时换水,换水量为原池水的 1/2-2/3。换水次数可视天 气情况每10-15天换一次。情况严重的应 3-5天换1次。5、适当施肥在不易结冰的地区,可用施肥的方法来培肥水体,以增加水体中进行生物 增氧的浮游植物数量。方法是:用 1:1比例的尿素和磷肥合剂以每立方米水体10克的量化水泼洒。泼肥应选在晴天的上午进行。如果一次不行,过5天后用同样的量再用1次,最好使水体水色呈现淡绿色,透明度
40、低于 40厘米。三、越冬后管理越冬后,当水温升到12C以上后,对池子彻底换水,加水至 50厘米(注: 所加新水与原池水温差不应超过 2C),然后用75ppm的生石灰溶液全池遍洒, 保持50厘米的水位,这样可以使水温度升的较快,有利于甲鱼提前开口吃食。 当水温升到15C以上时,投喂一些新鲜的动物肝脏等高脂肪的能量饲料,诱使甲鱼早开口吃食。增强甲鱼体质,减少病害发生,并且以后的养殖过程中每15 天用漂白粉和生石灰轮换消毒。当水温升到 25 C时,在饲料中加入土霉素4-7 克/50千克,连喂5天,预防病害发生。第八章甲鱼养殖过程中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甲鱼病害在生产中给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损失,尤其温室养殖
41、存在的高温、 高密度、高污染构成的三高环境,致使甲鱼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频繁发病,下面 将简单介绍一些常见鳖病的症状与治疗方法。一、白斑病(亦称毛霉病,腐皮病)(1)症状:患病甲鱼裙边变软、变薄,无弹性,背部、出现芝麻大小白斑, 无脓、无水;随病情发展,形成块块白斑点或白点状病变,病症表面坏死,并逐渐脱落或出现溃疡,严重时犹如棉絮一样覆盖鳖体。(2)病因:由寄生性真菌和细菌并发感染所致, 一般发生在稚甲放养后3-20 天左右、传染速度极快,应及时治疗,直接原因是真菌和细菌混合感染引起,间接原因是水温偏低、水体温度差异大、水体偏清原因引起。(3)治疗方法:1、水体泼洒菌力净2-3ppm,隔天氨基酸肥
42、水剂(视水体肥 瘦度),半小时后,泼洒伊诺沙星3-5g/kg料。二、肝脏综合症甲鱼达到50克以上时,往往肝脏颜色红色转变成土黄白色或者花色斑点, 出现水肿、肿大、缩小症状,肝脏是造血和解毒的重要器官,一旦发生病变, 甲鱼往往出现减料,停食,如果环境不稳定,温度、水质等发生变化,感染不 同致病源,就会产生不同症状的疾病,例如:白点,疥疮,穿孔(嗜水单细胞 菌);败血症(红底板,白底板,出血性肠炎):嗜水单细胞菌厌氧型;腐皮病: 嗜水气单胞菌温和型:上呼吸道感染(白鼻头、粗脖子,红脖子):细菌、病毒中和感染引起,所以说甲鱼中后期免疫力的提高主要围绕保护肝脏来做,肝脏功能的好坏从甲鱼外表可以看出。具
43、体方法:甲鱼腹甲两条肋骨、祗骨上面 两块红斑这四块地方越红越大越明显, 证明肝脏功能良好;如果这四块出现变 黑,褪色,发白,红色不明显,证明肝脏功能衰弱,造血和解毒功能低下,甲 鱼免疫能力下降。具体治疗方法:每个月投喂一次肝胆好或肝胆舒,35克/公斤料,连续使 用7天。三、穿孔、疥疮、链球菌引起的疾病(1)症状:病鳖背部、腹甲及四肢形成芝麻至黄豆大小的病变, 前期是白色 点状,中后期伴有脓血,特别严重时出现空穴状病兆,病程比较长,易复发。 链球菌引起的症状和穿孔、疥疮相似,区别在于病鳖头颈根部及裙边白点比较 密集,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2) 引起原因:1、甲鱼感染嗜水单胞菌。2、甲鱼放养密度
44、过大,水质变坏,使发病菌大量繁殖导致甲鱼发病。3、水体低温或者温差大,特别是分池以后极易发生。4、甲鱼自身免疫能力低下,肝脏及肠道预防工作做的不到位 所致。5、外塘一般在连续阴雨后或者水质不良的情况容易发生此病。(3) 治疗:1、外用:菌力净2ppm, 般连续泼洒两次,24小时一次(严 重时可适当加大用量)。2、内服:强力氟苯(2-3克/公斤干料,连续5-7天); 肝胆好4-5克/公斤干料,连续7-10天。(4) 外塘治疗:1、水体泼洒菌力净2-3ppm +底氧宝3ppm,连续两天。2、 内服:同温室治疗。四、红底板(1) 症状:病鳖反应迟钝,摄食下降,腹甲有红色斑块,严重时蔓延整个腹 甲伴有
45、出血、溃烂现象;个别甲鱼露出骨甲板,内脏机能损伤严重。(2) 发病原因:1、甲鱼感染嗜水单胞菌、厌氧型。2、水体严重缺氧易引起。3 肝脏机能不正常,抵抗能力下降也容易发生此病。4、一般是爬伤或者水体氨氮咼引起。(3) 温室治疗:1、换水一半,进水水温33E,水体泼洒除臭灵2ppm,第 二天泼洒调水先锋l5ppm,严重时连续两次。2、内服:强力氟苯2克/公斤干 料加肝胆好5克/公斤干料,连续使用5-7天。(4) 外塘治疗:1、适当换水,外用底爽宝2-3ppm; 2、内服:同温室治疗。五、上呼吸感染:红脖子、粗脖子(1) 症状:病甲脖子充血、肿胀,严重时口腔黏膜有溃疡糜烂现象,不能正 常伸缩,后肢
46、基部常伴有红斑出现,传染速度比较慢;病毒性感染(亦称腮腺 炎),和细菌感染区别在于,颈部充水严重,并伴有腹水及肠炎,死亡量极大, 传染迅速。(2) 发病原因:1、嗜水气单胞菌或者弹状病毒。2、水体浓度过高时,水体 易缺氧,导致该病的发生。3、水体温差较大,食台板上水位偏低或者泼洒刺 激性药物过量也易产生。4、甲鱼品种、免疫力低下,内脏机能差等也会引起 此病。5、温室甲鱼放养到外塘后,连续阴雨后易发生。(3) 温室治疗:I、适当换水。2、水体泼洒普力灭2pprn,0.5小时后,再泼洒伊诺沙星5-6ppm。3、24小时后、再泼洒一次伊诺沙星,用量和第一次相同。 4、病情严重时配合利福平使用效果更佳
47、。内服:伊诺沙星2克/公斤干料加红糖10克/公斤,连续使用5-7天。(投喂第一餐饲料减半或者停一餐后再投喂); 肝胆好5克/公斤干料加双黄毒克6克/公斤,连续使用7天。(4) 外塘治疗:1、水体泼洒底爽宝2-3ppm,半小时后泼洒底氧宝2-3ppm, 间隔1-2小时后,再泼洒葡萄糖3ppm,病情严重时再加泼一次。2、内服:利 福鱼康2-5克/公斤干料,连续使用5-7天;肝胆好3-4克/公斤,连续使用7天。六、白底板:急性出血性肠炎、胃肠道穿孔(1) 症状:病甲外观较瘦,腹甲苍白无血色,一般肠道后段有凝血块,胃肠 道内壁有时有点状出血糜烂现象,肝脏肿大,底板呈土黄色,有时伴有腹水。(2) 发病原
48、因:1、感染嗜水气细菌点状亚种或者病毒。2、投喂饲料过量;3、水体慢性中毒间接也会引起。4、外塘一般饲料投喂时间过长或者加入生鲜 饵料容易发生此病。(3) 温室治疗:饲料减少投喂量,严重时停喂 1-2天。1、水体泼洒除臭灵 2ppm,10分钟后泼洒增碱活水5ppm; 24小时同样方法再使用一次;2、严重 时泼洒林可霉素8ppm氟哌酸8ppm+特免宁20ppm; 3、内服:菌亡5克/公斤 干料,连续使用5 7天;肝胆好4克/公斤干料,连续使用7-10天;油类用量 控制在1%以内。(4) 外塘治疗:水体泼洒底爽宝2-3ppm; 10分钟后泼洒底氧宝3ppm,连 续两天;严重时一天可以使用两次,上午
49、一次,下午一次。内服:同温室。七、甲鱼中毒(氨氮或者亚硝酸盐)(1) 症状:甲鱼在水中游动无力,大多数停靠在食台板上,反应迟钝,解剖 后血色呈褐色或者黑色,死亡甲鱼前脚勾拢,后脚挺直。(2) 处理方法:1、水体全部排光。2、进水水温31-33C,泼洒应激解毒素 lOppm加复合葡聚糖lOppm,2小时后,泼洒普力灭1-2ppm加利福平2ppm+ 力福素3ppm。(3) 饲料停喂1-2天后,内服力福素2克/公斤干料,连续5-7天。八、烂头烂脚病合理投喂饲料,应尽量避免甲鱼因摄食不足引起争斗,同时尽量减少温室的潮湿度,另外放养密度适当降低,多挂网片。水体泼洒:普力灭1-2ppm加氧速宝10ppm,
50、间隔一天后再使用一次。内服:先锋1-2克/公斤干料十特免宁6克/公厅十复合维生素B粉6克/公 斤,连续使用7天;肝胆好3-5克/公斤干料,连续使用7天;使用金沙乳5-8 克/公斤干料,连续使用20天左右。九、性早熟的预防处理方法:1、水体泼洒依诺沙星2ppm+增碱活水宝lOppm。2、内服:依 诺沙星1-2克/公斤干料十红糖10克/公斤料,6天后内服双黄毒克6克/公斤十 珍珠粉5克/公斤料,连续使用7-10天。3、备注:投喂药品之前最好停食一餐, 另外投药期间饲料适当减少。第九章甲鱼捕捉与运输一、稚甲鱼运输1 运输箱:制箱材料为杉木板与聚乙烯纱窗。运输箱为多层盒式,一般为4-5层,每层尺寸规格
51、为45厘米X 35厘米X 10厘米。盒的四周用木板围成框,盒底装钉 25目的聚乙烯纱窗,盒与盒之间备有镶嵌槽,可供多盒叠层。箱的顶部备有纱 窗箱盖,方便途中洒水和空气对流。为了便于通风透气,每盒的四周木板上钻 有孔径为1.6厘米的圆形小孔5-7个。运输箱的各层木盒,做工要求精致,相 互套装严实,不让稚甲鱼从盒内爬出。2. 包装和运输:在运输前,先将整个运输木箱浸透水,使整个箱有一定的湿度,同时检查 各盒底部纱窗是否有破损。将装箱待运的稚甲鱼,按个体大小挑选,分箱装运。 同时将体弱及伤残个体剔除,不要勉强装运。每盒装运稚甲鱼以400只为宜,每箱1次可装运1600-2000只。每箱叠放的层数不宜超
52、过5盒,以免最底层的 一盒过于封闭,通风透气性能差,导致稚甲鱼窒息死亡。稚甲鱼装箱后,叠好 加盖,再用绳子捆扎结实,便于途中携带。启运前,在装有稚甲鱼的运输箱内 洒适量清洁的水。运输前,要制定周密的运输计划,尽可能缩短运输途中时间。 运输要遮荫、防暑;尽量避免振动、挤压运输箱,运输箱切勿靠汽军发动机旁。 运输途中,配有专人负责护理,做到人不离箱,随时检查运输箱内情况。根据 温度和水草的湿润程度,及时洒水;保持湿润。到达目的地后,放在阴凉地方, 将箱敞开,把稚甲鱼移入木盒内,用2%盐水浸泡消毒30分钟,即可下池放养。3. 夏季鳖的汽车长途运输:盛夏高温季节运输鳖,虽给运输带来一些困难,但是这一段
53、时间正值鳖的 产卵期,此时引种,尚可收集一批鳖卵。材料:包装材料采用塑料周转箱,其规格为长 58厘米,宽41厘米,高 11厘米,四壁上角均有0.6厘米小孔12个。易于搬运和经受外部的挤压,可以 叠放,提高车子运输中的装载量,充分利用车箱内的空间。为解决途中冲洗箱 内亲鳖粪便,可配制一台3.5马力的柴油抽水机,用于冲洗车箱。(2)运输前准备:鳖喜阳怕风,加上四肢较短,指、趾间有蹼和 3个锐利如 钩的脚爪,既能在水中潜游,也能在陆地上爬行。根据这些特点,将塑料周转 箱按其长宽规格,在箱内底部垫铺 0.5毫米泡沫塑料一块,并在泡沫塑料面上 铺上麻袋片。这些材料必须冲洗干净,吸水后放入箱底,箱的四角均
54、用扎丝固 定。其目的是用于控制箱内的一定湿度。并用五层板在箱内分隔成4-8个格,防止汽车在运行中鳖相互碰撞、挤压、撕咬受伤。(3)装箱方法:采取清晨气温低时装箱,避开白天高温装车,减少鳖的体力 消耗及代谢产物增加。按鳖个体大小分类装箱,每箱6-8千克。塑料箱6个为一叠,用铁丝固定,便于搬动,装车前用清水冲洗。装入车箱内的周转箱第6箱均做为箱盖,同时在面上放入 20千克的冰块,两叠共12箱为一组平码,用 铁丝固定好,避免运行中塑料箱相互碰撞。同时将草包打湿后盖在最上面,前 后篷布敞开通风。使车内空气流通。4管理:运输中要提高鳖的存活率,延长运输时间,必须清除箱内鳖的排泄物,保 持箱内的清洁。活鳖
55、密集时,所排出的代谢产物积累非常迅速,加上气温高, 排泄物不断地污染箱内环境,尤其是氨氮的积累,分解氧化,危害鳖的生存。 及时清除鳖的排泄物粪便,是降低箱内有害物质的最好方法, 每天整车冲洗周 转箱1-2次,每次一小时,其顺序是用水逐个冲洗塑料箱一车箱一内外篷布。 活鳖在运输中,温度是存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气温升高代谢活动加强、热 天运输采取降温措施。运输中,每小时测定车箱内气温和外界温度。掌握温度 变化情况,确定所采取的措施。在叠放的塑料箱第6箱和第12箱中铺放冰块。 每箱20千克,降低箱内的气温3-6 E,同时将货车箱前后篷布打开,使其空气 对流。二、商品甲鱼的捕捞、包装与运输在运输前,甲鱼必须严格检查,对外部受伤、畸形、反映迟钝、腹部发炎 充血的甲鱼,均应剔除。甲鱼有相互嘶咬的习性,因而不能将甲鱼较长时间地 密集在一起,可用网袋套住以控制甲鱼活动,避免相互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