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看来,eVTOL距离真正全面商用尚需一定时日,如以城际飞行作为商用场景,目前最大的问题还在于续航航程较短,能源瓶颈问题仍待解决。
近20家公司集体回应
在这一背景下,“低空经济”概念股股价也一飞冲天,集体大涨。
其中,立航科技连续六个交易日股价涨停,金盾股份则在六个交易日内股价翻番,而万丰奥威自2月底以来股价涨幅也超过60%。
六连板的立航科技称,目前没有来自低空经济领域业务收入。该公司称,其主营业务为飞机地面保障设备、航空器试验和检测设备、飞机工艺装备、飞机零件加工和飞机部件装配等,该业务自上市以来未发生变化。
股价已翻番的金盾股份也发布异动公告称,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的飞行汽车电动涵道风扇产品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应用。同时,该公司还提到,第一大股东累计质押股份数量占其所持公司股份数量的88.06%,存在高比例质押的风险。
该公司还提到,其持有上海飞人科技有限公司35.29%的股份,但未将其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无法主导或控制上海飞人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决策、生产经营活动,其产生的投资收益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影响较小。”
长源东谷表示,前期披露获得某飞行汽车公司相关零部件的项目定点开发通知,但该项目尚处于开发验证阶段,由于项目样件开发后尚需通过客户验证,方可签订正式订单或销售合同,项目实施周期较长,合同签订尚存在不确定性。
据不完全统计,3月12日,包括派斯林、新研股份、天保基建、小熊电器、信德新材、天奇股份、东方电热、通达股份、美利信、北化股份、世联行和襄阳轴承在内的十多家上市公司均在互动平台回复,无低空经济或飞行汽车相关业务。
产业与政策利好共振
eVTOL又被称为“空中出租车”,与直升机相比,更加安静环保,安全可靠,且成本低,被认为是未来城市空中交通的一种解决方案。
据悉,深圳到珠海飞行超过55公里,用时20分钟。此次活动由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制的eVTOL执飞。据悉,获取适航证后,该航空器预计将于2026年开启载人飞行,在粤港澳大湾区开设的数百条航线和上千个起降点进行商业化运营,单座票价预计在300元左右。
广州也有动作。3月8日,广州举行低空经济产业专题宣传活动。活动上,广汽集团的飞行汽车GOVE在广州CBD上空进行飞行展示,首次完成复杂低空环境下的飞行验证。
另外,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旅航者 X2”同样也完成在广州城市CBD“天德广场—广州塔”区域的低空飞行。
与此同时,飞行汽车在政策端迎来密集催化。近日,“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到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此前,各地积极布局低空经济,eVTOL作为重要载体之一,也频繁“刷脸”于各种政策文件。
就在3月12日,由安徽省通航飞行服务站协助省通航协调管理服务中心提报的《2024年度安徽省低空空域航线划设方案》顺利获批,低空航线较去年新增3条。
另外,珠海市在3月8日发布措施支持开设低空载人航线,拟对经审批在本地新开设并常态化运营(公开渠道售票)的eVTOL载人航线给予补贴,从150元/架次到300元/架次不等,每家企业每年度补贴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续航瓶颈尚待突破
多家机构表示,随着低空空域有望陆续全面放开,2024年政策产业共振,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元年。
不过,在业内看来,当前的eVTOL产品仍存在明显的瓶颈,首先便是续航问题。
一位eVTOL厂商人士对记者表示,eVTOL对电池能量密度有更高需求,特别是与电动汽车相比,eVTOL电池的续航能力一直都是摆在厂商面前的难题。
记者也就此采访了多家厂商,获得了相关产品的详细参数。以广汽集团的GOVE为例,GOVE是广汽集团自主研发的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汽车,可用于地面行驶、空中飞行、空地对接三大场景。据悉,GOVE目前最大起飞重量为550公斤,最大航程为30公里。
由此可见,主流eVTOL续航里程并不长。正是基于这一原因,电池巨头也把目光投向了电动航空领域。
去年底,国轩高科与亿航智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致力于为亿航智能的无人驾驶eVTOL产品定制研发动力电池解决方案。而宁德时代于去年4月发布凝聚态电池,并表示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